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長孫皇後準備出言打擊相公的時候,小內侍再次撲騰進來,“聖上,長安令有要事求見!”


    李世民起身端坐,長孫皇後避嫌離開,她離開時瞥了眼崔智賢緊張得顫抖的身子,心裏也跟著一顫。聖上剛開懷就有為難事兒上門,怎麽總是這樣……


    見崔智賢身體發抖、欲言又止,李世民也不由緊張起來,他故作鎮定地出言安撫道:“勿要緊張,慢慢說。”


    “聖上讓微臣審查三批犯人,我怕出差錯,衙門守衛一直很嚴。昨日夜裏有人來獄中滅口,我們隻來得急救下一人。那人是當日破壞堤壩之人,由於他口不能言,手腳無力,隻得用頭蘸墨寫字。據他交代…據他交代,王縣伯是先太子的人,他們配合王縣伯破壞堤壩,好讓她名聲更盛。”崔智賢不敢抬頭看李世民的臉色,若王玨真有問題,這朝廷中很多人都會受波及,太子首當其衝。


    屋內安靜得詭異,崔智賢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我根據他交代的據點尋過去,發現有人正在撤離,我們進行一場廝殺後,從火盆內救出這些未燃盡的紙。紙上是王縣伯發明的百家數字,看似需要指定書籍才能破譯。微臣昨日與衙役們拿書籍對照一天,發現對照書籍是《尚書》,這裏是譯後的內容。”


    李世民接過崔智賢手上的幾頁紙,越看麵色越差。閉目片刻後,他低聲吩咐道:“你拿朕的密令去見侯君集,讓他封鎖南山,查抄王家。”


    作者有話要說:


    第90章事情發展


    李世民麵無表情地坐在大殿中,看不出喜怒。大臣們皆是垂頭,表情各異。從崔智賢聲稱搗毀先太子餘黨的一個聚點開始,大家都頗為關注此事。再加上昨夜鬧出的動靜太大,雖不知具體事件,但大部分人都得到南山被封鎖的消息。


    見無論是聖上還是同僚們皆隱晦地看向自己,崔智賢抖了抖小身板,暗道自己倒黴攤上這事兒。他慢慢走上前,顫抖著聲音說道:“微臣昨夜迴去後得知衙役在那院落中找到機關暗門,暗門內有一室,我們在內裏發現王縣伯二侄子王思維的物品,另有關於博陵崔氏的報告若幹。微臣連夜提審他,他起先聲稱什麽也不知道,後又改口說所有事情都是王縣伯指使。微臣見過此子,其膽小人沒擔當,他的供詞可信度不大。”


    懂了,感情是搗毀先太子據點時有證據指向王玨。謹慎的決定當布景,咱不明白內裏情況,還是不要瞎參與為好。太子。黨或與王玨有利益聯繫者則是頗為著急,權衡再三後各自做出決定。


    誰都沒料到,率先走出來的人會是一直明哲保身的魏徵,“微臣覺得還是該聽聽王縣伯如何應對此事,若是因發現一個據點就給人判罪,那今後豈不是看誰不順眼弄個據點誣陷他就成了?”


    “自王縣伯歸唐,她帶來作物、活字印刷術、製鹽法,對方怎會如此好心派人來給我們這些好處?”唐儉的方法是舉例說明,例子很有說服性。


    杜如晦欠人一條命呢,此時不上更待何時,“微臣認為對方是見王縣伯才華太甚,怕其對朝廷和百姓有更多貢獻,遂使計除掉她。聖上乃賢明之君,切勿中小人jian計啊!”


