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墨雲麵無表情,房遺愛仰頭望天,雖然兩個熊孩子都在盡量顯示鎮定,王玨和孟襄還是看出他們很緊張。兩人對視後,一齊說道:“自然有!”
房老頭有點傻眼,這要怎麽往下接,管人家要藏寶圖?!
他再次輕咳,老頭嗓子快咳破了,“你們可知道他倆拿藏寶圖出去販賣之事?”
王玨端茶送客,“我們學派內部的事情,不勞煩房相操心。多謝你把兩個孩子送迴來,慢走不送。”
房遺愛得意地瞥了他父母和大哥一眼,“你們還是走吧,老師在守孝,不會客!”
人家守孝還厚顏上門,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他們家又該出名了。也不知道這孽畜長得什麽腦子,專門生出來坑家人的嗎?房玄齡張了兩次嘴都沒好意思問出來,那墨家巨子怎麽還在,他不是客人嗎?
“我們先迴去了,二郎就勞煩王縣伯教導了。”盧氏說完,拉著房家父子嗷嗷跑。
一則太丟人,懷孕啥啥的,她實在不好意思久待。二則她放心了,王玨跟孟襄既然說有藏寶圖,不管有沒有都是要包庇倆孩子的意思。
房玄齡氣哼哼地說道:“老夫怕了他們不成?一看那二人就是說謊。若小事也就算了,聖上看著那地圖眼冒綠光,這可不是孩子玩鬧能說過去的事兒!”
“我不管那些,兩個孩子的老師本事都大,孩子沒事兒就成。至於誰愛找寶藏,關我什麽事兒?你又不是武將,要派人去找也不會是你,嚷嚷個什麽勁兒啊你?”
然後,房玄齡就不嚷嚷了……
就在他們下山這會兒,盧奎跟鄭書浩也在討論藏寶圖之事。鄭書浩記性好,竟把那圖畫得分毫不差。因著藏寶圖初露麵是在西市客棧,那些消息靈通之人都已暗中動作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0章
待王思源將房家三人送出樹林,所有人一齊看向兩個熊孩子。百家派弟子們眼中皆燃燒著濃烈的八卦之火,隻有李承幹一直處於嘴角抽搐狀態,他爹昨晚熬夜研究藏寶圖的事情他也有聽說……
王玨看向房遺愛,調侃地問道:“不是懷孕請假嘛,怎麽變成賣藏寶圖了?”
孟襄單手支著下巴,“墨雲不說房二生病去探望嘛,難不成你陪他看郎中去了?”
看兩位老師的架勢,是不準備放過他們了。再加上事情似乎鬧得有些大,還是趕緊交代為好。
墨雲看不得孟襄吊兒郎當的囂張樣,他一扁嘴說道:“若不是老師用百家派的做舊技術造鼎賣,我們也不會想著造假藏寶圖賣錢!”
房遺愛也盡量辯解,試圖消除眾人的怒火,“兩位老師都說蘭陵王可能藏起財寶,師弟還說他的麵具能召來武曲,我們也不算騙人!”
李晉江聞言一抖,他那是話本小說,師兄居然當真了……
百家派師徒都知道房遺愛前些日子打聽寶藏的事情,原本以為他異想天開欲尋寶呢,沒想到是做假藏寶圖賣錢,有點意思!
孟襄換了個姿勢倚著案,他勾了一下唇角問道:“你們如何做的?怎麽被房相發現了?”
兩個熊孩子瞬間覺得特別委屈,其實他們的計劃很好,就是壞在百密一疏。巴拉巴拉,你一句我一句,條理清晰地把過程講完。
房遺愛進行總結式發言:“都怪杜荷太蠢,我不好用現場的東西擦鎮紙,迴家還沒等收拾呢,就被發現紙鎮上有血。還有,阿爹不守禮,居然聽兒子牆角!”
墨雲在旁邊一臉認同地狂點頭,看那架勢好似忘記他們二人坑了杜荷不少錢。
王玨跟孟襄的表情都變得危險起來,感情都是別人的錯,他倆英明神武騙過很多人,很自豪?
罰,必須罰!再不管教,熊孩子就該上天了。不過要懲罰也是之後的事情,現在得商量出怎麽解決他倆惹下的麻煩。
王玨無奈嘆息道:“不是還剩六塊地圖嗎?拿出來給我們看看。”
見兩個熊孩子又不動彈了,孟襄怒斥道:“你倆惹下大禍,此時還想著賺錢呢?!”
