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錦哥,你說那幾隻蠶有什麽寶貝嗎?怎麽哥麽這幾天老是天天守著?”石桌這頭,張毅巴巴望了半晌最終忍不住偷偷小聲問對麵的小夥伴。
方錦也轉頭去看了下自家哥哥,以及他手邊的篩子, 一會兒後搖頭, 同樣小聲迴答:“不知道。”
張繼眼神飄過來, 倆小傢夥齊齊縮縮脖子, 迅速扭頭收腹挺胸, 正襟危坐, 目不斜視, 寫字。
張繼視線又輕飄飄收迴,隻是轉到方言身上時, 若有所思。
不過等到他翻到下麵最新幾張紙,看清上麵的內容後,麵色猛然一變,微擰著眉看下去,最後看完卻又恢複如常,當再看向方言及那幾隻蠶時,透著恍然。
想想側頭過去輕聲道:“之前你不是還說要買地?正好竹林那邊, 你覺得那裏合不合適?”
方言聽了有些驚訝,視線忽然瞥見他手邊的紙張,頓時明白了張繼為何又再次猜到他正煩惱的是什麽。
“那裏是還算合適,可是咱們已經買過兩個,再買那裏會不會……”太打眼了。
張繼一挑眉梢,方言頓了頓,輕咳一下,又道:“如果你也不反對的話,我們改天去看看吧。”
“好。”
“我覺得坡上就種柞樹,下麵就種菘藍茜草它們,梔子的話去移栽一些過來在後山這裏種一圈上去,到時開花還能賞花……”
“好。”張繼再次道好,笑著深深看著方言,視線都沒有移開一下。
不過話沒等他們付諸行動,家裏忽然來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當時方言正和方雅在烘烤蠶繭過後的房間裏收繭,張繼就帶著陳大牛還有張毅方錦在後山栽種梔子樹,花春生不知怎麽得到消息也自己來幫忙。
當馬車緩緩駛進村子的橋上時,兩邊人都還在忙得熱火朝天。
坪岸村沿路的田地裏依然還有村民在勞作,自然也就早發現了車子的方向是朝他們村去的,隻是自從張繼考中以後,村裏就不時有馬車來,他們多少也都見怪不怪了,隻是好奇一下來人的身份而已。
當時張齊也剛好在村子橋頭這裏垂釣,自從上次張繼他們帶著蘇二哥夫夫倆釣魚後,村裏的孩子們有多了項遊樂。
以往都是要到五六月份才開始下水摸魚捉蝦的,那次見到張毅方錦他們釣到魚後,有的孩子就偷偷弄了家裏娘親的縫衣針學著做成魚鉤,當然後果就是被老娘拿著掃把或柴禾攆著幾乎繞完整個村子的一頓打。
沒弄到針的也想盡辦法做魚鉤,然後每天一有空就跑到河邊釣魚,有時都能是成群結隊的。之後家裏大人看著偶爾也能給家裏添上點肉腥,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當掉了根針,沒再計較。
張齊當然不缺那麽一根針,本來他是不屑,總覺得為了吃條魚特意去坐半天不說,還要去挖那噁心的蟲子,想吃那還不如直接去鎮上買一條就是了,還又大又方便,何必費這些功夫?
因此以前每次見到張繼跟著方言眼巴巴的去河裏釣魚時,總忍不住想刺幾句。
家裏又不是缺那點買魚的銀子,至於嗎?所以當初心情好就賞臉的夾上一兩筷子,心情不好就讓他娘把那盤魚肉拿離他遠遠的,好在分家後,他也不用再勉強自己和那如破落戶一般的兩人一塊坐一桌吃飯了,他想吃什麽他娘總會有辦法在下次的飯桌上見著。
隻不過上次偶然見到蘇二哥居然跟著張繼一起去,還不止一次,加上村裏也漸漸廣泛起來,他看書看悶了,有次心血來潮就拿了兩塊綠豆糕跟村裏的一個小孩換了根魚竿,也嚐試了一下。
雖然依然沒能感受到為什麽這個能讓那些人這麽熱衷,但他也發現這個事兒倒是能打發他看書悶了後的無聊時間,因此倒也沒有一次就丟。
今天起來不想看書,張齊就又想起了這茬,就跟張春燕說了一聲晃悠悠出門了,而這一坐就幾乎坐了一早上。
橋那頭響起的馬蹄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但張齊也沒打算起身,倒是馬車在經過他身旁時停下了。
“這位公子,請問張……”
“張齊?”
本來還因為對方打擾到有些不悅迴頭的張繼,在聽到那略耳熟的聲音,忙抬頭去看,發現車裏的人居然是認識的,頓時一驚,一改漫不經心與不耐煩,連忙起身行禮。
“夫子?學生見過夫子。”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是溫潤有禮的笑容了,視線轉向另一個也即第一個出聲詢問的人,“這位是……”
來人之一的蘇老爺子眉眼淡淡,應了一聲,沒說那人的身份隻說了個姓氏,然後問他:“你怎麽在這?這是做什麽?”
張齊隨著他們的視線望向手中,看出他們眼裏的興趣,於是笑著把魚竿雙手遞上,答:“這是魚竿,釣魚用的,學生偶爾讀書累了就來這坐坐,解解乏。”
“哦?此物還能靜心?”中年男人麵露些許驚訝,就是蘇老爺子也多了點點好奇。
“是,學生也是偶然得此,因此……”
“老爺?可是到了?”
