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出自宋代詩人範仲淹的宋詞,請大家翻到書本第四頁。”
“我先念一遍。”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大家一起讀一遍,來,開始。”
教室中立刻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把全篇詩詞念了兩遍才停下。
“好,請大家先自己根據書本上的註解,先自行理解下這篇詞,在十五分鍾後我請大家來談感受。”
這時人人都把頭埋下,有人在默默念;有人在沉思;有人在邊看邊寫;有人在心不在焉,很快十五分鍾過去了。
“宋晗,你先談談吧。”老師說完,一個身材小巧,皮膚白皙,臉型瓜尖,眉色淡長,鳳眼水瞳,立鼻櫻嘴,留著個學生頭的女生站了起來。
“好清純啊!”胥夢提長了腦袋,往四周掃了一圈,似乎想得到點“資訊”。
“她是學習委員!”坐在胥夢右邊的一個皮膚黝黑男生給予了幫助,胥夢也立刻還予了一個微笑。
“我覺得,全首詞是詩人借景生情,有感而發,我感覺寫得最美的是“秋色連波”“山映斜陽”,第一句把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麵。第二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麵,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之後作者把這種美景和思鄉之情聯繫起來,形成反差,抒發了作者的思鄉情懷。”
“好,不錯,請坐下。”
“於潔,你的理解呢,請說說。”
“我的理解和宋晗差不多,我就補充一下吧。這篇詩詞,聲情並茂,抒寫思鄉之情,如“黯鄉魂”,“夜夜除非”,除非每天晚上睡著,作者的迴鄉好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更撐託了這種情感,最後一句則有點“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意思。”
“很好,還有誰說說。”見無人主動舉手,語文老師開始點名了。
“鄭濤!”
……
語文老師點了好幾個人,說的與宋晗、於潔的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換個說法。
“還有誰談談嗎?”語文老師最後問到。
見無人應答,語文老師正要講解,隻見最後排一隻手舉了起來。
“你是新來的同學吧,好,你說說。”
這時教室中的眼睛齊刷刷的往後看去,想聽聽這個新來的有什麽新見解。
“這首詞,上半段寫景,作者眼前的秋景又觸發了他心中的憂思。如此一來,內外交感,秋季之境與憂慮相思的寂寥完全相融。秋景之綿延不絕,心緒的憂思悠悠,被“芳草無情”推向高峰。“芳草”一直是抒發別離題材的寫意素材,埋怨“芳草”無情,可見作者之多情。下半段抒發離愁,正如之前幾位同學說的,每天晚上,作者隻有做迴鄉的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但真能安慰嗎?愁之深,盼之切,“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舉杯消愁愁更愁”!觸而思,思而夢,夢而醒,醒而愁,愁而酒,酒而淚。所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比“愁更愁”更為形象生動。”胥夢拿著寫好的紙張念完。
期間,教室裏鴉雀無聲,大家都顯得格外認真,誰也沒有注意到於潔臉上的些許陰沉。
“非常好,你是胥夢吧?”語文老師親切的問到,臉上透出一股祥和之色。
“嗯!”
“好,請坐。剛才胥夢的理解還是比較符合整篇詞意境的。那麽我們先來看,作者範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第二章 憶網3
上午的課程結束後,胥夢獨自走出了教室,他帶上一副耳機,用隨身磁帶機聽起音樂。
(這個年代聽歌隻能用磁帶,磁帶分a、b兩麵,按功能分為錄音帶和錄像帶,不僅能放,還能錄,把它們放進專門的磁帶機裏就可以放出音樂或者影像來,那時的小夥伴們聽歌都靠它們了。胥夢使用的是隨身聽,當時如果要有一部隨身磁帶機已經是很不錯的,這也為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隨著科技進步,磁帶逐步被cd播放器、mp3播放器、手機等取代了。)
磁帶機上顯示的歌名是《摘下滿天星》——
漫漫長路遠
冷冷幽夢清
雪裏一片清靜
可笑我在獨行
要找天邊的星
有我美夢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間情
萬水千山獨行
找我登天路徑
讓我實現一生的抱負
摘下夢中滿天星
崎嶇裏的少年
抬頭來
向青天深處笑一聲
我要發誓把美麗擁抱
摘下閃閃滿天星
俗世翩翩少年歌一曲
把心聲寫給青山聽
漫漫長路遠
冷冷幽夢清
雪裏一片清靜
可笑我在獨行
