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兵臨崔家!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寶九載正月,在一片爭議中,長安對待崔家的態度逐漸明確。
這無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一時間,反對聲甚囂塵上。
但這種反對聲很快就被硬生生切了一半,隻剩下一些世家大族還在反對,之前參與進來的官員,全部噤聲。
原因很簡單,早在公布處理結果之前,以李林甫為首的中書省,就向各地下達了命令。
命令也很簡單,各地官員一切以朝廷的聲音為準,不得有任何異議。
據說滎陽郡(鄭州)太守韋崇在天寶八載十二月底上奏疏請求重審崔家案,除夕夜收到了從長安八百裏加急送來的罷免書。
上麵有右相的官印。
朝廷的態度越來越明確。
明確到正月初,建寧郡王親自抵達清河郡。
據說還有五千禁衛軍開道。
消息在短短數日之內很快傳遍清河郡八縣。
正月初八,李倓與他的五千禁衛軍抵達清河郡的治所清河縣。
在清河縣外恭迎他的是太子通事舍人張巡。
太子通事舍人已經是虛職,算是榮譽頭銜。
張巡的實際官職是清河縣令。
“下官張巡,參見大王,恭迎大王至清河。”
李倓拍了拍身上的雪,目光落到張巡身上。
這個人就是安史之亂中赫赫有名的張巡。
那個時代,安史叛軍如同滾滾洪流碾壓過河北大地,以泰山壓頂之勢,兵臨富饒的河南,至雍丘。
張巡守雍丘之時不過三千人,對手令狐潮有一萬五千兵馬。
據說被張巡多次擊敗,斬殺叛軍萬餘人。
次年叛軍攜四萬大軍前來,再被張巡兩千兵馬擊退。
叛軍再至,再戰!
堅守雍丘六十多日,大小三百餘戰。
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打五場!
而且還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
此必有超出常人之意誌才能做到。
隨後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轉戰寧陵,再轉睢陽。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威名已經在叛軍中傳開。
這一次,十八萬叛軍怒海狂瀾一樣壓來,要粉碎一切反抗!
據說張巡手裏隻有不到一萬的守軍,竟然硬生生拖住了叛軍18萬長達半年多,為長安贏得了更加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
那是一場慘烈的戰爭。
睢陽已經沒有糧食,士兵吃草根和樹皮,最後以人肉充饑,繼續堅守。
張巡就是在睢陽殉國的。
死後被追封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李倓心中不由得感慨,命運真是奇妙,自己在揚州做大都督,勢力在江左,現在卻因崔家一事,暫時到清河,遇到了張巡。
“張舍人不必多禮,我們進城吧。”
“大王這邊請。”
李倓看了看那滿天白雪,跟著張巡走了進去。
“張舍人竟還帶了那麽多衙差來了?”李倓好奇地問道。
“凡是小心為妙。”
李倓沒放心上,又問了一句:“崔家情況如何?”
話音剛落,街旁的小巷子裏突然射出密集的箭雨。
“有刺客!”
禁衛軍快速舉起手裏的盾牌,將李倓護在中間。
與此同時,另一支禁衛軍快速朝射箭的方向衝過去。
李倓倒是頗有些詫異,沒想到清河縣居然用如此激烈的態度來“迎接”自己。
崔家膽子也太大了!
“大王這邊!”張巡的人也圍過來,又給李倓增加了一層防護。
而且張巡自己更是靠在李倓附近,似乎打算隨時為李倓擋箭。
附近的巷子傳來打鬥聲和慘叫聲。
過了一會兒才慢慢消停。
幾個人被押送了上來,李倓尚未問話,前方街頭突然人頭攢動。
腳踩在雪地裏,發出無數嘎吱嘎吱的聲音。
“那是?”李倓問道。
“是清河的百姓。”張巡說道。
“他們要幹什麽?”
“大王稍等,下官去處理。”
護衛們為張巡讓了一條道。
前麵傳來張巡的聲音:“父老鄉親們,你們這是幹什麽?”
