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府尹說得對,這些都是我們趕海得來的,你們就收下吧。”


    “百家派為登州做的一切,如何是這些個海物能比的?”


    王玨帶領弟子們對眾人作揖道謝,“如此,我等便不客氣了。”


    百姓們推著十幾個裝滿大桶的牛車跟隨,桶裏裝的都是海物。走走停停,一路來到城外,知道到了分別時刻,百姓中傳來陣陣不舍的哭聲。


    李承幹拜訪過的那個小姑娘衝到他麵前,仰頭眨著大眼睛說:“殿下,我做了饃饃,您拿著路上吃吧。”


    李承幹俯下身,摸著小姑娘的腦袋說道:“我飯量小,拿一個饃饃就行。二丫好好吃飯,不然長不高哦。”


    小姑娘靦腆地點點頭,又低聲說道:“阿爹說謝謝殿下送來的配方。”


    李承幹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見無人關注這邊才小聲說道:“這是咱們的小秘密。”


    另一邊,劉度施展拿手絕技--三寸不爛之舌,從口吐蓮花說到口吐白沫,還是有人不依。


    “劉府尹,就讓我們再送一程吧,路上不安全。”


    “就是啊,殿下還在呢,若遇匪徒可怎麽辦?”


    李承幹的護衛們聞言臉都綠了,還有李績留下的兵、劉度安排的隨行衙役,整整三隊人,他們這些大活人是擺設嗎?他們招誰惹誰了?在房遺愛的yin威下生存好幾個月,怎麽沒人同情他們?


    一個老大爺拄著拐棍走上前,煞有其事地指著護衛們說道:“殿下的護衛都在搬行李,若遇危險恐怕幫不上大忙。”


    實話往往最傷人,王玨他們帶的除了行李,還有給各府準備的年禮,真是沒有護衛雙手空閑。


    房遺愛拍胸脯道:“無事,我們武藝高強,匪人都得繞著走。大家不用捨不得我,隨時歡迎你們來長安找我玩。老師住在南山,我家在長安縣房府,這兩個地方總能找到我的。”


    似是怕別人不信,他迴手給了周齊一下,倆人又是一陣亂鬥,房遺愛邊打邊喊:“你們快看,我是不是很厲害?”


    嗬嗬,百姓們嗔目無言,房小郎總是這麽真性情……


    一個被大人抱著的小童,同樣拍胸脯放話道:“哥哥好武藝,今日小弟不再多送,等我長大後去長安找你鬥蛐蛐。”


    李晉江隨時不忘做宣傳,他對著來送行的書生們作揖道:“老師每四年收一次徒,入我們百家派絕對是飛黃騰達、位極人臣、走上人生巔峰的最佳捷徑,屆時歡迎大家來長安。”學派總得多宣傳才好揚名,老師跟師兄們在這方麵都不太靠得住,還得他由操碎心。


    王玨看著陷入自我陶醉的李晉江,激烈打鬥的房遺愛和周齊,被小娘子們逼問得步步後退的劉大包,還有跟劉度賣萌講條件的武照,連忙與百姓們作揖告別,“多謝鄉親們,咱們有緣再見!”


    劉度與百姓們站在城門外,目送著漸漸消失在視野中的龐大車隊,一齊躬身作長揖。


    王玨抹了把不存在的冷汗,暗道自己對弟子們太放縱,這些小傢夥總是在外給她丟人。她決定此次迴去後好好教導弟子,先來個魔鬼課程,再配合地獄訓練,最後給他們一個永世難忘的特別迴憶。哼哼,看哪個還敢隨便亂來。


    老師怪怪噠,似乎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小動物們警覺性很高,一路上沒人搗亂,都在悄悄分析老師是不是又在計劃怎麽整他們。沒辦法,慘痛經曆太多,簡直心痛到不忍迴憶。


    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下,一行人於半個月後順利到達長安。


    “噗!你們快看,那些人好生奇怪。”


    眾人順著李崇義的手指看過去,隻見長安城外有些百姓正排隊進城,他們穿著打扮很是怪異。


    王玨摸著下巴琢磨,許久未迴長安,這難道是今年冬天的新時尚?


    李承幹觀察一會兒,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似是像羽絨服,卻與老師做的,和軍隊裏用的款式頗為不同。”


    一個聲音從後方傳來,打斷了弟子們的討論,“哎呀,你們迴來怎麽不提前說一聲,都沒準備好吃食!”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王寶柱帶著很多趕車的村民從後方過來,他們車上都裝滿了大袋子。


    “二哥要去西市嗎?你們這是要賣什麽?”


    王寶金得意一笑,“嘿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去年冬日羽絨服興起,好些百姓沒趕上做,今年鴨毛大賣。”


    臥槽,自認走在時尚尖端的某人不淡定了。自她出江湖以來,一直是別人效仿的對象,一直是個傳說級人物,怎麽可以落於人後?應該是姐不在江湖,江湖卻充滿姐的傳說才對!


    王玨假裝鎮定,“二哥,為何百姓們所穿之款式如此奇特?”


    “前些日子聖上送大臣們羽絨服,款式都是這種類型。據說是尚服局司衣司設計的新款式,他們家族開在西市的店鋪都賣斷貨了。”


    黃文頷首感嘆:“原來如此,上有所好,下必效行。”


    也就是說…眼光詭異的人是聖上?!弟子們恍然大悟,王玨則是略感不對勁。細看之下才發覺,百姓們穿的衣服樣式有些眼熟,很像她去年畫的那些。當時覺得設計太過靠近現代才沒用,現在看來果然不適合古人。


    嗬嗬,這些款式圖不該在她書房嗎?用了還給改的亂七八糟,此事肯定與雜家無關,那就隻剩一個可能……


    他們進城後與王寶金分開行動,王玨帶著弟子們挨家送禮物,李承幹則是直接迴宮去了。按距離遠近,先去程處默家,還能順便卸下他的行李。


    程處默大步走到程咬金麵前拜禮,“阿爹,孩兒迴來了!”