要找天邊的星
……
</br>
“我先念一遍。”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大家一起讀一遍,來,開始。”
教室中立刻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把全篇詩詞念了兩遍才停下。
“好,請大家先自己根據書本上的註解,先自行理解下這篇詞,在十五分鍾後我請大家來談感受。”
這時人人都把頭埋下,有人在默默念;有人在沉思;有人在邊看邊寫;有人在心不在焉,很快十五分鍾過去了。
“宋晗,你先談談吧。”老師說完,一個身材小巧,皮膚白皙,臉型瓜尖,眉色淡長,鳳眼水瞳,立鼻櫻嘴,留著個學生頭的女生站了起來。
“好清純啊!”胥夢提長了腦袋,往四周掃了一圈,似乎想得到點“資訊”。
“她是學習委員!”坐在胥夢右邊的一個皮膚黝黑男生給予了幫助,胥夢也立刻還予了一個微笑。
“我覺得,全首詞是詩人借景生情,有感而發,我感覺寫得最美的是“秋色連波”“山映斜陽”,第一句把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麵。第二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麵,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之後作者把這種美景和思鄉之情聯繫起來,形成反差,抒發了作者的思鄉情懷。”
“好,不錯,請坐下。”
“於潔,你的理解呢,請說說。”
“我的理解和宋晗差不多,我就補充一下吧。這篇詩詞,聲情並茂,抒寫思鄉之情,如“黯鄉魂”,“夜夜除非”,除非每天晚上睡著,作者的迴鄉好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更撐託了這種情感,最後一句則有點“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意思。”
“很好,還有誰說說。”見無人主動舉手,語文老師開始點名了。
“鄭濤!”
……
語文老師點了好幾個人,說的與宋晗、於潔的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換個說法。
“還有誰談談嗎?”語文老師最後問到。
見無人應答,語文老師正要講解,隻見最後排一隻手舉了起來。
“你是新來的同學吧,好,你說說。”
這時教室中的眼睛齊刷刷的往後看去,想聽聽這個新來的有什麽新見解。
“這首詞,上半段寫景,作者眼前的秋景又觸發了他心中的憂思。如此一來,內外交感,秋季之境與憂慮相思的寂寥完全相融。秋景之綿延不絕,心緒的憂思悠悠,被“芳草無情”推向高峰。“芳草”一直是抒發別離題材的寫意素材,埋怨“芳草”無情,可見作者之多情。下半段抒發離愁,正如之前幾位同學說的,每天晚上,作者隻有做迴鄉的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但真能安慰嗎?愁之深,盼之切,“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舉杯消愁愁更愁”!觸而思,思而夢,夢而醒,醒而愁,愁而酒,酒而淚。所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比“愁更愁”更為形象生動。”胥夢拿著寫好的紙張念完。
期間,教室裏鴉雀無聲,大家都顯得格外認真,誰也沒有注意到於潔臉上的些許陰沉。
“非常好,你是胥夢吧?”語文老師親切的問到,臉上透出一股祥和之色。
“嗯!”
“好,請坐。剛才胥夢的理解還是比較符合整篇詞意境的。那麽我們先來看,作者範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第二章 憶網3
上午的課程結束後,胥夢獨自走出了教室,他帶上一副耳機,用隨身磁帶機聽起音樂。
(這個年代聽歌隻能用磁帶,磁帶分a、b兩麵,按功能分為錄音帶和錄像帶,不僅能放,還能錄,把它們放進專門的磁帶機裏就可以放出音樂或者影像來,那時的小夥伴們聽歌都靠它們了。胥夢使用的是隨身聽,當時如果要有一部隨身磁帶機已經是很不錯的,這也為很多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隨著科技進步,磁帶逐步被cd播放器、mp3播放器、手機等取代了。)
磁帶機上顯示的歌名是《摘下滿天星》——
漫漫長路遠
冷冷幽夢清
雪裏一片清靜
可笑我在獨行
要找天邊的星
有我美夢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間情
萬水千山獨行
找我登天路徑
讓我實現一生的抱負
摘下夢中滿天星
崎嶇裏的少年
抬頭來
向青天深處笑一聲
我要發誓把美麗擁抱
摘下閃閃滿天星
俗世翩翩少年歌一曲
把心聲寫給青山聽
漫漫長路遠
冷冷幽夢清
雪裏一片清靜
可笑我在獨行
要找天邊的星
……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