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西域戰略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與大食的恩怨,在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
這個時代的地球存在幾個超級強國,大唐、羅馬,還有一個就是大食。
大食在天寶九年剛結束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開啟了阿拔斯王朝的序幕。
正史上,天寶十年,大唐與大食發生了赫赫有名的怛羅斯戰役。
與大唐打的就是阿拔斯王朝。
說起來,從開元三年,倭馬亞王朝就陷入了內亂,無暇幹預西域,大唐開始了西域的急速拓邊。
大唐的主要地盤在蔥嶺以東,大唐西域精銳維護的也是西域以東的秩序,是西域各小國的宗主國。
穩定大食內部後的阿拔斯王朝,也就是天寶九年,大食改朝換代,新上任的哈裏發快速將戰略目光投到西域一帶。
但這個時候,阿拔斯依然還不敢跟大唐正麵硬剛。
因為在西域,大唐是名副其實的秩序製定和維護者。
最典型的是天寶六載,高仙芝征討小勃律國一事。
那之前,吐蕃將戰略推到西域,讚普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小勃律王,小勃律王臣服吐蕃。
天寶六載,高仙芝臨危受命,征討小勃律國。
要知道,小勃律國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
小勃律國和西域其他諸位一直認為,有吐蕃的扶持,唐軍根本不敢勞師遠征。
但李隆基這樣神一樣的男人,選出來的高仙芝這樣神一樣的男人,雙方一拍即合。
幹?
那就幹!
高仙芝帶著一萬步騎,一百天行軍數千裏,翻越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一口氣就幹到了小勃律國門口。
然後半口氣就滅掉了小勃律國。
吐蕃軍根本還來不及救援。
此戰西域七十二國震驚,原本與還想著是不是與吐蕃接觸接觸的那些小國,立刻倒向大唐。
天寶九載的大食國內亂平定後,目光投到西域,才發現唐軍已經在西域打出了赫赫威名。
當然,正史上,天寶十載的怛羅斯戰役,是以石國勾結吐蕃和突騎施為導火索,兩大超級帝國在西域爭奪話語權的戰爭。
隻不過,李倓穿越過來的這個時空,安史之亂在天寶十載暴發,提前了四年爆發。
但高仙芝在天寶九載擊敗石國,天寶十載正月到長安獻俘這件事卻沒有受到李倓的影響。
石國已經被高仙芝攻破。
既然石國已經被高仙芝攻破,那高仙芝為何在奏疏裏說石國多次與吐蕃人眉來眼去?
這裏的石國人是指逃走的石國王子。
這位石國王子不僅僅在西域與吐蕃人眉來眼去,還跑到了大食國去求援。
大食國一看,嘿,這出兵的理由不就來了?
天寶十載的怛羅斯之戰是這樣爆發的。
當然,這個時空的天寶十載,高仙芝留在了長安,所以沒有爆發怛羅斯之戰。
但眼下,李倓從高仙芝的奏疏可以推斷出,大食國已經在西域快速行動起來。
西域的局勢到了空前緊張的時候,而西域又是吐蕃的戰略要地。
所以,李倓才推測,如果吐蕃在西南失利,一定還會再將戰略重心放迴西域。
因為大食的參與進來,大唐在西域多了一個空前的強敵。
吐蕃是願意坐收漁翁之利的。
對於西域的格局,其實大唐的臣子們也都很清楚。
包括李泌、元載,甚至劉晏、裴冕等人。
但他們對大食國卻缺少了認識。
元載說道:“聖人,高仙芝小勃律國和石國取得勝利後,西域諸國都不敢再對抗大唐,大食不會貿然出兵的。”
“不不,西域局勢極其複雜,吐蕃人能聯絡小勃律國,大食人又收留了石國王子,而西域一部分人想脫離大唐久矣,朕擔心的是大食人先秘密聯絡他們,並給予承諾。”
大臣們對皇帝的猜想感到震驚。
高仙芝都把戰爭打成那樣了,西域那些國家還敢心懷不軌?
“吐蕃人在西域必然也收到了風聲的。”李倓繼續道,“吐蕃人在劍南道失利,會不會往西域增兵,並聯合大食?”
