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王縣伯力捧自家弟子,這個所謂的文學社也會得到各方關注。雖有遺憾對方不收策論,但通過話本故事亦可彰顯自己的文采,若能以此得些名聲也大有好處。書生們想到此處,再加上又有銀錢可拿,好些人都動了心思。


    至於應聘審稿則讓很多人猶豫,每月的銀錢和各種獎金實在不少,然而今年是科舉年,除非自知科舉無望的願意去試一試,剩下的人都在捉緊時間備考。


    即便如此,到晉江文學社應聘的人也不少。應了師兄弟們的烏鴉嘴,還真有幾人因受不了文學社的布置,剛走進內裏的院子就退出去了。對此,等在社長辦公室的李晉江對此全當看不到,留下的這些人已經足夠他篩選了。


    為了使得文學社和報紙能一炮打響名聲,李晉江在挑選社員的同時,剩下的師兄們也忙著幫他奔走。王玨打得好算盤,有李承幹跟著同去,就算有些人口頭抱怨兩句也不會真的拒絕幫忙。第一站到長孫無忌家,這位因李晉江沒少被人吐槽,不坑他坑誰呢。


    原本得知外甥主動上門拜訪,長孫夫婦都很開懷。待看到他身後的幾隻,再聯想到現在應該是王縣伯的授課時間,被坑過無數次的長孫無忌頭皮有些發麻,預感情況不妙啊~。


    大家相互見禮後,長孫無忌很上道地問著:“你們來找我,可是有何事需要幫助?”


    李承幹麵色有點發紅,好久沒登門拜訪了,一來就是求人辦事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房遺愛才不管那些,他聽到長孫無忌的問話後激動得一拍巴掌,“長孫伯父好聰慧,你也會占卜之術嗎?”


    哎媽,一聽房遺愛提起占卜倆字,李承幹哪還顧得上扮鵪鶉。怕房遺愛再開口,他連忙直入正題,“是這樣的,李師弟的文學社已正式運行,想著您慣來喜歡他的作品,我們來請您在文學報首期刊物上發表篇文章,也不拘什麽內容。”


    這話說得太違心,自家舅舅因何幫李師弟站台,李承幹心裏門清。提到文學報又少不了一番解釋,這時候幾個小的開始輪番出言解說。別看他們平日慣愛惡作劇,說起正事來也是很有邏輯表達清晰。


    嘶--,這個叫報紙的東西大有可圖啊!似長孫無忌這種老狐狸,你隻要稍微提點他一下,他就可以自行開闊思路。起初覺得王縣伯將這麽好的創意,用來給學生發展小說事業有點可惜,後一想才察覺到人家是在避嫌,又免不了要在心裏贊一聲聰明謹慎。


    “這種新奇的創意必然會載入史冊,老夫就厚顏在這具有曆史意義的第一版上寫篇文章吧。”既然已經同意,自然要說些吹捧的話來讓人開心,順便也不忘抬高一下自己。


    果真,聽了長孫無忌的話,百家派弟子們都揚起笑臉來。那滿麵算你有眼光的表情,好懸讓長孫無忌沒繃住笑臉。一旁的長孫沖見大家好不容易停下交流,他連忙插話問道:“我甚是喜歡李郎君的作品,不知我是否可以投稿參與。”


    李承幹聞言眼睛一亮,“自然可以,我平日午時後會在南山,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到時候我介紹李師弟給你認識。”


    長孫無忌僵硬著笑臉,內心非常非常糾結。自家外甥自打犯病起,別說他家沖兒了,就是跟他們這些人也不親了。此‘病’在被王縣伯收為弟子後才有所好轉,然而他因著課業卻越來越忙,也還是不易尋到機會好好跟他說話。


    沖兒若能常去南山,自然有更多機會跟大外甥相處,這點是長孫老狐狸十分願意看到的。然而,他就是怕文武雙全的大兒子也染上‘病症’才不敢讓他到南山拜師,現下外甥居然要介紹李晉江給兒子認識,他愁啊愁啊愁啊。


