這種小花招隻能使一次,就是在突厥人不知黑油的用途時。後跟來的唐兵主要負責運輸看守幾車黑油,真正行動的是席君買先前帶著的人與百家派三人。這個時候就能看出兵與將的區別,以及開掛與未開掛的差異了。


    席君買牢記各領導指示,聽王玨說要負責那些較危險的地方,他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誰知王玨並不打算浪費時間跟他解釋,席君買眼睜睜看著王玨一手一個大桶,兩個小傢夥雙手也能舉一個,瞪大眼睛咽了咽口水,那可不是小桶……


    王縣伯已經用事實證明,咱連兩個小傢夥都比不過,那就別耽誤時間趕緊幹活。見王玨已經深入敵營,席君買自覺開始帶人負責臨近的地方。


    半個時辰後,遠處傳來幾聲炮仗響,這是暗號。帶隊偷襲的人是副將高甑生,想來被擄掠來的漢民已經離開,他對士兵打手勢,佯裝不敵開始退逃。


    “頭兒,咱們要不要追擊?”


    “追他娘的,把他們都給我幹掉,不然本汗還有什麽臉麵見其它部落首領?!”


    “您三思,興許有詐呢!”


    “休要再說,趕緊帶人去追!”領頭喝高了又突然被人偷襲,哪還能保持冷靜。


    高甑生瞧著身後有大股突厥軍追來,鬆出一口氣。事實上,即便他們不追也還有別的計劃可使,隻是沒有誘敵上鉤做起來容易罷了。


    他們往安排好的方向跑,那地方多戈壁,可於廣闊的沙漠中將突厥軍禁錮。在那處,早有唐兵準備好陷阱等待著。


    高甑生帶兵來到約定地點,他們並未進入戈壁群,而是往側麵的方向狂奔,而後安靜隱藏起來。而戈壁群內也有一隊騎兵,他們早前已在入口處各通道灑滿黑油,待高甑生離去不一會兒,便開始做奔逃狀。如此,追來的突厥軍以為那戈壁群裏的騎兵隊便是他們一路追趕的那隊。


    難怪要在夜晚行動,夠陰險噠~


    一個突厥人喊道:“地上好像有什麽,馬的速度變慢了!”


    “不要理會,繼續追!就算唐軍豁出去用好馬來戰,我也不信他們能跑過咱們突厥兒郎!”


    “沒錯,定要把那群雜碎都剁了!”


    待追趕來的突厥人都進入石陣,高甑生帶隊迅速返迴。他們燃起火把,用力向石陣內投擲。由於隻聽得王玨的描述並未見到黑油的威力,高甑生謹慎地要求盡可能快速地多投擲火把進去。佯裝逃跑的那隊也返迴,做著同樣的事情。


    多年後,據參加過此次行動的老兵迴憶,那日燃起的火光照亮天際。突厥人與戰馬在煉獄中嘶號,他們無論怎樣都無法撲滅身上的火,就那麽被活活燒死。


    石陣內外的兩隊唐兵隻是震撼的看著,突厥人的嘶吼與咒罵被當做對逝去兄弟的祭奠。


    突厥營內的人也沒能逃脫,由於黑夜,他們並未注意到各大帳上的黑油。也沒注意到,騎兵離去後又有步軍精兵悄悄靠近。由於突厥人已提高警惕,還有人在整理屍體,步兵起初並不敢靠太近。


    此處領頭氣壞了,他趕緊召集手下開會。至於普通突厥人,除了受傷的去治療,餘下的皆去休息,準備天明後找迴場子。


    直到快天明,突厥人才完全安靜下來,隻剩數支在外巡邏的精兵。


    此次帶步軍前來的是李績,與他帶來的人比,那些巡邏兵在人數上就不占優勢。不能再等,不然突厥人醒來必然會發現大帳的異常。此時正是人陷入熟睡的時辰,李績當機立斷準備選擇出擊。