元載怔了怔,道:“倒是有可能,西域小國都是牆頭草。”
“既然西南局勢會影響到西域局勢,我們是不是應該往西域增兵?”李倓掃視一轉在場所有人。
裴冕道:“聖人,我們現在往河北投送物資,往遼東投送物資,往西南投送物資,又往隴右投送物資,如果再加上西域,恐怕……”
“裴公所言有理。”劉晏說道,“目前國庫已經到了極限,西域離長安太遠,想要往那裏投送物資,必須先增加騾子和馬。”
唐軍的披甲率是極高的,能達到60-80%,除去後勤保障人員,幾乎戰場上人人披甲,並且唐軍實現了軍隊騾馬化,按唐軍的標準編製,塞外遠征部隊,每十個步兵就有要六匹馱馬,也可以用驢騾取代。
這是高仙芝能長途奔襲數千裏打滅國戰的基礎。
但蔥嶺一帶,也是天寶年間的極限了。
畢竟天寶年間,大唐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大唐權貴又揮霍無度。
“要投入多少馬或者驢騾?”李倓問道。
“目前安西有兩萬四千兵馬,有戰馬三千匹,馱馬六萬,能滿足一萬兵力遠征。”劉晏迴答道,“從安西四鎮調度一萬兵力是比較理想的,其他兵力留守各鎮,以防止吐蕃人進犯。”
“騎兵數量能否再擴建?”李倓問道。
“騎兵數量可以擴增,但一是需要充足的戰馬,二是需要充足的兵源,西域太遠了,很多人不願意去。”
“不願意去,就鼓勵移民,如何?”李倓又道。
“移民通常帶著強迫性,百姓更不願意。”
“給錢、給地,並且鼓勵移民去西域養馬、耕種、從商。”
皇帝的語氣是堅定的。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為何皇帝對西域突然如此熱衷起來。
“吐蕃人接下來必然會在西域有行動,朕還收到消息,葛邏祿人已經暗地裏投靠了大食。”
“朕這就給高仙芝書信一封,讓他防著葛邏祿人。”李倓道。
這個時代的地球存在幾個超級強國,大唐、羅馬,還有一個就是大食。
大食在天寶九年剛結束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開啟了阿拔斯王朝的序幕。
正史上,天寶十年,大唐與大食發生了赫赫有名的怛羅斯戰役。
與大唐打的就是阿拔斯王朝。
說起來,從開元三年,倭馬亞王朝就陷入了內亂,無暇幹預西域,大唐開始了西域的急速拓邊。
大唐的主要地盤在蔥嶺以東,大唐西域精銳維護的也是西域以東的秩序,是西域各小國的宗主國。
穩定大食內部後的阿拔斯王朝,也就是天寶九年,大食改朝換代,新上任的哈裏發快速將戰略目光投到西域一帶。
但這個時候,阿拔斯依然還不敢跟大唐正麵硬剛。
因為在西域,大唐是名副其實的秩序製定和維護者。
最典型的是天寶六載,高仙芝征討小勃律國一事。
那之前,吐蕃將戰略推到西域,讚普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小勃律王,小勃律王臣服吐蕃。
天寶六載,高仙芝臨危受命,征討小勃律國。
要知道,小勃律國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
小勃律國和西域其他諸位一直認為,有吐蕃的扶持,唐軍根本不敢勞師遠征。
但李隆基這樣神一樣的男人,選出來的高仙芝這樣神一樣的男人,雙方一拍即合。
幹?
那就幹!
高仙芝帶著一萬步騎,一百天行軍數千裏,翻越蔥嶺,也就是帕米爾高原,一口氣就幹到了小勃律國門口。
然後半口氣就滅掉了小勃律國。
吐蕃軍根本還來不及救援。
此戰西域七十二國震驚,原本與還想著是不是與吐蕃接觸接觸的那些小國,立刻倒向大唐。
天寶九載的大食國內亂平定後,目光投到西域,才發現唐軍已經在西域打出了赫赫威名。
當然,正史上,天寶十載的怛羅斯戰役,是以石國勾結吐蕃和突騎施為導火索,兩大超級帝國在西域爭奪話語權的戰爭。
隻不過,李倓穿越過來的這個時空,安史之亂在天寶十載暴發,提前了四年爆發。
但高仙芝在天寶九載擊敗石國,天寶十載正月到長安獻俘這件事卻沒有受到李倓的影響。
石國已經被高仙芝攻破。
既然石國已經被高仙芝攻破,那高仙芝為何在奏疏裏說石國多次與吐蕃人眉來眼去?