張齊正要講解,後麵車子裏忽然傳來一個溫婉的女聲,隨後車簾掀起一角,一位麽麽探出頭來,似乎還要下車過來詢問。
中年男子於是溫和一笑,沖蘇老爺子道:“看來還是先去張舉人那,讓夫人先安頓下來。”
</br>
“小錦哥,你說那幾隻蠶有什麽寶貝嗎?怎麽哥麽這幾天老是天天守著?”石桌這頭,張毅巴巴望了半晌最終忍不住偷偷小聲問對麵的小夥伴。
方錦也轉頭去看了下自家哥哥,以及他手邊的篩子, 一會兒後搖頭, 同樣小聲迴答:“不知道。”
張繼眼神飄過來, 倆小傢夥齊齊縮縮脖子, 迅速扭頭收腹挺胸, 正襟危坐, 目不斜視, 寫字。
張繼視線又輕飄飄收迴,隻是轉到方言身上時, 若有所思。
不過等到他翻到下麵最新幾張紙,看清上麵的內容後,麵色猛然一變,微擰著眉看下去,最後看完卻又恢複如常,當再看向方言及那幾隻蠶時,透著恍然。
想想側頭過去輕聲道:“之前你不是還說要買地?正好竹林那邊, 你覺得那裏合不合適?”
方言聽了有些驚訝,視線忽然瞥見他手邊的紙張,頓時明白了張繼為何又再次猜到他正煩惱的是什麽。
“那裏是還算合適,可是咱們已經買過兩個,再買那裏會不會……”太打眼了。
張繼一挑眉梢,方言頓了頓,輕咳一下,又道:“如果你也不反對的話,我們改天去看看吧。”
“好。”
“我覺得坡上就種柞樹,下麵就種菘藍茜草它們,梔子的話去移栽一些過來在後山這裏種一圈上去,到時開花還能賞花……”
“好。”張繼再次道好,笑著深深看著方言,視線都沒有移開一下。
不過話沒等他們付諸行動,家裏忽然來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當時方言正和方雅在烘烤蠶繭過後的房間裏收繭,張繼就帶著陳大牛還有張毅方錦在後山栽種梔子樹,花春生不知怎麽得到消息也自己來幫忙。
當馬車緩緩駛進村子的橋上時,兩邊人都還在忙得熱火朝天。
坪岸村沿路的田地裏依然還有村民在勞作,自然也就早發現了車子的方向是朝他們村去的,隻是自從張繼考中以後,村裏就不時有馬車來,他們多少也都見怪不怪了,隻是好奇一下來人的身份而已。
當時張齊也剛好在村子橋頭這裏垂釣,自從上次張繼他們帶著蘇二哥夫夫倆釣魚後,村裏的孩子們有多了項遊樂。
以往都是要到五六月份才開始下水摸魚捉蝦的,那次見到張毅方錦他們釣到魚後,有的孩子就偷偷弄了家裏娘親的縫衣針學著做成魚鉤,當然後果就是被老娘拿著掃把或柴禾攆著幾乎繞完整個村子的一頓打。
沒弄到針的也想盡辦法做魚鉤,然後每天一有空就跑到河邊釣魚,有時都能是成群結隊的。之後家裏大人看著偶爾也能給家裏添上點肉腥,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當掉了根針,沒再計較。
張齊當然不缺那麽一根針,本來他是不屑,總覺得為了吃條魚特意去坐半天不說,還要去挖那噁心的蟲子,想吃那還不如直接去鎮上買一條就是了,還又大又方便,何必費這些功夫?
因此以前每次見到張繼跟著方言眼巴巴的去河裏釣魚時,總忍不住想刺幾句。
家裏又不是缺那點買魚的銀子,至於嗎?所以當初心情好就賞臉的夾上一兩筷子,心情不好就讓他娘把那盤魚肉拿離他遠遠的,好在分家後,他也不用再勉強自己和那如破落戶一般的兩人一塊坐一桌吃飯了,他想吃什麽他娘總會有辦法在下次的飯桌上見著。
隻不過上次偶然見到蘇二哥居然跟著張繼一起去,還不止一次,加上村裏也漸漸廣泛起來,他看書看悶了,有次心血來潮就拿了兩塊綠豆糕跟村裏的一個小孩換了根魚竿,也嚐試了一下。
雖然依然沒能感受到為什麽這個能讓那些人這麽熱衷,但他也發現這個事兒倒是能打發他看書悶了後的無聊時間,因此倒也沒有一次就丟。
今天起來不想看書,張齊就又想起了這茬,就跟張春燕說了一聲晃悠悠出門了,而這一坐就幾乎坐了一早上。
橋那頭響起的馬蹄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但張齊也沒打算起身,倒是馬車在經過他身旁時停下了。
“這位公子,請問張……”
“張齊?”
本來還因為對方打擾到有些不悅迴頭的張繼,在聽到那略耳熟的聲音,忙抬頭去看,發現車裏的人居然是認識的,頓時一驚,一改漫不經心與不耐煩,連忙起身行禮。
“夫子?學生見過夫子。”再抬頭時臉上已經是溫潤有禮的笑容了,視線轉向另一個也即第一個出聲詢問的人,“這位是……”
來人之一的蘇老爺子眉眼淡淡,應了一聲,沒說那人的身份隻說了個姓氏,然後問他:“你怎麽在這?這是做什麽?”
張齊隨著他們的視線望向手中,看出他們眼裏的興趣,於是笑著把魚竿雙手遞上,答:“這是魚竿,釣魚用的,學生偶爾讀書累了就來這坐坐,解解乏。”
“哦?此物還能靜心?”中年男人麵露些許驚訝,就是蘇老爺子也多了點點好奇。
“是,學生也是偶然得此,因此……”
“老爺?可是到了?”
張齊正要講解,後麵車子裏忽然傳來一個溫婉的女聲,隨後車簾掀起一角,一位麽麽探出頭來,似乎還要下車過來詢問。
中年男子於是溫和一笑,沖蘇老爺子道:“看來還是先去張舉人那,讓夫人先安頓下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