    由於突厥人已經有準備,再加上在外巡邏的都是精兵,唐軍並不能做到悄無聲息消滅對方。果然,看到大批步軍來襲,突厥兵第一時間放出信號。


    突厥領頭一夜未合眼,他正在等待去追擊唐軍的人迴來,時間越久不詳的預感越是籠上心頭。聽到偷襲的預警,他第一時間跳起來欲衝出大帳。然而,神靈並未眷顧他。


    他的大帳是重點關注對象,王玨帶著弟子在附近藏了一夜,就是等待李績帶人動手時,第一時間解決掉他。


    聽到預警,正在搓手的房遺愛趕緊拿出弓箭,武照幫他點燃箭支。王玨看著兩個弟子配合得當,一支支火箭準確地插在首領大帳。忽的一下燃起大火,席君買和他的手下們見狀有些呆滯,黑油的作用超乎他們想像。


    大帳很快便倒塌,聽著裏麵的嚎叫聲,王玨等人迅速離去。他們需要將內裏的大帳點燃,李績帶來的兵則負責外圍。


    時間緊迫,他們在此處停留很容易被傷及。而且突厥人已得到示警,想來不用一會兒,年輕戰力就迴從各個帳中出來。待他們看到大帳都被點燃,必然會組織裏麵的人出來。


    由於此處是個大駐地,若想將黑油灑滿地絕對不夠用,故此隻在幾個入口處有這樣的布置。


    見越來越多的突厥人走出大帳,他們趕緊混在其中離去。事實上,李績弄死那些巡邏兵後就開始在駐地外圍轉圈撒黑油,隻是王玨還未出來,他並不敢進行下一步行動。


    突厥駐地內接連傳出嘶吼,越來越多的突厥人出來迎戰,那些在外圍不停往內。she箭的唐兵也覺得吃力起來。李績既擔憂錯過戰機又擔憂王玨的安危,他已經無數次在心中譴責自己為何腦抽答應這麽不靠譜的提議。


    就在他想要思考,如果王玨死了該怎麽辦的時候,人家出來了……


    “不是說解決了主帳就出來嗎,怎麽這麽久?!”


    王玨小聲說道:“我們又在裏麵收拾了一些重要角色……”


    席君買全程低頭不敢出聲,有負將軍的囑託,隻是王縣伯武力值太高,他想強行拉走實在沒辦法。


    李績打定主意先解決眼前事,至於某些人,迴營再拿出幾日時間慢慢噴。


    主要等待的人已經出來,李績一聲令下,唐兵迅速點燃外圍的黑油。


    除了疼痛的嘶號還有憤恨的怒吼。有些突厥人並不在黑油範圍內,他們見此情況深知己方以少對多,短時間內等不到支援,他們的結局隻能是死。故此發瘋似的攻擊,意圖多帶幾個唐兵上路。


    戰爭是慘烈的,無論有多大的優勢,都免不了傷亡。王玨並未繼續站在李績身旁,她再次帶著兩個弟子加入戰爭。與剛才she箭不同,房遺愛跟武照是初次見血,他們忍著嘔吐、顫抖著雙手艱難參戰,好在有王玨看顧才慢慢適應。


    由於留在外圍的突厥人較少,戰爭並未持續多久就結束了。最後隻剩兩個突厥人還未被剿滅,王玨與唐軍就那麽站在旁邊,看著兩個小傢夥與麵前人對峙。


    那是一對突厥父子,孩子的年齡比房遺愛還要小。父親被武照捅了肺部,他正艱難地護著孩子站立著。那個孩童一直發抖,他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仿佛在訴說著對生的渴望。


    武照拿刀欲上前,房遺愛有些猶豫地拉住她,轉頭看向王玨,眼中滿是掙紮。武照略猶豫,也跟著看向王玨。


    就在他們分神的這會兒,那個突厥孩童突然沖向武照,陽光映著他手上的匕首,刺得人眼睛生疼。


    作者有話要說:


