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本是已做好萬念俱灰的打算了,此刻竟然逃出生天,自然大喜過望,一把拉住劉貞,給三大王大禮下拜,“多謝三大王!多謝三大王!我一定迴家給你立個生牌,跟菩薩一起,天天上香上供!”
三大王方才見識過陳氏的刁蠻奸詐,自是不會因為愚婦的恭維好話開心。倒是那刁婦閨娘的臉上的不甘心,令三大王覺得不識抬舉,有些不快。他既不快,自不會委屈自己,便叫內侍把這賊母女給帶了下去。
倒是呂湛卻道:“三大王稍待。我這裏有一件私事,想向大王解釋一二。”
三大王“哦”了一聲。
隻見呂湛伸手一展,骨節分明的手掌上,一枚枚金燦燦物事,竟是細小的赤金花釵。
劉貞一見——這不是?這不是她寄還給謝庭的插釵禮麽?怎麽會在他手上?!
“方才我遇見表妹,符小娘子,她在筵席上撿到了這枚金簪。本想親自送還給這位劉貞娘,卻不想方才鬧出誤會,這才託了我。”呂湛笑道。
卻見三大王一喜:“怪道會碰上觀音娘。她與符經略留在行在,卻夜深出行。想來是惦記膳房忙碌,怕驚動這些僕婦大禮,才等筵席散後出行。符小娘子真是仁愛有德。”
陳氏聽了,低著頭,暗翻了幾個白眼。
劉貞有種吃了隔夜飯的感覺。
隻聽呂湛說:“三大王,我雖與阿陳母女世交舊識,但我從道義上還得為她二人作保。她二人必不是偷盜之人。請三大王明鑑。”
三大王此刻卻是滿麵春風:“既然呂安撫如此說來,這銀盤失竊必有他因。令有司好好查實便是。”
事後,陳氏對收拾包袱準備離開的劉貞歪歪嘴:“三大王必定愛符觀音甚之,對我等發怒戲耍寬待,竟是全因那小娘的名節。嚇!此人若是做了官家,必定是個寵信楊貴妃的昏君!”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補好了
明天我家婆要迴老家,今晚去送行,估計就算更新,也會比較晚
☆、三大王的指點
雖說銀盤失竊的主犯,沒有塵埃落定,但是陳氏攀誣三大王的事情,罪無可脫。劉貞和陳氏迴了宿處就打包袱準備迴家。
陳氏除了說三大王昏庸的閑話,便是罵劉貞“狗肚擱不了二兩油”,有點好東西就隨處帶。那金簪竟還被人撿去了。要不是她“撞破”了那符小娘子的私情,說不定她就不會為了名節,謊稱送東西走夜路,那東西就昧下了。
劉貞心裏惦記那與金簪一起寄去臨江的信,自然聽陳氏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但也還是為符觀音說了一句:“那符小娘子是有錢人,那一頭珠翠的,哪能昧我的簪子?”
陳氏道:“越有錢越扣,越摳越有錢。”收拾到最後,道,自己方才尋思了一番,決定再去趟後廚,與眾人告個別。
“不然,前頭剛丟東西,你我又走了,指不定有人瞎傳咱倆是賊,被抓去坐牢了。再過幾日便是在城內相見,也要被人背後議論。”
劉貞等陳氏一走,就把裏外的門窗鎖好,包袱肩背手提,出了門。
一出門,居然看到門前小徑旁的幾株紫薇樹下站著個人,季節剛好,暮春初夏,紅的白的紫的紫薇開得很是熱烈。而那人衣著光鮮,氣度雍容,很襯得上是“紫薇花伴紫薇郎”。
——是呂湛,勾管安撫淩陽。
“阿貞。”呂湛走了過來,輕聲喊了一句。淩陽口音,很是生澀,應是很久沒有使用了的緣故。
“呂安撫還是喚我劉大娘吧。”劉貞拽緊了前胸後背腕上的幾個大包裹,硬聲說。
呂湛一笑,道:“劉大娘子故事講得好,看來這幾年也是學識長進。” 淩陽土話卻是越說越順,而離劉貞也是越來越近。
劉貞這才注意到這呂湛竟是又換了一身衣裳,乍看著還是早上的形製,顏色,走近了才能看清這衣紋、圖案全然不同,海獸葡萄的紋路瑰麗奇巧也很符合他武官的身份。
劉貞沒吭聲,隻注意呂湛的動作。
呂湛淡淡一笑,凝了眸子,沉聲道:“貞娘,我之前一直沒敢來看你,實在是因為做了對不住人的事。可如今既已經見了,再躲你,實在有些矯情。貞娘,我其實心裏並不是……”
她不自覺地退了一步,“呂安撫的心裏話對肖郡君說便是。我隻是一個後廚的粗使僕婦,與呂安撫並沒有可言的事。”
呂湛皺眉道:“貞娘,你既已見過秀慧,就該知道,我娶她實屬機緣巧合。我對你、對劉大哥、對劉阿爹並非無情。為何如今如此形同陌路?阿鈞為何退學?是不是家中困頓?我媽媽一直惦記著你……”
劉貞背過身去,想想這段時間來的好多事,不自覺哽咽道:“你為什麽要迴來?你若不迴來,哪怕你娶了公主也好,仙女也罷,跟我都沒有關係。”忽地又自嘲:“我真是笨,你娘在這,豈能不迴來?隻是你迴來,哪怕你什麽都不做,便也害苦了我,害苦了我全家!”