“聽聞朝廷派人來捉拿崔氏,我們特意前來向朝廷特使請求,希望朝廷能放過崔氏。”
張巡怒道:“胡鬧!這是朝廷的事,豈是兒戲!汝等速速迴去,本官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
卻沒有人動。
“去把張縣令叫過來!”李倓小聲說道。
不多時,張巡迴來了。
李倓說道:“我們從另一條路走,我會留一些人在這裏擋住這些人。”
“眼下隻能如此。”張巡說道,“這些人並非要違抗朝廷,隻是……”
“本王都知道。”
“大王打算如何處置崔家?”
“該如何處置呢?張舍人覺得該如何處置?”
“朝廷自有安排,大王也有安排,下官多嘴了。”
“不,你身為清河縣令,問一問是應該的,隻是讓本王憤怒的是,崔家到這個時候,居然還敢蠱惑人心,他們當真以為本王好欺負!”
說話間,李倓已經帶著人走了另一條路,留了一部分人在這裏擋住人群。
審問那幾個人是審問不出來什麽了,他們也是拿錢辦事。
下午的時候,李倓抵達崔家宅院門口。
崔家的宅院極其大,比長安城宰相府都還要大。
朱紅大門盡顯尊貴。
崔家門口的護衛一層又一層,手裏拿著大刀,握著長弓,神色肅然。
“這就是崔家迎接天使的方式嗎?”
空闊的地方,迴響著李倓有力的質問聲。
“本王再給崔家最後一次機會,所有人放下武器,本王可按罪名從輕發落,否則一律殺無赦!”
這時,一個人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出來。
“來人可是建寧郡王?”
“你是何人,報名。”
“我是崔永,是崔晉之子,崔皓的兄長。”
“你是想拖著崔家全族一起去死嗎!”
“建寧郡王,你今日可以殺了我們,但殺完之後,朝廷在河北的威名可還在?”
“你是脅河北百姓來威脅本王?”
“崔家並未犯錯,卻要被抄家,崔家不服!”
“現在還覺得自己沒有犯錯?“李倓的臉立刻陰沉下來,“當初你的兄長崔皓去江東當眾忤逆朝廷之策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今天!當你的父親汙蔑當朝儲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今天!事情被你們做了!責任你們是一分也不想承擔啊!”
這無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一時間,反對聲甚囂塵上。
但這種反對聲很快就被硬生生切了一半,隻剩下一些世家大族還在反對,之前參與進來的官員,全部噤聲。
原因很簡單,早在公布處理結果之前,以李林甫為首的中書省,就向各地下達了命令。
命令也很簡單,各地官員一切以朝廷的聲音為準,不得有任何異議。
據說滎陽郡(鄭州)太守韋崇在天寶八載十二月底上奏疏請求重審崔家案,除夕夜收到了從長安八百裏加急送來的罷免書。
上麵有右相的官印。
朝廷的態度越來越明確。
明確到正月初,建寧郡王親自抵達清河郡。
據說還有五千禁衛軍開道。
消息在短短數日之內很快傳遍清河郡八縣。
正月初八,李倓與他的五千禁衛軍抵達清河郡的治所清河縣。
在清河縣外恭迎他的是太子通事舍人張巡。
太子通事舍人已經是虛職,算是榮譽頭銜。
張巡的實際官職是清河縣令。
“下官張巡,參見大王,恭迎大王至清河。”
李倓拍了拍身上的雪,目光落到張巡身上。
這個人就是安史之亂中赫赫有名的張巡。
那個時代,安史叛軍如同滾滾洪流碾壓過河北大地,以泰山壓頂之勢,兵臨富饒的河南,至雍丘。
張巡守雍丘之時不過三千人,對手令狐潮有一萬五千兵馬。
據說被張巡多次擊敗,斬殺叛軍萬餘人。
次年叛軍攜四萬大軍前來,再被張巡兩千兵馬擊退。
叛軍再至,再戰!
堅守雍丘六十多日,大小三百餘戰。
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打五場!
而且還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
此必有超出常人之意誌才能做到。
隨後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轉戰寧陵,再轉睢陽。
睢陽保衛戰中,張巡威名已經在叛軍中傳開。
這一次,十八萬叛軍怒海狂瀾一樣壓來,要粉碎一切反抗!
