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對這件事情沒有什麽太多的看法,按照田見秀所說的這件事情,最終失敗了對大家也沒有什麽影響,成功的反而能找到很多的。
首先就是不用和李恆打仗了,這就讓大家很高興了。
雖然沒有和李恆打過仗,但是他們也不是沒和李恆接觸過,寧武之戰就是他們與李恆接觸的第一次,那樣的炮火,他們心中記憶猶新。
其次有了官職,他們終於可以安穩的生活了,拿到手的東西終於可以攥在手裏麵了,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還繼續在戰場打仗。
刀槍無眼,誰知道誰會死在進攻的路上。
打了這麽多年的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倒下,一起同路來的人已經有很多都沒了,好不容易到了現在,擁有了現在的地位,為什麽要繼續送死?
“還有人有其他的事情嗎?”李自成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互相看了看,沒有人開口。
“既然沒有其他的事情,各自退下,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李自恆擺了擺手,自己先站起了身子,向外走了出去。
等到李自成走了之後,所有人也能站起身的向外走了出去。
路過李信身邊的時候,眾人表情不一,李過更是冷哼了一聲,一甩袖子,表達了自己對李信的不滿。
李信站在原地,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對於李信來說,李過不過就是一個蠢貨罷了,如果沒有李自成,他不是李自成的侄子,自己都不會和這樣的蠢貨說話,實在是浪費自己的語言。
等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李信臉上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神情。
雖然自己今天提出了這個建議,但是李信很希望所有人能夠反對自己的建議,尤其是李自成,不要同意自己這個建議,和所有人都同意。
李信的心裏明白自己這個建議是最好的。
對於所有人來說都能夠很好,大家有了地位,能夠安穩的生活,可問題在於血勇去哪裏了?自己這些人能夠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腔血勇。
如果喪失了這一腔血勇,自己這些人就廢了。
如果大家都不答應,要和李恆拚命,那麽血勇之氣就還在,這恰恰相反,沒有人答應所有人全部都認同了自己的說法,都接受了自己的安排。
無論是被嚇破膽也好,還是貪圖享樂也罷,這些人的血勇之氣沒有了。
一旦朝廷真的答應封李自成為王,再將自己提到的地盤給了李自成,李自成肯定會大封功臣,將這些人任命到地方上去為官。
這些人到了地方之上,會比原本的官員做得更好?
他們會把地方治理的很好,會清廉自守?別想了,不可能,這些人隻會成為新的大地主,新的士紳,對地方的剝削可能還會更激烈。
用不了多久,也就三五年的光景,一切就會變得不同了。到了那個時候,軍政荒廢,估計手下都會有人造反。
朝廷的軍隊也會打過來,到時候就真不是朝廷的對手。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李自成勵精圖治,將自己的地盤治理好,對手下嚴格約束,該殺的殺,該提拔的提拔,但是可能嗎?
李信的心裏麵更清楚,不可能。
李自成手下都是些什麽人?李信可太清楚了,原本他對李自成寄予厚望,可是在寧武之戰打敗了之後,在太原城的那些日子,李信可是看得太清楚了。
到了今時今日,李信隻是看得更清楚罷了。
邁著步子走出了屋子,李信抬起頭看著外麵的夜空,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事到如今,自己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隻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聽天由命。
希望安穩下來之後,自己能夠說服李自成與民休養生息,嚴懲貪官汙吏,能夠盡可能的培養自己的實力,將來爭霸天下。
想到這裏,李信邁著步子從後麵走了過去。
作為李自成的俘虜,李建泰這些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李信親自照顧他,吩咐了下麵的人,對他要足夠的客氣,安排的居所也還算不錯。
推開門走進去,李信就見到了正在看書的李建泰。
李建泰見到李信來了,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書,站起了身子,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李軍師,今日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
“叫我李信就可以了。”李信表情嚴肅的說道:“論年紀我比你小的多,論學問我隻不過是後學末進,您不必客氣。”
“好好。”李建泰點了點頭說道:“快坐,咱們坐下說。”
李信點了點頭,拉著李建泰坐下之後,抬起頭說道:“李閣老,今天我來的確實有一件事情想麻煩你,希望你能夠幫幫忙。”
“但講無妨。”李建泰連忙點頭道。
“據我所知,李恆已經帶著人馬趕到了昌平,在北邊虎視眈眈。”李信歎了一口氣說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應該要進京了。”
“李恆如果進京,李家父子便會掌握住京城,做董卓還是做曹操,隻不過是他們父子的一個念頭,李大人能夠甘心看朝廷落到這種地步?”
