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那三人的消息,他們這次買了奴僕,奴僕肆的密探把他們的信息呈上來了。”李牧說著從袖子裏摸出兩條竹簡,上麵寫著王玨和王寶金的姓名住址,這是戶主買奴僕時必須留存的記錄。


    扯著脖子的,也不吼了。望天神遊的,眼神也擺正了。


    按以往經驗來分析,這是暴風雨前的平靜。李牧被看的有點不自在,他又不是美嬌娘,這些人幹啥都直勾勾地盯著他。


    程咬金對著李牧瞪眼道:“俺讓人找了將近一個月,你給俺說說,他們藏哪了?”


    文官們也用眼神逼視,他們最近也沒少挨折騰。


    “長安縣外二十裏南山村。”


    好傢夥,人家根本不在坊內活動,他們都是白忙活。


    經李牧提醒,武將們一下悟了。


    “你們做文官的咋不查查戶籍?”


    “哼,當我們同你們一樣蠢?早就開始查戶籍了,隻是長安人太多,到現在都沒查完。”


    “好了,李牧你先說說查到的情況。”李世民終於又找迴了高大上的氣勢。


    “那女扮男裝的娘子叫王玨,長安縣外南山村人,年十七歲,寡居。她九年前被拐子賣去糙原,兩個多月前突然迴家,賣紙時跟著的兩人是她的二哥和大侄子。長安令上報的大案中,她就是那個到衙門告狀的小娘子。”


    武官們瞬間振奮,原來你們文官自己人早就見過人家。這樣都找不到,要你們何用啊?


    再有,長安令那小子長得就一臉欠抽樣,看我迴頭怎麽收拾他,這是屋內所有人的心聲。


    李世民吩咐內侍,“去把崔智賢那小子叫來。”


    一個平民出身的小寡婦,哪來的那兩樣好東西?難道是哪個勢力放出來的誘餌?李世民暗搓搓地用陰暗心理揣測著。


    崔智賢來的很快,得知聖上傳召,他內心既害怕又忐忑。


    李世民擺手阻止他拜禮,直入正題問道:“崔智賢,你那案子辦得怎麽樣了?”


    怕什麽來什麽,崔智賢心髒差點沒驟停,“有線索了,那個商隊經常到西市進貨賣去糙原。上次進貨後還沒迴來,我一直讓人盯著呢。”


    嗯,人家沒迴來也不能怪這小子,有線索就好。


    李世民又繼續問:“那日去衙門報案的寡婦可是郎君打扮?”


    “是呀。”


    “可是俊俏異常,氣度不凡?”


    “微臣沒見過人,據說是……”


    崔智賢有種不好的預感,這些日子他被大案擾了心神,哪還顧得了其他。


    是就行,沒冤枉你就好。


    啪,程咬金的大熊掌照著崔智賢肩膀狠狠來了一下,崔智賢差點沒趴地上。


    長孫無忌笑眯眯地說:“年輕人,還得多曆練曆練。”


    “長安令真是年輕有為啊,老夫老矣。”房玄齡也裝模作樣地感嘆。


    明明像是在誇他,怎麽聽著都這麽別扭,崔智賢急得腦門直冒汗。


    “繼續盯著西市,去吧。”見崔智賢被幾個老匹夫嚇唬得快站不穩,李世民好心腸地揮退了他。


    好不甘心,崔智賢連自己為什麽挨打都不知道。他隻能在心裏暗罵,這群惡霸…田舍漢……


    似乎嫌場麵不夠熱鬧,正在上課的孔穎達和李承幹也聞訊趕來。


    “聖上,可是找著人了?”孔穎達連行禮都忘了,說起話來聲音帶哽。


    李世民一使眼色,李牧又當了一遍複讀機。


    孔穎達激動道:“我這就去找她!”


    “我們隨孔祭酒同去!”


    有幾人說著就要往外走,看這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要去找人火拚呢。


    “匹夫之勇!”


    得,魏徵又開始無差別攻擊,把孔老頭也帶進去了。


    孔穎達的臉色由青到紫,再由紫轉黑,就跟那武俠小說裏中毒的大俠一樣。


    這是要內訌?痞子們也不急著去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看熱鬧要緊。


    程咬金開始赤。裸裸地挑撥離間,“魏舍人這是何意?孔忌酒可是咱大唐少有的文化人,你把他跟俺們放一塊,俺都替他不值。”


    “就是就是!”武官們都跟著起鬧。


    魏徵大戰孔穎達,買定離手買定離手。


    孔老頭直了直腰板,挑眉看著魏徵,等待他的下文。


    “你可知她身後是何人?他們所圖為何?”


    孔穎達梗著脖子迴答:“如今天下已定,魏舍人未免太過杞人憂天。無論她是何身份,似新紙這樣關乎天下讀書人的事情,我不可不管。就算那南山村是龍潭虎穴,我也要闖一闖!”


    尉遲敬德繼續挑撥,“好!孔祭酒好氣節!!好氣魄!!!”


