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映見她兩眼放光,笑道:“收拾嫁妝時找出來的,你小時候可喜歡了。”
顧荷放下碗碟走到燈柱前細細查看,這個兔兒爺燈罩其實雕功不好,但設有機簧,將拉線拉上一尺再放開,兔兒爺畫麵便會徐徐轉動,像是在遊街一般。
翠堤此時又點上了另一盞燈罩,該燈罩會切換皮影小人,一匣皮影可容300張,還可以更換,均是她小時候愛過的裝飾。
她看著滿屋的跑馬燈,感覺自己又迴到了五六歲時無憂無慮的年代。眼中溢滿了淚水。
楊映上前抱住女兒:“我該多麽想你!荷兒!”
顧荷捏緊了袖裏母親給她搞來的成事藥囊,一字一頓道:“母親,皇帝一死我就迴到你身邊,我保證,這一世,我不會讓咱家任何人受一點傷害!”
第6章 再入東宮
大婚當日
清晨五更,迎親隊伍便上門來了。
兩邊都是有頭有麵的朝臣,並無民間各種戲耍形式。
新郎頭頂孔雀柃,身批大紅袍,手持一柄三尺金蛇杖,腳踏流雲靴,與中堂對二老奉了壽茶,金銀綢緞,玉器珠寶等彩禮。
顧忠良送與他一把玄鐵神劍,楊映送他一塊和田玉佩。三位顧氏兄弟也多有玩物相送,顧雍送了一隻白眉灰鸚鵡,見此物,魯駿王不由得眼前一亮露出笑意。
其餘時間,眾人皆是當走過場一樣,各自心懷異想,場麵不甚熱鬧。
行完禮數,紅芸著七彩粉衣攙扶著顧荷行至中庭。夫婦拜了高堂後,魯駿王用金杖將顧荷引至他備好的高轎裏。
他自己也跨上一挽了紅畿的高頭白馬,紅芸上了顧府的陪嫁轎子,顧府還出了二十仆傭抬嫁妝。他們自身也算是嫁妝的一部分錢,過去以後需伺候小夫妻的,是以這十人裏,有裁縫有廚子有劍客有文士,紛紛挽起袖子做一日的挑夫。
前方駿王的五十人隊伍開道,之後是新娘,陪嫁,再後又是五十人斷後給百姓分喜糖喜果,隔一段路程便拋出好些銅錢,一路上百姓追捧,場麵倒也很是熱鬧。
到的駿王府,馬隊先行入府,接下來又從側門出,除了新娘和陪嫁外,其餘人等皆在側門外守候。
駿王用金杖將新娘接引出轎,一路引至中堂,皇帝與斐夫人端坐高堂,皇帝顯然興致很高,時不時清笑兩聲。
顧荷還沒有見過這一世的皇帝,但拜過天地後她就要迴新房去等待婚禮結束。
新人對拜,敬酒高堂後,皇帝送與顧荷一副金冠,裴夫人賜了一個玉鐲。
此時皇帝突然宣李公公,顧荷才第一次聽到這一世的李公公的聲音,這是上一世宮裏唯一一個同情她幫過她的宮人,眼眶不由得微微一紅。
李公公宣昭,令魯駿王賀春為太子,官居一品,賞良田千畝,三日後入住東宮。
眾人皆驚喜此封賞來得如此快,如此突然,場麵一下子熱鬧起來。
裴夫人一邊的一眾親友開心的不得了,馬上開席了。顧荷卻按照規矩被引至新房,隻端來部分小菜解飢。
老媽子一走她就迫不及待的把蓋帕扯下來透氣。
新房裝點華麗,床上鋪著一張錦繡白帕,枕頭也是江南繡工密密織成的麵子,棉被溫軟,她撫上去感到無比舒適。
起身查看其餘家具,梳妝檯上隻有一柄梳子,真是無心之極,甚至可謂怠慢。她輕笑一聲,把頭上七七八八插的簪子都取了下來,排成一排,像極了一堆匕首。
餐桌上點著兩根高壯的紅燭,已經燃過的地方可以看到用金粉暗刻了“百年好合,花好月圓”兩排字,用蠟上乘,燃過並不滴淚。
她於是給自己斟了一杯小酒,吃起菜來。菜吃的七七八八時,正殿還沒完事,不知道皇帝一家在高興的討論些什麽。
她往門口喊了兩聲:“有人嗎?”