據說張巡手裏隻有不到一萬的守軍,竟然硬生生拖住了叛軍18萬長達半年多,為長安贏得了更加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
那是一場慘烈的戰爭。
睢陽已經沒有糧食,士兵吃草根和樹皮,最後以人肉充饑,繼續堅守。
張巡就是在睢陽殉國的。
死後被追封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李倓心中不由得感慨,命運真是奇妙,自己在揚州做大都督,勢力在江左,現在卻因崔家一事,暫時到清河,遇到了張巡。
“張舍人不必多禮,我們進城吧。”
“大王這邊請。”
李倓看了看那滿天白雪,跟著張巡走了進去。
“張舍人竟還帶了那麽多衙差來了?”李倓好奇地問道。
“凡是小心為妙。”
李倓沒放心上,又問了一句:“崔家情況如何?”
話音剛落,街旁的小巷子裏突然射出密集的箭雨。
“有刺客!”
禁衛軍快速舉起手裏的盾牌,將李倓護在中間。
與此同時,另一支禁衛軍快速朝射箭的方向衝過去。
李倓倒是頗有些詫異,沒想到清河縣居然用如此激烈的態度來“迎接”自己。
崔家膽子也太大了!
“大王這邊!”張巡的人也圍過來,又給李倓增加了一層防護。
而且張巡自己更是靠在李倓附近,似乎打算隨時為李倓擋箭。
附近的巷子傳來打鬥聲和慘叫聲。
過了一會兒才慢慢消停。
幾個人被押送了上來,李倓尚未問話,前方街頭突然人頭攢動。
腳踩在雪地裏,發出無數嘎吱嘎吱的聲音。
“那是?”李倓問道。
“是清河的百姓。”張巡說道。
“他們要幹什麽?”
“大王稍等,下官去處理。”
護衛們為張巡讓了一條道。
前麵傳來張巡的聲音:“父老鄉親們,你們這是幹什麽?”
“聽聞朝廷派人來捉拿崔氏,我們特意前來向朝廷特使請求,希望朝廷能放過崔氏。”
張巡怒道:“胡鬧!這是朝廷的事,豈是兒戲!汝等速速迴去,本官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
卻沒有人動。
“去把張縣令叫過來!”李倓小聲說道。
不多時,張巡迴來了。
李倓說道:“我們從另一條路走,我會留一些人在這裏擋住這些人。”
“眼下隻能如此。”張巡說道,“這些人並非要違抗朝廷,隻是……”
“本王都知道。”
“大王打算如何處置崔家?”
“該如何處置呢?張舍人覺得該如何處置?”
“朝廷自有安排,大王也有安排,下官多嘴了。”
“不,你身為清河縣令,問一問是應該的,隻是讓本王憤怒的是,崔家到這個時候,居然還敢蠱惑人心,他們當真以為本王好欺負!”
說話間,李倓已經帶著人走了另一條路,留了一部分人在這裏擋住人群。
審問那幾個人是審問不出來什麽了,他們也是拿錢辦事。
下午的時候,李倓抵達崔家宅院門口。
崔家的宅院極其大,比長安城宰相府都還要大。
朱紅大門盡顯尊貴。
崔家門口的護衛一層又一層,手裏拿著大刀,握著長弓,神色肅然。
“這就是崔家迎接天使的方式嗎?”
空闊的地方,迴響著李倓有力的質問聲。
“本王再給崔家最後一次機會,所有人放下武器,本王可按罪名從輕發落,否則一律殺無赦!”
這時,一個人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出來。
“來人可是建寧郡王?”
“你是何人,報名。”
“我是崔永,是崔晉之子,崔皓的兄長。”
“你是想拖著崔家全族一起去死嗎!”
“建寧郡王,你今日可以殺了我們,但殺完之後,朝廷在河北的威名可還在?”
“你是脅河北百姓來威脅本王?”
“崔家並未犯錯,卻要被抄家,崔家不服!”
“現在還覺得自己沒有犯錯?“李倓的臉立刻陰沉下來,“當初你的兄長崔皓去江東當眾忤逆朝廷之策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今天!當你的父親汙蔑當朝儲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今天!事情被你們做了!責任你們是一分也不想承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