李建泰微微皺著眉頭,臉上的表情有一些遲疑,心裏麵正在不斷的盤算,李信的話讓他有一些聽不懂,但他明白這裏麵肯定有什麽深意。
“你的意思是?”李建泰試探的問道。
“很簡單。”李信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後說道:“我們希望你能夠進京一趟,我們想和皇上談一談,希望李大人能夠把我們的意思帶給皇上。”
李建泰臉上的表情瞬間就凝固了。
自己是怎麽出的北京城李建泰心裏麵很清楚,崇禎皇帝當時有多器重自己,現在就有多恨自己。
出北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送了自己一把尚方寶劍,現在自己迴去,崇禎皇帝肯定會再拿一把尚方寶劍,同樣也是給自己,隻不過這一次是捅給自己。
一刀捅死自己,恐怕還不解氣,說不定會把自己給淩遲處死。想到自己要遭遇的結局和場麵,李建泰頓時打了一個冷戰。
“李老弟。”李建泰哭喪著臉說道:“咱們兩個人都姓李,很多年前還可能是一家人,我已經投降你們了,你不能如此坑害我呀。”
“京城是什麽地方?我要是去了京城,我怎麽可能還有命迴來。皇上現在有多恨我,你應該清楚,我真要是去了,皇上肯定會把我淩遲處死。”
首先就是不用和李恆打仗了,這就讓大家很高興了。
雖然沒有和李恆打過仗,但是他們也不是沒和李恆接觸過,寧武之戰就是他們與李恆接觸的第一次,那樣的炮火,他們心中記憶猶新。
其次有了官職,他們終於可以安穩的生活了,拿到手的東西終於可以攥在手裏麵了,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還繼續在戰場打仗。
刀槍無眼,誰知道誰會死在進攻的路上。
打了這麽多年的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倒下,一起同路來的人已經有很多都沒了,好不容易到了現在,擁有了現在的地位,為什麽要繼續送死?
“還有人有其他的事情嗎?”李自成看著眾人問道。
眾人互相看了看,沒有人開口。
“既然沒有其他的事情,各自退下,該幹什麽幹什麽去。”李自恆擺了擺手,自己先站起了身子,向外走了出去。
等到李自成走了之後,所有人也能站起身的向外走了出去。
路過李信身邊的時候,眾人表情不一,李過更是冷哼了一聲,一甩袖子,表達了自己對李信的不滿。
李信站在原地,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對於李信來說,李過不過就是一個蠢貨罷了,如果沒有李自成,他不是李自成的侄子,自己都不會和這樣的蠢貨說話,實在是浪費自己的語言。
等到人走的差不多了,李信臉上露出了一抹複雜的神情。
雖然自己今天提出了這個建議,但是李信很希望所有人能夠反對自己的建議,尤其是李自成,不要同意自己這個建議,和所有人都同意。
李信的心裏明白自己這個建議是最好的。
對於所有人來說都能夠很好,大家有了地位,能夠安穩的生活,可問題在於血勇去哪裏了?自己這些人能夠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腔血勇。
如果喪失了這一腔血勇,自己這些人就廢了。
如果大家都不答應,要和李恆拚命,那麽血勇之氣就還在,這恰恰相反,沒有人答應所有人全部都認同了自己的說法,都接受了自己的安排。
無論是被嚇破膽也好,還是貪圖享樂也罷,這些人的血勇之氣沒有了。
一旦朝廷真的答應封李自成為王,再將自己提到的地盤給了李自成,李自成肯定會大封功臣,將這些人任命到地方上去為官。
這些人到了地方之上,會比原本的官員做得更好?