“不,不是…”沒法,兩個孩子紅著臉開始脫左腳的鞋子,脫完後拿出鞋墊,把鞋墊拆開分別取出三張地圖。
眾人直接氣樂了,藏得可真夠隱蔽,看那鞋墊上歪扭的針線,明顯是他們自己fèng上的。
墨雲見孟襄真的生氣了,趕緊解釋道:“我們知道杜荷要把地圖獻給聖上,就想著先賣他三塊,可他一個人坑。等風聲過去後,再慢慢找機會出手剩下的地圖。”
房遺愛接過話跟著解釋,“沒騙人,沒看我們都把地圖fèng鞋墊裏了嘛!若不是阿爹在我房外偷聽,我們根本不會被發現!”
額…想法不錯,遇事還算謹慎,沒有為了銀錢將自己至於危險之地。看那兩隻得意的樣子,是等著大家誇他們呢?!
孟襄倒沒覺得造假有什麽不對,他剛才是氣兩人把事情鬧太大,現在聽他們解釋下來也明白大概。然後,這個為師不尊的居然真的開始安慰起他們,“房二說的不錯,若不是那杜荷突然出現在客棧,你們的計劃不至於在地圖沒賣完前就引起這麽大關注。”
房遺愛聽孟襄說完,開始滿臉滿眼期待地看向王玨。人家老師都誇弟子呢,師傅是不是也能表揚一下咱?
為了不讓自家弟子失了顏麵,王玨硬著頭皮說道:“藏寶圖這個創意很好,你們懂得問過老師後再行動,也算處事嚴謹周到。”這話說得太不自在,趕緊轉移話題,“然而事情畢竟已經發生,咱們得盡快把此事處理好。”
一直在崖邊看風景的王熙然,此時走過來開口道:“若你們隻是想轉移別人的注意力,什麽都無需做。從午時開始,有幾個八百裏加急的快馬從官道路過,恐怕是各地關於旱情的奏報。”
由於南山村已在去年準備好一係列抗旱措施,大家隻覺得這個春天較往常幹燥些,想來是快近夏日的緣故。經王熙然提醒,才想起一直不願麵對的現實--今年大旱。
上午還在興致勃勃研究藏寶圖的李世民,此時麵上已是烏雲密布。皆因幽州、涼州等地陸續奏報旱情,整個渭河平原大旱。
大唐君臣自開年一直在關注天氣變化,上個月各地奏報,隻是略顯旱情,一切尚在控製中。李世民和被傳召來的大臣們皆是疑惑地看向幾個報信之人,李世民忍不住厲聲責問道:“縱觀曆朝曆代關於旱災的記錄,從未有如此突然大旱的情況,可是有人隱瞞不報?”
一個小將嗚咽著悶哭,“府尹每天都親自去田裏查看,半個月前天氣隻比往常炎熱些,誰知這幾日太陽火熱。土地龜裂,糧食也死了,府尹趕緊讓我快馬來報。”
其他幾人也紛紛出言證實,他們遇到的都是這種情況。再看奏報,所寫內容與他們說的無異,現在各地都等著朝廷救災,怎麽辦?!
李世民憂心地問道:“從前年開始便通知關內各地方建多打井、廣建蓄水池,難道一點作用也沒有嗎?!如今快到五月,不知有多少糧食可以搶收?”
幾個來報小將已經跪地慟哭,“糧食多說能十存一,我過來送信時,蓄水池裏的水已快用盡,水井的水位一直在下降。”
長孫無忌聞言大驚,“什麽?短短幾日竟發展到這種程度了?!”
其他人也憂心忡忡,剛改元就接二連三發生天災**。就算他們已提前準備,卻還是像洪水之事一樣,打得人措手不及。很多大臣內心充滿無力感,老天就不待見他們至此嗎?或者…是不待見某個篡位之人?
“聖上,各地是否要增軍駐守?微臣願意去一地!”程咬金處事有自己的道理,他覺得旱災早晚會過去,現在最重要的是以防有心人趁機作亂。
武將們聞言,都嗷嗷叫著要帶兵去震懾地方。文臣們被他們提起士氣,也紛紛出言願去救災。
李世民的情緒已穩定下來,他出言安撫道:“大家先別急,先聽唐儉和李績說說糧食的存儲情況。”
李績一直等著報告這事兒呢,聽李世民詢問,他趕緊迴複道:“自前年年末開始,一直禁止商戶往別國賣糧。如今各地所建義倉皆裝滿,我一直派重兵守衛。”
“微臣覺得,若所存糧食夠災民食用,盡量不要使用王縣伯提供的新作物救災。下個種植季依然會大旱,何不趁機推廣耐旱的新作物讓百姓們種植?關內百姓多愛小麥,旱後恐不易施為。”
太狡猾了,難怪這個老小子玩命種植研究新作物,卻從不提推廣之事,感情是在這等著呢!
