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七載,揚州的紙率先拉開了降價序幕。


    起初,一張紙的價格從五十文降到四十五文,降得還是比較扭捏的。


    直到某一個清晨,江都的一張紙突然賣到三十文,民間造紙商們聽到後開始顫抖起來。


    揚州的降價潮就這樣悄然來臨。


    不僅如此,在五月初的一個清晨,揚州書局正式掛牌開業。


    這個書局讓所有人震驚的是,它裏麵擺滿了各類印製的書籍。


    從四書五經,到前人的各種史料,包括詩歌、文集。


    不僅製作更加精良,價格至少便宜了一半。


    以前一冊書要一貫,現在直接降到了五百文。


    這種操作,直接把揚州的書商們給幹懵了。


    書商的數量在大唐並不多,因為市場需求有限,書本大多數還在地方豪強和門閥手中。


    例如五月中旬,長江南麵的武進縣一帶,是蘭陵蕭氏居住之所。


    這一日,蕭氏族長蕭瑞正在寫字,就聽到了通報。


    “父親,長安又來信了。”蕭瑞之子蕭值急匆匆走進來。


    蕭瑞接過信看起來,是蕭嵩的信。


    “兄長還是老樣子。”蕭瑞歎了口氣,沒說什麽。


    “伯父有新的指示嗎?”


    蕭瑞說道:“就說不要輕舉妄動,死的隻是一個偏房而已。”


    “偏房也是我們蕭家的人,蕭家的人豈是毫無罪名,說殺就殺的!”蕭值怒道。


    蕭瑞對兒子不滿地說道:“罪名已經成立,長安方麵已經做出定論,若不是看在兄長的份上,這件事就牽連到我們了!”


    “那建寧郡王在揚州做的過了一些,殺了那麽多人。”


    “不要再提這件事,這件事聖人已經表態。”


    “但是父親有所不知,現在揚州不僅出了一個揚州書院,招了一大批寒門,澄心堂的紙也開始降價了!”


    “開始降價?”


    蕭值說道:“這是我剛打探到的消息,江都的一張紙,價格已經降到三十文!”


    “三十文!”蕭瑞神色陡然大變,“此事當真?”


    “絕不會有假!”


    “這是誰幹的,難道不知道這是違反了朝廷的規矩嗎?”蕭瑞顯然不淡定了。


    之前一個偏房被殺也就殺了,但這件事性質卻不同。


    紙張是隨便能降價的嗎?


    按照市場行為,肯定能。


    但按照政治行為,那就不能!


    世家門閥還在,他們怎麽能夠允許乘載知識的紙張普及?怎麽能允許更多人讀書之後,與他們競爭官場資源?


    蘭陵蕭氏在江南都定居數百年,開花散葉不知其數,蕭嵩又戰功赫赫,還曾任宰相。


    蕭家往上好幾輩都有做官,蕭嵩的兒子、孫子,都有官職,蕭嵩的小兒子又娶了當朝公主。


    可以說顯赫至極。


    實際上,自隋唐科舉以來,對門閥的衝擊肯定不小。


    但地方上的資源,例如錢財、人丁、輿論、田產,都還掌握在官員和門閥手中。


    即便他們已經不能像在東晉南北朝那樣有私人軍隊,可以廢立皇帝,但對民間的影響力卻足夠大。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泥腿子們不識字,他們隻知道種地,如果現在朝廷頒布一個政策,需要在地方上執行下去,可宣傳到泥腿子那裏的口徑在哪裏呢?


    泥腿子相信誰呢?


    當然是相信地方上那些把自己打扮得人模人樣的貴族老爺們咯!


    所以,隋唐的皇帝們在執政的時候,是非常依賴於這些群體的。


    這些群體哪怕失去了武力值,可是治天下從來不隻是靠武力這麽簡單。


    地方資源和輿論掌控是維持偌大帝國的基礎。


    “父親,還有一件事,他們也幹了!”蕭值又說道,語氣頗為不善。


    “還有何事?”


    “最近江都還出現了一個揚州書局,裏麵的書比一般抄書要便宜一半,而且書籍堆積如山一樣,那揚州書院最近的書也越來越多了!”


    “竟有此事!”蕭瑞更加不淡定。


    他呆立原地許久,又惴惴不安地來迴走動起來。


    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你走一趟揚州,去見見這位建寧郡王,委婉地提醒他不要這麽做,這是在給自己樹敵。”


    “好,我這就去。”


    “等等!”


    “父親還有何事?”


    “語氣溫和一些,畢竟他現在是揚州大都督,而且是太子之子。”


    “我知道,我會與他闡明利弊,即便我們蕭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他家族可不少我們這麽好說話的!”


    卻說李倓在揚州玩新政玩得總算順利了不少,五月中旬長安朝廷的爭論似也有了一些定論下來。


    李隆基同意給安祿山雲秀坊和錢監技術一事,也發到了北邊。


    這一日,李隆基正在南薰殿飲酒,高力士來報:“三郎,建寧郡王的奏疏又來了。”


    “哦,我看看他又寫了什麽?什麽?又要辭去大都督的職位,還說自己在揚州那種兇惡之地遲早會丟性命的,隻想迴長安摟著胡姬睡大覺!豈有此理!這個建寧好歹也是我的孫兒,身上留著太宗的血液,居然如此慫!”


    李隆基當場哭笑不得。


    “我本就還在猶豫是否要給他五千兵馬,現在看來,即便給他,他也用不好!”


    高力士說道:“五千兵馬,壯壯威勢也不錯,即便在建寧郡王的治理下戰力不行,但卻可以威懾外人,使地方不敢再亂來。”


    “嗯,你說得也有道理。”李隆基點了點頭,“邊疆現在軍費開支日漸沉重,若是澄心堂、雲秀坊和錢監再出問題,損失著實有些大。”


    其實李隆基此時也有自己的算盤了。


    他也察覺到自己過於依賴李倓,所以給安祿山那些技術,其實也是想將軍費收入分攤到不同的籃子裏。


    但就目前的情況,揚州肯定還是大頭。


    想到這裏,李隆基又開始尋思,等李倓把賺錢的事情穩定下來,再派人去代替他,也不晚。


    這時,門口又有內侍來通報:“三郎,李相公來了。”


    李隆基猶豫了一下,說道:“讓他迴去,就說我沒空見他。”


    在南薰殿外等候的李林甫接到了這個小心,心頭一下子沉到了穀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