他們會把地方治理的很好,會清廉自守?別想了,不可能,這些人隻會成為新的大地主,新的士紳,對地方的剝削可能還會更激烈。
用不了多久,也就三五年的光景,一切就會變得不同了。到了那個時候,軍政荒廢,估計手下都會有人造反。
朝廷的軍隊也會打過來,到時候就真不是朝廷的對手。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李自成勵精圖治,將自己的地盤治理好,對手下嚴格約束,該殺的殺,該提拔的提拔,但是可能嗎?
李信的心裏麵更清楚,不可能。
李自成手下都是些什麽人?李信可太清楚了,原本他對李自成寄予厚望,可是在寧武之戰打敗了之後,在太原城的那些日子,李信可是看得太清楚了。
到了今時今日,李信隻是看得更清楚罷了。
邁著步子走出了屋子,李信抬起頭看著外麵的夜空,臉上露出了一抹苦笑,事到如今,自己也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隻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聽天由命。
希望安穩下來之後,自己能夠說服李自成與民休養生息,嚴懲貪官汙吏,能夠盡可能的培養自己的實力,將來爭霸天下。
想到這裏,李信邁著步子從後麵走了過去。
作為李自成的俘虜,李建泰這些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李信親自照顧他,吩咐了下麵的人,對他要足夠的客氣,安排的居所也還算不錯。
推開門走進去,李信就見到了正在看書的李建泰。
李建泰見到李信來了,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書,站起了身子,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李軍師,今日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
“叫我李信就可以了。”李信表情嚴肅的說道:“論年紀我比你小的多,論學問我隻不過是後學末進,您不必客氣。”
“好好。”李建泰點了點頭說道:“快坐,咱們坐下說。”
李信點了點頭,拉著李建泰坐下之後,抬起頭說道:“李閣老,今天我來的確實有一件事情想麻煩你,希望你能夠幫幫忙。”
“但講無妨。”李建泰連忙點頭道。
“據我所知,李恆已經帶著人馬趕到了昌平,在北邊虎視眈眈。”李信歎了一口氣說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應該要進京了。”
“李恆如果進京,李家父子便會掌握住京城,做董卓還是做曹操,隻不過是他們父子的一個念頭,李大人能夠甘心看朝廷落到這種地步?”
李建泰微微皺著眉頭,臉上的表情有一些遲疑,心裏麵正在不斷的盤算,李信的話讓他有一些聽不懂,但他明白這裏麵肯定有什麽深意。
“你的意思是?”李建泰試探的問道。
“很簡單。”李信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後說道:“我們希望你能夠進京一趟,我們想和皇上談一談,希望李大人能夠把我們的意思帶給皇上。”
李建泰臉上的表情瞬間就凝固了。
自己是怎麽出的北京城李建泰心裏麵很清楚,崇禎皇帝當時有多器重自己,現在就有多恨自己。
出北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送了自己一把尚方寶劍,現在自己迴去,崇禎皇帝肯定會再拿一把尚方寶劍,同樣也是給自己,隻不過這一次是捅給自己。
一刀捅死自己,恐怕還不解氣,說不定會把自己給淩遲處死。想到自己要遭遇的結局和場麵,李建泰頓時打了一個冷戰。
“李老弟。”李建泰哭喪著臉說道:“咱們兩個人都姓李,很多年前還可能是一家人,我已經投降你們了,你不能如此坑害我呀。”
“京城是什麽地方?我要是去了京城,我怎麽可能還有命迴來。皇上現在有多恨我,你應該清楚,我真要是去了,皇上肯定會把我淩遲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