不理會眾人微妙的眼神,唐儉繼續興奮地說道:“王縣伯所說的幾種作物食用方法微臣都有嚐試,其中曬幹或做成粉既易保存又美味,請聖上準民部之人去災區推廣新作物。”
那幾個原本跪在地上哭泣的傳信之人,聽到殿內的討論有些傻眼。他們以為自己的家鄉會出現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慘劇,沒想到聖上竟然早有準備!
其中一個小將似恍然大悟般叫道:“我竟忘了,聖上是天佑之人,有老君託夢!”
李世民身體有些僵硬,看著不明內因之人的崇拜神情,他又一次把臉皮扔了,“老君自去年開始便給朕託夢,言道突厥人太猖狂,玉帝降難恐會波及咱們。”
這句話是一個信號,聖上近兩年會對突厥下手,如今的行為就是在為戰爭找理由。不止武官們興奮,文官們也沒忘記突厥人給他們帶來的侮辱。正好趕天災,吃不起飯的壯丁都從軍好了。
因有幾地同時報災,初時大家多是惶恐,如今思路已經捋順,眾人又變得充滿幹勁。李世民按文武搭配方式,將主動提出要去賑災的大臣們分撥安排。
“行了,大家快去準備吧,輔機待會兒去趟王縣伯那。”後麵的話不用明說,不就是讓長孫無忌去王玨那請教嘛,看是否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就在大唐君臣安排好救災問題的這會兒,百家派也聯合墨家商討出如何解決蘭陵王寶藏事件。
一陣琴聲從林外傳來,打斷了師兄弟們擠兌兩個熊孩子的話語。王玨聽到琴聲輕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長孫尚書來訪。”
李承幹再次變身包子,暗自無奈吐槽。老師興趣頗為奇怪,居然在林外擺放古琴,讓欲拜訪之人以琴聲跟人對暗號。雖奇怪,但說起來也算名士雅事。然而,她跟舅舅約定的曲目也太……
作者有話要說:
</br>
房老頭有點傻眼,這要怎麽往下接,管人家要藏寶圖?!
他再次輕咳,老頭嗓子快咳破了,“你們可知道他倆拿藏寶圖出去販賣之事?”
王玨端茶送客,“我們學派內部的事情,不勞煩房相操心。多謝你把兩個孩子送迴來,慢走不送。”
房遺愛得意地瞥了他父母和大哥一眼,“你們還是走吧,老師在守孝,不會客!”
人家守孝還厚顏上門,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他們家又該出名了。也不知道這孽畜長得什麽腦子,專門生出來坑家人的嗎?房玄齡張了兩次嘴都沒好意思問出來,那墨家巨子怎麽還在,他不是客人嗎?
“我們先迴去了,二郎就勞煩王縣伯教導了。”盧氏說完,拉著房家父子嗷嗷跑。
一則太丟人,懷孕啥啥的,她實在不好意思久待。二則她放心了,王玨跟孟襄既然說有藏寶圖,不管有沒有都是要包庇倆孩子的意思。
房玄齡氣哼哼地說道:“老夫怕了他們不成?一看那二人就是說謊。若小事也就算了,聖上看著那地圖眼冒綠光,這可不是孩子玩鬧能說過去的事兒!”
“我不管那些,兩個孩子的老師本事都大,孩子沒事兒就成。至於誰愛找寶藏,關我什麽事兒?你又不是武將,要派人去找也不會是你,嚷嚷個什麽勁兒啊你?”
然後,房玄齡就不嚷嚷了……
就在他們下山這會兒,盧奎跟鄭書浩也在討論藏寶圖之事。鄭書浩記性好,竟把那圖畫得分毫不差。因著藏寶圖初露麵是在西市客棧,那些消息靈通之人都已暗中動作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0章
待王思源將房家三人送出樹林,所有人一齊看向兩個熊孩子。百家派弟子們眼中皆燃燒著濃烈的八卦之火,隻有李承幹一直處於嘴角抽搐狀態,他爹昨晚熬夜研究藏寶圖的事情他也有聽說……
王玨看向房遺愛,調侃地問道:“不是懷孕請假嘛,怎麽變成賣藏寶圖了?”
