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方才還有些埋怨王玨好好的為何不歸家,聽到被她簡略說出的事情經過,王家人腦中都出現很多悽慘畫麵。


    “親事已經定下,王芳居然讓比她年幼的姑姑獨自進城送信,實在是恬不知恥,恬不知恥!!!”王李氏氣急,揮手打翻案上的杯子,忍不住繼續說道:“都是老大媳婦的錯,我們王家造的什麽孽,娶進這麽個喪門星!剋死公公、挑撥兄弟關係、好吃懶做、教壞孩子,真想讓地下的老頭子好好看看,這就是教書人家的閨女!這就是他選的好兒媳!!”


    不怪王李氏生氣,這裏麵還參雜著很多舊事呢。王賈氏的爹是村裏唯一的教書先生,跟已過世的老王頭關係不錯。在老王頭心裏,賈老頭是有大學問的,可惜生不逢時。


    王李氏可不這麽想。她在世家幫過工,文豪雅士之流也有幸遠遠的看過。那氣度,絕不是故作姿態的賈老頭能比。隻一點,書籍大多掌握在世家手中,賈老頭家的藏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由此可知他有多少學問。


    當初大兒子的親事王李氏就不同意。王賈氏出生沒幾年娘就沒了,她爹眼看著也是隨時要掛的樣子,這樣的姑娘娶迴來不是要克著家裏?再說,王賈氏除了繡花什麽也不會,他們又不是啥大戶人家,難道要娶個祖宗迴家供著?奈何,王老頭到底是一家之主,私下就把婚事定了。


    不知趕巧還是怎的,王賈氏嫁到王家幾年內,賈老頭和王老頭先後過世,自此王賈氏就成了哽在王李氏喉嚨裏的一根刺。


    原本生活和美的一戶農家,自大媳婦進門便開始三天兩頭鬧騰。王玨的大哥王寶柱人不錯,平日很是孝順長輩友愛弟妹。可惜,壞就壞在他這老實淳樸又好騙的性子。


    王賈氏活脫脫的偶像劇女主型人物,看著做事認真肯學,隻是每每一幹活,不是傷到自己就是打壞東西。事後,又總是淚眼模糊的對王寶柱說:“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是我沒用,累得娘生氣。”一副隻要能跟你在一起,我便是委屈求全也願意的作態。


    時間久了,王寶柱就覺得,自己在外麵幹活,娘在家欺負他媳婦呢!此後,便是連弟弟的話也不信了。好好的一戶農家,從大兒子娶親後就變得充滿矛盾。


    一直未說話的王劉氏不忿道:“大侄女能嫁得崔勝這樣的好親事,小姑子可是幫了大忙,沒想到她竟恩將仇報。咱們那麽著急,她都沒說出幫忙送信的事情!”


    王李氏和王寶金聞言,皆點頭贊成她的說法。王芳的好姻緣確實與王玨有關,此事得細說。


    王賈氏私下裏總跟王芳感嘆,若不是喪母長女又家無恆產,以她的才貌便是官家太太也做得。王芳覺得自己才貌更勝母親,完全可以爭一爭!


    自王芳十歲後總是設法去縣裏,意圖被哪家小郎君瞧上。便是做個妾也好,隻要能擺脫這苦日子。別說,還真讓她遇到一個傻蛋,也是王玨間接成就了她的好姻緣。


    有一次王家老二兩口子要進縣裏擺攤,代人寫信那種。王玨耍賴要跟著,王芳立刻以照顧姑姑為由捉住機會同去。


    開始還挺順利,可惜王玨難得進城,實在坐不住。她這看看那瞧瞧,不小心撞到了人。


    整個過程王芳一直看在眼裏,被撞到的人大概而立之年,身形魁梧,看著像是武人。王芳自認為識得幾個字,原本看不上這種粗人。可奈不住人家一身行頭值錢,出門還帶著跟班!想到自己今年13歲,再不找機會家裏就該給說親了。一咬牙,就他了!


