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也是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好本事,他剛想起身跟王玨打招唿,發現情況不對後趕緊坐迴去思索。原因顯而易見,他稍一思索便想到王玨氣憤的源頭。


    兩人雖是忘年交,但老孔覺得這種找聖上掐架的事情還是圍觀看熱鬧為好,畢竟王玨是閑散勛貴,而他自己還要跟著聖上混飯吃,若因為幫忙被記仇可就不妙了。


    孔穎達思維敏捷,想清楚後繼續轉頭聽虞世南炫耀自行車。


    有那好事者,好奇心也很強大,他們或是躍躍欲試準備觀望,或是直接採取行動。


    這不,孔穎達坐迴去,程咬金反而三晃兩晃地走到王玨案旁,“大過年的,妹子咋不開心了?你跟老哥說說,滿長安就沒有老哥解決不了的事兒!”


    王玨扯出一個微笑,狀似不經意地說道:“我觀宮內路麵很平整,感嘆聖上本事大而已。”


    臥槽,咋把這茬給忘了!隨著王玨話音落下,殿內響起此起彼伏地‘哦’聲。也不怪他們忘性大,王玨前腳跟二李去登州,李世民後腳就到王家找王李氏討水泥去了。這天天一堆事兒,除了孔穎達那種把關於王玨的事情都記心上的人,別人早把這事拋腦後了。


    程咬金拍胸脯的熊掌有點僵硬,當初聖上鋪路剩下的水泥可是讓他給順走了,連長孫無忌都沒搶過他。這可咋整,人家原主迴來了。


    正此時,李世民帶著老婆兒子們進殿。程咬金得遇救星,連忙小跑歸位。


    領導通常得先來一段感言,隻見殿內大臣和小蘿蔔頭都齊刷刷地看向李世民。要的就是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李世民裝模作樣地坐直身子輕咳一聲,“我待眾位如家人,今日全當家宴,大家無需拘束。過去一年的政績已在朝堂上總結,今日朕主要褒獎一人。”


    李世民說到這停頓一下,他看向王玨真誠地說道:“王縣子為朕的江山、為大唐百姓貢獻良多。農作物、活字印刷、拚音算數、貞觀犁、稻田養魚、水泥,若非有大才無以做到如此通博。”


    見王玨依然麵無表情,大臣們神情閃爍,李世民雖納悶卻忍不住繼續說著肺腑之言,“朕原想著怕你走到封無可封那一日,一直壓著不給你升爵。前些日子突有所悟,朕平生所為,未嚐有不可對人言者。朕是李世民,不是那刻薄寡恩的劉邦,如何保不住大才者?南山王玨國之棟樑,朕必以國士待之。”


    平生所為,未嚐有不可對人言者。這麽一句光明磊落的話從李世民嘴裏說出來讓眾人很是詫異,若從另一個方向理解倒也說得通,我既然敢做就不怕別人的閑言碎語。用現代名言可以恰如其分的解釋他話中意思,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黑去吧!


    王玨從內心充滿怒火到心平氣和聽他演講再內心居然有些感動,這是一個看不見的心路曆程。見李世民講完後眼巴巴地看著她,大臣們對她狂拋媚眼,小蘿蔔頭們的星星眼裏充滿崇拜之情,王玨起身走到殿前表態。


    王玨從未這麽真心的給李世民拜過禮,亦激動著躬身作長揖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好!此當共飲三大碗!”程咬金激動得直拍大熊掌,他憋著氣拿起酒碗三連幹,最後還衝著眾人倒了倒空碗。


    有人暗道程妖精反應快懂得討好人,也有那酒量不好的暗罵他多事。不管別人怎麽想,李世民先向老程投去讚許的眼神,然後才拿起碗對著眾人說道:“我敬王縣子,諸君與我共飲。”


    三碗酒下肚,由於喝得急,眾人麵色微醺。氣氛被炒熱,咱們進行下個環節-秦王破陣樂走起。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王玨品美酒欣賞著這齣名留曆史的大型宮廷樂舞,龜茲音調奏起,鼓聲震天傳至百裏之外,大臣們禁不住跟著樂聲高喝,如程咬金者已經手舞足蹈地加入表演隊。城內百姓亦是為這氣勢雄渾感天動地的樂聲駐足停留,爭相詠唱。


    就在君王、大臣、百姓們同賀之時,有人借著此曲真的在破陣。


    守城門的小將邊揮動著武器邊喊話,“有話好好說,你等且先停下容我前去稟報。”


    “等不得,你沒聽到秦王破陣樂已響起嗎?我等就是要趕在這個時辰前去送賀禮,若你耽誤我們行事,事後有你好看。”


    小將快哭了,但凡有門路的誰會留在今日守城門呀,又不是戰時。老大悠哉的跑去陪聖上過年,他們在城門口喝西北風不說,還倒黴運趕上煞星臨門,日子沒法過了!


    這煞星明明在無禮攪三分,竟好意思張口閉口說著耽誤他們行事,問題是拚武力自己這邊又比不過,這可如何是好……


    小將拚著被擒拿的危險,幫著一個士兵擋住攻擊,使得士兵能跑迴去報信。為著讓那報信的成功離去,這些個作掩護的比他們預想中更早被擊敗。


    孟襄今日穿了一身黑色勁裝,外著王玨贈送的大批風外套,鬥篷被凜冽的寒風吹的沙沙響,他一揮手端的氣勢十足,“把他們都給我綁起來。”


    除了僥幸逃脫的那個,今日這班城門衛一個沒落,都被綁得跟粽子似的扔在一旁。見土匪們推來工程器械開始破壞城門,他們皆是絕望的閉上眼睛,完了!!!