孟襄單手支著下巴,“墨雲不說房二生病去探望嘛,難不成你陪他看郎中去了?”
看兩位老師的架勢,是不準備放過他們了。再加上事情似乎鬧得有些大,還是趕緊交代為好。
墨雲看不得孟襄吊兒郎當的囂張樣,他一扁嘴說道:“若不是老師用百家派的做舊技術造鼎賣,我們也不會想著造假藏寶圖賣錢!”
房遺愛也盡量辯解,試圖消除眾人的怒火,“兩位老師都說蘭陵王可能藏起財寶,師弟還說他的麵具能召來武曲,我們也不算騙人!”
李晉江聞言一抖,他那是話本小說,師兄居然當真了……
百家派師徒都知道房遺愛前些日子打聽寶藏的事情,原本以為他異想天開欲尋寶呢,沒想到是做假藏寶圖賣錢,有點意思!
孟襄換了個姿勢倚著案,他勾了一下唇角問道:“你們如何做的?怎麽被房相發現了?”
兩個熊孩子瞬間覺得特別委屈,其實他們的計劃很好,就是壞在百密一疏。巴拉巴拉,你一句我一句,條理清晰地把過程講完。
房遺愛進行總結式發言:“都怪杜荷太蠢,我不好用現場的東西擦鎮紙,迴家還沒等收拾呢,就被發現紙鎮上有血。還有,阿爹不守禮,居然聽兒子牆角!”
墨雲在旁邊一臉認同地狂點頭,看那架勢好似忘記他們二人坑了杜荷不少錢。
王玨跟孟襄的表情都變得危險起來,感情都是別人的錯,他倆英明神武騙過很多人,很自豪?
罰,必須罰!再不管教,熊孩子就該上天了。不過要懲罰也是之後的事情,現在得商量出怎麽解決他倆惹下的麻煩。
王玨無奈嘆息道:“不是還剩六塊地圖嗎?拿出來給我們看看。”
見兩個熊孩子又不動彈了,孟襄怒斥道:“你倆惹下大禍,此時還想著賺錢呢?!”
“不,不是…”沒法,兩個孩子紅著臉開始脫左腳的鞋子,脫完後拿出鞋墊,把鞋墊拆開分別取出三張地圖。
眾人直接氣樂了,藏得可真夠隱蔽,看那鞋墊上歪扭的針線,明顯是他們自己fèng上的。
墨雲見孟襄真的生氣了,趕緊解釋道:“我們知道杜荷要把地圖獻給聖上,就想著先賣他三塊,可他一個人坑。等風聲過去後,再慢慢找機會出手剩下的地圖。”
房遺愛接過話跟著解釋,“沒騙人,沒看我們都把地圖fèng鞋墊裏了嘛!若不是阿爹在我房外偷聽,我們根本不會被發現!”
額…想法不錯,遇事還算謹慎,沒有為了銀錢將自己至於危險之地。看那兩隻得意的樣子,是等著大家誇他們呢?!
孟襄倒沒覺得造假有什麽不對,他剛才是氣兩人把事情鬧太大,現在聽他們解釋下來也明白大概。然後,這個為師不尊的居然真的開始安慰起他們,“房二說的不錯,若不是那杜荷突然出現在客棧,你們的計劃不至於在地圖沒賣完前就引起這麽大關注。”
房遺愛聽孟襄說完,開始滿臉滿眼期待地看向王玨。人家老師都誇弟子呢,師傅是不是也能表揚一下咱?
為了不讓自家弟子失了顏麵,王玨硬著頭皮說道:“藏寶圖這個創意很好,你們懂得問過老師後再行動,也算處事嚴謹周到。”這話說得太不自在,趕緊轉移話題,“然而事情畢竟已經發生,咱們得盡快把此事處理好。”
一直在崖邊看風景的王熙然,此時走過來開口道:“若你們隻是想轉移別人的注意力,什麽都無需做。從午時開始,有幾個八百裏加急的快馬從官道路過,恐怕是各地關於旱情的奏報。”
由於南山村已在去年準備好一係列抗旱措施,大家隻覺得這個春天較往常幹燥些,想來是快近夏日的緣故。經王熙然提醒,才想起一直不願麵對的現實--今年大旱。
上午還在興致勃勃研究藏寶圖的李世民,此時麵上已是烏雲密布。皆因幽州、涼州等地陸續奏報旱情,整個渭河平原大旱。
大唐君臣自開年一直在關注天氣變化,上個月各地奏報,隻是略顯旱情,一切尚在控製中。李世民和被傳召來的大臣們皆是疑惑地看向幾個報信之人,李世民忍不住厲聲責問道:“縱觀曆朝曆代關於旱災的記錄,從未有如此突然大旱的情況,可是有人隱瞞不報?”
