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幹癟的老頭子,我每次都能在聖奧古斯丁的地鐵站台上看見他,他總是坐在那裏,白天,或者晚上,用同一種姿勢,佝僂著身體鑽在一件不合身的髒兮兮的風衣裏麵,顫巍巍的手指頭間夾了一根粗壯的雪茄,冒著詭異的煙。那雪茄的味道把周圍的空氣都薰染到刺鼻難聞。他低垂著雙眼,隻看見手指間的那根煙,沒有人知道他的那根煙要抽到什麽時候,也沒有人知道他要坐到什麽時候。


    巴黎,我愛你(2)


    2.


    我是在地鐵裏看見她的,一個年輕的手風琴手。當我在車門即將關上的瞬間衝進一節地鐵的時候,我聽見一陣手風琴的聲音。那聲音是極其歡快的,如同一切的手風琴發出的聲音,因為幾乎沒有任何手風琴手可以拉出憂傷的曲調來。於是叫人心情愉快起來。拉琴的是一個女孩,很瘦,沒有發育好的樣子,穿著舊而且過時的衣服,也許從東歐來,某個破產的國家。她的琴聲聽起來那麽歡快,可是她的臉孔上卻有著淡漠的憂傷的表情。


    一直覺得手風琴的聲音是很適合巴黎的地鐵的,那綠色的地鐵,在黑魆魆的隧道裏像地老鼠一樣穿行的時候,很需要一些這樣跳躍的鮮活的旋律來搭配著,就好像到了愛美麗的電影裏一樣。


    曲子結束的時候,女孩到每個座位麵前去討錢,她低著頭,不說話,隻是伸出一隻手,黑乎乎的,看起來很髒。沒有人理會她,一個人也沒有,當她走到我跟前的時候,我也是很無情的搖了搖頭,因為口袋裏根本沒有硬幣。她看起來很沮喪,頓了一頓之後,又開始拉起了一首曲子,這一次,我覺得她是在拉給自己聽,也許她太沮喪了,隻好用一些歡快的手風琴的聲音來給自己一些歡愉起來的理由,她的臉孔上繼續掛著麻木的表情。我看著她的手風琴,是很小很破的一架,有2枚琴鍵的塑料殼子甚至都掉了,露出裏麵木頭的質地來。可是她還是努力的演奏著,我看到她的那雙手,在那破敗的琴鍵上表演的時候,每一個手指頭竟然都變得如此靈巧好看,如長了翅膀般飛揚起啦。可是,整個車廂的人,仍舊沒有人搭理她。或許,是碰巧大家的口袋裏都沒有硬幣,或許,是覺得這樣的賣藝人實在太多。她繼續隻好一個人兀自地拉著。曲子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車到了站。她停下來,打開車門下了車。然後就停在那裏,就不知道何去何從。


    她看起來很瘦很瘦,有一個小小的幹癟的身體,肚子上貼著一架破舊的手風琴,地鐵開走的時候,人們看見她的背影,仍舊立在那站台上,漸漸遠離。


    巴黎,我愛你(3)


    3.


    隔了好幾天,才想起來寫浮日廣場,那個迷路的禮拜天的下午,在馬萊區的小街巷裏轉悠了很久,找不到出口。那時候才想起來,那是巴黎還剩下的唯一一個與奧斯曼無關的城區,因此幾乎是遊離在這個城市地下錯綜複雜的地鐵係統之外的,要找到一個就近的地鐵站,也是要破費一番功夫的。


    在巴黎住了如此久,總是留戀在奧斯曼150多年前下令建造的並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石頭房子間,竟是第一次去那裏,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森嚴的石頭房子們來,那個沒有被奧斯曼改造過的舊巴黎的模樣,那些高高低低的顏色各異的舊房子竟是那樣別樣生動,熙熙攘攘的,甚至歪歪斜斜,充滿了人情味。許多人在今天想像著,如果沒有奧斯曼的改造,巴黎應該是一個更加美好的城市。隻是,有了那些石頭房子,巴黎才成為今天的巴黎,才有那些別人沒有的矜持和華麗。


