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連橫之策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還沉浸在新皇登基的喜悅中的長安,馬上熱鬧了起來。
據說楊國忠帶著人,去把戶部侍郎李揖家的大門撞開了。
在一陣陣驚唿聲中,楊國忠帶著人,把李揖的家人都請到了外麵的雪地裏,唯獨李揖的妻沒有被請出來。
事後,楊國忠一直拉著褲腰帶在前院清點李揖家的財產,一邊清點一邊罵罵咧咧:“看吧,這些都是貪汙的,還有這些田據,都是證據!”
“楊國忠!你這個狗賊!”李揖之子李如指著楊國忠的鼻子大罵,“你不得好……”
楊國忠拿起一塊鎮紙就是一下,抽得李如歪倒在地上。
“都帶走!誰敢反抗,以抗旨不尊的遵命,就地處死!”
在一片哀嚎中,李揖全家被帶走。
這件事很快在長安城北區的達官顯貴們中傳開,引起了一陣熱議。
不過新皇畢竟是以武力登基,玄武門的大清洗,長安保持沉默,卻不代表不知道。
一個戶部侍郎被抄家,對於剛從大混亂中走出來的長安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麽。
正月初二,李倓收到了來自隴右的軍報。
安思順在朔方招募兩萬人馬,已經抵達隴右。
但隴右的戰局依然不妙,這一次吐蕃人有備而來,已經連克不少堡壘,將戰線壓縮到鄯州一帶,而且士氣旺盛。
相比吐蕃,雖然大唐有名將封常清坐鎮,可隴右主力早已在靈寶之戰中損失殆盡。
你要說李倓現在有迅速改變西線戰局的辦法?
對不起!他還真沒有!
不過從全局來看,隻有舍得給隴右砸錢、砸人,長時間來看,是能夠擋住吐蕃人的。
這種時候,最忌憚的就是一個字:急!
哪怕吐蕃人突破了隴右防線,也不能急。
最多是親自掛帥西征,用空間換時間,將戰局拖入持久戰。
因為一旦到了持久戰,吐蕃人肯定持久不了。
原因很簡單:吐蕃人下了青藏高原,會醉氧!
所以,西線戰局,現在李倓一時間還真沒辦法著急。
他倒是對東北的局勢非常感興趣。
正月初三,李倓單獨找李泌飲酒。
李泌感慨了一句:“蜀地的劍南春果然是好酒。”
“李卿喜歡劍南春?”
“臣隻是偶爾飲一些酒。”
“不不,朕聽說你喜愛飲酒,對了,朕招李白進入翰林院,他更能飲酒,想必在尋道問仙之路上,你們倒是會有說不完的話。”
李泌不由得苦笑:“李太白生性疏狂,臣與他似乎不太能聊得來。”
“你是怕他灌醉了你嗎?”
“陛下見笑了。”
李泌這個人雖然是道家,不問世俗,但他性格縝密,與李白那種天真爛漫的的確截然相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泌更適合進入世俗中從政。
李倓突然歎了口氣。
李泌道:“陛下似乎有心事?”
“朕的確有心事。”
“與叛軍有關?”
李倓沉思片刻,才說道:“朕問你,為何安祿山能一唿百應?”
李泌沒想到皇帝會突然之間問出如此有深刻的問題,他也沉思片刻,才迴答道:“安祿山早已野心勃勃,邊塞之地,兵權之重,很容易尾大不掉……”
不等李泌說完,李倓打斷了他的話,李倓說道:“李卿不必遮遮掩掩,該說什麽就說什麽。”
李泌沉吟了一下說道:“我朝府兵敗壞,兵源枯竭,無上皇追求邊功,急切地將鹽稅、募兵下放到邊疆,使節度使權力空前膨脹,這是其一。”
“李林甫當政,言路堵塞,寒門無出路,紛紛投奔邊塞,為安祿山送去大量人才,這是其二。”
“國朝田地兼並,貴族隻知享樂,奢靡之風無法禁止,人浮於事,上下盡是違心之言,小人上位,忠臣鬱鬱,吏治崩壞,這是其三。”
“均田瓦解,國庫財政枯竭,這是其四。”
李泌說完,李倓心中已經激動起來。
因為李泌說的幾乎全部正確。
這個時代,除了自己這個穿越者,也許隻有眼前這一個人能如此全麵概括天寶局勢。
“如何解?”李倓問道。
他雖然在問,但心中已經有了許多辦法。
李泌說道:“邊關人心背離,非招安所能解,隻能經過一場又一場戰爭,徹底清除叛亂頭目,再施以仁政,方可化解。”
“李卿之意是對東北用兵?”
