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建寧郡王的鐵甲騎兵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叛軍後軍的主將李延湊聽到斥候說前麵來了一支敵軍的時候,並沒有放在眼裏。
一是因為叛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唐軍一觸即潰。
連舉世無雙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都龜縮到了潼關。
如果不深處這個時代,根本無法想象到此時潼關的壓力,也無法想象到叛軍給大唐帶來的壓迫感。
叛軍自己的士氣自然也旺盛到了極點。
即便有唐軍突襲,也不成氣候。
二是因為這一路走來,道路狹窄,叛軍並未發現有唐軍的蹤跡。
總不可能有一批唐軍從黃河裏爬起來吧?
李延湊大笑道:“兒郎們!軍功來了!”
最前麵的叛軍立刻持槍而立,形成一排堅固的防禦。
大雨天,雙方都沒有使用弓箭。
武意已經看到前麵暴雨中披甲執銳的叛軍。
他左手持盾,右手是一把斧頭,帶著人開始有節奏的小跑起來。
雙方距離迅速拉近。
武意的盾牌撞在了一支長槍上,將那個持槍的叛軍士兵撞倒退出去。
他如同一頭獵豹一樣怒吼,舉起斧頭用力砍下去。
斧刃在另一個叛軍士兵的臉骨上快速拉過去,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撕碎了那個士兵的眼球,拉開了他的臉。
叛軍士兵一聲不吭倒在地上。
後麵的唐軍緊跟著衝上來。
在一片嘶吼聲中,就像兩道猛烈的海浪衝擊在了一起一樣。
頓時,兵器碰撞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打仗的時候,一般先讓步兵對抗對方的步兵,一旦對方步兵出現鬆弛,李世民便會帶精銳騎兵快速側翼衝鋒。
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要滿足,卻很難。
首先,自己要有精銳步兵。
其次,要對戰況進行精準判斷,尤其是對時機的把控點。
如果過早,敵軍軍陣很紮實,騎兵哪怕是從側翼衝鋒,難度也極高。
那樣敵人騎兵隨時可能後發反製,將你的騎兵圍起來,甚至路堵斷。
如此,戰局的變數大大增加。
最後,哪怕是把控時機了,如果騎兵衝擊不夠果斷、驍勇,也很可能被人打掉。
總之,陣地戰是一件既簡單,又門檻極高的事情。
可往往戰術是越簡單,越有效。
因為複雜的戰術,變數太多。
高手過招,就是簡單、致命。
紙上談兵才講招式的花哨和造型的絢麗。
哪怕安慶緒的後軍不是精銳,但也是第二梯隊的,武意很快陷入苦戰。
但武意沒有絲毫退讓,長槍已經不知道刺了他多少次,長刀也已經不知道在他的鐵甲上劃過多少次。
武意卻越戰越勇,不斷有人倒在他的腳下。
他手裏的盾牌被砍崩,斧頭的刃也已經有些變形。
跟著他來的士兵,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爬起來。
雙方都殺紅了眼,沒有死的就用盡全力衝向對方,像野獸一樣把對方撲倒。
“不好了!”傳令兵飛速到主帥陣營,“後方殺來一支唐軍,我們還在周圍刺探到了一支一千多規模的唐軍騎兵!”
“什麽!”安慶緒聽後大吃一驚,“這不可能,若是有唐軍騎兵,我們早發現了才對。”
要知道,從陝州到潼關這條道並不寬,唐軍要在這裏埋伏兵力是幾乎不可能的。
高尚神色也有些難看。
“現在怎麽辦?”安慶緒急忙問道。
他又舉目眺望,前鋒主力攻城並不順利。
潼關這個地形實在太難,且不說潼關城建在坡地上,就說這寬度,叛軍人多的優勢根本無法伸展開。
唐軍可以集中兵力單點防禦。
這樣根本無法攻克。
能打到這一步,連安慶緒都覺得盡力了。
高尚當機立斷地對安慶緒說道:“為了以防萬一,調兵去兩翼,立刻支援後軍,要將不穩定因素扼殺掉!”
“好!”
