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滿朝支持建寧郡王掌兵?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國忠的這個提議,在長安朝堂上下引起更大的爭議。
李隆基限製宗室的權力,是人盡皆知的。
太子之所以被打擊成這副狗樣,原因也是人盡皆知的。
楊國忠你現在腦子壞了,居然敢提這檔子事?
沒錯,肯定是楊國忠腦子壞了!
看到楊國忠的提議之後,起初李隆基確實是很生氣的,如果不是看在楊玉環的麵子上,他肯定讓人把楊國忠抓起來扔進了大理寺,每天用皮鞭抽一百遍啊一百遍!
但事情的推進,顯然沒有朝眾人的常識認知方向發展。
繼楊國忠之後,戶部侍郎王鉷也上奏疏了。
眾所周知,王鉷和楊國忠是死對頭,要不是兩人都是大唐官員,都是體麵人,肯定早就抄起家夥往對方腦袋上往死裏砸了。
在所有人的認知裏,王鉷是一定會跳出來反對的,並且向皇帝陛下闡述了建寧郡王如果一旦在地方上掌握兵權,將會出現什麽樣的危害。
什麽樣的危害呢?
以我們王侍郎扣帽子的本事,那肯定是擁兵造反。
今天五千,那明天肯定就是五萬了,後天就可以動員五十萬!
屆時長安危矣,大唐危矣!
王鉷的確跳出來了。
可是!
可是王鉷用一種憂國憂民的語氣闡述了揚州情況之嚴峻。
仿佛若是再放任不管,揚州明天就能脫離大唐一樣。
所以,臣王鉷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下放一定的兵權給建寧郡王。
這是為了守護澄心堂、雲秀坊的安危,是為了守護地方百姓的安危,以此彰顯大唐天子的聖德!
臣這個人沒什麽心眼,說話直,若是哪裏說錯了,請陛下殺了臣,臣雖死無悔!
王鉷的狗腿子們一看王鉷的態度,先是原地懵逼了一下,這波操作有點不太會了。
但政治就是站隊,老大的態度和決定對不對不重要,隻能支持。
這和那些讀了幾本書,從來沒有做過一天官的人的認知可能不一樣。
這些人懵是懵,知道這樣支持建寧郡王肯定是不對的,可上頭的態度都明確了,自己不支持,這官職還要不要了?
權力場上,最是身不由己。
於是接下來的場麵就十分熱鬧了。
繼楊國忠派係提出支持建寧組建軍隊後,王鉷的人也先後跟上。
這下輪到李隆基懵了。
建寧這麽多人支持的嗎?
這就難免讓原本對李倓完全沒有警惕心的李隆基開始生疑。
這不是李倓掌權的問題,而是太子對政局影響的問題。
李倓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績,他的身份終究是太子之子。
如今朝堂上兩派都支持他,那不就相當於太子間接影響當朝嗎?
這就不是揚州地方治安的問題了,而是長安朝堂政局的問題,是皇權爭奪的問題!
但揚州的事還在正中的時候,幽州、盧龍一帶發來的奏疏,打斷了李隆基的思考。
這奏疏自然是安祿山派人送來的。
安祿山左思右想之後,給李隆基寫了好幾份奏疏。
奏疏的內容也很簡單,要錢監,要雲秀坊的技術。
至於為什麽需要這些?
安祿山的理由也很簡單,為了幫助聖人守護好東北方的邊疆,為了把那些蠻夷吊起來抽一百遍來彰顯大唐聖人的赫赫武功!
總之一句話:臣要這些,那都是為了聖人您啊!
李隆基一看安祿山那聲情並茂的奏疏,當場桌子一拍:給!
安祿山的另一份奏疏立又提到了一件事:要擴充兵源!
李隆基就一個態度:好!
聖人對安祿山如此爽快,連錢監都給,這件事是處於朝臣們的預料之外的。
那麽問題迴來了。
既然聖人您把雲秀坊和錢監往安祿山給,那創造雲秀坊和重新鑄錢的建寧郡王,現在隻需要五千兵馬。
這不過分吧?
