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驚悚] 《第十三個人(出書版)》作者:最推理雜誌【完結】
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1
叢書: mo現代推理館
簡介:
不存在的幽靈戀人,令人窒息的纏綿情話,薔薇之血x 癡迷成恨,7個兇殺現場,7個愛情敗局。渣男、陷害、詭計、活屍……
柔情滿載又如何,甜言蜜語又如何。當一切成空,所謂愛情隻是一場騙局。最深的愛是恨。最深的恨則是一份平靜。
最推理,國內第一推理雜誌。堅持以內容為王,將懸疑、科幻、武俠、諜戰、驚悚、黑色等流行元素融入推理小說類型中。強調故事複雜性和多樣性,力推原創。自2007年6月創刊以來,《最推理》已經出版118期(截自2014年9月),發表中短篇作品800餘篇、長篇作品14部,合作作者百餘位,涵蓋兩岸三地。
失語者 銀時
01 我的導師
老吳打來電話時,我正在幫郭煒收拾去上海的行李,而這通電話讓我頓時陷入了欣喜與忐忑交織的境地。
“怎麽樣?老吳怎麽說?”郭煒探過頭來問道。
我搖了搖頭:“好歹召見我了,不過還生死未卜。”
我們談論的是我的畢業論文。現實狀況是,如果我的導師吳戀清拒絕給論文簽字,我便無法參加接下來的答辯,碩士學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郭煒拍了拍我的肩道:“別擔心,慫人一生平安!”然後繼續整理自己的行李。
我哭笑不得地望著他,沒有嗆聲迴擊。郭煒是我同級不同係的男友,工科男,畢業設計和論文都早早過了導師那一關,對不久後的答辯也胸有成竹,眼下又要跟導師去上海接洽一個“大項目”。我似乎已被他遠遠甩在了身後,不由得壓力倍增。
見我不做聲,郭煒放下手上的衣物,坐到我旁邊安慰道:“老吳對論文卡得嚴全校都聞名嘛!我看她平時挺喜歡你的,沒事兒!”
我隻能聳聳肩:“聽天由命吧!”
下午第一節課開始的鈴聲剛響過,我便直奔老吳在學校南區的家。這時候我還不知道,死神已給老吳的生命裝上了倒時器。
老吳開門時,依舊是一臉和藹的笑,卻絲毫沒有消減我此時的焦急。她把我帶到客廳,我與她再次麵對麵地坐在這裏,這樣的情景和一周前如出一轍。隻是當時過來遞交論文的我自信滿滿,此時的我卻惶惶不安,以至於現在看這客廳也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老吳從果盤裏拿起一個蘋果,開始認真削了起來,隻字不提論文。
我很想主動詢問,可掙紮數秒後,問出口的卻是:“李教授上課去了嗎?”我果真是個慫人呢!
老吳愣了一下:“他出遠門辦事了。”她突然停下手中的水果刀,笑著說,“你的論文我仔細看了,可說起‘沉默的螺旋’,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傳播係的學生論述它嗎?”
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誰知老吳話鋒一轉:“不過你這篇的幾個點倒挺新鮮,你認為‘沉默的螺旋’在網絡時代會被弱化?”
“其實這個理論的不穩定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啊。例如很多網絡炒作事件,無非是主流意見被提及一定熱度後,小眾意見成為那萬綠叢中的一點紅,從而獲得了發聲的契機,並由弱勢轉為強勢的一方。而原先的主流方漸漸淪為‘少數派’,當然也會開始尋找翻身的時機,如此循環往複,網絡上的意見導向才總是飄忽不定。每個意見被孤立的人都能在電腦後發聲,他們的這種欲望隻會隨著網絡的發展愈加強烈,而不是甘願被捲入‘螺旋’。”我一板一眼地解釋著,以期博得多一點認同。
老吳慢吞吞地削著蘋果,不置可否,好半天才笑著說:“雖然我個人並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認為你的論文還算達標。”
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下,我幾乎要從沙發上蹦起來。
“你了解‘沉默者’嗎?”老吳又冷不丁地問道。
“什麽?”
“試試讓沉默者發聲啊。”老吳的眼神有些飄忽,瞬間換了一副若有所思的麵孔,甚至沒留意到水果刀劃破了自己的手指。
我看著老吳的血湧了出來,驚叫道:“吳老師,您的手!”
