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獵殺時刻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禦史,外麵有人自稱是揚州判官元載,前來請見。”
羅希奭臉上露出了微笑:“建寧郡王這是掌握了針對我的證據了?”
“現在怎麽辦?”
“讓他進來。”
元載進來後,說道:“羅禦史,大都督有請。”
羅希奭冷笑道:“大都督有請,我就要去?”
“羅禦史必須去。”
“給我一個必須去的理由?”
“因為大都督有請。”
“大都督的麵子,我不給,他又能如何?”
羅希奭顯然沒有把元載這個後輩放在眼裏,他仗著背後是李林甫,從來都是為所欲為。
所到之處,地方官對他言聽計從,從來都是他不擇手段搞人。
這種人其實有一點點能力,但能力不強。
不要以為會搞人就是能力強。
會搞人一般都是背後有大佬撐腰,同時自己把底線全部撕破,隻要滿足這兩點,能力一般的人也會搞人。
但元載這種會搞人的人還真就不一樣,元載出身寒微,靠真才實學獲得了一次機會,慢慢往上爬,並且對危險和機會的敏感程度極高。
準確的來說,羅希奭在元載麵前,還真隻能是個提鞋的。
麵對咄咄逼人的羅希奭,元載沒有生氣,他臉上甚至還保持著微笑,對羅希奭說道:“羅禦史不給大都督的麵子,大都督自然也不敢說什麽,畢竟羅禦史是長安來的,代表了朝廷巡視地方。”
“那你還不滾?”
元載用那種很友善的眼神看著羅希奭,像是在跟老朋友說話一樣,他說道:“昨日我抓了崔昀和劉厝,他們把該說的都說了。”
“他們說了什麽,跟本官有何關係?”
“沒什麽關係,他們就是認罪了,指使人冒充流民冒領官府糧食和農具,還私下派人燒毀澄心堂和雲秀坊,又暗地裏唆使民間鑄造貨幣的人大肆鑄造惡錢,這些都是在羅禦史彈劾範圍內,大都督想請羅禦史前去主持局麵。”
“怕是大都督認為他們的行為是本官指使的,想讓本官去大都督府,質問本官吧?”
“哪敢說是質問,閣下是朝廷特使,他們確實在口供中提到了閣下,但僅憑他們的一麵之詞,大都督哪裏敢隨意質問特使呢?”
“既然如此,你迴去吧,去告訴大都督,本官現在很忙。”
“地方官員犯了事,特使不出麵主持,這若是傳到了長安,恐怕聖人……”
羅希奭知道元載故意這麽說就是讓他去大都督府,雖說沒有實證證明他這個特使與這件事有關,但畢竟已經是嫌疑人。
他料定建寧郡王肯定想借這個機會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既然建寧郡王誠心邀請,那本官就去主持大局。”
中午的時候,江都的所有官員都來了,不僅是有品階的,連這段時間接到都督府任命的那些保長,都來了。
他們紛紛落座在大都督府的議事廳。
唐人的建築一般講究一個“大”,大都督府的建築之宏偉,自然是江都之最,且說這議事廳,便能同時容納近兩百人分坐而下。
等羅希奭來的時候,議事廳已經坐滿了人,眾人正在議論紛紛。
見羅希奭到來,江都戶曹張辰第一個站起來:“羅禦史,您終於來了!”
其他人見狀,也連忙站起來迎接。
不多時,便將羅希奭圍在了人群中間。
坐在邊緣的一些保長哪裏見過這種大人物,紛紛緊張地不敢說話。
羅希奭說道:“諸位請落座,請落座。”
張辰說道:“羅禦史,最近江都發生了許多事,請羅禦史主持公道啊!”
“是啊!羅禦史,您是朝廷派來的特使!”
“……”
羅希奭淡定地笑道:“放心,有我在,不會讓諸位失望。”
這時,李倓來到了議事廳,顏真卿跟在他旁邊。
眾人見到李倓後,按照流程行禮:“下官參見大都督。”
李倓說道:“不必多禮,諸位坐吧。”
眾人坐下,議事廳內恢複安靜。
李倓向元載使了個眼神,元載出列說道:“把揚州法曹崔昀和江都縣縣令劉厝帶上來。”
眾人目光都朝外麵移去,不多時兩人就被帶了上來。
劉厝和崔昀身上都有傷,顯然是受了刑,這再一次引起了眾人的熱議。
羅希奭此狀,更加高興。
如果是這樣,那完全可以說整個案子,是建寧郡王派人屈打成招。
如此一來,這個案子不就不存在了麽?