    第174章成長的代價


    此戰,唐軍大勝。


    黑油燃起的大火不能輕易撲滅,被圍在內裏的突厥人忍受著火燒的痛苦。除了直接被燒死的,好些人掙紮著從倒塌的帳內爬出來,不幸的是,那些被他接近的人也迅速點燃。


    聽著裏麵的嚎叫聲,外麵的唐軍隻覺得痛快解恨。李績並未打算就此離開,因王玨運作得當,不止救出漢民。還帶走了所有牲畜。想來此時突厥人已剩不多口糧,領頭人死去亦必然會混亂一陣,他很想知道,待他們無糧又無對策時,是要冒火衝出來一戰還是食用同胞屍體。


    不急,李績打算一鼓作氣,將此處全部端掉再離開。


    除了解恨,唐軍們也很興奮,如此大的戰功迴去後聖上必不會虧待。


    大火併不能阻隔氣味與聲音。到飯時,唐軍邊大口吃著從突厥人那劫來的牲畜肉,耳邊傳來內裏突厥人對他們的咒罵。而對方也被唐軍造飯時傳出的香味所吸引,他們剩的糧食不多,被困的這一日無一人吃飽飯。


    突厥人寄希望於不知在何處的援軍,期待著出去追擊唐軍的精銳能早點返迴。有些明白人覺得精銳部隊已經兇多吉少,他們繼續被困隻會越來越虛弱,不如趁還有力氣時出去一戰,也許能有機會拚死衝出。再不濟,若是有人能逃脫去尋找援軍也行。可惜,有話語權的幾個都被王玨弄死了,少數有見識的人並不能服眾。


    人之常情,便是突厥人再狼,若要犧牲自己給他人創造機會,一般人還是不願意的。誰家沒有老小,正是因為對自己同胞了解才不敢去犧牲。


    並非胡說,很多突厥人都當年老者是拖累,甚至有人做過拿他們當誘餌去引敵的事情。


    所有突厥人都是同一想法:若自己死了,自家老小肯定會沒命。原因很簡單,從自身考慮,他本人就會用那些無依靠的人當犧牲品。


    又是一日,唐軍有點兒等煩了。大營中還有被救迴的漢民等著感激他們呢,他們最近吃的飯食都是被救迴的同胞所燒製,可比軍裏的火頭強。將軍也說了,迴去後讓他們有酒有肉玩三天。那些突厥人,能不能別拖拖拉拉耽誤事兒?


    比起他們的不耐,突厥人則是度日如年。終於堅持不住,一群年老的突厥人被率先推了出來。很自私也很公平不是嗎,每家的年老者都去送死。


    此時,火苗已變弱,除了灼傷並不會致命。


    沒有唐軍憐惜那些年老者,他們少有人手上沒終結過漢人的性命。


    李績一揮手,弓箭手一齊she箭。


    一批批的年老者倒下,一批批又被推搡著扔出來,突厥人就這樣以人肉為牆慢慢靠近漢軍。想像一下,若沒救援漢民,他們如今的待遇便是如此,或者更悽慘。


    見突厥人快到眼前,李績鎮定地換下弓箭手。


    毫無疑問,又將迎來一場血戰。唐軍不止要滅掉此處據點,還要防止任何一個突厥人逃脫去報信。


    突厥人雖多,好在並非所有突厥人都善戰。那些原本被作為士兵培養的人死去後,剩下連武器都沒有的人隻能束手就擒。


    這些俘虜該怎麽辦?


    李績、王玨與埋伏後迴來的高甑生,一起探討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李績先開口,“我們沒有糧食再養活幾萬人……”自動忽略剛打劫迴來的牲畜,那是戰利品,李將軍也是個又進無出的主。


    高甑生是個粗人,向來很直接:“他們殺我們那麽多人,末將看一刀砍了幹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