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分別是在首位上做哀怨哭喪狀的李世民,和跪坐於大臣中,即便低著頭也難掩喜意的崔智賢。李世民是收到有人慾謀反的消息後暗生計謀,崔智賢又是為哪般?


    李世民給了崔智賢一個你先來的眼神,示意他有啥事趕緊說,咱還等著壓軸表演呢。


    崔智賢心領神會地上前,“臣有事奏。”


    李世民:“何事?”


    崔智賢先得意的掃視了一圈殿內眾人,之前他沒少被一些王八蛋嘲笑,今日一定要揚眉吐氣。他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便接著揚聲說道:“臣一直讓人在西市暗查,昨日終於捉住了兩年前將王縣子賣去糙原的那夥商隊,其領頭人之麵貌與王縣子描繪的分毫不差。又通過提審商隊之人,捕獲當日負責行拐的另一夥人。”


    喲,做得不錯嘛,李世民的哭喪相險些沒繃住,好想開懷大笑…


    杜如晦難得給了崔智賢一個笑模樣,“請長安令詳細說說。”


    尉遲敬德見崔智賢隻顧著竊喜,急得直嚷嚷:“你小子倒是快說啊!”


    囧,崔智賢剛才還歡樂的沉浸在‘請’字裏,又被尉遲大傻一嗓子喊迴了現實,他果然還是讓人指使的小嘍囉命。


    “經過分開提審得知,商隊做貨物買賣時偶爾也幫拐子們往糙原賣人。最多的一次五人,並未像王縣子說的數目那麽多。拐子們都是隋末戰亂時過不下去的農家戶,團夥共有二十多人活躍在長安周邊,我在捉人的時候又救出兩個孩子。這兩夥人都與前太子沒有關係,隻是在提審王縣子一案中,有拐子交代是有人買通他們的。我又連夜讓人按拐子給出的畫像去查探,經核實,拐子所說之指使者乃是王縣子的大嫂王賈氏。”


    臥槽,大嫂聯合人販子拐賣小姑?!那天去王家赴宴的人,對王賈氏多少還有點印象,當初就覺得她外表柔弱內裏jian猾。如今一看,果真是最毒婦人心。


    “啥?!此等惡婦,簡直聞所未聞!”李世民這迴是真沒繃住,真相太令人驚訝,他都有點同情王寡婦了…


    多疑是帝王的通病,雖然崔智賢已說提審結果與李建成無關,但李世民還是有些懷疑,“我記得王縣子說過,同她一起被賣的有二十多人,你可審清楚了?把王賈氏帶過去,一起再審一次。”


    “是。”崔智賢審人時沒敢動大刑,就怕聖上突然心血來cháo,想親自審犯人。自大年初一開始,李世民發布多條政令,其中減輕刑罰的就有數條,可見其對酷刑的反對。


    嗯,這個話題結束。聖上自進殿就開始表演,是不是該給大家來個痛快了?


    李世民見群臣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他先把麵部表情調整迴痛苦哀怨無助狀,又假惺惺的問了一句:“還有誰要上奏?”


    他說話的時候特意看著魏徵,那表情要多欠揍有多欠揍。魏徵抬了一下眼皮,假裝沒看到李世民的挑釁。大臣們聞言齊搖頭,趕緊的吧!


    李世民皺眉,麵上盡顯憂慮,“唉!朕昨日小睡時夢到了太上老君,老君說將有逆骨而生的賊人霍亂人間。天帝恨其不知感恩,發了雷霆震怒。這一怒可不好,你們猜怎麽著?”


    我們猜個鬼…誰知道你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最討厭說話不說完,沒事讓人猜的混蛋!


    群臣:“臣不知,請聖上明示。”


    李世民見大臣們迴答得如此整齊,表情都不太美麗,尷尬的輕咳一聲,滿臉擔憂地說道:“天帝發怒,將有天災降於人間!若讓朕知道是何人作亂害我百姓,我必將他碎屍萬段!”


    小部分知道王玨占卜結果的人,看向李世民的眼神微妙中透著詭異,聖上是想把天災之事賴在誰人身上?這麽快就找到替死鬼了?說好的罪己詔呢?


    現在的重點是:誰人倒黴當了替死鬼。知情人士都在迴憶自己做過的特別事,和大唐最近發生的大事,欲猜出答案先安己心。


    正此時,一個小將唿喊著衝進殿內:“急報,八百裏加急!唐天節將軍、燕郡王李藝據涇州反!!”


    臥槽,替死鬼主動現身,俺們都安全了!


    李世民用手大力的捶擊了幾下坐塌,怒喝道:“我待他不薄,他何故反我?!若有惡意沖我一人來便是,何故要引來天災害我百姓?!”


    常言道,若想騙別人,還需先騙過自己。看李世民的反應,他是把自己編造的瞎話當真事了,怒吼完竟然掩麵而泣。李世民雖未看過《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書,但其自悟之成名絕技-哭喪,已修煉至爐火純青的地步,完全能做到收放自如。


    李世民太會搶戲,大臣們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去了,剛進殿準備報告事情詳情的小將反而沒人搭理。房玄齡看到小將多次欲言又止,他輕咳一聲道:“咱們還是先聽聽事情經過,再商討作何打算。”


    李世民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他昨日就接到密報,不代表大臣們也知道咋迴事,連忙對小將吩咐道:“如實講來。”


    小將迴話簡明扼要,“李藝假稱接到朝廷密敕,令他發兵入朝。他先引兵到豳州,豳州治中趙慈皓出城拜見,他已趁機占據豳州。”


    李藝曾發兵幫助李建成討伐劉黑闥,他入朝後恃功,對人非常傲慢。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派部下到他的兵營,遭到無故毆打,這事大家一直記著呢!遂提起李藝,好些個武官氣得嗷嗷叫。


