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要讓李隆基知道我是條躺平的鹹魚
每天飲酒賞樂,我成了千古一帝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李倓躺在水池裏一邊享受著夏日清涼,一邊享受著美味葡萄酒的時候,李俶來了。
“三郎。”李俶走到水池邊,頗為好奇地看著這方水池。
“哦,兄長來了,來,下來一起泡泡涼水,降降暑。”
“我不會遊泳。”李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那來點冰鎮的葡萄酒。”
李倓腦袋一歪,看向一邊漂亮的宮娥,那宮娥立刻取了一隻精致的琉璃杯,往杯裏倒上了葡萄美酒,然後將杯子放在一邊的冰塊堆裏。
“三郎,你從哪裏弄來的這麽多冰塊?”
“買的。”
李俶怔了怔,隨即笑起來:“我差點忘了,澄心堂是你置辦的,你現在比我們都有錢。”
那是,現在李倓日進2700貫。
澄心堂的工匠,住的是寬敞舒服的別院,工作完後,可以蹴鞠,可以打馬球,想讀書的隨時可以有書讀。
一日三餐,每頓都有肉。
澄心堂的一個工匠的生活水平,已經比得上不少官員了。
要知道,在大唐,隻有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在工作日的午餐,才是公家請客。
至於李倓個人現在的生活嘛,李俶也看到了。
有錢,葡萄酒隨時去西市買,想買多少買多少。
劍南春,隨處從李亨那裏拿,李亨現在別提有多大方。
“錢算什麽?”李倓躺平在水麵,慢悠悠地說道,“我對錢沒什麽興趣,主要是享受生活,你若飲不習慣葡萄酒,旁邊還有劍南春。”
水池旁邊的大樹下,還有幾個宮娥和內侍,正在忙活著,似乎有幾個大廚正在指揮。
唐人喜歡吃鱠。
鱠就是生魚片絲,是中國古代傳統美食,從周朝到明代一直都很流行。
在大唐,貴族男子們很樂意向客人展示他們切鱠的刀工,並且吃生魚片非常講究新鮮,切細絲縷,拌蔥花食用。
李俶定眼看向那個廚師,發現有點眼熟。
“那是不是張家樓的張庖丁?”
“兄長認識他?”
“張家樓可是長安城鱠做的最好的,你居然把他請到了你的宅院裏,不怕聖人知道了生氣?”
“你們都認識的一個廚子而已,難道他還能在百孫院裏翻天不成?”
李倓倒是覺得,現在自己生活表現得越悠哉,李隆基反而越放心。
李倓:我就是一條在宅院裏躺平的鹹魚。
“三郎,你不應該如此頹然。”李俶很嚴肅地說道,“這樣的生活會讓你失去鬥誌。”
“鬥誌?”
“對,鬥誌!”
李倓問道:“我為什麽要有鬥誌?”
“男兒生於天地,應該心存兼濟天下之心!”
“為什麽要兼濟天下?”
李俶依然很嚴肅地說道:“因為兼濟天下,才能讓你享受到人生的快樂。”
李倓說道:“那我現在在幹什麽?”
“你……”
過了一會兒,李俶小心翼翼靠在岸邊,歎了口氣:“真涼爽啊!”
“是啊!這樣的日子,真的是太爽了,希望時光變得慢一些。”
明媚的陽光,透露貿易的樹葉,在地上和水池裏留下無數斑駁的光影。
不多時,宮娥便將冰鎮好的葡萄酒,遞到了李俶的手裏。
“嗯,三郎這酒不錯。”
“胡商那裏買的,我也不知道哪些好,就買了價格最高的。”
“三郎,錢得省著點花,不然多少錢都得花完……”
“我也希望能盡快花完,有點為難。”
李俶:“……”
又過了一會兒,李倓遊到岸邊,兄弟二人就在岸邊,一邊喝酒,一邊開始享受起生魚片絲的美味。
“三郎,我是有很重要的事找你的。”
李倓對周圍的人說道:“你們先下去。”
眾人道:“是。”
“等等,張庖丁。”
一個中年胖子立刻迴過頭滿臉微笑地說道:“大王還有何吩咐?”
“你的生魚片絲味道真好,賞你一千貫。”
張庖丁以為自己聽錯了,等反應過來,立刻跪在地上大聲道:“多謝大王!”
