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天一大早,言逸遠就去了外公家裏。他外公家坐落在郊外的一座山腳下,是一座兩層樓高的洋房。白灰色的外牆,裝潢簡單,環境很幽靜,很適合人修養。言逸遠到的時候,言先生正在書房裏進行書法每日一練。


    言先生名存與,字方耕,早年留學歐美,學貫中西,治學嚴謹,著作等身,與羅靈新是至交好友。他育有子女三人,全性命於戰火,經曆過運動,看遍人間景象。現居江城,和老伴安享晚年,卻仍然筆耕不輟,現在還時有新作問世。


    言逸遠的父母常年在外,留言逸遠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當然也由二老啟蒙教導。後來言逸遠出國留學,期間也會抽時間來看望外公外婆,有時候陪著二老喝喝茶下下棋,有時候就隻是在一旁坐著,沒有交談卻很自得。言逸遠跟外公姓,爺孫倆的感情可見一斑。


    “阿遠來了,吃過早飯了嗎?”外婆看到外孫來,馬上放下手中的硯台迎上去,“今天外婆煮了八寶粥,你小時候蠻喜歡吃的那種。”


    “外婆,我吃過了。我來看看你們,陪你們聊聊天。”言逸遠牽住外婆的手往裏走。


    “阿遠過來寫幾個字。”外公洗了洗毛筆,刮幹了水讓到一邊。


    “去吧,我們看看你有沒有偷懶。”外婆笑著拍拍言逸遠的背。


    言逸遠笑笑,自己鋪開宣紙,用鎮紙鎮住,拿起毛筆吸飽了墨,在硯的邊緣颳了刮,運筆。寫的是楷體,不知不覺寫下的竟是“在天願作比翼鳥”。


    外公外婆看了笑得合不攏嘴,“這是好事近了?”


    言逸遠放下筆,低頭兀自先笑起來:“是的。我已經心儀她好多年了,以前沒有機會,現在碰上了就要多多費心。她是個好姑娘,我正在努力。”


    “這麽說,人家姑娘還沒答應?”外公捋了下長長的鬍鬚,“加把勁,爭取過年帶迴來給我們看。哈哈!”外公笑著拿起小茶壺,滋了一口茶。


    “她是哪家的姑娘啊?”外婆呢,更關心這個。


    “她是江城本地人,在北城讀博士,是張鎔清教授的弟子,現在在江城做一個課題。”言逸遠把卿姿大概的情況介紹了一下。說出來的遠比沒有說的要多。


    “嗬嗬,你看上人家,人家不曉得哦!”外公算是聽出來了,“你是找我支援來了?哈哈,好說好說,明年要曾孫!我就幫你。”


    “外婆。”言逸遠知道外公聽外婆的,於是向外婆求助。


    “哈哈,叫外婆也沒有用,你外婆嘴上不說,心裏啊,也想抱曾孫。想讓外公出馬?可以啊!明年讓我和你外婆抱曾孫!一切都好說。”外公滋了一口水,打趣言逸遠。外婆坐在一旁直笑,就是不說話。外婆知道老伴故意逗外孫,什麽也不說。很少看到外孫有這樣的表情,這姑娘真是放在心尖兒上的。


    “外公,人家還沒有反應。這不我才來找您支援?她現在這個課題看上去實踐性很強,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她是個記得人好的。”言逸遠也不多說,抓重點。


    “還沒過門就這麽護上了?行了行了,外公幫你。你以後每天過來,我給你講一段,先有些把握,然後把她在做的東西給我看看。”外孫有什麽事情都是自己解決的,開口求助什麽的,這還是長大後第一迴。


    “張鎔清的弟子,我看也不會有壞。我的大孫子,你終於開竅了。什麽時候讓外婆見見?”外婆有外婆的考量。


    “那我下次過來的時候,帶她一起過來。”一鼓作氣,不能再而三。趁熱打鐵!爭取一切共處的機會!


    “哈哈,你喲!那一起來吧。”老爺子仍然叮囑了言逸遠,“如果認定了,就不要辜負人家。”


    言逸遠神情嚴肅地說:“我隻希望我和她能跟你和外婆這樣。” 言外公和言外婆是一對學者伉儷,相濡以沫多年,無論是戰火頻仍還是身陷牛棚,二人不離不棄。迴想當初便是熱淚盈眶。


    “好小子,我今天就給你開第一課!”外公說來就來。


    我們的一生都在無盡的漂泊之中,夫妻,愛人,知心朋友,都是你陪我行走天涯,我陪你蒼老的同伴。然而,世上的人總是不停地錯過和相遇,在這行走與蒼老中,唯一的歸宿隻有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心靈。而自己的心靈在和他人的相處中不斷地完滿與充實。如果找到了另一半修行,確實是一種殊勝。


    言逸遠跟著外公重新學起古代的經典,感覺未來的另一半已經離她不遠了。然而他還是不放心,左思右想,找機會給張鎔清打了電話。請他轉告卿姿,言存與願意給予幫助。


    張鎔清託言逸遠關照卿姿,本身就有那麽層意思,讓卿姿有個地方可以問問,問的當然是言逸遠背後的大師。他自己畢竟離得遠,而且張鎔清一直認為,他們這代人的學問是遠遠比不上言存與這代人的,大師出山指點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言逸遠給他打過電話,他就馬上通話給卿姿,務必好好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


    言逸遠揣著導師的要求再怎麽著也不好推辭的主意,讓卿姿入甕。


    卿姿這個人,說有點小心思麽,也有點,說懂得人情世故麽,也懂點,可她是就算知道也不會去改變什麽,全按照原來自己的想法去做。因此,當初知道了言逸遠是國學大師的外孫,心裏想的也僅僅限於難怪他有這樣的氣質。


    現在和導師通話結束後,卿姿撲倒床上翻幾個滾,高興了半天,得到這麽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真是上天眷顧,冷靜下來卻發現又要麻煩言逸遠了,卻拖著不去找他。


    此時離北塘中學開學還有一個星期,卿姿就在家裏備課,開始在單獨分模塊上課還是將中國哲學思想融進日常教學語言中灌輸選擇,最後思量之下決定兩種都嚐試,因為並不矛盾。


    值得高興的是,教研組因為課時的關係隻把文言文、古詩詞和部分經典的現當代文學作品放入教學計劃。重點安排的是文言文,古來文史哲不分家,給了卿姿很大的便利。但是與此同時,這樣的安排給普遍性的語文教學中傳統經典傳授帶來了一些不便。以文言文和古詩詞為主的高中語文教學,據卿姿所知,並不是大多數中學所實施的方案。其特殊性給課題的研究帶來更大的挑戰性和不確定性,也就是存在偶然性的幹擾。不管怎麽說還是要先實行,再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觀察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


    說不緊張是假的。卿姿不太適應和人相處,除了在報告廳裏做研究報告或者答辯的時候自在一些,其餘都很小心翼翼。現在要在一個不大的空間裏和幾十名孩子近距離接觸,還有他們的前途和她勾連在一起,想想真是不簡單啊。卿姿嘟著嘴,把下巴擱在枕頭上。


    “嗡——嗡——”,手機震動。卿姿還是把腦袋擱在枕頭上,伸手去夠手機,卻發現手機在床尾,就慢慢地以下巴做支點,立起腳,撐船一樣過去,然後腳一勾,手機到手裏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們總要在一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尺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尺棰並收藏我們總要在一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