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與權貴的對峙!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崔異,他安排人把渡口的糧食運到含嘉倉囤積,故意不下發糧食,而是以借貸的名義給百姓……”
不等蘇翔說完,崔異打斷了他的話,崔異驚恐道:“聖人,他汙蔑臣!”
“聖人!臣句句屬實,崔異說這些糧食都是給百姓的,不能白白給他們!”蘇翔坦白道,“說白給了,以後他們每次都會要!”
“誹謗!他誹謗臣!”
“聖人!”蘇翔顯然是豁出去了,“崔異還說上下都拿,我們不拿白不拿,反正糧食也會給到百姓!說什麽我們隻要維持了穩定,聖人就不會追查我們!”
崔異臉色蒼白如紙,卻還想著硬撐。
“聖人,臣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尉,臣……”
“聖人,崔異說上麵還有人,他打通了河南尹的關係,背後還有……”
說到這裏,蘇翔停了下來。
“還有誰?”李倓冷聲問道,“都說出來,說出來朕為你做主,誰若是敢動你,朕就用他的腦袋當肥料!”
“還有廣武王!”
說出這句話,蘇翔仿佛用盡了全力。
廣武王是雍王李賢的親孫兒,李賢是李隆基的叔叔,一直居住在洛陽。
雖然與李隆基這一脈隔了一支,但都算正兒八經的皇族。
李賢早已去世,可是李隆基還沒死啊。
李隆基在位的時候,敢將李賢安置在洛陽,卻不敢將李亨安置在洛陽,這說明李唐皇帝並不是對每一個宗室都變態一樣的防範。
這個時候,崔異才徹底放棄掙紮。
既然連廣武王都供出來了,那這一次,這條線上的,基本上一個都逃不了。
蘇翔的官職是縣令,崔異的官職是縣尉。
但千萬不要誤以為蘇翔隻是普通的縣令,崔異隻是普通的縣尉。
洛陽在李隆基時代,不是東都,而是東京,一個字的差異,地位巨大。
是正兒八經的京師。
洛陽縣令一般叫洛陽令,是正五品上,和楊國忠的禦史中丞是一個級別。
崔異的縣尉級別肯定也不低,畢竟是首都維持治安的。
崔異的出身是什麽呢?
是達官顯貴之後,出身博陵崔氏。
他職位不算很高,但出身名貴,別說蘇翔給他麵子,他去廣武王那裏,廣武王也給他麵子。
這個時代的出身,可不是說著玩的,這是一種社會共識。
見李倓麵色陰沉,蘇翔連忙繼續說道:“我們目前測算洛陽已經有五十萬人,現在是青黃不接之時,百姓至少要兩個月的糧食,一共要三千萬斤糧食。若以借貸的形式,借貸兩千萬斤出去,按照利息,兩個月之後,可以收到四千萬斤糧食。”
李倓大腦快速運轉起來。
四千萬斤相當於三十二萬石。
整個都畿道的田大約八百萬畝左右,八百萬畝一年收800萬石糧食。
但因為叛亂之後,大量的田荒蕪。
按照現在的收成,一年大概也就兩三百萬石。
從全民收成中剝十分之一出來拿到自己口袋裏,這買賣做得好啊!
按照目前的糧價,一石能賣到三貫,三十二萬石就接近一百萬貫了!
果然,指望這些人打仗是不行的,但他們算賬,撈錢一個比一個強。
朝廷賑災的糧食,他們不吞。
他們吞了引起民變,壓不住。
那就換一種做法,貸出去。
反正兩個月之後莊稼就成熟了。
這青黃不接的兩個月,百姓借了糧食,有吃的了。
百姓不會鬧事,朝廷交代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兩個月之後,這些達官顯貴拿到了利息。
如此看來,豈不是三方都贏了?
“崔縣尉,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臣……”崔異額頭冒汗,麵色蒼白。
“你可認罪?”
“臣認罪!”
“那就好,殺你不冤枉!”李倓擺了擺手,“拖出城外,斬首示眾!”
“他也一起!”李倓指了指那個胖子。
胖子嚇得癱軟。
立刻有人將崔異架起來便往外拖。
蘇翔嚇得一動不敢動,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處。
但這時,崔異卻發出了大笑:“哈哈哈……”
李倓道:“為何笑?”