    “哼~!”有人助威,孔老頭又挺了挺腰板。


    “好了,先派人到南山村打探情況再說。”李世民一句話就結束了這場討論,他就想趕快把這群祖宗送走,這幾天他腦仁疼得厲害。


    作者有話要說:魏徵勸李世民的話改自箕子勸紂王。六六大順,請戳六章( ̄︶ ̄)↗


    隨園隨緣(一)


    “姑姑,最近村裏常有陌生人出入。”王玨知道王思源想告訴她什麽,這孩子猴精。


    王玨狀似不在意地迴答:“想來是買奴僕時留的備案露了底,不然以他們的本事也找不過來。咱們又沒做什麽虧心事兒,不怕人查。”又接著囑咐道:“那些奴僕雖然是細心挑選的,也得多觀察一陣。咱們家底子薄,規矩更要立得明白些。”


    王玨已經住進官道附近的宅子,所用奴僕也與王寶金他們分開。她想著,二哥畢竟是一家之主,如果什麽都代勞便是害了他。有自己在旁邊提醒,再有王思源幫忙出主意,二哥應該能盡快適應現在的生活。


    “是,侄兒明白了。書屋快要完工,我過去看看牌匾做得怎麽樣了。”


    孺子可教也!王玨看到王思源進退有度的舉止,在心裏暗暗讚嘆。僅僅是兩個月閑暇時間的教導就能有這麽大進步,這其中悟性、情商缺一不可。


    王思源出去後,王玨開始閉目迴憶她的三次長安之行。


    第一次去長安有邊關士兵跟隨,從衙門出來後並未感覺到有人尾隨。


    第二次去賣物時,有好幾路人尾隨,手段優劣程度各不相同。第三次買奴僕,跟蹤之人段數明顯更高。那次恰巧遇到賣木材的商人,她在其中發現幾棵橡膠樹,他們混在商隊中才甩掉跟蹤者。


    沒想到當晚就有陌生人藉故出現在村裏,那對方八。九不離十是朝廷的人,隻有他們才能快速拿到奴僕肆的留檔。似逗比掌櫃那種商戶,可沒有這麽大能耐。王玨迴憶了一下自己報案時的說辭,並未發現任何問題。書屋還沒開,那麽最大可能就是因為花露水了。


    王玨腦洞開得再大,也沒敢往長孫皇後開店那方麵想,畢竟古代君臣都講究不與民爭利。既然如此,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賢後怎麽開起了珠寶店呢?


    這事兒源於幾個月前發生的渭水之盟事件。頡利可汗聽說李世民幹掉了他大哥和一幹侄兒,軟禁了他老爹,特意帶了10萬眾過來慶賀(打劫)。要說李世民也是個苦逼貨,好不容易篡位成功,屁股下的椅子還沒坐穩呢,就遇到這種糟心事兒。他本來就不富,花用的都是前朝留下的東西。為了穩定政局,幾乎掏空了國庫餵強盜,就差把褲衩也脫給人家了。


    長孫皇後賢惠啊!看看自己不到腳麵的裙子,再看看漏雨的宮殿,果斷下海。


    大唐鄉親們都不傻,知道老闆大老婆開店,家家去捧場,這才有了金玉坊的火爆生意。


    當然,這種上層人士間的互動,目前不是王玨能知道的。


    想不通,王玨就把這事兒扔開了。伸個懶腰,繼續奮筆疾書。


    兩個多月來,王玨已經先後默寫出《禮記》、《左傳》、《詩經》、《周禮》、《儀禮》、《周易》、《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說文》、《字林》、《漢書》、《後漢書》、《老子》、《莊子》、《列子》這17本書。王寶金和王思源閑暇時也幫忙抄錄,如今有的書已不止一冊,但是與即將到來的人群相比肯定不夠用。隻能等書生們過來後,讓大家一起抄了。


    得知書屋內免費讀書,村民們熱情地幫忙準備了書架、案榻。待王玨入內查看時,一切已經井井有條。吳村長跟在她身旁略忐忑地問道:“這爐子我們真的可以自行製造出售?”


    王玨微笑著安撫道:“自然,您就在書屋外等著登記收費就好,我自會安排僕從推銷此物。”


    “那感情好,托你的福,這兩月村民們幫忙建宅子已經有了額外收入。若能再多一項收入,日子會比往常好過很多。”


    瞧著吳村長一臉感嘆,王玨接著啟發道:“您覺得書屋開放後來人會有多少?此處往來長安路途不算近,再加上長安住宿花費頗多,書生們來此又要在何處吃住?”


    吳村長不笨,立刻想到關鍵處,“這…可否出租農宅?”


    “何止,咱們村不是有共用地嗎?等來此的學子漸多,完全可以造些房屋專門出租。我見西市有很多擺攤賣小食的百姓,若每日飯時都有村民到書屋外空地處售吃食,豈不是兩相便利?”


    一下又多兩筆可以長期來錢的營生,吳村長跟王玨道別後趕緊忙著安排去了。


    無規矩不成方圓,王玨迴家便開始寫起書屋指南。書屋共有三間大房和四方寬闊的院子,如今院內案榻已擺放好,專門放書的那間房也擺上了書架和書籍。剩下兩間房其中一間用做休息飲水,剛好因喝不慣加料的煮茶,她前兩日做了炒茶。還有一間取名論壇室,創意源自現代的網絡論壇。


    隻有這些科考用書遠遠不夠,為鼓勵大家往書屋內添新書和抄錄書籍,王玨又根據係統的積分製度做出一份積分兌換表。其中抄書和為書屋做貢獻都能得到積分,而積分又可以換物品。


    棋譜、新紙、茶葉、筆、墨、硯、益智玩具等王玨能想到又可製造的東西都寫了,看到院子裏那幾棵橡膠樹,她又靈機一動在兌換物品欄中添入自行車、三輪車、輪椅三物。


    在王家人的用心準備中,村民們的期待中,名為隨園的書屋終於順利開門。王玨本想派僕從發些宣傳單,但想想又覺得太low,還是等著書生們自己發現吧。


    因著她這傲嬌想法,村民們的內心跟著忐忑多日。沒有人來,意味著爐子、租屋、賣飯食這些賺錢方式都是空談。直到第四日,情況才出現轉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