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遺愛再次嘆氣,滿臉掙紮地看著那郎君,好似很猶豫糾結一樣,弄得對方和圍觀者都不由緊張起來。這時,一直站在旁邊不語的墨雲說道:“兄弟,你若是能幫上忙,還是幫一幫吧。你看,遇到便是有緣,哪有說出坎坷不給解決的道理?”


    墨雲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當了一把托。就跟那路邊有人拉你算卦,然後旁邊路過的買菜大媽跟著說小話兒一樣。再然後,又有一堆真的不明內因者出言喊贊。


    這不,百姓們聽得墨雲之言,果真開始喊贊。


    “墨小郎最是仗義,瞧著他甘願站在一旁給友人拿條幅,就能知道我所言非虛。”


    房遺愛再次嘆息道:“唉,非我不願意幫忙,隻是他這個坎太困難,你是在勸我跟上天爭命啊。”


    我去,這麽嚴重啊,都危及性命了?!見房遺愛的表情不似作假,那個郎君也緊張起來。聽說是關於性命危機的坎,墨雲腦補成救人需要付出極大代價,遂也不再出言相勸。


    場麵再次陷入安靜,那個郎君雖有緊張和擔憂,卻沒有出言相求的舉動。看他如此,在場所有人都對他評價提高幾分。


    “非我不想幫你,而是你的那個坎需臨近時方能知道,也隻有在那時出手才有用,我並不能做到提前破解。不若這樣吧,你先跟在我左右,做個記名弟子怎麽樣?”


    墨雲聞言,興奮得勾起嘴角。房弟說今日必然會找到個好人選供他們兄弟日後差遣,這眼看著不就要成事兒了。咱也不白用他,這人命裏的坎還要靠兄弟給過呢。隻能說,墨雲這孩子雖有小心思,但比起房二這種厚臉皮的人,還是太實誠了。


    圍觀者則有些轉不過彎來,怎麽房小郎話音一轉竟提到收徒的事兒了。雖然經今日親眼見證,知道他確實是有才華,然而看看他那小胳膊小腿,再聯想到他平日惹禍的樣子,實在想像不到做他的弟子會受到何種待遇。


    那郎君也是聞言稍愣,之後竟未多做思考就答道:“弟子馬周,見過老師!”


    作者有話要說:


    第153章徒弟欠人情


    這位姓馬名周字賓王的人可不是普通角色,他確如房遺愛所說,幼時貧寒孤苦又聰慧好學,成年後也有一段不得誌的時期。馬周此人豪放性格似三國時期的龐統,隻不過他沒有龐統的麵容劣勢,更無人家那樣的好師兄。


    武德一年,馬周在鄰郡混了個小文員的職位。他認為讓他做這個事情,完全是大材小用,心有不慡之下,這傢夥竟然整日飲酒為樂。雖性格與龐統相似,但是之前咱們說了,他可沒有諸葛亮那樣的好師兄給撐腰。


    當時的上官,博州刺史聽得自己手下居然有這麽個傢夥,叫過馬周就是一頓狂噴,什麽你不是做官的料,你好高騖遠,你有才無德,巴拉巴拉一頓怒喝。豪放嘛,通常也可理解為真性情,所以-十分易怒。


    馬周一聽,這個才華不如自己的頂頭上司,居然敢如此羞辱人,一怒之下掛冠離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就是這麽灑脫、就是這麽任性。無事一身輕,先到山東玩了一趟。眼瞅著盤纏快用盡,他又萌生了到長安尋找機會的想法。


    按曆史上來說吧,馬周的人生經曆到此處,也就離飛黃騰達不遠了。他本該經過推薦進入常何府中做門客,又有貞觀初年天災不斷,李世民要求手下都上奏摺說說應對之法。當時的馬周為報常何之恩,替他寫了文章,之後李世民驚為天人邀其入朝為官。