叛軍的執行力非常強,安慶緒下達了命令之後,增援就開始調動起來。
此時,一千五百唐軍,已經死了數百人。
斥候將最新的情報傳達到了李倓那裏。
雨越下越大,李倓全身已經濕透,但他任由雨水衝刷全身。
在雨簾中,他隱約看到了前麵的輪廓。
這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正麵衝殺。
他知道這樣很危險,但是必須如此。
如果穿越過來,給一個皇帝的身份,他何必親自上陣了。
李倓舉起長槊,示意全軍。
隨即快速向前麵衝去。
後麵的騎兵緊隨而至,立便將衝速拉滿。
馬蹄在地上卷起了泥濘和水花,似滾滾黃河之水一樣,向叛軍陣營側翼狂飆。
叛軍後軍主將李延湊雖說被武意的攻勢打得有些心驚,但至少認為不會被破陣。
甚至聽說主帥已經派援軍過來,還頗有些不以為然。
他對左右說道:“此唐軍不過蜉蝣耳,焉能撼動大樹?”
話音剛落,在激烈的廝殺聲中,那一陣陣轟鳴的馬蹄滾滾而來。
李延湊再定眼看去,雨簾中,一批身披明光鎧的精銳騎兵,卷起了一道道水浪,如龍般衝來。
正好此時右翼主將帶著援軍下來,援軍尚未列陣,隊形鬆散。
最前麵部分的士兵還在暴雨中倉促行走,卻發現前方來了一支唐軍騎兵。
他們驚恐地叫喊出來,本能調頭就跑。
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李倓一馬當前,手中長槊猛力一揮,直接掃飛了五六個,還有一個被長槊刺穿咽喉。
這一刻,李倓如同神將下凡,體內的熱血仿佛在燃燒,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
他隨手一揮,那個被貫穿咽喉的士兵被甩飛出去,砸在亂軍中。
再一揮,長槊斬斷了雨幕,濺起碎花散玉。
後麵的唐軍見狀,戰鬥意誌瞬間更旺盛,跟著就衝了進去。
周圍原本就鬆散的叛軍一看這架勢,皆麵露驚色和俱容。
有人調頭就跑,毫無抵抗之心。
李倓的騎兵似劍氣貫穿右翼,直達後軍側翼,將毫無防備的叛軍側翼撕開。
隨後,以不可抵擋之勢,切開了一條口子。
一個個叛軍士兵倒在地上,被後麵的馬群踩踏,慘叫聲混雜在暴雨聲中。
後軍主將李延湊心頭一顫。
完了!
一是因為叛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唐軍一觸即潰。
連舉世無雙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都龜縮到了潼關。
如果不深處這個時代,根本無法想象到此時潼關的壓力,也無法想象到叛軍給大唐帶來的壓迫感。
叛軍自己的士氣自然也旺盛到了極點。
即便有唐軍突襲,也不成氣候。
二是因為這一路走來,道路狹窄,叛軍並未發現有唐軍的蹤跡。
總不可能有一批唐軍從黃河裏爬起來吧?
李延湊大笑道:“兒郎們!軍功來了!”
最前麵的叛軍立刻持槍而立,形成一排堅固的防禦。
大雨天,雙方都沒有使用弓箭。
武意已經看到前麵暴雨中披甲執銳的叛軍。
他左手持盾,右手是一把斧頭,帶著人開始有節奏的小跑起來。
雙方距離迅速拉近。
武意的盾牌撞在了一支長槍上,將那個持槍的叛軍士兵撞倒退出去。
他如同一頭獵豹一樣怒吼,舉起斧頭用力砍下去。
斧刃在另一個叛軍士兵的臉骨上快速拉過去,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音,撕碎了那個士兵的眼球,拉開了他的臉。
叛軍士兵一聲不吭倒在地上。
後麵的唐軍緊跟著衝上來。
在一片嘶吼聲中,就像兩道猛烈的海浪衝擊在了一起一樣。
頓時,兵器碰撞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打仗的時候,一般先讓步兵對抗對方的步兵,一旦對方步兵出現鬆弛,李世民便會帶精銳騎兵快速側翼衝鋒。
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要滿足,卻很難。
首先,自己要有精銳步兵。
其次,要對戰況進行精準判斷,尤其是對時機的把控點。
如果過早,敵軍軍陣很紮實,騎兵哪怕是從側翼衝鋒,難度也極高。
那樣敵人騎兵隨時可能後發反製,將你的騎兵圍起來,甚至路堵斷。
如此,戰局的變數大大增加。
最後,哪怕是把控時機了,如果騎兵衝擊不夠果斷、驍勇,也很可能被人打掉。
總之,陣地戰是一件既簡單,又門檻極高的事情。
可往往戰術是越簡單,越有效。
因為複雜的戰術,變數太多。
高手過招,就是簡單、致命。
紙上談兵才講招式的花哨和造型的絢麗。
哪怕安慶緒的後軍不是精銳,但也是第二梯隊的,武意很快陷入苦戰。
但武意沒有絲毫退讓,長槍已經不知道刺了他多少次,長刀也已經不知道在他的鐵甲上劃過多少次。
武意卻越戰越勇,不斷有人倒在他的腳下。
他手裏的盾牌被砍崩,斧頭的刃也已經有些變形。
跟著他來的士兵,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爬起來。
雙方都殺紅了眼,沒有死的就用盡全力衝向對方,像野獸一樣把對方撲倒。
“不好了!”傳令兵飛速到主帥陣營,“後方殺來一支唐軍,我們還在周圍刺探到了一支一千多規模的唐軍騎兵!”