“臣笑聖人也不過如此,臣死不足惜,但聖人卻隻敢殺臣,廣武王分的可是最多的,聖人敢動他嗎!”
崔異的語氣變得張狂起來。
“聖人敢嗎!若大唐的聖人敢殺皇親國戚,也不至於出現河北叛軍!”
“你放肆!”縮在一邊的李輔國趁機跳出來嗬斥道,“你想為叛軍喊冤,膽子也太大……”
李倓轉過身,打斷了李輔國的話,直直盯著崔異,冷冷說道:“讓他說!讓他把心中的話都說出來!朕不怕別人知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豎起耳朵好好聽!記下來!”
崔異愣了一下,還是說道:“大唐上上下下,肉食者,哪一個不是腦滿腸肥!他們把持官位、權力、錢財,奢靡成風,堵塞言路,可曾想過給那些不得誌的庶族機會!”
“憑什麽他們就能唿風喚雨!”
“憑什麽他們什麽都拿!”
“朝廷一邊告訴所有人民貴君輕,一邊大肆吸食民脂民膏,他們什麽都有了!但他們還不滿足!”
“他們任人唯親!他們草菅人命!多少有才華的人,走投無路,隻能投奔安祿山!”
崔異喊出來之後,現場一片死寂。
片刻之後,李倓才淡淡說道:“你崔異不是庶族,你出身博陵崔氏,崔氏與皇室有過聯姻,你的祖父是朝廷宰相,你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你享受著榮華,享受著崔氏給你帶來的尊貴榮耀。”
“你像你剛才口中所說的那些人一樣,也是食肉者,也在吸食著民脂民膏。”
“你們都知道你們這樣做是惡,但你們還是這樣做了。”
“為什麽?”
年輕的皇帝,語氣反而平靜起來。
但這種平靜下麵卻帶著幾絲冷酷。
“因為貪婪。”李倓淡淡道,“因為身份、血統、權勢,告訴你們,那些百姓都是牛馬,他們能活著,是靠你們!”
“你們讀了那麽多聖賢之書,懂什麽叫民貴君輕,也懂什麽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們什麽都懂!”
“但你們一個個都認為,那覆舟之水,不會到你們身上!是不是!”
不等蘇翔說完,崔異打斷了他的話,崔異驚恐道:“聖人,他汙蔑臣!”
“聖人!臣句句屬實,崔異說這些糧食都是給百姓的,不能白白給他們!”蘇翔坦白道,“說白給了,以後他們每次都會要!”
“誹謗!他誹謗臣!”
“聖人!”蘇翔顯然是豁出去了,“崔異還說上下都拿,我們不拿白不拿,反正糧食也會給到百姓!說什麽我們隻要維持了穩定,聖人就不會追查我們!”
崔異臉色蒼白如紙,卻還想著硬撐。
“聖人,臣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尉,臣……”
“聖人,崔異說上麵還有人,他打通了河南尹的關係,背後還有……”
說到這裏,蘇翔停了下來。
“還有誰?”李倓冷聲問道,“都說出來,說出來朕為你做主,誰若是敢動你,朕就用他的腦袋當肥料!”
“還有廣武王!”
說出這句話,蘇翔仿佛用盡了全力。
廣武王是雍王李賢的親孫兒,李賢是李隆基的叔叔,一直居住在洛陽。
雖然與李隆基這一脈隔了一支,但都算正兒八經的皇族。
李賢早已去世,可是李隆基還沒死啊。
李隆基在位的時候,敢將李賢安置在洛陽,卻不敢將李亨安置在洛陽,這說明李唐皇帝並不是對每一個宗室都變態一樣的防範。
這個時候,崔異才徹底放棄掙紮。
既然連廣武王都供出來了,那這一次,這條線上的,基本上一個都逃不了。
蘇翔的官職是縣令,崔異的官職是縣尉。
但千萬不要誤以為蘇翔隻是普通的縣令,崔異隻是普通的縣尉。
洛陽在李隆基時代,不是東都,而是東京,一個字的差異,地位巨大。
是正兒八經的京師。
洛陽縣令一般叫洛陽令,是正五品上,和楊國忠的禦史中丞是一個級別。
崔異的縣尉級別肯定也不低,畢竟是首都維持治安的。
崔異的出身是什麽呢?