“阿貞,”呂湛伸手想去搭劉貞的肩頭,卻被她反射性地一躲,頹然收迴手,“天意弄人。我既已迴來了,官家也平定四海。往後有我照顧你們,你媽媽、阿鈞都會好的。你相信我。”
</br>
三大王方才見識過陳氏的刁蠻奸詐,自是不會因為愚婦的恭維好話開心。倒是那刁婦閨娘的臉上的不甘心,令三大王覺得不識抬舉,有些不快。他既不快,自不會委屈自己,便叫內侍把這賊母女給帶了下去。
倒是呂湛卻道:“三大王稍待。我這裏有一件私事,想向大王解釋一二。”
三大王“哦”了一聲。
隻見呂湛伸手一展,骨節分明的手掌上,一枚枚金燦燦物事,竟是細小的赤金花釵。
劉貞一見——這不是?這不是她寄還給謝庭的插釵禮麽?怎麽會在他手上?!
“方才我遇見表妹,符小娘子,她在筵席上撿到了這枚金簪。本想親自送還給這位劉貞娘,卻不想方才鬧出誤會,這才託了我。”呂湛笑道。
卻見三大王一喜:“怪道會碰上觀音娘。她與符經略留在行在,卻夜深出行。想來是惦記膳房忙碌,怕驚動這些僕婦大禮,才等筵席散後出行。符小娘子真是仁愛有德。”
陳氏聽了,低著頭,暗翻了幾個白眼。
劉貞有種吃了隔夜飯的感覺。
隻聽呂湛說:“三大王,我雖與阿陳母女世交舊識,但我從道義上還得為她二人作保。她二人必不是偷盜之人。請三大王明鑑。”
三大王此刻卻是滿麵春風:“既然呂安撫如此說來,這銀盤失竊必有他因。令有司好好查實便是。”
事後,陳氏對收拾包袱準備離開的劉貞歪歪嘴:“三大王必定愛符觀音甚之,對我等發怒戲耍寬待,竟是全因那小娘的名節。嚇!此人若是做了官家,必定是個寵信楊貴妃的昏君!”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補好了
明天我家婆要迴老家,今晚去送行,估計就算更新,也會比較晚
☆、三大王的指點
雖說銀盤失竊的主犯,沒有塵埃落定,但是陳氏攀誣三大王的事情,罪無可脫。劉貞和陳氏迴了宿處就打包袱準備迴家。
陳氏除了說三大王昏庸的閑話,便是罵劉貞“狗肚擱不了二兩油”,有點好東西就隨處帶。那金簪竟還被人撿去了。要不是她“撞破”了那符小娘子的私情,說不定她就不會為了名節,謊稱送東西走夜路,那東西就昧下了。
劉貞心裏惦記那與金簪一起寄去臨江的信,自然聽陳氏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但也還是為符觀音說了一句:“那符小娘子是有錢人,那一頭珠翠的,哪能昧我的簪子?”
陳氏道:“越有錢越扣,越摳越有錢。”收拾到最後,道,自己方才尋思了一番,決定再去趟後廚,與眾人告個別。
“不然,前頭剛丟東西,你我又走了,指不定有人瞎傳咱倆是賊,被抓去坐牢了。再過幾日便是在城內相見,也要被人背後議論。”
劉貞等陳氏一走,就把裏外的門窗鎖好,包袱肩背手提,出了門。
一出門,居然看到門前小徑旁的幾株紫薇樹下站著個人,季節剛好,暮春初夏,紅的白的紫的紫薇開得很是熱烈。而那人衣著光鮮,氣度雍容,很襯得上是“紫薇花伴紫薇郎”。
——是呂湛,勾管安撫淩陽。
“阿貞。”呂湛走了過來,輕聲喊了一句。淩陽口音,很是生澀,應是很久沒有使用了的緣故。
“呂安撫還是喚我劉大娘吧。”劉貞拽緊了前胸後背腕上的幾個大包裹,硬聲說。
呂湛一笑,道:“劉大娘子故事講得好,看來這幾年也是學識長進。” 淩陽土話卻是越說越順,而離劉貞也是越來越近。
劉貞這才注意到這呂湛竟是又換了一身衣裳,乍看著還是早上的形製,顏色,走近了才能看清這衣紋、圖案全然不同,海獸葡萄的紋路瑰麗奇巧也很符合他武官的身份。
劉貞沒吭聲,隻注意呂湛的動作。
呂湛淡淡一笑,凝了眸子,沉聲道:“貞娘,我之前一直沒敢來看你,實在是因為做了對不住人的事。可如今既已經見了,再躲你,實在有些矯情。貞娘,我其實心裏並不是……”
她不自覺地退了一步,“呂安撫的心裏話對肖郡君說便是。我隻是一個後廚的粗使僕婦,與呂安撫並沒有可言的事。”
呂湛皺眉道:“貞娘,你既已見過秀慧,就該知道,我娶她實屬機緣巧合。我對你、對劉大哥、對劉阿爹並非無情。為何如今如此形同陌路?阿鈞為何退學?是不是家中困頓?我媽媽一直惦記著你……”
劉貞背過身去,想想這段時間來的好多事,不自覺哽咽道:“你為什麽要迴來?你若不迴來,哪怕你娶了公主也好,仙女也罷,跟我都沒有關係。”忽地又自嘲:“我真是笨,你娘在這,豈能不迴來?隻是你迴來,哪怕你什麽都不做,便也害苦了我,害苦了我全家!”
“阿貞,”呂湛伸手想去搭劉貞的肩頭,卻被她反射性地一躲,頹然收迴手,“天意弄人。我既已迴來了,官家也平定四海。往後有我照顧你們,你媽媽、阿鈞都會好的。你相信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