    李世民掃了眼殿內眾人,見有人垂頭不出聲、有人言辭懇切、有人聲淚俱下、還有人麵帶掙紮,他暗自將這些人的反應記在心裏。


    若李世民是個傻瓜,他不可能受到擁戴,亦不可能奪。權坐上皇位。昨日他就察覺此事有詐,之所以封鎖南山,一為變相保護,怕隱藏在暗處的人狗急跳牆;二為釣魚,看朝堂上這些大臣是何反應;三為考驗,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想知道在這種不打招唿就封鎖封地、查抄住宅的情況下,王玨是否會心生怨懟。


    見無人再上前,李世民看向侯君集,“昨日讓你封鎖南山,查抄王家,做得如何?王縣伯是何反應?”


    侯君集本來在打瞌睡,聽聖上喊他,整個人一激靈,“迴聖上,王家東西不多,老宅和新宅內的物品都已整理出來單獨看管。王縣伯與往常無異,未見其緊張,也未詢問微臣任何問題。微臣昨夜過去的時候,她正在跟弟子們玩一種叫撲克的東西。”他說到這停頓一下,意有所指地說道:“程處默、房遺愛和李崇義都輸了錢,太子一人贏了兩貫。”


    有人恍悟,還以為程咬金、房玄齡還有李孝恭不講義氣呢,感情人家直接把兒子扔那了,這絕對是最強大的行動支持,比說什麽都有用。想到此處又覺不對,重點不是太子贏多少錢,而是太子為何在那!


    李世民聞言,瞪大眼睛怒吼道:“什麽,她竟然敢教太子賭博!”


    群臣無語,聖上似乎弄錯重點了。


    王珪上前出言,“聖上,是否召太子迴宮?微臣認為,王縣伯雖是太子老師,但在其尚未洗脫罪名前還需謹慎。”


    比李世民知道更多內情的長孫無忌聞言,瞬間睜大眯起來的眼睛。別怪他敏感,王珪除了是有名的諫臣,他還有另一身份--魏王李泰的老師。


    李世民也神情閃爍地看著王珪,見他坦蕩直視,暫放心中疑慮。


    “崔智賢,你帶人去南山檢查王家查抄出來的物品。”似是想到什麽,他又對侯君集問道:“王家老二夫婦也被關了?”


    侯君集以為被懷疑辦事能力,連忙挺胸脯道:“正是,所有王家人、南山村民和在隨園看書的書生們,微臣一個都沒落下。”


    “咳,退朝吧。崔智賢,好好查,做得好朕有賞!”李世民說完,陰沉著臉甩袖離開。


    群臣麵露不解,剛才還好好的,怎麽又變臉了?有那心思敏捷的腦筋大轉後,皆露恍然大悟之色。感情聖上是嫌那設計之人不該在此時挑事,擋人財路了。


    崔智賢覺得自己特別悲催,隻有他注意到了嗎,又是加了重音的‘做得好’三個字。他也想盡快處理完此事,好讓大家都滿意,可他沒那能耐啊!


    侯君集還是要負責看守南山,下朝後他拎起崔智賢快步往宮外走。小崔一點也不埋怨他這麽對自己,沒見好些隱晦著給他遞眼神的人和原本想過來說話的人都因侯君集此舉退迴去了嘛。


    本以為侯君集很著急,沒想到中途還有時間帶他返迴家中一次。之後兩人一路趕到南山,侯君集把崔智賢扔到歸整起來的物品處就要走人,被眼疾手快的崔智賢一把拉住。


    雖不是出自本心,但他接手此案很容易跟王玨關係鬧尷尬。因為年齡輕又突遇此等大事,崔智賢整個人一直都是精神緊張狀態。今日聽朝堂上那些發言,才恍悟王玨妥妥是被冤枉。正好來到南山,他得趁機拜拜山頭。


    “侯將軍走那麽急幹嘛,我可否去見見王縣伯。”見侯君集猶豫,他連忙補充道:“不單獨會麵,就當你麵說幾句話。”


    崔智賢明顯誤會了他的意思,侯君集隻得輕咳一聲點頭同意。


    讓崔智賢疑惑的是,一路走來,無論是南山村民還是暫時被困住的書生們,行動都與往常無異。再進王家與印象中已大不相同,東西都被搬走,院子顯得很空曠。王家僕從們居然各個麵上帶笑,看樣子正在院中搭烤爐。


    王成看到侯君集,笑著迎上來打招唿,“侯將軍迴來啦,咱們晌午吃烤鴨,我們娘子新拿出的菜譜。”


    臥槽,太特麽不對勁了。侯君集不是來看守南山的嗎?怎麽好像跟他迴家了一樣!