    王芳衝過去擋在王玨身前,施展拿手絕活—搖搖欲墜。先是對著武人慢慢地施了一禮,此慢動作為了展現頸部曲線與白嫩皮膚。


    然後抬起頭,這個抬頭也是有講究的,為了等這一天王芳早就讓王賈氏找好她麵部最漂亮的角度。從武人的方位低頭看下來,跟現代自拍狂魔把手機舉過頭頂,大眼睛微撅眉嘟嘟嘴差不多的效果。


    再配上比表情還要哀怨的聲音:“姑姑不懂事,衝撞了郎君。郎君若怪罪,我願替她受罰。”


    哄一下,武人黝黑的臉就紅了。此人常年待在軍中剛迴長安,比不得常年混跡煙柳巷的公子哥。他到了這把年紀,也沒見過這個呀!剛好他死了媳婦,一眼就給惦記上了。


    武官名喚崔勝,乃是正九品仁勇校尉,喪偶有兩子。家住長安縣坊市內,有代步牛車一輛,僕人若幹,擱現代也算有錢有房的公務員一枚。


    無論是大唐還是現代,這種純情喪偶男都不好找。按唐律,勛貴與官員不得娶良家女或賤籍女子為正妻,違者杖一百。有人製定律法,自然有人從中取巧。你又沒說分幾次打,崔勝托友人用了一個多月,分次挨滿一百下。總之,為了不讓心中的白蓮受委屈,他也夠拚的。


    就這麽的,王芳的親事算是定下了。因崔勝出身頂級世家旁支,當年這件事情正經在長安瘋傳了一陣,而王賈氏也毫無意外在過完彩禮後囂張起來。也許是怕好不容易得來的姻緣出差錯,故此當年才讓王玨悄悄幫忙送信。


    不願提起王老大一家,王李氏對王玨說道:“他們自搬走後很少迴來,你就當他們都死了!”想到王玨說的沖喜之事,王李氏又哭起來,“我苦命的兒呀,以後可如何是好。”


    “阿娘莫憂心,姻緣之事強求不得。此次歸來老師有吩咐,他希望我能廣收門徒,把我派知識傳承下去。我午時先去的長安,報案、辦女戶、買宅基地都已辦妥,娘隻管讓二哥找人建房子就好。”


    “立女戶?你要自己過?!”


    “我如今畢竟是寡婦身份,在家長住恐遭風言風語。再有,我身為女子又比大儒們年輕很多,若還需家人照顧,誰敢拜我為師?雖說分開住,但也是咱村裏,又有何區別?”


    見王玨主意已定,又覺得她的話句句在理,王李氏也沒再出言反對。


    王寶金急了,“妹子,現在哥當家,怎麽能用你的錢建房子。那宅基地花費多少,哥補給你。”


    王玨假裝沒聽到王寶金的嚷嚷,她打算跟家人聊聊重要事情,“除了自家宅子擴建,我還在官道附近買了兩畝地,一畝建個兩進小院我自己住,另一畝打算建書屋。”


    王寶金好奇地問道:“何為書屋?”


    “世家敝帚自珍,很多平民一心向學卻苦於無處尋書。本朝雖以舉薦或蒙蔭為主要入仕途經,也不乏通過科舉晉身的佼佼者。科舉所需的20本書我皆牢記於心,我欲將它們默寫出來放於書屋內,天下有心向學者皆可入內一覽。”


    “好!哥幫你!”王寶金拍案而起,頓時覺得豪情萬丈,就是那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覺。


    王玨繼續說:“我之師承有派別,名為百家。老師常言,治國怎可隻用儒家那些道理?官府辦案不算法家?兩國交涉不需要縱橫家?董仲舒為一己私利,閹割儒學又排擠其他學說,真乃千古罪人。我們百家派就是要融會貫通,收錄所有利國利民的知識留傳給子孫後代。”


    聽了王玨的話,王思源感嘆道:“恨不能與這位名士相見。”