“不僅僅要用兵,而且要持續用兵,陛下要做好漫長的準備,這個過程,吐蕃會不斷襲擾,西域的商業也會岌岌可危。”
“那依你所言,該如何走這幾步?”
“當務之急是穩住西線,不必急著往東北派兵,穩住西線的同時,陛下要充實國庫,安定中原,安撫民心,恢複地方的秩序,使良臣能看到朝廷的改變,看到陛下的聖明。”
“與此同時,還要任命能征善戰的統帥前往河北,積極做到防線的布置,防止叛軍隨時反撲。等待朝廷將國朝的問題理順之後,可揮師北上。”
李泌說得很連貫。
看得出來,他早就對當今大唐局勢做過非常全麵深刻的剖析。
“李光弼和郭子儀皆在前線,他們二人你如何看?”
“從這一次的戰爭來看,郭子儀是有元帥之才,李光弼有大將之能,他們二人能擋住河北局勢。”
“那是否還要派王宗嗣到河北?”
“臣以為不必,王帥可抵達隴右,他對隴右更加了解,可坐鎮隴右,倒是封常清與高仙芝可迴西域,確保西域商路不被吐蕃侵蝕。”
“那何時對叛軍用兵,要等多久?”
“若陛下急切,臣倒是也有一個辦法,可快速對叛軍用兵。”
“什麽辦法?”
“請迴紇出兵幽州,許以財富。”
李倓卻站了起來,外麵的雪還在飄著,李倓眺望著北方,他淡淡說道:“迴紇狼子野心,朕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
“臣沒說請他們入關,而是讓他們直接跨過草原進攻幽州。”
“若是迴紇擊敗叛軍,占據幽州,該如何?”
“迴紇與叛軍廝殺,兩敗俱傷,屆時朝廷在出兵北上,不足為慮。”李泌道,“隻是臣擔心一件事。”
“何事?”
“許多少財物,迴紇人才願意出兵?”
李倓想了想道:“朕倒是有辦法。”
這個時候,陸羽就有大用了。
據說楊國忠帶著人,去把戶部侍郎李揖家的大門撞開了。
在一陣陣驚唿聲中,楊國忠帶著人,把李揖的家人都請到了外麵的雪地裏,唯獨李揖的妻沒有被請出來。
事後,楊國忠一直拉著褲腰帶在前院清點李揖家的財產,一邊清點一邊罵罵咧咧:“看吧,這些都是貪汙的,還有這些田據,都是證據!”
“楊國忠!你這個狗賊!”李揖之子李如指著楊國忠的鼻子大罵,“你不得好……”
楊國忠拿起一塊鎮紙就是一下,抽得李如歪倒在地上。
“都帶走!誰敢反抗,以抗旨不尊的遵命,就地處死!”
在一片哀嚎中,李揖全家被帶走。
這件事很快在長安城北區的達官顯貴們中傳開,引起了一陣熱議。
不過新皇畢竟是以武力登基,玄武門的大清洗,長安保持沉默,卻不代表不知道。
一個戶部侍郎被抄家,對於剛從大混亂中走出來的長安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麽。
正月初二,李倓收到了來自隴右的軍報。
安思順在朔方招募兩萬人馬,已經抵達隴右。
但隴右的戰局依然不妙,這一次吐蕃人有備而來,已經連克不少堡壘,將戰線壓縮到鄯州一帶,而且士氣旺盛。
相比吐蕃,雖然大唐有名將封常清坐鎮,可隴右主力早已在靈寶之戰中損失殆盡。
你要說李倓現在有迅速改變西線戰局的辦法?
對不起!他還真沒有!
不過從全局來看,隻有舍得給隴右砸錢、砸人,長時間來看,是能夠擋住吐蕃人的。
這種時候,最忌憚的就是一個字:急!
哪怕吐蕃人突破了隴右防線,也不能急。
最多是親自掛帥西征,用空間換時間,將戰局拖入持久戰。
因為一旦到了持久戰,吐蕃人肯定持久不了。
原因很簡單:吐蕃人下了青藏高原,會醉氧!