    程咬金揮舞著大熊掌,照兒子肩膀狠狠拍兩下。見程處默沒被拍趴下,他砸吧砸吧嘴道:“好小子,出去一趟連身體也結實了。聽說你在登州幹得不錯,沒給咱老程家丟臉。”


    另一邊,程咬金的媳婦崔氏在招待王玨。


    兩人寒暄後,程崔氏挑起新話頭,“雖說都姓崔,我們跟他家可不是一個崔。待娘子聽得那些傳聞,若連我家也怪上,我可不答應。”


    嗬嗬,江湖果然有姐的傳說。安心,滿足,得意&lt( ̄▽ ̄)&gt哇哈哈…


    等會等會,不對勁呀!小事或舊聞對方不會特意提起,難道王老大婚宴上出事了?王玨連忙開口相詢:“我這幾個月並未在長安,可是我家裏事?”


    程崔氏見王玨肯問,連忙抓緊時間踩崔軒,“這不是總有月食嘛,崔軒說你在登州把白骨變活人,定是老天用月食來示警。”


    “哦,我竟不知自己有如此大本事。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自不相同,您長子又是我愛徒,再有長安令幫忙破舊案,我對清河崔家充滿善意。”


    王玨跟程崔氏聊天這會兒,李承幹已經趕到長孫皇後的居所。還沒等他找到人開口訴苦,李泰和李麗質先沖了過來。


    李泰的胖臉擠成囧字,“大哥,你可迴來了。”


    李麗質眼淚汪汪,“嗚嗚大哥,長樂不要穿這個嘛。”


    額,帶兔耳和熊耳的羽絨服帽子?好像蠻可愛的……


    李世民得意著從同一方向走過來,看到李承幹先是一愣,愣完就開訓,“怎麽迴來就往後宮跑,也不知道先給我請安。你們在登州做的不錯,你處理地方政務略有不足,還得好好曆練。”雖然口上這麽說,他心裏還是很滿意的。


    看到躲在李承幹身後的兩隻小動物,李世民先是開懷大笑,隨後又問李承幹,“你看他倆的衣服怎麽樣?”


    李承幹本想說很好,但看到弟弟妹妹強烈搖頭的明示,他隻得嚴肅著說道:“有失皇家威嚴。”


    李世民用怪異的眼神打量了一番李承幹,不懷好意地自問自答道:“你可知我從哪得來的衣服樣式?我派人去你老師家偷…的時候,他們順手帶迴來給我的。”


    累覺不愛,李承幹的大腦拒絕運轉。不論是阿爹又想偷什麽,還是老師設計衣服原本準備給誰穿,這兩個問題他都不想思考。


    作者有話要說:


    第77章12.01


    王玨挨家送禮,若到哪個弟子家裏,也順手把弟子扔下。這麽一圈走下來,最後隻剩留給自家的年貨,和王思源、李晉江、黃文、武照、周齊、劉大包這六隻。武照的兄長還不知道她拜師的事情,得等楊氏著人來接她迴去。李晉江過幾日歸家,黃文跟王熙然情況差不多,看樣子是打算跟周齊一樣把王家當家了。


    一路看著百姓們的怪異打扮,王玨恨得牙癢癢,她決定迴家就開始研究逆襲方式。不過在這之前,得把同村的劉大包送迴去。雖然她初到時就有給二嫂的娘家送過牲畜,卻由於一直的忙碌,就算收人家孩子為徒,也沒好好拜會過這門正經親戚,實在不該,有失禮數。


    這不,在迴家前,王玨帶著弟子們先來到劉大包家。


    走進南山村,劉大包再次靦腆的阻止道:“老師,姑姑總是帶好東西迴家,姑父對我家也很照顧,您真不用特意來一趟。”


    黃文忍不住翻白眼,“我說大包子,你已經念叨一路了,累不?口渴不?你不累我都替你累,快請我們去你家喝口水吧。”


    劉大包第n次做無用掙紮,“我不胖,不要這個綽號。”


    王思源也湊熱鬧出言擠兌,“我爹娘對你好,我就對你不好了?誰教你識字的?誰幫你出主意跟舅舅作對的?你被人欺負時,誰幫你報複迴去的?”


    劉大包崇拜地看向王思源,“你,你,你,都是你。”


    李晉江感興趣地詢問:“我竟不知道還有那麽多趣事,師兄何不給我們講講你的倒黴事,也好讓大家開心一下,我亦可以寫入話本中。”


    劉大包緊張得連連擺手,“我不要被寫進話本裏,到我家了,大家還是快進去吧。”


    武照最後補槍,“師兄若早這麽慡快,哪會讓我等費那麽多口舌。”


    又是年關,南山村民生活變好,家家都顯得很喜慶。劉大包家也不例外,有王寶金兩口子照應,今年更是收入暴增,早早就置備了一屋子年貨。王玨他們進院時,劉大包他爹劉東正在院子裏剁豬肉。


    “喲,咱家小才子迴來啦。”劉東說完繼續低頭剁肉,剁兩下才反應過來,兒子身後似乎還有大片背影,趕緊抬頭再看。這一看可不要緊,發現兒子滿麵漲紅,百家派幾人或笑吟吟地看著他,或衝著劉大包小聲叫才子。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