是達官顯貴之後,出身博陵崔氏。
他職位不算很高,但出身名貴,別說蘇翔給他麵子,他去廣武王那裏,廣武王也給他麵子。
這個時代的出身,可不是說著玩的,這是一種社會共識。
見李倓麵色陰沉,蘇翔連忙繼續說道:“我們目前測算洛陽已經有五十萬人,現在是青黃不接之時,百姓至少要兩個月的糧食,一共要三千萬斤糧食。若以借貸的形式,借貸兩千萬斤出去,按照利息,兩個月之後,可以收到四千萬斤糧食。”
李倓大腦快速運轉起來。
四千萬斤相當於三十二萬石。
整個都畿道的田大約八百萬畝左右,八百萬畝一年收800萬石糧食。
但因為叛亂之後,大量的田荒蕪。
按照現在的收成,一年大概也就兩三百萬石。
從全民收成中剝十分之一出來拿到自己口袋裏,這買賣做得好啊!
按照目前的糧價,一石能賣到三貫,三十二萬石就接近一百萬貫了!
果然,指望這些人打仗是不行的,但他們算賬,撈錢一個比一個強。
朝廷賑災的糧食,他們不吞。
他們吞了引起民變,壓不住。
那就換一種做法,貸出去。
反正兩個月之後莊稼就成熟了。
這青黃不接的兩個月,百姓借了糧食,有吃的了。
百姓不會鬧事,朝廷交代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兩個月之後,這些達官顯貴拿到了利息。
如此看來,豈不是三方都贏了?
“崔縣尉,你還有什麽話要說?”
“臣……”崔異額頭冒汗,麵色蒼白。
“你可認罪?”
“臣認罪!”
“那就好,殺你不冤枉!”李倓擺了擺手,“拖出城外,斬首示眾!”
“他也一起!”李倓指了指那個胖子。
胖子嚇得癱軟。
立刻有人將崔異架起來便往外拖。
蘇翔嚇得一動不敢動,一顆心懸到了嗓子眼處。
但這時,崔異卻發出了大笑:“哈哈哈……”
李倓道:“為何笑?”
“臣笑聖人也不過如此,臣死不足惜,但聖人卻隻敢殺臣,廣武王分的可是最多的,聖人敢動他嗎!”
崔異的語氣變得張狂起來。
“聖人敢嗎!若大唐的聖人敢殺皇親國戚,也不至於出現河北叛軍!”
“你放肆!”縮在一邊的李輔國趁機跳出來嗬斥道,“你想為叛軍喊冤,膽子也太大……”
李倓轉過身,打斷了李輔國的話,直直盯著崔異,冷冷說道:“讓他說!讓他把心中的話都說出來!朕不怕別人知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豎起耳朵好好聽!記下來!”
崔異愣了一下,還是說道:“大唐上上下下,肉食者,哪一個不是腦滿腸肥!他們把持官位、權力、錢財,奢靡成風,堵塞言路,可曾想過給那些不得誌的庶族機會!”
“憑什麽他們就能唿風喚雨!”
“憑什麽他們什麽都拿!”
“朝廷一邊告訴所有人民貴君輕,一邊大肆吸食民脂民膏,他們什麽都有了!但他們還不滿足!”
“他們任人唯親!他們草菅人命!多少有才華的人,走投無路,隻能投奔安祿山!”
崔異喊出來之後,現場一片死寂。
片刻之後,李倓才淡淡說道:“你崔異不是庶族,你出身博陵崔氏,崔氏與皇室有過聯姻,你的祖父是朝廷宰相,你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你享受著榮華,享受著崔氏給你帶來的尊貴榮耀。”
“你像你剛才口中所說的那些人一樣,也是食肉者,也在吸食著民脂民膏。”
“你們都知道你們這樣做是惡,但你們還是這樣做了。”
“為什麽?”
年輕的皇帝,語氣反而平靜起來。
但這種平靜下麵卻帶著幾絲冷酷。
“因為貪婪。”李倓淡淡道,“因為身份、血統、權勢,告訴你們,那些百姓都是牛馬,他們能活著,是靠你們!”
“你們讀了那麽多聖賢之書,懂什麽叫民貴君輕,也懂什麽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們什麽都懂!”
“但你們一個個都認為,那覆舟之水,不會到你們身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