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李世民想在大年初一,改元這天大辦一場,一早就起來梳妝打扮。他跟皇後的新衣服,都是尚服局精工精料趕製出來的,咱不差錢。所謂大辦,得有人撐場麵,才能大得起來。所有身上有官職和爵位的人,都在被邀之列。


    有人暗罵李世民耍心眼,剛送出禮物就來要帳。人家改元,咱必然得意思意思,李世民昨日送的禮物不便宜,他們得照價甚至加價還禮。


    策馬狂奔的王玨,也在心裏吐槽李世民最近的極品行為。他就不能消停一天,少折騰點事?南山離皇城二十裏路,又有昨夜不眠不休照顧董齊,她此時又困又累,哪有心思去長安看猴戲。


    王玨好不容易趕到皇宮,總算沒來晚,程咬金眼尖,看到她就開始扯脖子喊:“妹子,到俺旁邊的位置來,這裏視線老好了!”


    “不合規矩,我坐這裏就行,看得也很清楚。”還去你旁邊?還被你坑?王玨對大唐這些個厚臉皮極品,已經無奈了。再說,她看那麽清楚幹嘛,李世民那張欠扁臉,看著就來氣。


    噗!這個對話,讓大家想起昨日年宴發生的事情,好多人掩麵偷笑。


    “嘿嘿,大家都來了?咱們開始吧。”


    果然還是那張嘿嘿臉,很多人都看不過眼,暗自思考怎麽能讓他老實點。李世民完全沒注意到那些低頭翻白眼和撇嘴的人,他正一臉深情地牽著長孫皇後走出來,接受大家朝拜。


    王玨打著哈欠,跟眾人晃晃悠悠地拜了三拜。


    “各位卿家,可有事要奏?”


    “臣有事奏。”


    看到魏徵站出來,李世民眉頭直跳。除非大事,不然哪有人會在這樣的日子談日常公事?今天的安排他早想好了,先炫耀一下活字印刷術,這事他一直沒提,就等今天拿來出彩呢。再把土豆和地瓜的產量誇一誇,最後宣布改元後的一些職位、律法變動。哪成想,魏徵竟然這麽不給麵子,連客氣話都聽不出來。


    李世民斜眼看著魏徵,麵色陰沉似墨,“何事?”


    “長安周邊有一夥盜墓賊甚為猖狂,他們枉傳流言,以天罰做掩飾誤導百姓。此等歪風不能助長,臣請聖上著人徹查。”魏徵完全不在意李世民的表情變化,他今天就是來找茬的,誰讓李世民拿死人陪葬物送禮的。


    好些個昨日想明白禮物來源的人,都在心裏給魏徵點讚,除了崔智賢。若李世民能不要臉到一邊讓他查,一邊繼續偷,他該咋整?還能真把聖上捉起來嗎?


    怕什麽來什麽,黴運當頭!


    “崔智賢,這事歸你管的吧?好好查,做得好朕有賞!”


    崔智賢硬著頭皮迴答道:“臣…遵旨。”


    知情人士驚掉一地下巴,這個加了重音的‘做得好’,可以理解為他沒偷夠嗎?


    幾個負責行動的武官都狠狠地瞪了魏徵一眼,聖上賣鹽是與民爭利,現在俺們幹無本買賣你也來管,難道要聖上跟你一樣窮,你才開心?


    有人要斷他財路,挺鬱悶,李世民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還有什麽事情嗎?”


    眾人狂搖頭,再無人上前。你天天秀下限,沒事就把麵皮揭下來踩著玩,我們還有什麽能說的?


    這個反應才是對的嘛,李世民臉上又有了笑模樣,剩下的時間他可以盡情表演個人秀了。


    李世民掃了眼殿中表情各異的大臣們,一咧嘴,“朕的太子和太子之師,在朕的啟發下,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噗!聖上真會講笑話,還好咱嘴裏沒東西,不然噴出來,還不禦前失儀。眾人都開始用餘光偷瞄王玨,李承幹則是羞愧得快哭了,但是想到老師曾經對他說的孝,又不好當眾反駁李世民。


    王玨麵上帶著些許笑意,她反倒是殿內心態最好的一位。嗬嗬,老娘的東西也敢不說一聲就跟著分利,以後有你受的。


    李世民心裏很忐忑,他料想王玨不會在這樣的場合反駁他。但凡事有萬一,這個萬一要是發生了,即便他臉皮再厚,也難免會覺得尷尬。


    見王玨沒反應,李世民心下稍安。都說富貴險中求,真幸運,便宜占成了!


    打一棍再給個甜棗的事情,李世民做得手到擒來,“百家派所獻上的土豆和地瓜收成如何?”


    唐儉答道:“畝產十五石。”


    “好!好啊!!百家派對大唐貢獻良多,請王娘子受我一拜。”李世民先是激動得擊掌叫好,在大家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對王玨作長揖。


    王玨不知道他葫蘆裏又賣得什麽藥,隻得還禮,連稱不敢。實則又開始在心裏暗自吐槽,嘴上說的是拜,其實隻是作揖罷了,誰稀罕。


    “都虧有王娘子提醒,朕才發現儒…”


    孔穎達聽到此處,暗道一聲不好,連忙插話:“臣有事奏。”


    李世民尷尬地輕咳一聲,“孔祭酒有何事?”