她這才反應過來,平靜地放下蘋果,把受傷的手指放進嘴裏吮吸了一下,起身走進了洗手間。
對傷口做過一番簡單清理後,老吳從書房拿出一個文件夾遞給我,微笑說:“論文我又複印了一份,給你開了個小灶,囉裏八唆寫了一堆批註,你可別嫌煩吶。”
當時受寵若驚的我,竟無措得連謝謝都忘了說。
約莫一刻鍾後,我離開了老吳的家,也徹底失去了跟她道謝的機會。
第二天下午,當老吳的丈夫李正信迴到家中時,老吳已經遇害。她就死在客廳的沙發上,死狀慘烈。據說,老吳的麵部被硫酸嚴重灼傷,左手被刺多刀,致命的一刀洞穿了腹腔。根據法醫推定,她的死亡時間就在我離開後的三到五小時之內。
02 可疑的同學
由於老吳死前見過我一麵,我自然也被警察詢問了一番。我告訴他們,老吳被害時,我正在圖書館頂層翻查資料。圖書館頂層的監控錄像證實了我的說法,因此我很快就擺脫了嫌疑。
</br>
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1
叢書: mo現代推理館
簡介:
不存在的幽靈戀人,令人窒息的纏綿情話,薔薇之血x 癡迷成恨,7個兇殺現場,7個愛情敗局。渣男、陷害、詭計、活屍……
柔情滿載又如何,甜言蜜語又如何。當一切成空,所謂愛情隻是一場騙局。最深的愛是恨。最深的恨則是一份平靜。
最推理,國內第一推理雜誌。堅持以內容為王,將懸疑、科幻、武俠、諜戰、驚悚、黑色等流行元素融入推理小說類型中。強調故事複雜性和多樣性,力推原創。自2007年6月創刊以來,《最推理》已經出版118期(截自2014年9月),發表中短篇作品800餘篇、長篇作品14部,合作作者百餘位,涵蓋兩岸三地。
失語者 銀時
01 我的導師
老吳打來電話時,我正在幫郭煒收拾去上海的行李,而這通電話讓我頓時陷入了欣喜與忐忑交織的境地。
“怎麽樣?老吳怎麽說?”郭煒探過頭來問道。
我搖了搖頭:“好歹召見我了,不過還生死未卜。”
我們談論的是我的畢業論文。現實狀況是,如果我的導師吳戀清拒絕給論文簽字,我便無法參加接下來的答辯,碩士學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郭煒拍了拍我的肩道:“別擔心,慫人一生平安!”然後繼續整理自己的行李。
我哭笑不得地望著他,沒有嗆聲迴擊。郭煒是我同級不同係的男友,工科男,畢業設計和論文都早早過了導師那一關,對不久後的答辯也胸有成竹,眼下又要跟導師去上海接洽一個“大項目”。我似乎已被他遠遠甩在了身後,不由得壓力倍增。
見我不做聲,郭煒放下手上的衣物,坐到我旁邊安慰道:“老吳對論文卡得嚴全校都聞名嘛!我看她平時挺喜歡你的,沒事兒!”
我隻能聳聳肩:“聽天由命吧!”
下午第一節課開始的鈴聲剛響過,我便直奔老吳在學校南區的家。這時候我還不知道,死神已給老吳的生命裝上了倒時器。
老吳開門時,依舊是一臉和藹的笑,卻絲毫沒有消減我此時的焦急。她把我帶到客廳,我與她再次麵對麵地坐在這裏,這樣的情景和一周前如出一轍。隻是當時過來遞交論文的我自信滿滿,此時的我卻惶惶不安,以至於現在看這客廳也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老吳從果盤裏拿起一個蘋果,開始認真削了起來,隻字不提論文。
我很想主動詢問,可掙紮數秒後,問出口的卻是:“李教授上課去了嗎?”我果真是個慫人呢!
老吳愣了一下:“他出遠門辦事了。”她突然停下手中的水果刀,笑著說,“你的論文我仔細看了,可說起‘沉默的螺旋’,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傳播係的學生論述它嗎?”
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誰知老吳話鋒一轉:“不過你這篇的幾個點倒挺新鮮,你認為‘沉默的螺旋’在網絡時代會被弱化?”
“其實這個理論的不穩定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啊。例如很多網絡炒作事件,無非是主流意見被提及一定熱度後,小眾意見成為那萬綠叢中的一點紅,從而獲得了發聲的契機,並由弱勢轉為強勢的一方。而原先的主流方漸漸淪為‘少數派’,當然也會開始尋找翻身的時機,如此循環往複,網絡上的意見導向才總是飄忽不定。每個意見被孤立的人都能在電腦後發聲,他們的這種欲望隻會隨著網絡的發展愈加強烈,而不是甘願被捲入‘螺旋’。”我一板一眼地解釋著,以期博得多一點認同。
老吳慢吞吞地削著蘋果,不置可否,好半天才笑著說:“雖然我個人並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認為你的論文還算達標。”
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下,我幾乎要從沙發上蹦起來。
“你了解‘沉默者’嗎?”老吳又冷不丁地問道。
“什麽?”
“試試讓沉默者發聲啊。”老吳的眼神有些飄忽,瞬間換了一副若有所思的麵孔,甚至沒留意到水果刀劃破了自己的手指。
我看著老吳的血湧了出來,驚叫道:“吳老師,您的手!”
她這才反應過來,平靜地放下蘋果,把受傷的手指放進嘴裏吮吸了一下,起身走進了洗手間。
對傷口做過一番簡單清理後,老吳從書房拿出一個文件夾遞給我,微笑說:“論文我又複印了一份,給你開了個小灶,囉裏八唆寫了一堆批註,你可別嫌煩吶。”
當時受寵若驚的我,竟無措得連謝謝都忘了說。
約莫一刻鍾後,我離開了老吳的家,也徹底失去了跟她道謝的機會。
第二天下午,當老吳的丈夫李正信迴到家中時,老吳已經遇害。她就死在客廳的沙發上,死狀慘烈。據說,老吳的麵部被硫酸嚴重灼傷,左手被刺多刀,致命的一刀洞穿了腹腔。根據法醫推定,她的死亡時間就在我離開後的三到五小時之內。
02 可疑的同學
由於老吳死前見過我一麵,我自然也被警察詢問了一番。我告訴他們,老吳被害時,我正在圖書館頂層翻查資料。圖書館頂層的監控錄像證實了我的說法,因此我很快就擺脫了嫌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