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倓和李泌商談之時,張暘到門口。


    “三郎,宮外有人自稱是江左蕭家的蕭恆,想要進宮麵聖。”


    “蕭恆?”李倓倒是頗有幾分吃驚。


    算起來,離開揚州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


    從一個蝸居揚州的郡王,搖身一變,成了大唐聖人。


    一年前,所有人都不會相信,揚州的建寧郡王會坐上這個位置。


    江左蕭家自然也不信。


    可現在李倓確實成了大唐聖人。


    當初在江東支持李倓搞土改的那幾個家族,現在應該每晚睡覺都會笑醒吧?


    “宣他入宮。”


    外麵正下著傾盆大雨,蕭恆激動地抵達含元殿,跟著張暘一路進去。


    “草民參見陛下。”


    看到蕭恆,李倓一瞬間又想起了過去的種種。


    他問道:“何時來的洛陽?”


    “前日剛抵達,運輸了一萬石糧食過來,聽聞聖人在洛陽,草民便疏通了一番,找到張中官,請求麵聖。”


    “你不來找朕,朕也打算派人去宣你蕭家的人來。”


    蕭恆一聽,頓時大喜。


    聖人自今年正月登基以後,對江東唯一的安排就是提拔杜甫去做淮南路的一把手。


    然後就沒有任何動靜了。


    江東那些個家族,既興奮,又緊張,還失望。


    那種心情就仿佛一個接受了承諾的女孩子,得知自己的男朋友發了,在家裏等著男朋友開豪車來接自己。


    她知道他會來,但他卻一直沒有消息。


    於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啊!


    現在聽到李倓這般一說,蕭恆便知道,聖人沒有忘記他們。


    “朕沒有忘記你們,隻是這數月朝廷上下事情實在太多。”


    “聖人日理萬機,草民等不敢有其他想法。”


    “朕記得蕭家的田是交出來了的?”


    蕭恆道:“為了配合聖人的新政,蕭家還在聖人在揚州的時候,就已經全部交出來了。”


    “那你這一萬石糧食是何處來的?”


    “蕭家聽聞戰後,汴州、洛陽都缺糧,蕭家一直銘記聖人教誨,才花費巨資,在江東籌集糧食,往洛陽運輸,以解洛陽燃眉之急。”


    李倓點了點頭,道:“你們倒是有心了。”


    “能為聖人分憂,是蕭家的榮幸。”


    “朱家、顧家還有張家呢?”


    “他們……”蕭恆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他們也在籌集糧食,也有許多糧食沿著運河而來。”


    蕭恆不敢有任何隱瞞,他擔心聖人是故意問他的。


    李倓又問道:“都畿道現在頒布了商業新政,你可知曉?”


    “臣昨日有聽聞,說是登記了商社,可以免去公驗。”


    “不是免去公驗,是登記了商社之後,以後拿著商社憑證通行,不用每一次都去官衙開具公驗。”


    “是是,如此對於行商,確實方便了許多。”


    蕭恆知道當今聖人重視商業,但沒想到會重視到這個程度。


    這對於商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現在北方的叛軍尚未剿滅,這你是知曉的,河北、河南遭受戰亂,民生多艱,急需大量的糧食,你也是知曉的。”


    “草民知曉。”


    “股份製你可有聽說?”


    “尚未聽聞。”


    李倓看了一眼李泌,李泌便去旁邊的書架去,走了一會兒,取下一份文書,遞給蕭恆。


    封麵赫然寫著“大唐商社管理條例”幾個字。


    蕭恆有些好奇地翻開。


    “翻到股份製那一頁。”李泌提示道。


    蕭恆發現這前麵還有目錄提示,他連忙翻閱到相應的頁麵,開始看起來。


    對於世代都有經商的蕭恆來說,商業的許多模式他都很清楚。


    當他看完之後,忍不住很震驚。


    一家商社的掌控權被量化為股份,每一家商社有一萬股,股份可以分給多人,但決定權在於股份最多的一方。


    若多方達成一致,且多方的股份超過股份最多的一方,按照多方決定執行。


    蕭恆一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雖然他很年輕,但他很早就開始打點家族的買賣,對於做生意的門道,他非常清楚。


    這種模式是少數分從多數。


    這與傳統的賢均從眾一說是截然相反的。


    賢均從眾出自《左傳》,即賢者代表大多數,而不是大多數來決定。


    從漢代的察舉製到唐代世家之間相互推薦,幾乎都遵照這個原則。


    這個原則自然有它的道理,在農業時代,以賢名作為依據,至少能夠在整體的社會風氣起到維穩的作用。


    賢從來不是為了突破創新,賢就是維持社會體係的平衡。


    也就是要摒棄那些刺頭、破壞者。


    然而,在商業裏麵,選賢者出來,那顯然是個笑話了。


    對於商人來說,賺不到錢,賢名無法為自己加官進爵,是無用的,應該利益為先。


    而利益為先的群體,因為個人的眼界和認知有限,商業又是致力於服務大多數。


    所以商業社會需要少數服從多數。


    這樣,決策有時候雖然慢,但風險會更小。


    “朕想在江東設立一個江東糧食總商社,蕭家占5100份股。”


    蕭恆立刻道:“聖人,這可使不得,蕭家怎麽能占5100份股呢,應該是朝廷占大多數。”


    “朝廷占大多數,蕭家還有動力把這個商社做大嗎?”


    “蕭家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


    “收起你的赴湯蹈火。”


    李倓淡淡道。


    有些話聽一聽就算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表層那種。


    表層的社會關係,是為了為底層做表率的。


    隻有從屬關係而沒有利益的關係,是無法讓人有動力把蛋糕做大的。


    當蕭家隻是一個小股東的時候,他能幹六七十分的活已經不錯了,他指望著朝廷來做呢!


    而朝廷派哪個官員呢?


    這個官員是否占股份?


    如果這個官員又占股份,又對這個商社有行政處理權,那這個官員會不會掏空朝廷的商社資源,來填補自己私下的商社呢?


    反正又不算是自己的,自己隻是一個很小的股東。


    商業和權力的本質區別在於,商業是講合作共贏的。


    例如你有一箱蘋果,我有一箱梨,我們交換一半,我們都可以吃到蘋果和梨。


    但權力一定是從屬關係,是服從關係。


    服從關係就講的是,你把你的一箱梨拿過來,我保住你的官位,至於你沒有梨了,自己去想辦法,畢竟你也有權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