    “家中祖輩藏書於棺,多虧聖上與王娘子相助,才得以迎迴儒家真籍。臣攜孔氏門徒連日來不眠不休,終將真籍整理抄錄。臣帶來抄錄版,欲獻給聖上。方才聽聞活字印刷之術,此正是一個改錯推新的良好時機,望聖上成全。”


    “嗯,工部正在印刷王縣子所著的兩本啟蒙讀物,待朕看過儒家真籍後,再決定從哪本開始向外傳播。”


    據李世民猜測,儒家真籍,應該是去掉現在混雜其內的各派學說,另有世人沒見過的聖人之言。但他還是沒把話說死,怎麽的也得自己審核一遍再做決定。


    孔穎達也明白李世民的言下之意,本該如此。他又不傻,別說典籍裏麵沒有不利於統治者的內容,就是有,他也得藏家裏。第一個目的達成,再來下一個。


    “聖上,董賊不止篡改儒家典籍,還致使諸多學派不得不隱於民間。臣請奏,廢除董仲舒之儒學,召百家各派出世。”


    孽力迴饋,李世民終於嚐到了被人搶功的滋味。這事由王玨發起,他拿到好處後響應,孔家找出典籍才得以分一杯羹。孔老頭越過他倆,率先說出這話,史書上會怎麽記載?


    就連他準備的長篇大論演說詞,也瞬間沒了用處。李世民在一番糾結、鬱悶、煩躁後,隻得幹巴巴地吐出兩個字,“準奏。”


    “聖上英明,盛世可期!”


    “聖上功過大禹,堪比堯舜!”


    圍觀黨表示,咱不能一直看熱鬧,得盡職。聖上找咱們來就是為了給他捧臭腳的,咱得趕緊捧,使勁捧。


    雖然大禹、堯舜啥的,讓他有點心虛,但李世民還是被誇的很嗨。花花轎子眾人抬,他也禮尚往來,“朕有諸君輔佐,何愁盛世不來?”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什麽命,總有人在他得意時,給他不痛快。這不,打臉的來了。


    “聖上,有幾百書生於宮門外長跪不起,他…他們說是來請願的。”嗚嗚,換了好幾次班,怎麽倒黴的總是他。


    “什麽?”李世民憋得麵色通紅,眾人剛誇他英明,就有人來攪局,簡直太打臉了!


    “眾卿隨朕出去看看。”他倒是想看看,誰那麽大膽子,敢在這樣的日子觸他眉頭。


    哎媽,宮外黑壓壓一片人,有跪著的書生,也有圍觀的百姓,這下可熱鬧了!


    李世民再次上演拿手絕活--變臉,他對書生們露出一個和煦的笑容,關切著問道:“大年初一,本該與家人團聚,盡享天倫。何事讓諸位放下老小,來此長跪?”


    臥槽,李世民夠損的,學子們還沒說話呢,先被扣上一頂不孝的大帽子。


    領頭的郎君開口道:“我等學子寒窗苦讀,惟望有朝一日能為聖上、為天下百姓效勞。然,我等所學皆是自漢傳下的儒學典籍。若聖上罷黜我等所學內容,我們該何去何從?若先前典籍皆是錯,怎會教出能臣大儒?”


    他旁邊的老者接話道:“老朽有幸識得幾個字,在縣裏辦了一個學堂。聽到坊間傳聞,現存典籍多經人篡改,甚為惶恐。老朽無法,隻得停了教學,來長安詢問聖上,今後我該用什麽教導學生?”


    後麵一個弱冠之齡的小郎君也不甘開口道:“聖上可知平民尋書不易?糙民家裏窮,買不起、亦無處買書,全靠書院山長憐惜,村裏叔伯接濟,方能讀書識字。糙民曾起誓,學有所成後報答老師與鄉裏,如今該如何是好?”


    這個招數很巧妙,讀書人不是在為董家抱不平,而是把問題擺出來尋求答案。書生們寒窗苦讀,盼著科舉出仕。學了這麽多年,你才告訴我們所學無用,你得給個說法吧?當初是你先認可它,我們才學的。教書先生也是,典籍不對,自然不能再教給學生,現在學生停課了,怎麽辦?你讓我教新內容,我都不會,怎麽教?


    大臣們皺眉,他們最怕的一種情況還是出現了。此事需要時間來過度,但是這幾年的科舉怎麽辦?絕對不能暫用舊知識,不然就是自己打臉。


    李世民嘿嘿一笑,他早就跟王玨和孔穎達密謀過,“此事易爾,並非所有典籍都有錯處,科舉試題會在正確的內容中選取。朕今日跟大臣們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現在也說與諸位聽聽。朕得新印刷術,幾年後,大唐百姓再不用為無處尋書苦惱。孔家尋迴真籍,朕欲印刷成書送予全大唐的教書先生。書上會印有孔祭酒標註的釋解,以孔師之才,識字者皆能看懂。”


    領頭人感慨道:“聖上處處為我等考慮,我等還做出圍堵宮門的事情,實在不該!”


    “糙民有罪!”幾百讀書人齊哭,是感動亦是愧疚。


    李世民雙目通紅,他累死累活,成天算計這個想殺那個,不就是為了得到百姓的認可嗎?再看跟他同樣露出感動之態的大臣們,內心不禁感嘆,有這樣的臣民,再辛苦也值了。


    大臣們也心生感嘆,百姓淳樸,民心可用!


    一老者從圍觀百姓中走出,道:“聖上乃天授之君,非仙人無以與之爭輝!”


    這迴李世民是真哭了,靠著這句話,他可以洗白過往的一切不是。


    老者身旁的婦人開口道:“聽說聖上欲召百家出世,此事可為真?”


    李世民頷首,“朕已下旨,召百家出世,共謀盛世!”


    老者與婦人聞言慟哭,其身後的跟隨者亦淚流不止。


    “自聽到坊間傳聞,糙民既期待又惶恐。聖上看重我等,我等又能為聖上做點什麽?糙民身無長物,唯家族祖傳手藝算是有些傳承。聖上乃天授之君,著裝怎可與眾人同?自得到消息,我們傾全族之力,趕製了一件龍袍,欲獻與聖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