    然而,在咱們的故事裏,出了王玨這麽個大變數,從她出現在大唐的那天起,曆史註定將被改變。李世民先有王玨的提前預警,因此能提前做出諸多準備,又有耐旱作物在手,他哪還會愁得讓手下們無論文武都來發表建議。也因此,馬周失去了晉身機會,至今仍在常何府中做門客。


    他今日穿行在坊間,原本是替常何去送信的,就這麽著被二小給逮到了。至於為何能那麽痛快地做房遺愛的記名弟子,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在裏麵。


    首先,百家派的名聲在近幾年來很旺,連太子都拜入王縣伯門下,便知王玨此人絕非浪得虛名。又有王玨為百姓所做的諸多事情,和馬周自己通過坊間傳聞分析猜測出的內情,使得他對百家派十分嚮往。在大部分學子因錯失此次科舉懊惱時,馬周的目標卻是貞觀五年的百家派收徒考試。


    今日遇到房遺愛實在是一個毫無準備的意外,無論這個名滿長安的小郎君有多會搗蛋,馬周還是從他對自己的相麵中得知,此子並非隻會玩鬧的勛貴二代。


    馬周雖對自己有信心,覺得在王玨的下次收徒中可以嶄露頭角。然而房遺愛已在大庭廣眾下提出記名弟子的事情,他就不好拒絕後再去參加考試了,全因房遺愛所提的命有一坎之說。旁人不知他原本就打算入百家派,見他去考試會以為他瞧不上房遺愛,而是指望王縣伯幫忙過坎,如此恐生意外。


    馬周此人雖豪放,但不代表失了謹慎,也並不想做那任意妄為之事。無論他去參加考試是否能通過,都已讓房遺愛失了顏麵。便是有幸過了,也不好處理這師兄弟關係。故此,他才在房遺愛提出做記名弟子時,略思索就答應了。


    盡管現在這個記名師父學識還不夠,但他完全可以向師尊討教問題嘛,輩分上矮一截又有什麽關係,若連這點事情都介意的話,他此生便真就註定碌碌無為了。再有,聽說房遺愛這一脈繼承百家派玄學,他亦對玄學知識很感興趣,若經考試入門,還不定能不能學到這門知識呢。


    記名弟子啥滴,也是完全不在意。以自己的才學,估計不久就能轉正。至於很多人指望的,靠著王縣伯和太子出人頭地,馬周則完全沒有這方麵的想法。這傢夥的人生雖不順當,但那份自信與傲氣卻從未被磨滅,他始終認為,自己缺少的是一個機會而不是一個依靠。


    原本因房遺愛收徒後,不再繼續為人相麵而沮喪的百姓們,又找到了新樂趣--聽馬周講人生經曆。小二郎此人雖好攢媳婦本,但他對自己人可一點不小氣,這不剛收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弟子嘛,先帶徒弟去飯館大吃一頓,再問問弟子的生活狀況。


    馬周也不推辭,點上一堆好酒好菜,邊吃邊給二小講著上述的人生經曆。聽到他說自己掛冠離去時,房遺愛拍案叫道:“做得好,那人狗眼看人低,咱們不伺候他!”


    墨雲在一旁點頭附和道:“我想做什麽事情,除了老師和長老們,誰都不敢指手劃腳。你那上官也隻是上官身份而已,居然敢如此數落與你,就瞧他做人極沒分寸這點,我看他此生的官位也就那樣了。”


    馬周高興地幹了一碗酒,“我做此決定,好多人數落我不知珍惜機會、不會討好上官,還是老師與墨郎君有見識。”


    那些特意跟來聽三人談話的圍觀者,聽到此處都快忍不住了,暗道此人不愧被房遺愛一眼相中,瞧著他們說話這內容,完全是一路人。這麽說來,房小郎沒點咱名,恐怕不是因為咱沒前途,而是因為咱沒有那麽奇葩。