便進來一名年輕女子,她打量她一會兒道:“可知我帶來的女眷安放何處?”
來人搖頭。
唉,“那你把這些酒菜都收了吧,再來點清茶。”
來人換走酒菜放上茶水。她往茶水裏加了些□□便上床和衣歇息了。
沒過多久,有人開門,在桌旁小坐,端詳她的睡姿。她聽到來人喝了桌上茶水,心下暗喜,不由麵露微笑。
賀春終於走到床前,板過她身子道:“娘子久等了。”
她笑著搖搖頭,上一世原本的立儲熱門人物,奪位失敗以後被發配兩廣的鎮南王賀春,大賀詢六歲,此時若是她沒記錯,已經有了三房側室。
已為過人婦的她,也疲於做戲,隻微笑著進行著一切。賀春對於她如此開放和大膽大感驚奇,藥力催動,也開始行起事來。
***
三日後,太子夫妻移家東宮,擺脫了裴夫人以及一行用不順手的傭人。一切物事和僕從都換成了皇室配置。
她隻帶了紅芸一人,將日子安排的妥帖舒服。
隻一件,就是她不想出這一片宮牆。
隻在屋裏宅著,練字看書,後又有胎動,於昱年五月,生下兒子賀有。
威德四十六年,皇上駕崩。太子賀春繼位,時年二十六歲,顧荷二十歲,其子賀有兩歲。
發喪後舉國悲慟,然其六子賀詢卻還在微服出遊,遲遲不歸。遂德帝賀春隻好將其貶為從三品,除鎮北王名,然而他也不知是信使尋不到人或是本人生死未卜,總之整個人消失了。
</br>
顧荷放下碗碟走到燈柱前細細查看,這個兔兒爺燈罩其實雕功不好,但設有機簧,將拉線拉上一尺再放開,兔兒爺畫麵便會徐徐轉動,像是在遊街一般。
翠堤此時又點上了另一盞燈罩,該燈罩會切換皮影小人,一匣皮影可容300張,還可以更換,均是她小時候愛過的裝飾。
她看著滿屋的跑馬燈,感覺自己又迴到了五六歲時無憂無慮的年代。眼中溢滿了淚水。
楊映上前抱住女兒:“我該多麽想你!荷兒!”
顧荷捏緊了袖裏母親給她搞來的成事藥囊,一字一頓道:“母親,皇帝一死我就迴到你身邊,我保證,這一世,我不會讓咱家任何人受一點傷害!”
