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奪下武昌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是凝聚人心的最好的辦法?
樹立一個共同的敵人。
如果沒有這個敵人,那就塑造一個出來。
江夏郡各縣這幾個月之所以能快速出現這種叛亂,原因有兩點:
一、地方大族掌握了輿論權。
輿論權就是解釋權,解釋權和真相沒關係,解釋權是用自己塑造出來的公信力去解讀一件事,可以不需要說真話。
這裏的權並不是權力,而是權威。
人類的軀體天生弱小,迷信權威是一種自保本能,大多數人都很難摒棄這個弱點。
除非這個人變得強大,有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他就會自動弱化對權威的依賴。
最後,自己成為權威。
而古代大多數平民是沒辦法掌握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的。
所以,平民迷信權威!
在古代,如果一個平民說那些權威說的就是對的嗎?他們也可能是錯的!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他不迷信權威了,這種想法,是另一個權威給他植入進去的,目的是為了打到對手罷了。
二、大族掌握了人口。
均田製破壞後,隨之而來的是土地兼並,無數人隻能租田生活。
田這種決定生死的生產資料被大族掌握之後,大族對佃戶就有了更大的支配權。
其實這種現象,在安史之亂中就可以找到許多例子。
例如河北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是河北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嗎?
沒錯,是老百姓!
但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他們就真的是二聖嗎?
是誰讓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的?
就像此時,是誰讓江夏郡的百姓幫著他們一起操家夥,並且相信劉望之是一個大善人的?
古代的朝廷皇權和地方權力博弈的本質是什麽?
但問題又來了。
如果認為這些人都相信那個權威,也是不對的。
正如權威和權威之間的博弈,權威需要一部分人認為自我不能相信權威。
正如安史之亂中,有人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反賊!
一個權威從來不能使天下人都相信他,李隆基也不能。
下午的時候,武昌的街頭人頭攢動。
冬日的陽光照在落敗的土屋後麵,狗子的叫喊被人群的聲音淹沒,一群人從坊內快速湧出來,穿著破敗,卻拿著刀,神色肅然。
前麵有人在喊著:“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來了五百多人,人不多,諸位拿起武器,跟我上,凡立功者賞田兩畝!”
人群很快就熱鬧起來。
路邊還有孩童問道:“阿耶,這是去作甚?”
“去打仗,打贏了有田拿!”
後麵又傳來唿喊聲:“拿起武器,待會兒多砍幾個!”
周圍傳來一陣歡唿聲,人們似乎很興奮。
唐宋民間是極其尚武的,民間有大量的組織。
這些組織其實是生產力落後時代,必然發展的產物,大家需要抱團才能生存。
在信息傳遞還相對不普及的唐代,地方就更加成群結隊。
你要覺得唐代的老百姓像清代一樣容易被灌輸,倒是正確的,但要說唐代的百姓麻木倒是不可能。
這些人不但不麻木,還非常有精神頭。
他們叫上親戚,喊了鄰居。
連孩童們也在周圍拍手叫好。
畢竟鬥毆在民間實在過於常見。
武昌城的城牆也就三米高,土夯城牆,已經有些破舊,
很快這些人就出了武昌城,城外的官兵,由王忠嗣領隊,大約四五百人。
而從武昌城出來的人,源源不斷。
“王公,敵人出來了,現在隊形混亂,正是大好時機,我們可出擊,擊潰敵人。”一個叫王軻的指揮使說道。
王忠嗣隻是簡單說了一句:“先不著急。”
其實戰場上有很多戰機,就看你準備打成什麽樣的局麵。
例如此時武昌城的這些人出城,排列混亂,按照王軻說的,可以命人出擊,趁著對方混亂擊潰對方。
但這樣的話,還沒有出城的人就不會出來了,武昌城的城門可能會被關閉。
若是等他們都出來,佯裝不敵,且戰且退,他們必然會驕兵追來,顏真卿埋伏的援兵,可一網打盡。
都是擊敗敵人的機會,是選擇眼前的立刻動手,還是忍住誘惑,淡定從容地執行下一步,就是指揮官和指揮官之間的差距了。
顯然,王忠嗣這種曾經遙控萬裏的四鎮節度,不是那種看到機會就忍不住的人。
他命令隊伍排出陣型來,弓箭手準備好。
不多時,對方也出現了弓箭手。
一時間,箭雨落下,射在官兵手裏的木盾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一些士兵臉上露出害怕的神情。
王忠嗣非常清楚,對方雖然不是正規軍,但自己手裏這支人馬也好不到哪裏去。
堅持片刻之後,他就下令撤退。
然後以王軻率領三十名最勇敢的人拖住對方。
一炷香的時間後,王忠嗣的人全部撤離。
“官兵被我們大敗了,乘勝追擊!”