所以,西線戰局,現在李倓一時間還真沒辦法著急。
他倒是對東北的局勢非常感興趣。
正月初三,李倓單獨找李泌飲酒。
李泌感慨了一句:“蜀地的劍南春果然是好酒。”
“李卿喜歡劍南春?”
“臣隻是偶爾飲一些酒。”
“不不,朕聽說你喜愛飲酒,對了,朕招李白進入翰林院,他更能飲酒,想必在尋道問仙之路上,你們倒是會有說不完的話。”
李泌不由得苦笑:“李太白生性疏狂,臣與他似乎不太能聊得來。”
“你是怕他灌醉了你嗎?”
“陛下見笑了。”
李泌這個人雖然是道家,不問世俗,但他性格縝密,與李白那種天真爛漫的的確截然相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泌更適合進入世俗中從政。
李倓突然歎了口氣。
李泌道:“陛下似乎有心事?”
“朕的確有心事。”
“與叛軍有關?”
李倓沉思片刻,才說道:“朕問你,為何安祿山能一唿百應?”
李泌沒想到皇帝會突然之間問出如此有深刻的問題,他也沉思片刻,才迴答道:“安祿山早已野心勃勃,邊塞之地,兵權之重,很容易尾大不掉……”
不等李泌說完,李倓打斷了他的話,李倓說道:“李卿不必遮遮掩掩,該說什麽就說什麽。”
李泌沉吟了一下說道:“我朝府兵敗壞,兵源枯竭,無上皇追求邊功,急切地將鹽稅、募兵下放到邊疆,使節度使權力空前膨脹,這是其一。”
“李林甫當政,言路堵塞,寒門無出路,紛紛投奔邊塞,為安祿山送去大量人才,這是其二。”
“國朝田地兼並,貴族隻知享樂,奢靡之風無法禁止,人浮於事,上下盡是違心之言,小人上位,忠臣鬱鬱,吏治崩壞,這是其三。”
“均田瓦解,國庫財政枯竭,這是其四。”
李泌說完,李倓心中已經激動起來。
因為李泌說的幾乎全部正確。
這個時代,除了自己這個穿越者,也許隻有眼前這一個人能如此全麵概括天寶局勢。
“如何解?”李倓問道。
他雖然在問,但心中已經有了許多辦法。
李泌說道:“邊關人心背離,非招安所能解,隻能經過一場又一場戰爭,徹底清除叛亂頭目,再施以仁政,方可化解。”
“李卿之意是對東北用兵?”
“不僅僅要用兵,而且要持續用兵,陛下要做好漫長的準備,這個過程,吐蕃會不斷襲擾,西域的商業也會岌岌可危。”
“那依你所言,該如何走這幾步?”
“當務之急是穩住西線,不必急著往東北派兵,穩住西線的同時,陛下要充實國庫,安定中原,安撫民心,恢複地方的秩序,使良臣能看到朝廷的改變,看到陛下的聖明。”
“與此同時,還要任命能征善戰的統帥前往河北,積極做到防線的布置,防止叛軍隨時反撲。等待朝廷將國朝的問題理順之後,可揮師北上。”
李泌說得很連貫。
看得出來,他早就對當今大唐局勢做過非常全麵深刻的剖析。
“李光弼和郭子儀皆在前線,他們二人你如何看?”
“從這一次的戰爭來看,郭子儀是有元帥之才,李光弼有大將之能,他們二人能擋住河北局勢。”
“那是否還要派王宗嗣到河北?”
“臣以為不必,王帥可抵達隴右,他對隴右更加了解,可坐鎮隴右,倒是封常清與高仙芝可迴西域,確保西域商路不被吐蕃侵蝕。”
“那何時對叛軍用兵,要等多久?”
“若陛下急切,臣倒是也有一個辦法,可快速對叛軍用兵。”
“什麽辦法?”
“請迴紇出兵幽州,許以財富。”
李倓卻站了起來,外麵的雪還在飄著,李倓眺望著北方,他淡淡說道:“迴紇狼子野心,朕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
“臣沒說請他們入關,而是讓他們直接跨過草原進攻幽州。”
“若是迴紇擊敗叛軍,占據幽州,該如何?”
“迴紇與叛軍廝殺,兩敗俱傷,屆時朝廷在出兵北上,不足為慮。”李泌道,“隻是臣擔心一件事。”
“何事?”
“許多少財物,迴紇人才願意出兵?”
李倓想了想道:“朕倒是有辦法。”
這個時候,陸羽就有大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