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總之,王玨和她的弟子們被輪番用極度肉麻的描寫誇了個遍,好糾結……
作者有話要說:
第59章58.01
王縣子收徒的話題,並沒有因為文試的結束而平淡,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如今隨便進入長安一家客棧或酒館,都能聽到有人討論此話題。其中最多的就是,幾個小郎君圍坐於案邊,討論著考題答案。
就連平日混在隨園的一些學子,也跑到西市放鬆小聚。
一個正在變聲期的紈絝操著公鴨嗓問道:“眾位可知道王縣子什麽時候放答案?”
“有些考題並沒有確切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看誰的觀點能獲得王縣子的賞識。”李晉江還是那身招牌綠衣裳,他像沒有骨頭一樣扭身靠牆,頗為淡定地迴話。反正他從頭到尾就寫了一道題,別的題目答案與他關係不大。
公鴨嗓不甘心地說道:“那倒是,但像雞兔同籠那樣的考題,想來是有固定答案的,不若咱們討論一二?”
其他人附和道:“甚好!”
對考生來說,等待成績的時間最難熬,不如一起討論一下,也好心裏有些底。
每每遇到學子們討論試題,附近百姓都會感興趣地豎起耳朵聽著。由於考題和答卷是分開的,王玨並未要求收走考題。幾天下來,考題內容幾乎長安百姓人手一份,並正在以長安為中心向大唐各地散播。
像二、三、四題主要考思維的靈活性,大唐還沒流行腦筋急轉彎,有些題目巧妙有趣,並不是針對學子的經史典籍考題,這樣的題目很受百姓們喜愛。而第一、五、二九八題這樣的,則是引起廣泛的爭論。還有好些個農戶知道王玨拿農桑問題作為題目,都打趣或後悔自己沒去參考。
與百姓們和學子們不同,大唐上層人士拿到考題後,想的會更多。李世民此時就拿著王玨的試題,跟自己的小團體在書房中議事。
“第一題就把朕給難住了,你們說說,五邊形怎麽能靠一條線就變成兩個三角形呢?”李世民這人小性子上來的時候,也很較真。昨日拿到考題,發現第一道題就不會,把他鬱悶壞了。為了解題,他特意撕了很多張五邊形的紙琢磨,還是一晚上都沒想出來。
他早晨起來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悟了,王寡婦一定是在故作高深,亂出題。這不,剛下早朝就叫來一幫人跟他討論試題,咱們一起拆穿她。大臣們這次並未覺得膩歪,昨日思考到深夜的並非李世民一人,一人計短,大家集思廣益是個很明智的決定。
聽到李世民發問,長孫無忌皺眉道:“我也沒想出第一題的答案。”
無人再迴話,第一題就把大家難住,大唐婦男團群體顏麵無光。李世民剛想發表他的亂出題觀點,程咬金驚訝地說道:“不是五邊形那個嗎?很簡單,你們都不會?!”
文官們撇嘴,並未把他話當迴事,俺們文化人都不會,他一個耍斧頭的能懂?
程咬金見狀,自然知道這幫酸儒心裏想什麽,他不樂意地嚷嚷:“咋的,你們笨就不行有聰明人了?都看好了!”他拿過李世民扔在旁邊的五邊形紙張,把大手往紙上一按,“看到沒有?就畫一條我手掌這麽寬的線,吃掉一個小邊不就成了?”
臥槽,坑爹呢?一群老大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好。這種答案十分讓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容易被人接受。南山王玨不愧其名聲,果真專注整人一百年。
房玄齡感嘆道:“這種專門難為聰明人的考題,虧得王縣子能想出來。”
文官們跟著附和,包括李世民也贊同著點頭。程咬金哼哼著嘀咕:“感情你們想不出來,就成了專門為難聰明人的,麵皮真厚。”
“第三、四題很適合給孩子益智啟蒙,王縣子真是多才,她的心智非我能比啊!”杜如晦不止口頭感嘆,心裏也是真的認可。他昨日拿題問杜荷,誰料一直無心向學的二兒子,居然願意花時間思考這樣的問題,可見其具有十分好的引導作用。
“自古以來,似王縣子這種隱居名士,都不是我等常人能懂的。”魏徵跟著感嘆完,話題一轉,難得見他有些小炫耀,“第五題和一三七題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倒是最早想出來這兩題。”
崔智賢辦案比較多,討論到這樣的題目,他連忙開口秀智商,“那郎君是捉住了婦人的頭發,後又當成水糙放手了吧?”