    雖說他覺得李晉江是個懂得感恩的實誠孩子,然而這也改變不了這孩子腦子不正常的事實,若作為繼承人的大兒子被他拐帶著去寫話本,他還不得被對頭們嘲笑死!可是太子都開口了,此事又拒絕不得。老狐狸隻能在心裏安慰自己,好處總比壞處多。


    瞅著長孫無忌表情不太對,李承幹趕緊找理由告辭,“我等還要再去幾位大人府上拜訪,改日再來看舅舅。”


    哦,原來還不是單獨請他,老狐狸有點不樂意了。瞧著他們要往附近的程咬金府上去,長孫無忌在送他們出門後,連忙換身衣服往皇宮趕。若不是單獨找他,關於報紙的消息不出一日就會在圈子裏傳開,他得先去跟聖上匯報搶功勞。


    方才程處默一直沒吱聲,因為程咬金特意囑咐過他,輕易別跟長孫無忌那種人說話。這迴來到自家,他立刻換了個模樣。啥也別說,先帶著師兄弟們來到堂屋弄點水果吃,“大家別客氣,就當這裏是南山一樣。僕從已經去找阿爹了,估摸著他很快就能過來。”


    真沒人跟他客氣,大家甩開腮幫子一頓吃。沒一會兒,程咬金就帶著婦人崔氏過來了。在崔氏眼裏,百家派=有錢賺,聽說兒子帶著師兄弟們迴家來,崔氏比程咬金還積極。


    在崔氏的殷勤招待下,幾人吃著水果將事情講了一遍。程咬金可比長孫無忌痛快多了,他是真心喜歡這種能彰顯自我的好機會,“行,我定好好寫篇文章,教教時下的兒郎們怎麽做人。”


    暴汗,若不是程處默主動提出算上他爹一份,大家真沒想著來找程咬金。聽著他的言辭,連最不靠譜的房遺愛都覺得事有不妙。比起迴家就撒歡的程處默,王思源自進長安後一直比較沉默,去年送年禮的遭遇使得他至今還有心裏陰影呢。


    雖覺得情況不對,大家也不好立刻就走。閑聊的時候程處默提了一嘴,先去的長孫尚書家才來自家,程咬金立馬不幹了。


    “這麽好的事情,怎麽不想著你爹爹,反而先通知老狐狸呢?”還想再數落兒子幾句,程咬金突然想到什麽,一拍腦門說道:“不行,我得趕緊去宮裏!”


    見自家相公說走就走,完全不顧及還有客人在家裏,崔氏僵硬著笑臉內心狂罵程咬金不著調。百家派弟子們見他離開並未覺得受怠慢,反而鬆出一口氣齊齊找理由告辭離開。


    孔穎達聽說長孫無忌和程咬金的反應時,那幸災樂禍的表情毫不掩飾。美其名曰不耽誤他們拜訪別人,老頭同他們一起出府後嗷嗷往皇宮而去。


    虞世南也差不多,本來還一副大儒模樣,考校他們很多經史問題。聽老頭嘮叨半個時辰,李崇義好容易捉住機會說出正事,結果人家虞大學士啥反應。


    “李小子,你怎麽進屋這麽久才想起來說正事兒,可不好學你爹那辦事找不到重點的樣子。”老頭幫百家派主持過兩次拜師禮,王玨也送了兩次藥,人家現在是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說話間就端茶送客了,最後還不忘進行總結式發言,“報紙既可增加民間娛樂又能藉機施行教化,此法甚好甚好,老夫可以長期寫些文章給你們。”


    若王玨在這,定會藉機告訴弟子們,像老頭這樣要求固定位置長期發言的,可以稱之為專欄作家。


    原本因下午不用上武藝課而開心的弟子們,一路拜訪下來都快後悔死了。這麽一圈走下來,大家終於體會到王思源送年禮時的感覺,大唐官員沒幾個正常人!