    弟子的身份與過往經曆已了解,下麵該聊聊今後的安排了,房遺愛試探著問道:“你今後有何打算?我是想讓你先住在我家中,待我迴去稟明老師後,再給你安排課程。”


    喲,別看房小郎年幼,做起師父來還真像那麽迴事兒,都知道給弟子安排生活了。剛才在心中吐槽的人,這會兒又給房遺愛點讚了。


    馬周聞言也是一愣,他本打著通過房遺愛來跟王玨學習的心思,從未想過這個名滿長安的搗蛋鬼能真正做個好老師。現在竟聽他提起住宿學習等問題,馬周感動的同時又為自己的暗自度人羞愧。


    “這…弟子初來長安時盤纏用盡,都虧有常何將軍收留才解了困局。如今恩情還沒還,弟子想繼續在常將軍府上做門客。”馬周迴答得小心,就怕傷了小老師的心。


    圍觀者再贊,雖然那桌上的三人一個比一個奇葩,卻各個都是有副好心腸,最是仗義又懂得知恩圖報。墨雲也忍不住贊道:“我弟弟沒收錯徒弟,你果真很不錯!”


    房遺愛聞言有點為難,他皺眉片刻後拍案說道:“此事簡單,你如今是我弟子,這個恩情自然該做老師的來幫你還。這樣吧,待會兒我們兄弟跟你去常將軍府上一趟,我出麵跟他談談!”


    聽房遺愛說起去常何府上,又要跟人談談,包括馬周在內的好些人都想到可憐娃李績。然而小老師畢竟是好心,馬周張合幾次嘴,到底沒把拒絕的話說出口。


    該問的情況全都了解,三人吃飽喝足一抹嘴,在房遺愛坦然地接受老闆打折後,開始往常何府上去。見馬周竟不覺得讓人打折有何不妥,二小點頭認可的同時,又遭到一陣圍觀者的內心吐槽。人家馬周是誰呀,來長安之前可是在一家客棧白吃白喝好些天呢,房遺愛管咋也是給錢的……


    正在家裏練武的常何,聽說馬周把房遺愛和墨雲給帶迴來了,好懸沒將手裏的棍子敲腦袋上。常何作為大唐上層人士,他對二小的認識可比那些百姓多多了。什麽藏寶圖、賣大船,但凡出手就絕無小事兒。


    常何邊往外走,邊猜測著馬周怎麽會跟他倆湊一起。馬賓王此人生性不羈,該不會是得罪這倆小的,而後被人拿住上門問罪來了吧?忐忑的心情,在見到堂屋內閑適聊天的三人後,終於安定下來。老何呀,你以為這樣就安全了?圖樣圖森破!!!


    雖然很不想接待這樣的客人,但是衝著倆人的背景,常何到底是叫人拿出茶和糕點來待客。剛才吃鹹著了,房遺愛一點沒客氣,拿起茶碗咕嘟咕嘟一頓灌。喝完還扁扁嘴,“跟我老師家裏的差點,改明兒我讓人你給送點好茶來。”


    墨雲也接話道:“我家產好墨,等我迴去也叫人給你送來。”


    百家派的茶、墨家的新墨,這都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他雖是個大老粗,但雅物誰不稀罕呢,常何聞言笑眯了眼,“那可要多謝二位郎君了!”


    “好說好說,我與常將軍一見如故,何必跟我這麽客氣?”


    “就是這麽迴事兒,咱們以後多往來!”


    瞧著這倆人一搭一合,又是給好處又是套近乎,常何的心又揪揪起來。不會是他們惹禍了,並且會牽連到咱吧,不然以這二位賣模擬考題斂財的作風,怎麽會突然對他這麽好呢?


    馬周比較了解常何,見他這麽一會兒已變換無數表情,連忙將事情的始末複述一遍。


    不知常何這人大家聽說過沒,此人作為武將雖不似老程他們那麽有名氣,也算是人精裏麵的戰鬥機了。就衝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能讓他鎮守玄武門,就可知此人不是個普通角色。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