“竟是如此!”大叫出聲的不止一人,這種題目、這種答案,讓人心裏堵得慌。驚訝過後,大家的目光又開始在魏徵和崔智賢身上移動,一三七題呢?
魏徵輕咳一聲,“寡母帶著三個娘子過活,大娘子過世,小娘子在葬禮上遇到心儀的郎君。她迴家後為什麽殺掉二娘子?因為她想再辦一次喪禮,見到心儀之人。”
其餘人聞言,不是輕咳,而是劇烈大咳,驚駭!這道題不是坑爹,是坑祖宗!哪個內心正常的人能想到答案?見大家看魏徵的眼神有些詭異,長孫無忌暗自舒氣,還好他沒先說。
為啥魏徵這種諫臣能跟長孫無忌腦電波撞上呢?人家老魏也不想當諫臣,他在先太子李建成手下的時候,可是頭號謀臣。奈何李建成太過仁善,聽不進他的勸說,到底還是被李世民幹掉了。
李世民需要用他來彰顯自己的容人之量,既然如此,魏徵索性做起諫臣,既能保命又能通過職責給李世民找不快,他幹的也挺開心。老魏在東宮掛職,也算李承幹的人,他就希望自己能活過李世民,等李承幹繼位再開開心心作謀臣。
李世民著急地找著他們討論到的題目,他昨天就看第一題來著,現在都跟不上進度。這幫人真討厭,誰找他們過來的,更討厭…
唐儉作為民部尚書,最關注民生問題,“我最想知道,該如何在水稻種植的基礎上,增加農戶收入。等王縣子收徒考試過後,我必將登門請教!”
“你一向盡職,朕心甚慰!”李世民最愛聽到大臣們主動攬活的話,尤其是此事還涉及王玨,他剛坑完人家,最近合該躲著點。
王玨出題知識麵很廣,學科間跨越度很大,那種隻是閉門讀死書的,妥妥會被刷掉。為了不收進三觀不正、心思狠毒、兩麵三刀等極品人物,她還設計了很多心理方麵的題目,作為側寫考生之用。
而他們所討論的兩道偵案類奇葩題目,是fbi用來測試心理變態的…崔智賢作為常年偵案的人暫且不提,魏徵和長孫無忌果然不是普通人,擱現代就叫反社會型人格。如果王玨聽到魏徵的話語,絕對會在心中大唿,老狐狸太會裝,藏的真深!
與長安坊間和宮中不同,此時的王家格外安靜,王玨的書房內隻能聽到翻紙聲。幾千份試卷要在十五日內批完,著實緊張了些。弟子們幫忙批改有固定答案的題目,王玨細看理論題。
當然,這個弟子們的‘們’中,肯定不包括房遺愛。很多人懷著真誠的心慕名趕來,可不能拿這種事情給房遺愛當玩具。
周齊的一聲驚唿,打破室內的安靜,“老師,有人答對取火之題!”
“哦?快拿來給我瞧瞧!”王玨聞言興趣大起,這道題對古人來說絕不容易。
王玨接過周齊手中的試卷,並未急著看她提到的題目,而是從頭開始看起。先看戶籍介紹,考生名叫劉大包,十五歲,寒門子,讀過半年書,南山村人。名字有點熟,王玨細細向來,此人不就是她二嫂的大侄子?!再看考題,除了二百九十八題和經史類題目偶有答對,其它全錯。
弟子們見王玨皺眉不語,都圍過來好奇地查看試卷,李崇義好奇地問:“老師為何皺眉,他的答案不是與老師給我們講的差不多嘛?”
“不知是巧合還是真的觀察力敏銳,其它題目答得太差,還是要看看之後的表現再做決定。”王玨說完,又挑眉對著湊過來的幾隻說道:“還有那麽多份卷子沒批閱,你們就有心思看熱鬧了?還不快去幹活。”
剛安靜一會兒,房遺愛又指著李承幹批閱的試卷嘎嘎樂,“這是誰?字寫的又大又難看!”