“多砍幾個,都是功勞!”
“殺啊!”
人們紅著臉粗著脖子大聲吼著。
王忠嗣一路退到了數裏之外。
顏真卿此時得到消息,當機立斷讓所有人出擊。
由於興奮追殺,大隊伍拉散開,戰鬥力快速變得薄弱,顏真卿的人一殺過來,對方卻已經沒有半點招架能力,當場被顏真卿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甚至許多人還跟著大隊伍,還不知道官兵主力支援而來,依舊往前衝。
衝過去就是肉包子打狗。
到了傍晚的時候,大部分叛軍都已經瓦解,僅僅俘虜就俘虜了兩千多人。
天快黑的時候,一部分人逃到武昌城門前,這個時候,戰敗的消息才被確定下來。
恐慌立刻開始在這座小城內傳播開。
第二天,十幾顆頭顱掛在城外的木樁上,顏真卿派人出去提出了條件:誅殺賊首,其餘人一律赦免。
隨後,派人將四周城門封了三邊,留下一邊。
當天,武昌城沒有動靜。
但僅僅過了一天之後,劉家家主劉充以及劉家所有人都被捆綁,扭送出了城,交到顏真卿的麵前。
王忠嗣說道:“清臣,眼下江夏郡各縣情況恐怕已經極其嚴重,請從武昌補充糧食和兵力。”
ps:這兩天牙疼又犯了,疼得我腦袋都麻了,今天才拿了藥。
樹立一個共同的敵人。
如果沒有這個敵人,那就塑造一個出來。
江夏郡各縣這幾個月之所以能快速出現這種叛亂,原因有兩點:
一、地方大族掌握了輿論權。
輿論權就是解釋權,解釋權和真相沒關係,解釋權是用自己塑造出來的公信力去解讀一件事,可以不需要說真話。
這裏的權並不是權力,而是權威。
人類的軀體天生弱小,迷信權威是一種自保本能,大多數人都很難摒棄這個弱點。
除非這個人變得強大,有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他就會自動弱化對權威的依賴。
最後,自己成為權威。
而古代大多數平民是沒辦法掌握強大的資源、金錢和權力的。
所以,平民迷信權威!
在古代,如果一個平民說那些權威說的就是對的嗎?他們也可能是錯的!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以為他不迷信權威了,這種想法,是另一個權威給他植入進去的,目的是為了打到對手罷了。
二、大族掌握了人口。
均田製破壞後,隨之而來的是土地兼並,無數人隻能租田生活。
田這種決定生死的生產資料被大族掌握之後,大族對佃戶就有了更大的支配權。
其實這種現象,在安史之亂中就可以找到許多例子。
例如河北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是河北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嗎?
沒錯,是老百姓!
但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他們就真的是二聖嗎?
是誰讓老百姓認為他們是二聖的?
就像此時,是誰讓江夏郡的百姓幫著他們一起操家夥,並且相信劉望之是一個大善人的?
古代的朝廷皇權和地方權力博弈的本質是什麽?
但問題又來了。
如果認為這些人都相信那個權威,也是不對的。
正如權威和權威之間的博弈,權威需要一部分人認為自我不能相信權威。
正如安史之亂中,有人認為安祿山和史思明是二聖,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反賊!
一個權威從來不能使天下人都相信他,李隆基也不能。
下午的時候,武昌的街頭人頭攢動。
冬日的陽光照在落敗的土屋後麵,狗子的叫喊被人群的聲音淹沒,一群人從坊內快速湧出來,穿著破敗,卻拿著刀,神色肅然。
前麵有人在喊著:“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來了五百多人,人不多,諸位拿起武器,跟我上,凡立功者賞田兩畝!”