“什麽!”安慶緒聽後大吃一驚,“這不可能,若是有唐軍騎兵,我們早發現了才對。”
要知道,從陝州到潼關這條道並不寬,唐軍要在這裏埋伏兵力是幾乎不可能的。
高尚神色也有些難看。
“現在怎麽辦?”安慶緒急忙問道。
他又舉目眺望,前鋒主力攻城並不順利。
潼關這個地形實在太難,且不說潼關城建在坡地上,就說這寬度,叛軍人多的優勢根本無法伸展開。
唐軍可以集中兵力單點防禦。
這樣根本無法攻克。
能打到這一步,連安慶緒都覺得盡力了。
高尚當機立斷地對安慶緒說道:“為了以防萬一,調兵去兩翼,立刻支援後軍,要將不穩定因素扼殺掉!”
“好!”
叛軍的執行力非常強,安慶緒下達了命令之後,增援就開始調動起來。
此時,一千五百唐軍,已經死了數百人。
斥候將最新的情報傳達到了李倓那裏。
雨越下越大,李倓全身已經濕透,但他任由雨水衝刷全身。
在雨簾中,他隱約看到了前麵的輪廓。
這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正麵衝殺。
他知道這樣很危險,但是必須如此。
如果穿越過來,給一個皇帝的身份,他何必親自上陣了。
李倓舉起長槊,示意全軍。
隨即快速向前麵衝去。
後麵的騎兵緊隨而至,立便將衝速拉滿。
馬蹄在地上卷起了泥濘和水花,似滾滾黃河之水一樣,向叛軍陣營側翼狂飆。
叛軍後軍主將李延湊雖說被武意的攻勢打得有些心驚,但至少認為不會被破陣。
甚至聽說主帥已經派援軍過來,還頗有些不以為然。
他對左右說道:“此唐軍不過蜉蝣耳,焉能撼動大樹?”
話音剛落,在激烈的廝殺聲中,那一陣陣轟鳴的馬蹄滾滾而來。
李延湊再定眼看去,雨簾中,一批身披明光鎧的精銳騎兵,卷起了一道道水浪,如龍般衝來。
正好此時右翼主將帶著援軍下來,援軍尚未列陣,隊形鬆散。
最前麵部分的士兵還在暴雨中倉促行走,卻發現前方來了一支唐軍騎兵。
他們驚恐地叫喊出來,本能調頭就跑。
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李倓一馬當前,手中長槊猛力一揮,直接掃飛了五六個,還有一個被長槊刺穿咽喉。
這一刻,李倓如同神將下凡,體內的熱血仿佛在燃燒,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一樣。
他隨手一揮,那個被貫穿咽喉的士兵被甩飛出去,砸在亂軍中。
再一揮,長槊斬斷了雨幕,濺起碎花散玉。
後麵的唐軍見狀,戰鬥意誌瞬間更旺盛,跟著就衝了進去。
周圍原本就鬆散的叛軍一看這架勢,皆麵露驚色和俱容。
有人調頭就跑,毫無抵抗之心。
李倓的騎兵似劍氣貫穿右翼,直達後軍側翼,將毫無防備的叛軍側翼撕開。
隨後,以不可抵擋之勢,切開了一條口子。
一個個叛軍士兵倒在地上,被後麵的馬群踩踏,慘叫聲混雜在暴雨聲中。
後軍主將李延湊心頭一顫。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