李隆基迴到李倓這個問題上,轉念一想,似乎並不過分。
但李隆基依然沒有這麽快就同意。
王鉷奏疏遞上去之後,長安朝局的變動就八百裏快局往揚州送。
到了四月下旬的時候,李倓接到了長安最新的情報。
他將這份情報給元載看了。
元載立刻說道:“王鉷這是要借機捧殺郎君,這必然是右相的手段!”
李倓歎了口氣說道:“李林甫這一招,不可謂不狠辣,但倒黴的卻不是我,而是我父親,聖人又要忌憚他,從而打壓他了。”
“看來擴充兵力這件事,是無法得到朝廷的認可了。”元載表麵淡定,心裏卻鬆了一口氣。
別看元載在給李倓幹髒活,但他其實最不願意李倓手裏掌握軍權。
玩政治怎麽玩都可以,不碰軍權是底線。
就現在顏真卿在地方上招募的一些鄉勇,雖然還達不到軍政的程度,但元載依然認為那是在玩火。
李倓卻淡然地說道:“未必不行,但我們不要再參與到長安政局中,我們隻負責陳述揚州的事實,其餘事交給長安自行決定。”
不得不說楊國忠在這個階段是一個合格的政治盟友,有事他是真的上!
隻要把雙方利益綁定在一起,他什麽話都敢說,什麽事都敢做。
畢竟家妹楊貴妃!
接下來一段時間,揚州七縣衙門就曲轅犁,開始大規模引導、推廣,不僅僅官方開始大量鑄造曲轅犁,民間也開始仿造。
到四月底的時候,之前冒充流民的混亂,才慢慢被劉晏理清楚。
於是在李倓的新政中,錢行才正是在揚州登場。
錢行其實就是後世的銀行,但它現在既不屬於大唐官方,也不是存錢的地方,而是專門給流民開荒括戶借貸的私人場所。
之所以不能屬於官方,是因為李倓不想讓錢行的錢和官方的公廨錢混在一起。
公廨錢是一個爛攤子,他不想去管。
而且錢行和流民產生的借貸關係,加深了錢行與流民,也就是未來揚州新的民眾的經濟生產關係。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民力的一種軟性掌控方式之一。
這種軟性掌控方式,李倓這裏還有許多種方法。
這種事做好了,關鍵時刻振臂一唿,江淮之地必一唿百應。
李隆基限製宗室的權力,是人盡皆知的。
太子之所以被打擊成這副狗樣,原因也是人盡皆知的。
楊國忠你現在腦子壞了,居然敢提這檔子事?
沒錯,肯定是楊國忠腦子壞了!
看到楊國忠的提議之後,起初李隆基確實是很生氣的,如果不是看在楊玉環的麵子上,他肯定讓人把楊國忠抓起來扔進了大理寺,每天用皮鞭抽一百遍啊一百遍!
但事情的推進,顯然沒有朝眾人的常識認知方向發展。
繼楊國忠之後,戶部侍郎王鉷也上奏疏了。
眾所周知,王鉷和楊國忠是死對頭,要不是兩人都是大唐官員,都是體麵人,肯定早就抄起家夥往對方腦袋上往死裏砸了。
在所有人的認知裏,王鉷是一定會跳出來反對的,並且向皇帝陛下闡述了建寧郡王如果一旦在地方上掌握兵權,將會出現什麽樣的危害。
什麽樣的危害呢?
以我們王侍郎扣帽子的本事,那肯定是擁兵造反。
今天五千,那明天肯定就是五萬了,後天就可以動員五十萬!
屆時長安危矣,大唐危矣!
王鉷的確跳出來了。
可是!
可是王鉷用一種憂國憂民的語氣闡述了揚州情況之嚴峻。
仿佛若是再放任不管,揚州明天就能脫離大唐一樣。
所以,臣王鉷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下放一定的兵權給建寧郡王。
這是為了守護澄心堂、雲秀坊的安危,是為了守護地方百姓的安危,以此彰顯大唐天子的聖德!
臣這個人沒什麽心眼,說話直,若是哪裏說錯了,請陛下殺了臣,臣雖死無悔!
王鉷的狗腿子們一看王鉷的態度,先是原地懵逼了一下,這波操作有點不太會了。
但政治就是站隊,老大的態度和決定對不對不重要,隻能支持。
這和那些讀了幾本書,從來沒有做過一天官的人的認知可能不一樣。
這些人懵是懵,知道這樣支持建寧郡王肯定是不對的,可上頭的態度都明確了,自己不支持,這官職還要不要了?