人群很快就熱鬧起來。
路邊還有孩童問道:“阿耶,這是去作甚?”
“去打仗,打贏了有田拿!”
後麵又傳來唿喊聲:“拿起武器,待會兒多砍幾個!”
周圍傳來一陣歡唿聲,人們似乎很興奮。
唐宋民間是極其尚武的,民間有大量的組織。
這些組織其實是生產力落後時代,必然發展的產物,大家需要抱團才能生存。
在信息傳遞還相對不普及的唐代,地方就更加成群結隊。
你要覺得唐代的老百姓像清代一樣容易被灌輸,倒是正確的,但要說唐代的百姓麻木倒是不可能。
這些人不但不麻木,還非常有精神頭。
他們叫上親戚,喊了鄰居。
連孩童們也在周圍拍手叫好。
畢竟鬥毆在民間實在過於常見。
武昌城的城牆也就三米高,土夯城牆,已經有些破舊,
很快這些人就出了武昌城,城外的官兵,由王忠嗣領隊,大約四五百人。
而從武昌城出來的人,源源不斷。
“王公,敵人出來了,現在隊形混亂,正是大好時機,我們可出擊,擊潰敵人。”一個叫王軻的指揮使說道。
王忠嗣隻是簡單說了一句:“先不著急。”
其實戰場上有很多戰機,就看你準備打成什麽樣的局麵。
例如此時武昌城的這些人出城,排列混亂,按照王軻說的,可以命人出擊,趁著對方混亂擊潰對方。
但這樣的話,還沒有出城的人就不會出來了,武昌城的城門可能會被關閉。
若是等他們都出來,佯裝不敵,且戰且退,他們必然會驕兵追來,顏真卿埋伏的援兵,可一網打盡。
都是擊敗敵人的機會,是選擇眼前的立刻動手,還是忍住誘惑,淡定從容地執行下一步,就是指揮官和指揮官之間的差距了。
顯然,王忠嗣這種曾經遙控萬裏的四鎮節度,不是那種看到機會就忍不住的人。
他命令隊伍排出陣型來,弓箭手準備好。
不多時,對方也出現了弓箭手。
一時間,箭雨落下,射在官兵手裏的木盾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一些士兵臉上露出害怕的神情。
王忠嗣非常清楚,對方雖然不是正規軍,但自己手裏這支人馬也好不到哪裏去。
堅持片刻之後,他就下令撤退。
然後以王軻率領三十名最勇敢的人拖住對方。
一炷香的時間後,王忠嗣的人全部撤離。
“官兵被我們大敗了,乘勝追擊!”
“多砍幾個,都是功勞!”
“殺啊!”
人們紅著臉粗著脖子大聲吼著。
王忠嗣一路退到了數裏之外。
顏真卿此時得到消息,當機立斷讓所有人出擊。
由於興奮追殺,大隊伍拉散開,戰鬥力快速變得薄弱,顏真卿的人一殺過來,對方卻已經沒有半點招架能力,當場被顏真卿殺得毫無還手之力。
甚至許多人還跟著大隊伍,還不知道官兵主力支援而來,依舊往前衝。
衝過去就是肉包子打狗。
到了傍晚的時候,大部分叛軍都已經瓦解,僅僅俘虜就俘虜了兩千多人。
天快黑的時候,一部分人逃到武昌城門前,這個時候,戰敗的消息才被確定下來。
恐慌立刻開始在這座小城內傳播開。
第二天,十幾顆頭顱掛在城外的木樁上,顏真卿派人出去提出了條件:誅殺賊首,其餘人一律赦免。
隨後,派人將四周城門封了三邊,留下一邊。
當天,武昌城沒有動靜。
但僅僅過了一天之後,劉家家主劉充以及劉家所有人都被捆綁,扭送出了城,交到顏真卿的麵前。
王忠嗣說道:“清臣,眼下江夏郡各縣情況恐怕已經極其嚴重,請從武昌補充糧食和兵力。”
ps:這兩天牙疼又犯了,疼得我腦袋都麻了,今天才拿了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