李承幹把答卷翻迴第一頁,指著戶籍信息給房遺愛看,“她比你還小一歲,拿不穩筆很正常。別看字寫的不盡如人意,很多考驗頭腦靈活度的題目她都答得不錯,可見是個聰明的。喏,人家還是小娘子呢。”
房遺愛順著李承幹的手指,伸頭看過去,隻見戶籍上寫著:武照,長安人,年五歲。
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女權主義者,王玨對聰明的小娘子相當感興趣。聽到兩個弟子間的對話,她走到李承幹身旁跟著看起戶籍。這一看可不要緊,她現在跟宮裏那些老大爺一個感受,驚駭!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則天大帝,居然也想拜入她門下?!
嗬嗬,好機會,必須收!
王玨對武則天的想法,隻能用糾結二字形容。作為女性,她對這位女皇沒有任何惡意。但作為李承幹的老師,她不希望任何人與自家弟子爭權,甚至是皇位。她對華夏未來的設想太多,每走一步都是跨越,都是險路,這種情況下最容不得政局動蕩。
現在她還年幼,並且主動送上門來,可見也是命運不讓她們彼此廝殺。兩個兄長不慈,可以給她庇護。她對政治感興趣,可以說服聖上讓自己的女弟子們也為官。除了皇位,王玨願意給她很多。
此時正在暢想未來的王玨並不知道,她跟武照曾經有過幾麵之緣,和一段對話。而她幻想中可以悉心教導的孩童,就是那天的蛇羹狠角色…
作者有話要說:
第60章
十五天的忙碌讓王玨精疲力竭,也讓弟子們心驚膽顫。沒辦法,在閱卷的過程中又發現幾個奇葩,他們很怕王玨再收進個不省心的同門。
“把通過一試的名單貼到隨園,二試明日辰時開始進行。”王玨把名單交給王思源後,就打著哈欠進屋補眠。下場就不用這麽累,隻有不到兩百人進入複試。
大家都知道今日公布筆試結果,南山村早就擠滿了學子和百姓,其盛況不亞於考試那日。學子們到來可以理解,人家是看成績來的,百姓們咋也來了?
據說每次科舉過後,放榜日也是一大看頭。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失意的大多嘆氣,再嚴重點號哭。得意的可就有意思了,那可真叫眾生百態。據說有瘋魔的、猝暈的、被搶親的,不是一般二般的熱鬧。離李世民開恩科還有三個月,他們可以提前預熱下。
顯然是想到這種情況,又有筆試那日商隊大賺在前,今日南山空地上出現很多醫館來擺攤。
</br>
作者有話要說:
第59章58.01
王縣子收徒的話題,並沒有因為文試的結束而平淡,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如今隨便進入長安一家客棧或酒館,都能聽到有人討論此話題。其中最多的就是,幾個小郎君圍坐於案邊,討論著考題答案。
就連平日混在隨園的一些學子,也跑到西市放鬆小聚。
一個正在變聲期的紈絝操著公鴨嗓問道:“眾位可知道王縣子什麽時候放答案?”
“有些考題並沒有確切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看誰的觀點能獲得王縣子的賞識。”李晉江還是那身招牌綠衣裳,他像沒有骨頭一樣扭身靠牆,頗為淡定地迴話。反正他從頭到尾就寫了一道題,別的題目答案與他關係不大。
公鴨嗓不甘心地說道:“那倒是,但像雞兔同籠那樣的考題,想來是有固定答案的,不若咱們討論一二?”
其他人附和道:“甚好!”
對考生來說,等待成績的時間最難熬,不如一起討論一下,也好心裏有些底。
每每遇到學子們討論試題,附近百姓都會感興趣地豎起耳朵聽著。由於考題和答卷是分開的,王玨並未要求收走考題。幾天下來,考題內容幾乎長安百姓人手一份,並正在以長安為中心向大唐各地散播。
像二、三、四題主要考思維的靈活性,大唐還沒流行腦筋急轉彎,有些題目巧妙有趣,並不是針對學子的經史典籍考題,這樣的題目很受百姓們喜愛。而第一、五、二九八題這樣的,則是引起廣泛的爭論。還有好些個農戶知道王玨拿農桑問題作為題目,都打趣或後悔自己沒去參考。
與百姓們和學子們不同,大唐上層人士拿到考題後,想的會更多。李世民此時就拿著王玨的試題,跟自己的小團體在書房中議事。
“第一題就把朕給難住了,你們說說,五邊形怎麽能靠一條線就變成兩個三角形呢?”李世民這人小性子上來的時候,也很較真。昨日拿到考題,發現第一道題就不會,把他鬱悶壞了。為了解題,他特意撕了很多張五邊形的紙琢磨,還是一晚上都沒想出來。
他早晨起來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悟了,王寡婦一定是在故作高深,亂出題。這不,剛下早朝就叫來一幫人跟他討論試題,咱們一起拆穿她。大臣們這次並未覺得膩歪,昨日思考到深夜的並非李世民一人,一人計短,大家集思廣益是個很明智的決定。
聽到李世民發問,長孫無忌皺眉道:“我也沒想出第一題的答案。”
無人再迴話,第一題就把大家難住,大唐婦男團群體顏麵無光。李世民剛想發表他的亂出題觀點,程咬金驚訝地說道:“不是五邊形那個嗎?很簡單,你們都不會?!”