    因著他們的一番拜訪,使得皇宮也熱鬧起來。大唐人民都有一顆八卦的心,無論百姓們還是官員。聽得好些人都去宮裏找聖上,剩下那些也樂得過去看熱鬧。


    這下可苦了李世民,人家正跟媳婦聊天呢,先來了大舅哥又來了大魔王,早朝迴去的那些又在甘露殿聚齊一小半。起初聽著長孫無忌的描述,李世民立刻想到報紙的用處,以後傳個流言抹黑誰可方便多了。


    等虞世南來了,聽到他說起長期發表文章的事情,李總眼珠一轉決定自己也辦報紙,到時候他可以每期都寫些話給百姓們。越想越覺得自己的主意好,內心感嘆也隻有他這種千古難得一見的好皇帝了,才能做到越過一切障礙直接同百姓交流。


    李世民自去年就學聰明了,用王玨的東西得先跟人家打聲招唿,若要求不過分,沒有不答應的。這迴被派出去的內侍沒抱怨,就算去南山宣旨的活兒再尷尬,也比在這沒完沒了的通傳哪個大臣求見好,這麽一下午他嗓子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沒有遇到所謂的尷尬,因為內侍到南山時撲了個空,一直在守孝的王縣伯居然出門去了。給弟子們放一下午假後,王玨便獨自往墨家堡而去。


    黃文來信打聽趙德言這個人,李承幹派人去調查後愣沒查著。按黃文信上的描述,這樣的人可不該是無名之輩。想到墨家那也沒有消息傳來,王玨急得自己上門去問。


    墨家堡堂屋內,孟襄連著墨雲和三位長老,同王玨一起無奈嘆息。不出所料,墨家將關於趙德言的描述,和黃文來信背後的畫像傳至隱在民間同門處,竟無人能查得此人的消息。


    王玨皺眉猜測道:“難道趙德言是假名?”


    墨家三位長老都不吭聲,他們與百家派交好的情況下竟幫不上友人,好麵子的老人家們都快鬱悶死了。王玨正想著實在不行就去宮裏問聖上,反正邊關縣令上報黃文越獄的事情時,她就將對自家弟子的懲處安排跟李世民報備過。


    正在她要起身告辭時,一直拿著人像猛瞧的孟襄突然開口說道:“長老們可還記得,咱們十年前在邊關遇到一個神經病的事情?雖容貌體態與那會兒不同,然而你們看看這畫像上此人拇指與食指的比例,當初我還因此嘲笑過他呢。”


    墨雲懵懂,三位長老則是拍案恍悟,“原來是他!!!”


    作者有話要說:


    第139章報紙發行


    百姓們眼尖著呢,從李承幹帶師弟們進城時,就有人關注著他們的動向。眼瞧著他們進出好些大臣家中,被拜訪者送客後又不約而同地往皇宮趕,大家皆預感又有趣事發生。


    經大嘴巴程咬金廣播,長安百姓又聽得兩個新詞-文學社、報紙。果不出吳村長所料,自弄清這兩個詞彙是何意思,整日有大批人到南山村晃悠。來者皆要在隨園待一會兒,又到文學社外轉一圈才肯歸家。


    發榜次日,晉江文學社陸續收到很多來信,其中大部分是隨園書生們的投稿。也有百姓寫信來發表建議,信件末尾往往還帶著小故事。這可把長安城內靠代筆寫信為生的人樂壞了,平日冷清的小攤這幾天竟排起長隊來。


    李承幹到工部要來一套活字印刷工具,文學社眾人用半個月時間篩選來稿和排版印刷,晉江文學報第一版終於順利與大家見麵。


    《晉江文學報》作為報頭,位於報紙頂端居中處。報眉在報頭下方,用來刊登報紙創刊日期和出版日期。再下方就是通常放置頭條的位置,這個板塊原準備用以發表李晉江的連載文章,這期則放了長孫無忌等文臣寫的文章,頭版右下角的倒頭條處放著程咬金和秦瓊的大作。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