    我是在那個午後去浮日廣場拜訪雨果的家的,它在那個四方形的被磚頭房子環繞起來的廣場的一個轉角上,即使在禮拜天,這裏仍有巴黎別處沒有的熱鬧,那種帶著一點點喧囂的溫暖的市井氣息,在走廊上,有架著畫架賣畫的落魄畫家,畫兩隻形影相伴的胖貓,或者一隻寂寞的狗,在房子與房子中間的過道裏,一個穿著黑色鬥篷的男人在唱歌劇,聲音詭異,空靈得如同來自中世紀的某個城堡,還有一個中年男人組成的小樂隊,在一個被廢棄的鋪子前,兩架手風琴,兩家大提琴,還有一些其他的木管樂器和一個揚琴,他們大約統統都是來自某個破產的東歐國家,他們演奏的歡快的樂曲讓整個廣場的氣氛都變得跳躍起來,有時候,他們也唱,整齊的富有和聲的男聲小合唱,聲音渾厚動聽,可是,唱歌的時候,他們的臉上沒有笑容,甚至看起來有些無奈和憂傷,和那聲音是多麽的不匹配。


    從雨果的客廳的窗口,也可以看見這座廣場,以及廣場中央的兒童樂園,有了這樣的風景,即使在冬天,也不會感到冷清,據說,在這裏,作家常常會與和他同時代的那些大文豪們見麵。這裏有一個中國式客廳,擺滿了來自中國的瓷器,宮燈,以及有些滑稽的烙畫,很多都是作家的情人朱麗葉?德魯埃的收藏,昏沉的燈光裏,美人以及遙遠的東方文明一道,曾經給過他多少靈感呢?據說,這是一段從最初的一夜情演變而成的50年的愛戀,從30歲認識朱麗葉開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75歲的朱麗葉死去為止。


    巴黎,我愛你(4)


    4


    從蒙巴納斯火車站出發的公交車經過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區域,然後一直可以到家的樓下。在從馬德琳娜教堂去往奧斯曼大街的春天百貨的路上,從一晃而過的車窗裏,我瞥見一條小街上的一家旅館的招牌。在巴黎,這個全世界遊客最多的城市裏,有太多這樣的小旅館,它們毫不起眼地散布在各個景點附近的小街巷裏,如麻雀般細小卻五髒具全。很小的接待處,很小的電梯,很小的衛生間,很小的電視機,可是,在招牌底下也分明的掛著兩顆或者三顆星。


    而這條小街上的這個招牌還是叫我眼前一亮的,在三顆星的上麵,寫著旅館的名字,它叫喬治桑。我於是開始歡快起來,原來在這個城市裏,還有一個叫做喬治桑的旅館。


    在2006年的夏天,我每天都會穿過來自19世紀的長廊,那裏有很多鋪子,賣各種有趣的東西,在走廊的一個拐角處,也有一家小小的旅館,它的名字叫做蕭邦,在門廳裏,擺著一架立式鋼琴,上麵鄭重地擺著鋼琴家的石膏頭像。第一次發現他的時候,實在很驚喜,因為實在喜歡蕭邦。


    而現在,還有喬治桑。蕭邦和喬治桑。這兩個名字擺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一個故事,一段愛情。故事的開始是喬治桑在巴黎那金壁輝煌的貴族沙龍裏遇見了彈琴的蕭邦,那個麵色蒼白,清瘦而憂鬱的波蘭青年,他一定有一雙極其好看的手,讓那位在十九世紀法國文學黃金時代裏特例獨行的充滿男子氣概且有一個男人名字的女作家著迷不已。她並不漂亮,抽菸酗酒,滿口粗話,而且已經開始發胖,可是後來,他還是愛上了她。他們曾經在一起生活了九年。在與她分手後,年輕的鋼琴家便陷入了才思枯竭中,再也沒有寫出什麽要緊的作品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說,我真想再見她一麵。39歲的鋼琴家死在巴黎,熱愛他的法國人為他在馬德琳娜教堂舉行隆重的葬禮,據說,有3000多人前往送行,可是,唯獨沒有喬治桑。


    而現在,人們能夠在離馬德琳娜教堂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叫做喬治桑的小旅館,不曉得算不算是一個彌補。我不知道這兩個旅館和兩個戀人是否果真有怎樣的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僅僅這兩個名字,就已經足夠叫人浮想聯翩了。我對自己說,假使多年後能夠成為一名遊客再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如果它們還都在的話,那麽,一定要在蕭邦旅館住一夜,再去喬治桑旅館住一夜


    巴黎,我愛你(5)


    5.