隻要案子被重新摁下去,就可以繼續唆使人殺流民、火燒澄心堂和雲秀坊。
總之,不擇手段地搞破壞。
建設最難,但破壞卻很簡單。
看你建寧郡王能在揚州玩出什麽花來!
元載站在中間對崔昀和劉厝說道:“你二人把整個經過,當著所有人麵說一遍。”
崔昀第一個開始說,他說得很快,深怕自己遺漏了。
等說完後,周圍卻一片死寂,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李倓突然淡淡地說了一句:“崔昀剛才報了名字的官員,全部出列。”
還是一片死寂,沒有人動。
李倓也不生氣,隻是擺了一下手,一邊的武二郎便帶著人,一個個把剛才點了名的架出來。
等到了羅希奭麵前的時候,羅希奭冷笑道:“連本官也要動?”
但武二郎卻沒有任何猶豫,一把就將羅希奭拉了起身,野蠻地將他從席位上拖出來。
羅希奭頓時麵色一變,怒道:“放手!本官命令你放手!”
他劇烈掙紮,卻無濟於事。
在眾人的錯愕中,這個朝廷禦史,像雞鴨一樣被擰了出來。
等被拖出來扔在地上,羅希奭狼狽爬起來,臉色陰沉,大聲嗬斥道:“大都督!這是何意?”
“捉拿犯人。”
“大都督覺得本官是犯人?”
“難道不是嗎?”
“大都督僅憑這兩個人的一麵之詞,就認為我這個朝廷派來的禦史是犯人?”
李倓卻不正麵迴答羅希奭的話,而是問劉厝:“劉縣令,說話。”
劉厝猶豫了一下,瞥了一眼羅希奭,突然說道:“羅禦史自然是沒有參與這件事的。”
氣氛瞬間變得詭異起來。
顯然,劉厝想保住羅希奭,讓羅希奭拿到主導權來控製全局。
因為他相信,這一次李倓要動很多人,如果要動這些人,就得先動這位禦史。
如果這位禦史全身而退迴長安,必然是對建寧郡王不利的。
但建寧郡王又不可能再不給羅希奭扣任何罪名的情況下,半路殺禦史。
試想想,羅希奭如果從這個案子中被摘出來,讓所有人覺得他與此事無關,而他迴長安的路上死了,那是誰殺的呢?
長安方麵會怎麽想呢?
這個政治風險太大了。
所以,在這場揚州的權力爭鋒中,保住羅希奭,就是保住局麵。
這才是權力遊戲規則。
羅希奭臉上露出了微笑:“建寧郡王這是掌握了針對我的證據了?”
“現在怎麽辦?”
“讓他進來。”
元載進來後,說道:“羅禦史,大都督有請。”
羅希奭冷笑道:“大都督有請,我就要去?”
“羅禦史必須去。”
“給我一個必須去的理由?”
“因為大都督有請。”
“大都督的麵子,我不給,他又能如何?”
羅希奭顯然沒有把元載這個後輩放在眼裏,他仗著背後是李林甫,從來都是為所欲為。
所到之處,地方官對他言聽計從,從來都是他不擇手段搞人。
這種人其實有一點點能力,但能力不強。
不要以為會搞人就是能力強。
會搞人一般都是背後有大佬撐腰,同時自己把底線全部撕破,隻要滿足這兩點,能力一般的人也會搞人。
但元載這種會搞人的人還真就不一樣,元載出身寒微,靠真才實學獲得了一次機會,慢慢往上爬,並且對危險和機會的敏感程度極高。
準確的來說,羅希奭在元載麵前,還真隻能是個提鞋的。
麵對咄咄逼人的羅希奭,元載沒有生氣,他臉上甚至還保持著微笑,對羅希奭說道:“羅禦史不給大都督的麵子,大都督自然也不敢說什麽,畢竟羅禦史是長安來的,代表了朝廷巡視地方。”
“那你還不滾?”
元載用那種很友善的眼神看著羅希奭,像是在跟老朋友說話一樣,他說道:“昨日我抓了崔昀和劉厝,他們把該說的都說了。”
“他們說了什麽,跟本官有何關係?”
“沒什麽關係,他們就是認罪了,指使人冒充流民冒領官府糧食和農具,還私下派人燒毀澄心堂和雲秀坊,又暗地裏唆使民間鑄造貨幣的人大肆鑄造惡錢,這些都是在羅禦史彈劾範圍內,大都督想請羅禦史前去主持局麵。”
“怕是大都督認為他們的行為是本官指使的,想讓本官去大都督府,質問本官吧?”
“哪敢說是質問,閣下是朝廷特使,他們確實在口供中提到了閣下,但僅憑他們的一麵之詞,大都督哪裏敢隨意質問特使呢?”