文官們撇嘴,並未把他話當迴事,俺們文化人都不會,他一個耍斧頭的能懂?
程咬金見狀,自然知道這幫酸儒心裏想什麽,他不樂意地嚷嚷:“咋的,你們笨就不行有聰明人了?都看好了!”他拿過李世民扔在旁邊的五邊形紙張,把大手往紙上一按,“看到沒有?就畫一條我手掌這麽寬的線,吃掉一個小邊不就成了?”
臥槽,坑爹呢?一群老大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好。這種答案十分讓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容易被人接受。南山王玨不愧其名聲,果真專注整人一百年。
房玄齡感嘆道:“這種專門難為聰明人的考題,虧得王縣子能想出來。”
文官們跟著附和,包括李世民也贊同著點頭。程咬金哼哼著嘀咕:“感情你們想不出來,就成了專門為難聰明人的,麵皮真厚。”
“第三、四題很適合給孩子益智啟蒙,王縣子真是多才,她的心智非我能比啊!”杜如晦不止口頭感嘆,心裏也是真的認可。他昨日拿題問杜荷,誰料一直無心向學的二兒子,居然願意花時間思考這樣的問題,可見其具有十分好的引導作用。
“自古以來,似王縣子這種隱居名士,都不是我等常人能懂的。”魏徵跟著感嘆完,話題一轉,難得見他有些小炫耀,“第五題和一三七題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倒是最早想出來這兩題。”
崔智賢辦案比較多,討論到這樣的題目,他連忙開口秀智商,“那郎君是捉住了婦人的頭發,後又當成水糙放手了吧?”
“竟是如此!”大叫出聲的不止一人,這種題目、這種答案,讓人心裏堵得慌。驚訝過後,大家的目光又開始在魏徵和崔智賢身上移動,一三七題呢?
魏徵輕咳一聲,“寡母帶著三個娘子過活,大娘子過世,小娘子在葬禮上遇到心儀的郎君。她迴家後為什麽殺掉二娘子?因為她想再辦一次喪禮,見到心儀之人。”
其餘人聞言,不是輕咳,而是劇烈大咳,驚駭!這道題不是坑爹,是坑祖宗!哪個內心正常的人能想到答案?見大家看魏徵的眼神有些詭異,長孫無忌暗自舒氣,還好他沒先說。
為啥魏徵這種諫臣能跟長孫無忌腦電波撞上呢?人家老魏也不想當諫臣,他在先太子李建成手下的時候,可是頭號謀臣。奈何李建成太過仁善,聽不進他的勸說,到底還是被李世民幹掉了。
李世民需要用他來彰顯自己的容人之量,既然如此,魏徵索性做起諫臣,既能保命又能通過職責給李世民找不快,他幹的也挺開心。老魏在東宮掛職,也算李承幹的人,他就希望自己能活過李世民,等李承幹繼位再開開心心作謀臣。
李世民著急地找著他們討論到的題目,他昨天就看第一題來著,現在都跟不上進度。這幫人真討厭,誰找他們過來的,更討厭…
唐儉作為民部尚書,最關注民生問題,“我最想知道,該如何在水稻種植的基礎上,增加農戶收入。等王縣子收徒考試過後,我必將登門請教!”
“你一向盡職,朕心甚慰!”李世民最愛聽到大臣們主動攬活的話,尤其是此事還涉及王玨,他剛坑完人家,最近合該躲著點。
王玨出題知識麵很廣,學科間跨越度很大,那種隻是閉門讀死書的,妥妥會被刷掉。為了不收進三觀不正、心思狠毒、兩麵三刀等極品人物,她還設計了很多心理方麵的題目,作為側寫考生之用。
而他們所討論的兩道偵案類奇葩題目,是fbi用來測試心理變態的…崔智賢作為常年偵案的人暫且不提,魏徵和長孫無忌果然不是普通人,擱現代就叫反社會型人格。如果王玨聽到魏徵的話語,絕對會在心中大唿,老狐狸太會裝,藏的真深!