第6章 再入東宮
大婚當日
清晨五更,迎親隊伍便上門來了。
兩邊都是有頭有麵的朝臣,並無民間各種戲耍形式。
新郎頭頂孔雀柃,身批大紅袍,手持一柄三尺金蛇杖,腳踏流雲靴,與中堂對二老奉了壽茶,金銀綢緞,玉器珠寶等彩禮。
顧忠良送與他一把玄鐵神劍,楊映送他一塊和田玉佩。三位顧氏兄弟也多有玩物相送,顧雍送了一隻白眉灰鸚鵡,見此物,魯駿王不由得眼前一亮露出笑意。
其餘時間,眾人皆是當走過場一樣,各自心懷異想,場麵不甚熱鬧。
行完禮數,紅芸著七彩粉衣攙扶著顧荷行至中庭。夫婦拜了高堂後,魯駿王用金杖將顧荷引至他備好的高轎裏。
他自己也跨上一挽了紅畿的高頭白馬,紅芸上了顧府的陪嫁轎子,顧府還出了二十仆傭抬嫁妝。他們自身也算是嫁妝的一部分錢,過去以後需伺候小夫妻的,是以這十人裏,有裁縫有廚子有劍客有文士,紛紛挽起袖子做一日的挑夫。
前方駿王的五十人隊伍開道,之後是新娘,陪嫁,再後又是五十人斷後給百姓分喜糖喜果,隔一段路程便拋出好些銅錢,一路上百姓追捧,場麵倒也很是熱鬧。
到的駿王府,馬隊先行入府,接下來又從側門出,除了新娘和陪嫁外,其餘人等皆在側門外守候。
駿王用金杖將新娘接引出轎,一路引至中堂,皇帝與斐夫人端坐高堂,皇帝顯然興致很高,時不時清笑兩聲。
顧荷還沒有見過這一世的皇帝,但拜過天地後她就要迴新房去等待婚禮結束。
新人對拜,敬酒高堂後,皇帝送與顧荷一副金冠,裴夫人賜了一個玉鐲。
此時皇帝突然宣李公公,顧荷才第一次聽到這一世的李公公的聲音,這是上一世宮裏唯一一個同情她幫過她的宮人,眼眶不由得微微一紅。
李公公宣昭,令魯駿王賀春為太子,官居一品,賞良田千畝,三日後入住東宮。
眾人皆驚喜此封賞來得如此快,如此突然,場麵一下子熱鬧起來。
裴夫人一邊的一眾親友開心的不得了,馬上開席了。顧荷卻按照規矩被引至新房,隻端來部分小菜解飢。
老媽子一走她就迫不及待的把蓋帕扯下來透氣。
新房裝點華麗,床上鋪著一張錦繡白帕,枕頭也是江南繡工密密織成的麵子,棉被溫軟,她撫上去感到無比舒適。
起身查看其餘家具,梳妝檯上隻有一柄梳子,真是無心之極,甚至可謂怠慢。她輕笑一聲,把頭上七七八八插的簪子都取了下來,排成一排,像極了一堆匕首。
餐桌上點著兩根高壯的紅燭,已經燃過的地方可以看到用金粉暗刻了“百年好合,花好月圓”兩排字,用蠟上乘,燃過並不滴淚。
她於是給自己斟了一杯小酒,吃起菜來。菜吃的七七八八時,正殿還沒完事,不知道皇帝一家在高興的討論些什麽。
她往門口喊了兩聲:“有人嗎?”
便進來一名年輕女子,她打量她一會兒道:“可知我帶來的女眷安放何處?”
來人搖頭。
唉,“那你把這些酒菜都收了吧,再來點清茶。”
來人換走酒菜放上茶水。她往茶水裏加了些□□便上床和衣歇息了。
沒過多久,有人開門,在桌旁小坐,端詳她的睡姿。她聽到來人喝了桌上茶水,心下暗喜,不由麵露微笑。
賀春終於走到床前,板過她身子道:“娘子久等了。”
她笑著搖搖頭,上一世原本的立儲熱門人物,奪位失敗以後被發配兩廣的鎮南王賀春,大賀詢六歲,此時若是她沒記錯,已經有了三房側室。
已為過人婦的她,也疲於做戲,隻微笑著進行著一切。賀春對於她如此開放和大膽大感驚奇,藥力催動,也開始行起事來。
***
三日後,太子夫妻移家東宮,擺脫了裴夫人以及一行用不順手的傭人。一切物事和僕從都換成了皇室配置。
她隻帶了紅芸一人,將日子安排的妥帖舒服。
隻一件,就是她不想出這一片宮牆。
隻在屋裏宅著,練字看書,後又有胎動,於昱年五月,生下兒子賀有。
威德四十六年,皇上駕崩。太子賀春繼位,時年二十六歲,顧荷二十歲,其子賀有兩歲。
發喪後舉國悲慟,然其六子賀詢卻還在微服出遊,遲遲不歸。遂德帝賀春隻好將其貶為從三品,除鎮北王名,然而他也不知是信使尋不到人或是本人生死未卜,總之整個人消失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