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王不太懂中原,他無法判定中原的局勢。


    就像21世紀,就算有互聯網,網民也無法真實判斷大洋彼岸的局勢一樣。


    奚王用那種看傻逼一樣的眼神看著王伷:“有如此富裕的地方,你們為何不去?”


    王伷愣了一下,沒想到這個披著羊皮的野蠻人,腦瓜子還挺靈活,還能提出反問句。


    王伷說道:“實不相瞞,我們現在和叛軍在打仗,我們並不想與閣下大動幹戈。”


    “那好啊!你們與叛軍打仗,我趁機吃掉你們!”奚王哈哈大笑。


    “閣下要吃掉我們,至少也得脫幾層皮下來,甚至傷筋動骨,畢竟幽州兵馬善戰,閣下也不是不知道。”


    “你敢威脅我?”奚王瞬間拔出刀,兇光畢露。


    “眼下我為閣下指出一條發財的路,難道有錯嗎,閣下可以殺了我,殺我後,史思明必然認為閣下要宣戰,雙方在此打一場,兩敗俱傷,而滄州的財富、美女卻放在那裏不取,這損失並非我的,而是閣下的。”


    “我殺了史思明再去取也不遲!”


    “殺了史思明,您的士兵也會折損嚴重,南麵的叛軍對滄州的財富也垂涎欲滴,他們會眼睜睜看著您取得滄州的財富嗎?”


    奚王這才沉默下來,他看了一眼契丹首領李楷落。


    李楷落對他點了點頭,顯然同意王伷的說法。


    “哈哈哈,史思明有你這樣的手下,很不錯,願不願意加入我們,一起發財?”


    王伷又說道:“如果我輕易背叛史思明,您還願意放心的用我嗎?”


    奚王又是一愣,覺得這唐人實在聰明,任何一句話都能說到重點上去。


    他不知道,眼前這個人可是天寶年間的進士。


    宋明清考進士已經是全國最優秀的那一批人,而唐朝的進士,簡直是地獄級別的難度。


    能在大唐考上進士的人,比21世紀的什麽省狀元,還要牛逼。


    王伷節操差了一點點,麵對生死,屬於正常人範圍,但如果要質疑他的智力,那就大錯特錯了。


    “好好好,閣下的話我們知道了,以後如果還有機會,我們可以再做做交易。”奚王說道。


    “您是答應了嗎?”


    “迴去告訴史思明,我們奚族跟他的那筆賬以後遲早還會算,但不是現在。”


    “我一定將閣下的話帶到,希望以後我們雙方都還有合作的機會。”


    離開之後,王伷鬆了一口氣。


    他背後全部被冷汗浸濕。


    格老子滴!


    這些蠻夷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還好老子機靈!


    他歎了口氣,一邊的助手問道:“王公何故憂愁,我們現在不是完成任務了嗎?”


    “胡人殺人不眨眼,叛軍殘暴。”王伷無奈地說道,“朝廷又軟弱,那些大官平時耀武揚威,關鍵時刻還不是想用我們的命去填!這天下,就沒有好待的地方!難啊!”


    感慨一番後,王伷趕迴史思明的營帳複命,他還帶著了奚王的信物以及信箋。


    “好好好!”史思明大喜,“這下奚人和契丹人的威脅暫時解除了,可以騰出手來好好和田承嗣玩一玩了。“


    六月初九,奚人和契丹人的大軍轉向,在進入薊州後,突然開始南下,快速穿過幽州東南部,往滄州方向推進。


    史思明的斥候向他匯報了這件事。


    為了確保奚人和契丹人真的南下滄州,史思明又等了兩日,直到六月十一日,斥候再一次匯報了奚人和契丹人的行蹤。


    此時的奚族和契丹大軍已經進入滄州地界。


    “滄州守將是那個叫張巡的?”史思明再一次確認了一遍。


    “是的。”


    “滄州有多少兵馬來著?”


    史朝清搶著迴答道:“之前長安對外宣稱往河北調集五十萬大軍,滄州怎麽也得有個十萬大軍吧?”


    “十萬大軍?”史思明愣了一下。


    一邊的史朝義臉上露出一絲嘲諷,他說道:“滄州怎麽可能有十萬大軍,滄州之民逃走者,至少有四成以上,如今整個州的民眾不過四十幾萬,想要養十萬大軍,能養得起麽?”


    史朝清忍不住露出了尷尬。


    不等史朝清在說什麽,史朝義繼續說道:“就算長安給滄州安排十萬大軍,那也是今年正月下的命令,現在才六月,十萬大軍能如此快集結滄州?”


    “在滄州本地招募不可以麽?”


    “本地十抽一,也隻能抽出四萬人馬,十抽一之後,本地農業基本上廢了,如何維持滄州唐軍日常?”


    史朝清徹底沉默下來。


    “別說了!”史思明冷哼一聲,“滄州到底有多少兵馬?”


    “下官估算,最多一萬兵馬。”耿仁智說道,“按照這個進程,張巡能在半年招募一萬多人,已經算快,畢竟河北道如今到處是流民,張巡不可能招募流民去滄州。”


    這一點耿仁智倒是說得對,大唐幾乎不用流民打仗。


    大唐的府兵那都是有門檻的。


    到了這個時代,府兵製雖然瓦解,但是唐軍也不是什麽人都要。


    否則杜甫怎麽會寫下那句“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的詩句了。


    這個時代的良家子都是有產階級,是有田的,甚至算富農的。


    可不要以為大唐的富農很少。


    大唐之所以是中國古代的巔峰,是因為大唐的收入結構很神奇,與大漢的偏向上層不同,大唐節製上層,而普惠基層。


    什麽意思?


    大唐的這套規則是盡量限製上層對社會的盤剝,盡量讓社會財富在民間均勻分布。


    這就是均田製和府兵製最核心的地方。


    大唐需要將這些生產資料給到基層,基層有大量的地種,就有恆產。


    當需要打仗的時候,府兵自備軍備和糧食,朝廷再調運一批軍糧。


    如此這般,大唐誕生了大量的富農。


    這些富農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也是大唐對外征戰的主力軍,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張巡本人就是良家子弟,又是開元年間的進士,他是肯定不會去招募流民的。


    所以,耿仁智所說幾乎一分不差。


    “無論張巡招募何人,現在胡人有六萬鐵騎,之前清河富裕,現在滄州可不一樣,我不信張巡有三頭六臂!”


    說完,史思明起身道:“重新集結大軍,我要一戰打廢田承嗣,再迴頭反殺這些胡人!”


    “是!”


    就在史思明覺得自己可以上天的時候,一封令他再次如墜冰窟的消息傳來了:迴紇騎兵殺來了!


    ps:斷了一段時間,各位實在抱歉哈,大概一周之後出院,出院了時間就充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