與長安坊間和宮中不同,此時的王家格外安靜,王玨的書房內隻能聽到翻紙聲。幾千份試卷要在十五日內批完,著實緊張了些。弟子們幫忙批改有固定答案的題目,王玨細看理論題。
當然,這個弟子們的‘們’中,肯定不包括房遺愛。很多人懷著真誠的心慕名趕來,可不能拿這種事情給房遺愛當玩具。
周齊的一聲驚唿,打破室內的安靜,“老師,有人答對取火之題!”
“哦?快拿來給我瞧瞧!”王玨聞言興趣大起,這道題對古人來說絕不容易。
王玨接過周齊手中的試卷,並未急著看她提到的題目,而是從頭開始看起。先看戶籍介紹,考生名叫劉大包,十五歲,寒門子,讀過半年書,南山村人。名字有點熟,王玨細細向來,此人不就是她二嫂的大侄子?!再看考題,除了二百九十八題和經史類題目偶有答對,其它全錯。
弟子們見王玨皺眉不語,都圍過來好奇地查看試卷,李崇義好奇地問:“老師為何皺眉,他的答案不是與老師給我們講的差不多嘛?”
“不知是巧合還是真的觀察力敏銳,其它題目答得太差,還是要看看之後的表現再做決定。”王玨說完,又挑眉對著湊過來的幾隻說道:“還有那麽多份卷子沒批閱,你們就有心思看熱鬧了?還不快去幹活。”
剛安靜一會兒,房遺愛又指著李承幹批閱的試卷嘎嘎樂,“這是誰?字寫的又大又難看!”
李承幹把答卷翻迴第一頁,指著戶籍信息給房遺愛看,“她比你還小一歲,拿不穩筆很正常。別看字寫的不盡如人意,很多考驗頭腦靈活度的題目她都答得不錯,可見是個聰明的。喏,人家還是小娘子呢。”
房遺愛順著李承幹的手指,伸頭看過去,隻見戶籍上寫著:武照,長安人,年五歲。
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女權主義者,王玨對聰明的小娘子相當感興趣。聽到兩個弟子間的對話,她走到李承幹身旁跟著看起戶籍。這一看可不要緊,她現在跟宮裏那些老大爺一個感受,驚駭!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則天大帝,居然也想拜入她門下?!
嗬嗬,好機會,必須收!
王玨對武則天的想法,隻能用糾結二字形容。作為女性,她對這位女皇沒有任何惡意。但作為李承幹的老師,她不希望任何人與自家弟子爭權,甚至是皇位。她對華夏未來的設想太多,每走一步都是跨越,都是險路,這種情況下最容不得政局動蕩。
現在她還年幼,並且主動送上門來,可見也是命運不讓她們彼此廝殺。兩個兄長不慈,可以給她庇護。她對政治感興趣,可以說服聖上讓自己的女弟子們也為官。除了皇位,王玨願意給她很多。
此時正在暢想未來的王玨並不知道,她跟武照曾經有過幾麵之緣,和一段對話。而她幻想中可以悉心教導的孩童,就是那天的蛇羹狠角色…
作者有話要說:
第60章
十五天的忙碌讓王玨精疲力竭,也讓弟子們心驚膽顫。沒辦法,在閱卷的過程中又發現幾個奇葩,他們很怕王玨再收進個不省心的同門。
“把通過一試的名單貼到隨園,二試明日辰時開始進行。”王玨把名單交給王思源後,就打著哈欠進屋補眠。下場就不用這麽累,隻有不到兩百人進入複試。
大家都知道今日公布筆試結果,南山村早就擠滿了學子和百姓,其盛況不亞於考試那日。學子們到來可以理解,人家是看成績來的,百姓們咋也來了?
據說每次科舉過後,放榜日也是一大看頭。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失意的大多嘆氣,再嚴重點號哭。得意的可就有意思了,那可真叫眾生百態。據說有瘋魔的、猝暈的、被搶親的,不是一般二般的熱鬧。離李世民開恩科還有三個月,他們可以提前預熱下。
顯然是想到這種情況,又有筆試那日商隊大賺在前,今日南山空地上出現很多醫館來擺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