這裏的石國人是指逃走的石國王子。
這位石國王子不僅僅在西域與吐蕃人眉來眼去,還跑到了大食國去求援。
大食國一看,嘿,這出兵的理由不就來了?
天寶十載的怛羅斯之戰是這樣爆發的。
當然,這個時空的天寶十載,高仙芝留在了長安,所以沒有爆發怛羅斯之戰。
但眼下,李倓從高仙芝的奏疏可以推斷出,大食國已經在西域快速行動起來。
西域的局勢到了空前緊張的時候,而西域又是吐蕃的戰略要地。
所以,李倓才推測,如果吐蕃在西南失利,一定還會再將戰略重心放迴西域。
因為大食的參與進來,大唐在西域多了一個空前的強敵。
吐蕃是願意坐收漁翁之利的。
對於西域的格局,其實大唐的臣子們也都很清楚。
包括李泌、元載,甚至劉晏、裴冕等人。
但他們對大食國卻缺少了認識。
元載說道:“聖人,高仙芝小勃律國和石國取得勝利後,西域諸國都不敢再對抗大唐,大食不會貿然出兵的。”
“不不,西域局勢極其複雜,吐蕃人能聯絡小勃律國,大食人又收留了石國王子,而西域一部分人想脫離大唐久矣,朕擔心的是大食人先秘密聯絡他們,並給予承諾。”
大臣們對皇帝的猜想感到震驚。
高仙芝都把戰爭打成那樣了,西域那些國家還敢心懷不軌?
“吐蕃人在西域必然也收到了風聲的。”李倓繼續道,“吐蕃人在劍南道失利,會不會往西域增兵,並聯合大食?”
元載怔了怔,道:“倒是有可能,西域小國都是牆頭草。”
“既然西南局勢會影響到西域局勢,我們是不是應該往西域增兵?”李倓掃視一轉在場所有人。
裴冕道:“聖人,我們現在往河北投送物資,往遼東投送物資,往西南投送物資,又往隴右投送物資,如果再加上西域,恐怕……”
“裴公所言有理。”劉晏說道,“目前國庫已經到了極限,西域離長安太遠,想要往那裏投送物資,必須先增加騾子和馬。”
唐軍的披甲率是極高的,能達到60-80%,除去後勤保障人員,幾乎戰場上人人披甲,並且唐軍實現了軍隊騾馬化,按唐軍的標準編製,塞外遠征部隊,每十個步兵就有要六匹馱馬,也可以用驢騾取代。
這是高仙芝能長途奔襲數千裏打滅國戰的基礎。
但蔥嶺一帶,也是天寶年間的極限了。
畢竟天寶年間,大唐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大唐權貴又揮霍無度。
“要投入多少馬或者驢騾?”李倓問道。
“目前安西有兩萬四千兵馬,有戰馬三千匹,馱馬六萬,能滿足一萬兵力遠征。”劉晏迴答道,“從安西四鎮調度一萬兵力是比較理想的,其他兵力留守各鎮,以防止吐蕃人進犯。”
“騎兵數量能否再擴建?”李倓問道。
“騎兵數量可以擴增,但一是需要充足的戰馬,二是需要充足的兵源,西域太遠了,很多人不願意去。”
“不願意去,就鼓勵移民,如何?”李倓又道。
“移民通常帶著強迫性,百姓更不願意。”
“給錢、給地,並且鼓勵移民去西域養馬、耕種、從商。”
皇帝的語氣是堅定的。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為何皇帝對西域突然如此熱衷起來。
“吐蕃人接下來必然會在西域有行動,朕還收到消息,葛邏祿人已經暗地裏投靠了大食。”
“朕這就給高仙芝書信一封,讓他防著葛邏祿人。”李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