一個小將嗚咽著悶哭,“府尹每天都親自去田裏查看,半個月前天氣隻比往常炎熱些,誰知這幾日太陽火熱。土地龜裂,糧食也死了,府尹趕緊讓我快馬來報。”
其他幾人也紛紛出言證實,他們遇到的都是這種情況。再看奏報,所寫內容與他們說的無異,現在各地都等著朝廷救災,怎麽辦?!
李世民憂心地問道:“從前年開始便通知關內各地方建多打井、廣建蓄水池,難道一點作用也沒有嗎?!如今快到五月,不知有多少糧食可以搶收?”
幾個來報小將已經跪地慟哭,“糧食多說能十存一,我過來送信時,蓄水池裏的水已快用盡,水井的水位一直在下降。”
長孫無忌聞言大驚,“什麽?短短幾日竟發展到這種程度了?!”
其他人也憂心忡忡,剛改元就接二連三發生天災**。就算他們已提前準備,卻還是像洪水之事一樣,打得人措手不及。很多大臣內心充滿無力感,老天就不待見他們至此嗎?或者…是不待見某個篡位之人?
“聖上,各地是否要增軍駐守?微臣願意去一地!”程咬金處事有自己的道理,他覺得旱災早晚會過去,現在最重要的是以防有心人趁機作亂。
武將們聞言,都嗷嗷叫著要帶兵去震懾地方。文臣們被他們提起士氣,也紛紛出言願去救災。
李世民的情緒已穩定下來,他出言安撫道:“大家先別急,先聽唐儉和李績說說糧食的存儲情況。”
李績一直等著報告這事兒呢,聽李世民詢問,他趕緊迴複道:“自前年年末開始,一直禁止商戶往別國賣糧。如今各地所建義倉皆裝滿,我一直派重兵守衛。”
“微臣覺得,若所存糧食夠災民食用,盡量不要使用王縣伯提供的新作物救災。下個種植季依然會大旱,何不趁機推廣耐旱的新作物讓百姓們種植?關內百姓多愛小麥,旱後恐不易施為。”
太狡猾了,難怪這個老小子玩命種植研究新作物,卻從不提推廣之事,感情是在這等著呢!
不理會眾人微妙的眼神,唐儉繼續興奮地說道:“王縣伯所說的幾種作物食用方法微臣都有嚐試,其中曬幹或做成粉既易保存又美味,請聖上準民部之人去災區推廣新作物。”
那幾個原本跪在地上哭泣的傳信之人,聽到殿內的討論有些傻眼。他們以為自己的家鄉會出現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慘劇,沒想到聖上竟然早有準備!
其中一個小將似恍然大悟般叫道:“我竟忘了,聖上是天佑之人,有老君託夢!”
李世民身體有些僵硬,看著不明內因之人的崇拜神情,他又一次把臉皮扔了,“老君自去年開始便給朕託夢,言道突厥人太猖狂,玉帝降難恐會波及咱們。”
這句話是一個信號,聖上近兩年會對突厥下手,如今的行為就是在為戰爭找理由。不止武官們興奮,文官們也沒忘記突厥人給他們帶來的侮辱。正好趕天災,吃不起飯的壯丁都從軍好了。
因有幾地同時報災,初時大家多是惶恐,如今思路已經捋順,眾人又變得充滿幹勁。李世民按文武搭配方式,將主動提出要去賑災的大臣們分撥安排。
“行了,大家快去準備吧,輔機待會兒去趟王縣伯那。”後麵的話不用明說,不就是讓長孫無忌去王玨那請教嘛,看是否有什麽遺漏的地方。
就在大唐君臣安排好救災問題的這會兒,百家派也聯合墨家商討出如何解決蘭陵王寶藏事件。
一陣琴聲從林外傳來,打斷了師兄弟們擠兌兩個熊孩子的話語。王玨聽到琴聲輕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長孫尚書來訪。”
李承幹再次變身包子,暗自無奈吐槽。老師興趣頗為奇怪,居然在林外擺放古琴,讓欲拜訪之人以琴聲跟人對暗號。雖奇怪,但說起來也算名士雅事。然而,她跟舅舅約定的曲目也太……
作者有話要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