“既然如此,你迴去吧,去告訴大都督,本官現在很忙。”
“地方官員犯了事,特使不出麵主持,這若是傳到了長安,恐怕聖人……”
羅希奭知道元載故意這麽說就是讓他去大都督府,雖說沒有實證證明他這個特使與這件事有關,但畢竟已經是嫌疑人。
他料定建寧郡王肯定想借這個機會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既然建寧郡王誠心邀請,那本官就去主持大局。”
中午的時候,江都的所有官員都來了,不僅是有品階的,連這段時間接到都督府任命的那些保長,都來了。
他們紛紛落座在大都督府的議事廳。
唐人的建築一般講究一個“大”,大都督府的建築之宏偉,自然是江都之最,且說這議事廳,便能同時容納近兩百人分坐而下。
等羅希奭來的時候,議事廳已經坐滿了人,眾人正在議論紛紛。
見羅希奭到來,江都戶曹張辰第一個站起來:“羅禦史,您終於來了!”
其他人見狀,也連忙站起來迎接。
不多時,便將羅希奭圍在了人群中間。
坐在邊緣的一些保長哪裏見過這種大人物,紛紛緊張地不敢說話。
羅希奭說道:“諸位請落座,請落座。”
張辰說道:“羅禦史,最近江都發生了許多事,請羅禦史主持公道啊!”
“是啊!羅禦史,您是朝廷派來的特使!”
“……”
羅希奭淡定地笑道:“放心,有我在,不會讓諸位失望。”
這時,李倓來到了議事廳,顏真卿跟在他旁邊。
眾人見到李倓後,按照流程行禮:“下官參見大都督。”
李倓說道:“不必多禮,諸位坐吧。”
眾人坐下,議事廳內恢複安靜。
李倓向元載使了個眼神,元載出列說道:“把揚州法曹崔昀和江都縣縣令劉厝帶上來。”
眾人目光都朝外麵移去,不多時兩人就被帶了上來。
劉厝和崔昀身上都有傷,顯然是受了刑,這再一次引起了眾人的熱議。
羅希奭此狀,更加高興。
如果是這樣,那完全可以說整個案子,是建寧郡王派人屈打成招。
如此一來,這個案子不就不存在了麽?
隻要案子被重新摁下去,就可以繼續唆使人殺流民、火燒澄心堂和雲秀坊。
總之,不擇手段地搞破壞。
建設最難,但破壞卻很簡單。
看你建寧郡王能在揚州玩出什麽花來!
元載站在中間對崔昀和劉厝說道:“你二人把整個經過,當著所有人麵說一遍。”
崔昀第一個開始說,他說得很快,深怕自己遺漏了。
等說完後,周圍卻一片死寂,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李倓突然淡淡地說了一句:“崔昀剛才報了名字的官員,全部出列。”
還是一片死寂,沒有人動。
李倓也不生氣,隻是擺了一下手,一邊的武二郎便帶著人,一個個把剛才點了名的架出來。
等到了羅希奭麵前的時候,羅希奭冷笑道:“連本官也要動?”
但武二郎卻沒有任何猶豫,一把就將羅希奭拉了起身,野蠻地將他從席位上拖出來。
羅希奭頓時麵色一變,怒道:“放手!本官命令你放手!”
他劇烈掙紮,卻無濟於事。
在眾人的錯愕中,這個朝廷禦史,像雞鴨一樣被擰了出來。
等被拖出來扔在地上,羅希奭狼狽爬起來,臉色陰沉,大聲嗬斥道:“大都督!這是何意?”
“捉拿犯人。”
“大都督覺得本官是犯人?”
“難道不是嗎?”
“大都督僅憑這兩個人的一麵之詞,就認為我這個朝廷派來的禦史是犯人?”
李倓卻不正麵迴答羅希奭的話,而是問劉厝:“劉縣令,說話。”
劉厝猶豫了一下,瞥了一眼羅希奭,突然說道:“羅禦史自然是沒有參與這件事的。”
氣氛瞬間變得詭異起來。
顯然,劉厝想保住羅希奭,讓羅希奭拿到主導權來控製全局。
因為他相信,這一次李倓要動很多人,如果要動這些人,就得先動這位禦史。
如果這位禦史全身而退迴長安,必然是對建寧郡王不利的。
但建寧郡王又不可能再不給羅希奭扣任何罪名的情況下,半路殺禦史。
試想想,羅希奭如果從這個案子中被摘出來,讓所有人覺得他與此事無關,而他迴長安的路上死了,那是誰殺的呢?
長安方麵會怎麽想呢?
這個政治風險太大了。
所以,在這場揚州的權力爭鋒中,保住羅希奭,就是保住局麵。
這才是權力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