    還有更不對勁的地方,王家人和王縣伯弟子們正分別圍成兩圈跪坐在堂屋中,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很堅固的硬紙皺眉深思。見他們進來,眾人竟然隻是稍微抬了下頭,而後繼續進行剛才的動作。


    王熙然衝著侯君集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候將軍可帶錢來了?”


    侯君集氣哼哼地迴道:“特意迴家取的,今日我必要贏你一次!”


    聽到這段對話,再聯想到侯君集說的那個叫撲克的東西,崔智賢恍然大悟。而後又覺得不對,大家見侯君集睏倦都以為是折騰得,他現在反而覺得是熬夜玩這東西累得。聯想到太子之前比較中二,跟誰都不親近,驚覺侯君集是趁機跟太子培養交情呢。


    媽蛋,感情就他一個傻瓜,不管事情辦得如何都已經得罪人了。這幫傢夥倒好,一個個都趁機賣好。看到房遺愛、程處默和李崇義三人,又讓崔智賢聯想到朝堂上那些大爺們。呸,都是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精明,他一個都鬥不過……


    掃了眼堂屋內眾人,崔智賢直接鎖定王玨,見她隻顧著拿撲克偷笑,不經大腦地問道:“王縣伯不擔心嗎?”問完就想抽自己一嘴巴,明明是來拜山頭的,怎麽弄得像炫耀一樣。


    “長安令無需為難,秉公辦理就好。我曾跟聖上說過:吾平生所為,未嚐有不可對人言者。我並未做那有愧聖上、有愧朝廷、有愧百姓之事,自然也不用害怕緊張。”


    嗚嗚,還好王縣伯沒誤解他的意思。看屋內人從頭到尾都沒給過他一個眼神,無論是憤怒還是感激的,崔智賢突然覺得自己完全是杞人憂天,想多了……


    崔智賢深覺自己這陣子不在狀態,做了很多無腦之事,連忙出言道別,“多謝王縣伯理解,我這就去查找證據,爭取早日還你清白。”


    崔智賢走後,侯君集利馬放開身板子加入戰鬥。這個活領的好,跟休假一樣。有好吃、有好玩,最重要的是,有李承幹!


    那個可憐的小悲崔(悲催),他以為王家人淡定是因為查封的物品中有洗清冤屈的證據,結果呢?結果有利的證據沒找到,反而又發現一些竄謀的證據。


    衙役發現有兩塊手帕味道奇怪,經研究手帕內裏有夾層。夾層內是一張柔軟的宣紙,宣紙上無字。崔智賢聯想到李晉江那本《累世情緣》中的情節,書生與牡丹暗信往來,他們用醋在白紙上寫字,火烤後才會顯現字跡。小崔把宣紙放火上一烤,果然有字顯現出來。


    待看清那紙上的內容,崔智賢好懸沒暈過去。那手帕上還繡著王劉氏的名字,比對繡工就能證明此物是她所有。有先前的那些發現,又有李晉江的出版書做佐證,還有王劉氏手帕藏密信,王縣伯為先太子餘黨的事情證據不要太多……


    不敢耽擱,崔智賢連忙又往皇宮跑。之前吃那麽大虧,這迴他也反應過味兒了,解決不了的事情找聖上,一切按指示來!


    李世民拿著宣紙緊鎖眉頭,又細細詢問崔智賢王家情況,略思索後展顏道:“明日由你公開審理此案。”


    又是他?還是他?為什麽受苦的總是他?!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