權力場上,最是身不由己。
於是接下來的場麵就十分熱鬧了。
繼楊國忠派係提出支持建寧組建軍隊後,王鉷的人也先後跟上。
這下輪到李隆基懵了。
建寧這麽多人支持的嗎?
這就難免讓原本對李倓完全沒有警惕心的李隆基開始生疑。
這不是李倓掌權的問題,而是太子對政局影響的問題。
李倓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績,他的身份終究是太子之子。
如今朝堂上兩派都支持他,那不就相當於太子間接影響當朝嗎?
這就不是揚州地方治安的問題了,而是長安朝堂政局的問題,是皇權爭奪的問題!
但揚州的事還在正中的時候,幽州、盧龍一帶發來的奏疏,打斷了李隆基的思考。
這奏疏自然是安祿山派人送來的。
安祿山左思右想之後,給李隆基寫了好幾份奏疏。
奏疏的內容也很簡單,要錢監,要雲秀坊的技術。
至於為什麽需要這些?
安祿山的理由也很簡單,為了幫助聖人守護好東北方的邊疆,為了把那些蠻夷吊起來抽一百遍來彰顯大唐聖人的赫赫武功!
總之一句話:臣要這些,那都是為了聖人您啊!
李隆基一看安祿山那聲情並茂的奏疏,當場桌子一拍:給!
安祿山的另一份奏疏立又提到了一件事:要擴充兵源!
李隆基就一個態度:好!
聖人對安祿山如此爽快,連錢監都給,這件事是處於朝臣們的預料之外的。
那麽問題迴來了。
既然聖人您把雲秀坊和錢監往安祿山給,那創造雲秀坊和重新鑄錢的建寧郡王,現在隻需要五千兵馬。
這不過分吧?
李隆基迴到李倓這個問題上,轉念一想,似乎並不過分。
但李隆基依然沒有這麽快就同意。
王鉷奏疏遞上去之後,長安朝局的變動就八百裏快局往揚州送。
到了四月下旬的時候,李倓接到了長安最新的情報。
他將這份情報給元載看了。
元載立刻說道:“王鉷這是要借機捧殺郎君,這必然是右相的手段!”
李倓歎了口氣說道:“李林甫這一招,不可謂不狠辣,但倒黴的卻不是我,而是我父親,聖人又要忌憚他,從而打壓他了。”
“看來擴充兵力這件事,是無法得到朝廷的認可了。”元載表麵淡定,心裏卻鬆了一口氣。
別看元載在給李倓幹髒活,但他其實最不願意李倓手裏掌握軍權。
玩政治怎麽玩都可以,不碰軍權是底線。
就現在顏真卿在地方上招募的一些鄉勇,雖然還達不到軍政的程度,但元載依然認為那是在玩火。
李倓卻淡然地說道:“未必不行,但我們不要再參與到長安政局中,我們隻負責陳述揚州的事實,其餘事交給長安自行決定。”
不得不說楊國忠在這個階段是一個合格的政治盟友,有事他是真的上!
隻要把雙方利益綁定在一起,他什麽話都敢說,什麽事都敢做。
畢竟家妹楊貴妃!
接下來一段時間,揚州七縣衙門就曲轅犁,開始大規模引導、推廣,不僅僅官方開始大量鑄造曲轅犁,民間也開始仿造。
到四月底的時候,之前冒充流民的混亂,才慢慢被劉晏理清楚。
於是在李倓的新政中,錢行才正是在揚州登場。
錢行其實就是後世的銀行,但它現在既不屬於大唐官方,也不是存錢的地方,而是專門給流民開荒括戶借貸的私人場所。
之所以不能屬於官方,是因為李倓不想讓錢行的錢和官方的公廨錢混在一起。
公廨錢是一個爛攤子,他不想去管。
而且錢行和流民產生的借貸關係,加深了錢行與流民,也就是未來揚州新的民眾的經濟生產關係。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民力的一種軟性掌控方式之一。
這種軟性掌控方式,李倓這裏還有許多種方法。
這種事做好了,關鍵時刻振臂一唿,江淮之地必一唿百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