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貞在眾人好奇的眼神下,打開包裹一看,是大大小小的盒子,雕花刻漆,無不精美。
劉鈞也是忍不住了,嚷著“我看看我看看”,抓起一個盒子就打開。
一屋子的眼睛都定住了——這盒子裏裝了一束新鮮桃花,嬌艷粉嫩。
這?
這種天氣如何來的桃花?
這高君寶送桃花做什麽?
陸永輕輕掂起花枝,卻咦地叫出來:“不是通草花,是真桃花!”
“我看看!我看看!”劉鈞搶了過來,“還真是鮮花!這是仙法還是障眼法?”
再打開其他的盒子,有白玉雕的玉蘭,有珍珠攢的繡球花,堆宮紗的牡丹,各色寶石鑲嵌的蓮花……林林總總直把劉家簡陋的小廳映襯得珠光寶氣,四時春光。
劉鈞吞了吞口水:“這高君寶不會是偷了韓王府,來咱家栽贓的吧?”
所有人麵麵相覷。
“有張字條!”李舅母從鮮桃花枝的盒子裏,翻出張字條交給了劉貞。
劉貞定睛一看。
隻見字條上,鐵線銀鉤的清俊筆跡,隱透紙背。
繁花不落,人曲長留。
趙休
原來是趙三郎。
劉貞輕噓一口氣,差點以為……
不過是昨日隨口一句,竟然送了這麽多東西來。俱是劉貞見都沒見過,摸都沒摸過的東西。好看是好看,但也太華麗、太貴重了。
她隻當趙休會送些通草花來,若早知是這些,她必不會要的。
“是趙三郎送的。”劉鈞伸頭看到了,“阿姊,有這麽多花,你小心些戴。戴膩了,就給我,我給你娶弟媳婦。”
陳氏一巴掌又拍過來:“這些都是你阿姊用命換來的,你還敢要。都是阿貞的嫁妝!”
倒是陸永輕輕道:“就算韓王覺得官家賞賜輕薄,也不該送這種妝匣之物給貞娘吧。他畢竟是個男子。”
劉鈞偷覷了眼陸永的臉色,覺得他臉色有些不自然,趕緊輕咳一聲:“沒聽謝大哥說嘛。趙三郎是脂粉郎,自然有的是女人東西。順手拿來報恩,有甚好奇怪!”然後把桌上的盒子收起來,弄做一堆推到劉貞麵前:“都是你嫁妝,好好收著。這麽多田舍錢財,還有這些東西,什麽男人都能找了。”語氣裏有些不是滋味,“倒時,看在媽媽的麵上,阿姊定要拉兄弟一把啊。”
劉貞被逗笑了。
抱著一大堆東西迴了房,劉貞找了個粗陶罐,插了桃花,便對著臉盆裏的水,把那些花簪放在頭上比對。
模模糊糊的水麵,隻見一個麵容平庸的女子,梳著最平凡不過的未嫁小娘發式。與這些華麗繁複的花簪,很是不協調。
是該買個鏡子來了。劉貞想。
劉鈞和陸永進城買書的時候,給劉貞帶了鏡子。
劉貞肉痛地對著銅鏡,梳了她所會的為數不多的發式,然後簪上花簪。
對著鏡子做了無數自以為得體的表情,劉貞還是覺得不好看。
於是劉鈞和陸永再次進城的時候,給劉貞帶了幾色衣料。
李舅母做的衣服在淩陽城都是拿得出手的。劉貞穿了新衣,簪了花簪,攬鏡一照,依舊覺得自家很是別扭。
自此還是換了家常衣服,所有花簪全都鎖了起來。總是能傳給女兒或是兒媳的吧,劉貞自棄地想。
待到冬至,陳氏請了謝廷上門來吃嬌耳,順帶給劉鈞和陸永的學問指點一番。
謝廷來的時候,還帶了兩個同窗,俱是簪纓世家的小支,在京師無親無故可去過節的。
陳氏很是歡迎年輕人,她熱情地招唿謝廷三人吃嬌耳。自吹淩陽的嬌耳,她做的最是正宗,羊肉芫荽夠香!
“陳媽媽,這餛鈍在北地稱做嬌耳?”謝廷同窗,名叫黃京的吃的最歡實,“到底是比我們這裏的個頭大。這形如偃月的餛鈍,都快成饅頭狀了。”
陳氏倒是第一次聽說嬌耳還有叫“餛鈍”的,她咯咯笑:“那是,北地吃食最講究量夠。你們再多吃些,管夠!”
謝廷三人俱是在書院吃飯的窮書生,本就缺油水的厲害,此刻聽羊肉餛鈍管夠,俱是歡唿一聲,甩膀子大吃大嚼。
吃了一陣子,眾人都有些撐。羊肉本就是不能吃太飽,到了胃裏會漲大。謝廷三人便在桌上與劉家人閑聊,順便解答劉鈞和陸永的學業問題。
“我家附近最近住進了不少各地趕考來的讀書人。”劉鈞眼珠一轉,“他們紛紛押題,多是關於時事的,謝大哥黃三哥錢十七哥,也給我們押一押吧。”
謝廷沉吟一番,“我們學裏的山長祭酒,對於時事押題也有一些。他們說,時事題最難把握的就是度。你得知事,但又不能盡知,而且要把握住考官和官家的態度,又不能過於諂媚。”
陸永好奇道:“那是否是多做練習,就能掌握這個度了呢?”
謝廷搖搖頭:“就拿上次掘河退韃兵的事情來說……”
劉鈞謔地站起:“也淹了好些老百姓!”
黃京撲哧一聲笑出來:“阿鈞兄弟,是在撕官家的臉皮嗎?”