    李世民黑著臉,低聲安排道:“朕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為行軍總管討伐之!”說完便獨自憤憤離去,不再參與之後的討論。


    李藝胸無大才,跳樑小醜爾,不足為慮。李世民之所以忙著離開,是怕自己笑場。通過幫儒家找迴典籍,和大年初一那天的宮門請願事件,他重塑了自己的形象。連日來,他一直擔心若有天災,百姓又會想到他殺兄迫父的舊事,如今找到個替死鬼,他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


    除了留下探討發兵繳賊的官員,剩下的不是結伴迴家,就是猜透李世民心思,著人幫他散布流言去了,隻有崔智賢獨自行動。


    由於王賈氏身份特殊,又未確定其罪行,崔智賢怕拿人的過程中出現變故,遂決定直接帶上人手親自去拿王賈氏。


    王老大家…畫風更清奇……


    崔智賢帶人找到王老大家門口,看到有一些百姓在附近徘徊,對著王老大家指指點點。而王老大家則有女子的哭喊聲、少年的求饒聲、男子的怒喊聲傳出。


    別人還沒審著,嫌疑犯再出什麽事,崔智賢連忙命人叫門。怎麽敲門都無人來開,崔智賢無法,隻好讓人暴力破門。


    王老大家隻是簡單的兩進小院,崔智賢帶衙役進院後便看到讓他目瞪口呆的場景。杜楚氏帶侍女站在旁邊,王賈氏和王思維正被杜家僕從按在地上打,王寶柱則是被捆綁住扔在一旁。


    王賈氏見官府的人來了,以為是鄰居幫忙報官,連忙啜泣著向杜楚氏求饒:“求國公夫人開恩,家妹不想成親,就算姻緣再好我這個做嫂嫂的也不能逼她啊!”


    王寶柱也怒斥道:“我們好心救你侄兒,你怎麽恩將仇報?!”


    杜楚氏懶得跟王寶柱爭論,他從始至終都是被蒙在鼓裏的那個。王思維被打幾板子便哭得滿臉眼淚和鼻涕,剛剛暈了過去。杜楚氏嫌棄的撇了他一眼,轉而諷刺地對王賈氏說:“就這種貨色也想為官?你們這輩子都不用指望!”


    崔智賢此刻悔得腸子都青了,他幹啥親自來,在衙門等著多好!現在咋整,國公夫人無故毆打平民,還是在人家家裏,沒準還要加一條私闖民宅之罪。但既已遇上此事,又不可不管。


    “把人都帶迴衙門,也請蔡國公夫人跟我們走一趟。”得,今天這個‘請’字算是還給杜如晦了…


    王老大家門外本就圍著些看熱鬧的百姓,見王家人和逞兇的官家夫人都被官府拿了,又一路跟在崔智賢他們身後,打算旁聽看熱鬧。趕巧,最近除了李世民偶爾發布新令,李藝造反的事情還未廣傳,長安並無大熱鬧。崔智賢他們一路走下來,陸續有老百姓跟進。等他到衙門時,身後已跟了幾百人。


    聖上還等消息呢,同僚們也都頗為關注此事。若因為杜楚氏而不審案,今日的作為就會成為別人日後攻訐他的理由,說他獻媚於杜如晦。


    所以,必須審,硬著頭皮也得審。


    崔智賢進入角色,板臉問道:“你等都是何人,因何鬧事擾得四鄰不安?”


    杜楚氏端著架子,故作端莊,“王賈氏承諾我的事情沒辦到,卻厚顏找我討好處,我隻是略微教訓他們一下。”


    王賈氏深知杜楚氏此人小心眼,既然已經得罪她,斷然無轉還的道理。不如借著機會訴訴苦,讓她畏懼人言再不敢找自家麻煩。


    王賈氏摟著兒子啜泣,“我們年前救過一個少年郎,此人是蔡國公夫人的侄兒。當時夫人說感激我們,欲讓他侄兒娶我小姑子,我覺得是樁好姻緣便幫忙說和。誰知妹妹無心定親,我隻能婉言謝過夫人好意,沒想到夫人竟因此事恨上我家。”


    圍觀的百姓們聞言皆是好奇,既然人家救了你侄兒,為何不感謝反而毆打?結親本就講究你情我願,人家小姑子不同意,國公夫人沖人家發什麽火?好奇之後又覺得這家人的小姑子是傻的,不然怎會連高攀的機會都不捉住?


    “你…你混帳!”杜楚氏被氣得直發抖,又不能當眾說出她們之間的交易。若讓人知道她算計王玨不成,反而拿豬隊友泄憤,那她的名聲算是徹底掃地了。


    百姓們見她不解釋,都以為王賈氏說的話為真,紛紛對她指指點點,覺得她許是腦子不正常。


    崔智賢作為上層人士,很快就聯想到杜如晦滿城妾侍的事,感情。事件起因在這呢!又不禁感嘆杜楚氏沒眼色,王玨那種人都敢招惹,絕對是嫌棄自己日子太清閑!


    “請蔡國公夫人迴府吧,此事明日早朝我會如實稟報聖上。”今日有要事,沒空看人家熱鬧,崔智賢一句話就先把杜楚氏打發走了。


    杜楚氏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忍了下來。崔智賢背靠清河崔氏,品級又不低,再有圍觀老百姓看著,她隻得憤憤著離開。正在宮中討論公務的杜如晦並不知道,他的敗家媳婦又惹麻煩了…


    “奴家謝官爺為民做主。”王賈氏對崔智賢拋了個媚眼,盈盈下拜。


    崔智賢強忍著想吐的衝動,正色問道:“先別急著謝我,本官問你,你可是王賈氏,南山王縣子的大嫂?”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