“不必客氣,改天再找你。”
“隨時聽候大王傳喚。”
張庖丁興致匆匆離去。
一千貫相當於一百萬文。
如果按照21世紀的錢,差不多在300萬左右。
這是小費。
“三郎,你這樣用錢,是不是……”
“兄長,開心就好,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俶還是有點懷疑人生,這個弟弟有錢了,明顯就膨脹了,行事過於輕佻。
他這次來本來還準備好好讚賞讚賞李倓,現在倒是把讚賞的話都噎到了肚子裏。
“對了,你不是有話跟我說嗎?”
“你知道長安縣衙門一個叫顏真卿的縣尉嗎?”
“知道。”
“他被罷官了。”
“這有什麽奇怪麽?”李倓明知故問道。
“據說之前杜二郎被殺的時候,就是他去調查的。”
“哦,查得如何?”
“我也不清楚,查完這件事不久,他就被罷官,我在想,這件事是不是有些奇怪?”
“兄長,你是如何知曉顏真卿被罷官的?”
“我長安縣令柳升說的。”
“他是如何跟你說的,他可是長安縣令。”
“他被貶官了,理由是與韋堅案有牽連,被貶到嶺南。”
“他貶官之前,還來見過你?”
“他是韋堅之前做長安令的時候提拔的人,韋堅可是我們的舅舅,我當然認識他,他走之前,約我飲了幾杯酒。”
唐人喜歡送別朋友,尤其是送別被貶官的朋友。
“你可知顏真卿為何被罷官?”
“為何?”李倓又故意問道。
“他彈劾侍禦史王鉷,說王鉷是殺死杜二郎的幕後主使。”
“王鉷為何殺杜二郎?”
“和你澄心堂有關。”
“和我澄心堂有關?”
“據說是杜二郎去求的李逸,李逸才派人去找你的麻煩。”
李倓笑起來。
“三郎何故而笑?”
“你說的這些,我都聽說了。”
“你已經知曉?”
“知曉,是我去找的顏真卿,告訴他是杜二郎派的人,他去杜二郎那裏的時候,杜二郎正被人追殺,杜二郎臨死前招出了幕後主使。”
“是王鉷?”
“是他。”
“他為何……”
“想要吞了澄心堂,利益心作祟。”
“那這件事一定要告知聖人才行。”
“人已經死了,死無對證,那些跟著顏真卿過去的人,都拿了封口費,有李林甫在,想要用這件事扳倒王鉷,不太可能。”
李俶道:“看來這件事隻能這麽算了。”
算了?
這可算不了!
李倓腦瓜子裏已經在快速運轉,怎麽讓王鉷滾蛋了!
“三郎。”李俶走到水池邊,頗為好奇地看著這方水池。
“哦,兄長來了,來,下來一起泡泡涼水,降降暑。”
“我不會遊泳。”李俶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那來點冰鎮的葡萄酒。”
李倓腦袋一歪,看向一邊漂亮的宮娥,那宮娥立刻取了一隻精致的琉璃杯,往杯裏倒上了葡萄美酒,然後將杯子放在一邊的冰塊堆裏。
“三郎,你從哪裏弄來的這麽多冰塊?”
“買的。”
李俶怔了怔,隨即笑起來:“我差點忘了,澄心堂是你置辦的,你現在比我們都有錢。”
那是,現在李倓日進2700貫。
澄心堂的工匠,住的是寬敞舒服的別院,工作完後,可以蹴鞠,可以打馬球,想讀書的隨時可以有書讀。
一日三餐,每頓都有肉。
澄心堂的一個工匠的生活水平,已經比得上不少官員了。
要知道,在大唐,隻有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在工作日的午餐,才是公家請客。
至於李倓個人現在的生活嘛,李俶也看到了。
有錢,葡萄酒隨時去西市買,想買多少買多少。
劍南春,隨處從李亨那裏拿,李亨現在別提有多大方。
“錢算什麽?”李倓躺平在水麵,慢悠悠地說道,“我對錢沒什麽興趣,主要是享受生活,你若飲不習慣葡萄酒,旁邊還有劍南春。”
水池旁邊的大樹下,還有幾個宮娥和內侍,正在忙活著,似乎有幾個大廚正在指揮。
唐人喜歡吃鱠。
鱠就是生魚片絲,是中國古代傳統美食,從周朝到明代一直都很流行。
在大唐,貴族男子們很樂意向客人展示他們切鱠的刀工,並且吃生魚片非常講究新鮮,切細絲縷,拌蔥花食用。
李俶定眼看向那個廚師,發現有點眼熟。
“那是不是張家樓的張庖丁?”
“兄長認識他?”
“張家樓可是長安城鱠做的最好的,你居然把他請到了你的宅院裏,不怕聖人知道了生氣?”