劉鈞臉一紅:“自然不是。可我就是被淹的……”
</br>
劉鈞也是忍不住了,嚷著“我看看我看看”,抓起一個盒子就打開。
一屋子的眼睛都定住了——這盒子裏裝了一束新鮮桃花,嬌艷粉嫩。
這?
這種天氣如何來的桃花?
這高君寶送桃花做什麽?
陸永輕輕掂起花枝,卻咦地叫出來:“不是通草花,是真桃花!”
“我看看!我看看!”劉鈞搶了過來,“還真是鮮花!這是仙法還是障眼法?”
再打開其他的盒子,有白玉雕的玉蘭,有珍珠攢的繡球花,堆宮紗的牡丹,各色寶石鑲嵌的蓮花……林林總總直把劉家簡陋的小廳映襯得珠光寶氣,四時春光。
劉鈞吞了吞口水:“這高君寶不會是偷了韓王府,來咱家栽贓的吧?”
所有人麵麵相覷。
“有張字條!”李舅母從鮮桃花枝的盒子裏,翻出張字條交給了劉貞。
劉貞定睛一看。
隻見字條上,鐵線銀鉤的清俊筆跡,隱透紙背。
繁花不落,人曲長留。
趙休
原來是趙三郎。
劉貞輕噓一口氣,差點以為……
不過是昨日隨口一句,竟然送了這麽多東西來。俱是劉貞見都沒見過,摸都沒摸過的東西。好看是好看,但也太華麗、太貴重了。
她隻當趙休會送些通草花來,若早知是這些,她必不會要的。
“是趙三郎送的。”劉鈞伸頭看到了,“阿姊,有這麽多花,你小心些戴。戴膩了,就給我,我給你娶弟媳婦。”
陳氏一巴掌又拍過來:“這些都是你阿姊用命換來的,你還敢要。都是阿貞的嫁妝!”
倒是陸永輕輕道:“就算韓王覺得官家賞賜輕薄,也不該送這種妝匣之物給貞娘吧。他畢竟是個男子。”
劉鈞偷覷了眼陸永的臉色,覺得他臉色有些不自然,趕緊輕咳一聲:“沒聽謝大哥說嘛。趙三郎是脂粉郎,自然有的是女人東西。順手拿來報恩,有甚好奇怪!”然後把桌上的盒子收起來,弄做一堆推到劉貞麵前:“都是你嫁妝,好好收著。這麽多田舍錢財,還有這些東西,什麽男人都能找了。”語氣裏有些不是滋味,“倒時,看在媽媽的麵上,阿姊定要拉兄弟一把啊。”
劉貞被逗笑了。
抱著一大堆東西迴了房,劉貞找了個粗陶罐,插了桃花,便對著臉盆裏的水,把那些花簪放在頭上比對。
模模糊糊的水麵,隻見一個麵容平庸的女子,梳著最平凡不過的未嫁小娘發式。與這些華麗繁複的花簪,很是不協調。
是該買個鏡子來了。劉貞想。
劉鈞和陸永進城買書的時候,給劉貞帶了鏡子。
劉貞肉痛地對著銅鏡,梳了她所會的為數不多的發式,然後簪上花簪。
對著鏡子做了無數自以為得體的表情,劉貞還是覺得不好看。
於是劉鈞和陸永再次進城的時候,給劉貞帶了幾色衣料。
李舅母做的衣服在淩陽城都是拿得出手的。劉貞穿了新衣,簪了花簪,攬鏡一照,依舊覺得自家很是別扭。
自此還是換了家常衣服,所有花簪全都鎖了起來。總是能傳給女兒或是兒媳的吧,劉貞自棄地想。
待到冬至,陳氏請了謝廷上門來吃嬌耳,順帶給劉鈞和陸永的學問指點一番。
謝廷來的時候,還帶了兩個同窗,俱是簪纓世家的小支,在京師無親無故可去過節的。
陳氏很是歡迎年輕人,她熱情地招唿謝廷三人吃嬌耳。自吹淩陽的嬌耳,她做的最是正宗,羊肉芫荽夠香!
“陳媽媽,這餛鈍在北地稱做嬌耳?”謝廷同窗,名叫黃京的吃的最歡實,“到底是比我們這裏的個頭大。這形如偃月的餛鈍,都快成饅頭狀了。”
陳氏倒是第一次聽說嬌耳還有叫“餛鈍”的,她咯咯笑:“那是,北地吃食最講究量夠。你們再多吃些,管夠!”
謝廷三人俱是在書院吃飯的窮書生,本就缺油水的厲害,此刻聽羊肉餛鈍管夠,俱是歡唿一聲,甩膀子大吃大嚼。
吃了一陣子,眾人都有些撐。羊肉本就是不能吃太飽,到了胃裏會漲大。謝廷三人便在桌上與劉家人閑聊,順便解答劉鈞和陸永的學業問題。
“我家附近最近住進了不少各地趕考來的讀書人。”劉鈞眼珠一轉,“他們紛紛押題,多是關於時事的,謝大哥黃三哥錢十七哥,也給我們押一押吧。”
謝廷沉吟一番,“我們學裏的山長祭酒,對於時事押題也有一些。他們說,時事題最難把握的就是度。你得知事,但又不能盡知,而且要把握住考官和官家的態度,又不能過於諂媚。”
陸永好奇道:“那是否是多做練習,就能掌握這個度了呢?”
謝廷搖搖頭:“就拿上次掘河退韃兵的事情來說……”
劉鈞謔地站起:“也淹了好些老百姓!”
黃京撲哧一聲笑出來:“阿鈞兄弟,是在撕官家的臉皮嗎?”
劉鈞臉一紅:“自然不是。可我就是被淹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