    王玨從包裹中拿出事前跟係統賒來的一疊紙,“我們百家派所用之紙,比現今用紙更柔韌潔白,也更易於保存。我們在家裏造紙、抄書,紙張造好後可以在書屋出售。除了供給書屋的開銷,紙的利潤咱們兄妹平分。賣紙所得足夠我們一家生活的很好,哥哥就不要再種田了吧?我欲出書立著,書屋還需大家幫忙照看。”


    總是跟係統賒黃金並不是長久之計,不隻加大債務還很容易引人懷疑,故此王玨想到造紙生財的方法。造紙能帶來貢獻值並引起讀書人注意,賣紙也並不會影響名聲來阻礙王玨製定的名士路。


    王寶金連忙拒絕:“妹子,你給哥兩成就行,不用分那麽多。”


    “另外三成孝敬娘,咱娘勞心勞累一輩子,二哥不想讓娘過更好的日子?”


    王李氏看著互相謙讓的兄妹倆很欣慰,她內心激動感嘆,如此才是興旺之象!


    “家裏的田租出去,你們一家都去書屋幫忙,事情傳開後來人不會少。”王李氏直接拍板把事情定了,此刻她想起閨女出生後不久,所遇老道說的話:王家興盛始於她閨女!


    王家每個人都很激動,即便是王劉氏這種不夠聰慧的老實人,也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如果實現對這個家意味著什麽。王寶金和王思源捧著王玨拿出的紙愛不釋手,忐忑想著不知他們是否能造出這種品質的紙張。


    見重要話題聊完,進屋就被王玨放到地上的小粉豬準備出來秀存在感。壞王玨都把他給忘了,討厭……


    “哼哼,哼哼哼。”


    “喲,哪來的小豬崽?”


    “他叫阿綠,是老師養的寵物。老師和師兄們出海,將他給我留作念想。”


    王李氏內心感激王玨口中的老師,又不得見其人當麵道謝。聽說阿綠是那老師所送,連忙把他抱懷裏好頓摩挲,“怪不得這麽機靈可愛,可得得好好養,拿他當一口人那麽養。”


    王寶金一家:“……”粉豬叫阿綠,高人的心思實在猜不透。


    售賣機遇


    王玨參考係統內建築圖書,連夜畫出三處房屋的圖紙,主要增加了排水設計。次日一早,王玨把圖紙交給王寶金後,便同王劉氏和王思源商量造紙事宜。


    明清造紙術需先把竹子在水中泡幾十日,他們沒有這個時間,隻能盡量去山上挑選嫩竹再迴家用熱水輪番浸泡。


    半個月後將泡過的竹子放到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天八夜。看著爐子的還是王劉氏母子,王玨這段時間一直在抄錄書籍。


    待水煮過竹子,還有幾個步驟需要進行。用石碓將竹子打爛至泥麵,再將竹泥放入水中,以竹簾在水中來迴擺動,直至竹泥成為薄層依附在竹簾上。如此反覆得到一張張濕紙,最後用木頭擠壓掉水分後放於土磚上烘幹。


    所有步驟做下來,直至得到新紙,時間已過一個月。這期間,王寶金和王李氏也沒閑著。


    王寶金為人機靈,做事也很靈活,他很快就從縣裏找來合適的施工隊。建房子請同村人幫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尤其是這次,為節省時間三處同時開工,更是需要不少勞動力。


    王李氏負責帶著娘子們造飯,因著王玨歸來一番折騰,整個南山村也跟著熱鬧忙碌起來。


    有好信者湊到王李氏身旁打聽八卦,“嬸子,你閨女咋還造倆院子?”


    “那孩子在外麵得遇名師,她想把一些書籍抄錄下來放到院中供有心向學者觀看。我雖沒什麽學識,想著她做的總歸是善事,也願意支持。”別看王李氏口中說的謙虛,那得意的小眼神卻把她出賣個徹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