    一直想去莎士比亞書店,在網上抄了地址,後來不知道怎麽一直沒有去成。今天出了聖米歇爾地鐵站,往聖母院的方向走,突然就在旁邊看見了它,其實,是先看見那隻在無數人的照片裏都見過的黑貓。實在太喜歡這個可愛的書店了。在塞納河邊有一間這樣的書店,裏麵或許雜亂無章地堆滿有好看的封麵的書,大約再也沒有更加幸福的事情了。可因為我屬於窮人狀態,隻好買了一本3塊錢的特價的都柏林人,那些篇目,大多還是大學時上專英課時找來看的。


    這兩天也總是在下午的時候往瑪萊區去,終於對那些蜿蜿蜒蜒的小巷慢慢摸出一點點門道,喜歡那裏滿街的那些幹淨明亮的賣裙子的鋪子,一條條試,但還是忍不下心來掏錢買它。


    離開巴黎前的最後那段日子,我在讀海明威,年輕的時候住在巴黎的海明威,也非常的窮,他甚至有時候為了節省下一頓午餐的錢便要對妻子說謊,他對妻子說要與朋友一起去餐館,其實卻是一個人去了盧森堡公園散兩個鍾頭的步,然後餓著肚皮迴家。而在莎士比亞書店買書的時候,他也總是賒帳,好在女主人總是慷慨善良。


    而我呢,我捨不得買書,然後在聖路易島上的堤岸上吃掉一隻號稱巴黎最好吃的冰激淋,心想著要買好看的裙子去希臘,並以要成為時尚從業人員的理由道貌岸然的準許自己買一隻昂貴的包迴上海。而據說當年的斯坦因總是穿得奇奇怪怪的,因為她很樂意地把錢用來幹別的了。其實現在想來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沒有錢。大約應該是沒有文化。


    巴黎,我愛你(6)


    6.


    下午,一個人去了巴黎的娃娃博物館。在別的城市旅行的時候,對別的博物館提不起太多興趣,卻總是興致盎然地要去類似玩具博物館或者娃娃博物館的地方,譬如在慕尼黑的時候,或者哥本哈根,還有布拉格。


    可是,有時候,在自己住著的城市,總是很少想起來去博物館,也不知道有這樣一間娃娃博物館,偶爾翻到的時候,便立即想著要去。大約於我來說,博物館這樣東西,還尚未進入日常生活的範疇,仍然停留在上層建築的精神高度。唯有每月的第一個天除外,那是例行的博物館日,原因全是因為在那天,巴黎的大多數博物館都會免費開放,於是被寵壞掉了,說到底,大約也就是不願意從口袋裏掏出那幾塊錢買一張門票,而甘願月複一月地等。


    這個娃娃博物館在蓬皮杜中心後麵的一條死胡同裏。走進去,拐一個彎,右手邊是一大片建築工地,如同在上海時常能見到的景象,而另一麵,胡同的盡頭,則是截然不同的畫麵,一麵充滿爬山虎的牆,一扇被綠色藤蔓植物包圍起來的黑色鐵門,門裏麵,一幢小樓,一座庭院,散落著一蓬正在盛開的迎春花。招牌上寫著,這裏就是娃娃博物館。


    一路走在我前麵的是一個老太太,她也是一個人,徑直地往胡同的盡頭走,滿懷喜悅。在這條路上,不管年紀有多大了,任何人,大約都是懷著一種小女孩般的心情等待推開那扇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鯉·逃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悅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悅然並收藏鯉·逃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