    現在他們心中都在向上天祈禱同一件事情,但願這些人真如他們所說,是代表墨家來給聖上送賀禮的。


    看著漸漸產生裂痕的城牆,墨雲不屑地撇撇嘴,果然如長老們所說,城牆忒不結實該換了。


    再說那跑進城報信的士兵,他撒丫子跑一路喊一路,“有人攻城!有人攻城!!”


    隻見因解開宵禁而熱鬧的街市瞬間變得異常混亂,打翻東西的攤販、跌倒踩踏的人群,聽得這種消息,百姓們隻想跑迴家中緊閉門戶。


    終於跑到宮門口,士兵已經累得快暈過去,他用最後的力氣抓住宮門守衛的袖口又說一遍,“有人攻城……”


    呆滯幾秒後,守衛們連忙入宮稟報,另給看守另外幾個大門的隊友報信。


    “有人攻城!”


    報信者嗷一嗓子叫滅樂聲,殿內眾人如被點了穴般頓住不動,酒碗落地的聲音接連響起。


    李世民氣得漲紅著臉拍案而起,衝著守衛大喝道:“誰敢來攻城?!”


    就是呀,誰敢來攻城?就算有人造反也沒本事不聲不響就打來長安呀。難道…路上一眾文武關卡都被打通了?臥槽,不能再想,心髒病快犯了。


    “不知是何人,城門士兵報完信就暈過去了。”


    眾人沒想到士兵是跑馬拉鬆跑累暈的,都以為他是浴血奮戰跑出來的呢。


    李世民聞言直接掀桌,轉身拿起武器就要出門幹架。大臣們見他那瘋狂的架勢連忙出言勸阻,隻有王玨和孔穎達二人隱晦地用眼神交流著什麽,不會是他們猜測的那樣吧?


    “聖上請三思,勿因怒火讓宵小得逞,俺去看看情況再迴。”秦瓊傷好後成天找機會動武,遇到這事他第一個跳起來要求參戰。


    李世民這會兒也冷靜下來,他對著秦瓊叮囑道:“快去快迴,多帶點人。”


    舞者和樂師們早就有眼色的退去,如今殿內隻剩滿地狼藉。君臣皆是麵色嚴肅,暗自思考著是哪撥人這麽有本事。


    頭號懷疑對象-太上皇,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對視,長孫皇後沉穩地起身帶人向後宮走去。看看爹是不是在飲酒造娃,可有什麽與往日不同之處。


    二號懷疑對象-先太子餘黨,按說這些人已經被他們殺的殺、捉的捉、策反的策反,哪會有如此通天的本領?那些守衛關卡的人又不傻,不會這麽容易方行,難道他們飛進來的?


    想到李建成,眾人皆把視線移向魏徵,這位可是先太子心腹謀臣。


    老魏冷哼一聲挨個瞪迴去,我什麽也沒做,身正不怕影子斜。


    除非他演技已入出神入化的門檻,不然應該不是他。就在武將們準備浴血奮戰,部分文官準備以死殉國,部分世家子思量著若戰敗如何在新勢力中得到位置時,秦瓊在去城門的路上與一群笑鬧的百姓相遇。


    作者有話要說:


    第81章12.06


    秦瓊和他帶著的一隊侍衛有點傻眼,按說聖上在民眾心中的形象應該有所扭轉才對,百姓們用不用這麽早就爭相慶賀呀?!這攻城的一方不知如何了,他們還沒交手呢,咋就好像已經輸了一般?


    一個大漢颼颼從秦瓊的馬旁跑過,他自己跑著還不忘招唿同伴,“快走快走,墨家已經鑿壞城門把賀禮帶進來了!”


    等會,墨家?!秦瓊想喊住人的時候,大漢已經跑沒了。


    又一個大漢颼颼從秦瓊的馬旁跑過,這迴跟方才的大漢是反方向,“墨家人說要到宮門口才掀開紅布,過去圍觀也沒用,還是去宮門那等著吧!”


    你也等會,又是墨家?!!秦瓊一迴頭,此大漢也跑沒了。


    秦瓊撇撇嘴,感嘆長安百姓體格好,居然沒人停下來歇會兒。求人不如求己,秦瓊一揚手,身後的侍衛們跟他一起策馬狂奔向城外而去。


    吱--,急剎車。不對,應該是急剎馬。


    一隊人剛攢起氣勢奔出幾百米,就看到一群黑色勁裝的郎君推著三個用紅布包裹住的大物迎麵走來,他們身後遠遠地跟著一群探頭探腦準備看熱鬧的百姓們。


    秦瓊提起武器大喝:“來者何人?!”


    孟襄不緩不慢地走上前,雖仰視秦瓊但氣勢卻毫不輸人,“我等乃是墨家人,今日特來給聖上送賀禮。”


    自聽說墨家人在王玨的收徒考試上露麵,李世民隔三差五就要念叨一遍。原因無它,雜家一脈給送龍袍,墨家是不是得送點豪禮才好意思出來?群臣都在惦記著這事,尤其是因出海一事與王玨關係緩和的世家們,都等著墨家來造新船呢。


    雖然著急,秦瓊還是雙手抱拳,有禮地詢問道:“侍衛傳有人攻城,你們進來時可看到攻城之人?”


    孟襄挪開身子讓身後的禮物漏出來,見秦瓊無反應,他隻能出言解釋道:“城門太窄,我們的禮物運不進來。我說先把城牆鑿開一塊,那守衛不幹,所以我們隻能自己動手了。”


    墨雲隔老遠喊話道:“城牆太不結實,便是我們不鑿也該重新休整。”


    孟襄繼續,“守衛一個沒傷,都被我們綁起來扔在城門口。不是跑了個士兵迴去報信嗎?這位將軍沒接到他的消息?”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