“你們都認識的一個廚子而已,難道他還能在百孫院裏翻天不成?”
李倓倒是覺得,現在自己生活表現得越悠哉,李隆基反而越放心。
李倓:我就是一條在宅院裏躺平的鹹魚。
“三郎,你不應該如此頹然。”李俶很嚴肅地說道,“這樣的生活會讓你失去鬥誌。”
“鬥誌?”
“對,鬥誌!”
李倓問道:“我為什麽要有鬥誌?”
“男兒生於天地,應該心存兼濟天下之心!”
“為什麽要兼濟天下?”
李俶依然很嚴肅地說道:“因為兼濟天下,才能讓你享受到人生的快樂。”
李倓說道:“那我現在在幹什麽?”
“你……”
過了一會兒,李俶小心翼翼靠在岸邊,歎了口氣:“真涼爽啊!”
“是啊!這樣的日子,真的是太爽了,希望時光變得慢一些。”
明媚的陽光,透露貿易的樹葉,在地上和水池裏留下無數斑駁的光影。
不多時,宮娥便將冰鎮好的葡萄酒,遞到了李俶的手裏。
“嗯,三郎這酒不錯。”
“胡商那裏買的,我也不知道哪些好,就買了價格最高的。”
“三郎,錢得省著點花,不然多少錢都得花完……”
“我也希望能盡快花完,有點為難。”
李俶:“……”
又過了一會兒,李倓遊到岸邊,兄弟二人就在岸邊,一邊喝酒,一邊開始享受起生魚片絲的美味。
“三郎,我是有很重要的事找你的。”
李倓對周圍的人說道:“你們先下去。”
眾人道:“是。”
“等等,張庖丁。”
一個中年胖子立刻迴過頭滿臉微笑地說道:“大王還有何吩咐?”
“你的生魚片絲味道真好,賞你一千貫。”
張庖丁以為自己聽錯了,等反應過來,立刻跪在地上大聲道:“多謝大王!”
“不必客氣,改天再找你。”
“隨時聽候大王傳喚。”
張庖丁興致匆匆離去。
一千貫相當於一百萬文。
如果按照21世紀的錢,差不多在300萬左右。
這是小費。
“三郎,你這樣用錢,是不是……”
“兄長,開心就好,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俶還是有點懷疑人生,這個弟弟有錢了,明顯就膨脹了,行事過於輕佻。
他這次來本來還準備好好讚賞讚賞李倓,現在倒是把讚賞的話都噎到了肚子裏。
“對了,你不是有話跟我說嗎?”
“你知道長安縣衙門一個叫顏真卿的縣尉嗎?”
“知道。”
“他被罷官了。”
“這有什麽奇怪麽?”李倓明知故問道。
“據說之前杜二郎被殺的時候,就是他去調查的。”
“哦,查得如何?”
“我也不清楚,查完這件事不久,他就被罷官,我在想,這件事是不是有些奇怪?”
“兄長,你是如何知曉顏真卿被罷官的?”
“我長安縣令柳升說的。”
“他是如何跟你說的,他可是長安縣令。”
“他被貶官了,理由是與韋堅案有牽連,被貶到嶺南。”
“他貶官之前,還來見過你?”
“他是韋堅之前做長安令的時候提拔的人,韋堅可是我們的舅舅,我當然認識他,他走之前,約我飲了幾杯酒。”
唐人喜歡送別朋友,尤其是送別被貶官的朋友。
“你可知顏真卿為何被罷官?”
“為何?”李倓又故意問道。
“他彈劾侍禦史王鉷,說王鉷是殺死杜二郎的幕後主使。”
“王鉷為何殺杜二郎?”
“和你澄心堂有關。”
“和我澄心堂有關?”
“據說是杜二郎去求的李逸,李逸才派人去找你的麻煩。”
李倓笑起來。
“三郎何故而笑?”
“你說的這些,我都聽說了。”
“你已經知曉?”
“知曉,是我去找的顏真卿,告訴他是杜二郎派的人,他去杜二郎那裏的時候,杜二郎正被人追殺,杜二郎臨死前招出了幕後主使。”
“是王鉷?”
“是他。”
“他為何……”
“想要吞了澄心堂,利益心作祟。”
“那這件事一定要告知聖人才行。”
“人已經死了,死無對證,那些跟著顏真卿過去的人,都拿了封口費,有李林甫在,想要用這件事扳倒王鉷,不太可能。”
李俶道:“看來這件事隻能這麽算了。”
算了?
這可算不了!
李倓腦瓜子裏已經在快速運轉,怎麽讓王鉷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