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領導們的震驚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米國,
膏通公司的ceo約翰坐在寬敞的辦公室裏,透過落地窗俯瞰城市的繁華景象。
當他接到關於未來科技集團成功突破單晶矽純度達到11n的消息時,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驚訝。
如果是真的,那半導體行業真的要變天了。
然而,這份驚訝很快被質疑和不信任所取代。
他心中暗想:“這怎麽可能呢?”
即便是郝強親自發布的消息,甚至未來科技集團在官網上發布的聲明,他依然對此深表懷疑。
在他看來,這很可能是郝強的炒作手法,意在讓米國在製裁未來科技集團的問題上主動退讓一步,也有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商業算計。
樺國人,在玩計謀方麵,可是很精明著呢。
其實,就算未來科技集團真的成功突破單晶矽純度達到11n,而無法製造芯片的話,還是得出售晶圓給芯片廠家。
除非不出售給他們公司,那對膏通公司來說真不是好消息,畢竟隻有他們一家能夠生產頂尖晶圓。
但若未來科技集團未來能夠生產芯片的話,不僅僅膏通公司,其他半導體公司,都是一場災難。
當然,這隻是一個假設而已,畢竟未來科技集團不可能買到大量光刻機生產芯片,也無法自主研發。
盡管心中充滿疑慮,約翰明白,膏通公司還是願意與未來科技集團做生意的。
如今,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大客戶,每年將導致近十億美元的營收損失,這占據了公司年營收的約5%。
當然,少了這個大客戶,也可以從其他客戶那彌補迴來,這倒可以接受。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約翰並非獨自質疑未來科技集團的驚人聲明。
從矽穀到東京,從首爾到歐洲,各大半導體公司的高層們都在私下議論紛紛,對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技術突破持懷疑態度。
他們心中共同的聲音是:除非親眼所見,否則絕不輕易相信!
10月10日,樺國當地時間下午兩點,
省級領導韋宏一行人,連同鵬城領導,再次踏入未來科技集團總部。
當他們見到郝強時,臉上立即綻放出熱情的笑容。
韋宏親切地說:“郝先生,您可是給全球扔了一個大炸彈啊,把我們都炸得措手不及!”
郝強上前握手,爽朗地笑道:“哈哈,領導說笑了。”
寒暄過後,郝強帶領政府領導先到單晶矽車間。
觀察完之後,來到晶圓機加工工廠。
這裏儼然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精密運轉的科技殿堂。
整個工廠配備了60台先進的自動線切割機,10台精密自動化清洗設備,20台高端自動化檢測設備,以及20台各類自動化輔助設備。
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線切割機技術不斷突破,平均每台每小時可處理20片晶圓,效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設備之間,還安排有自動化搬運設備,各類監控。
每天工作8小時,實行單雙休製,偶爾加班。
這些設備,算是10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月產1萬片晶圓。
車間約100名員工,每位工人負責兩到三台設備,主要是監督設備運行。
這裏的“工人“與傳統製造業大不相同,最低學曆要求是大專,檢測崗位更是由科研人員擔任。
每片晶圓的價值令人咋舌,動輒2萬美元以上。
這座晶圓廠自2011年5月投產以來,短短半年已積累庫存五十萬片,庫存價值赫然已超過100億美元。
這些晶圓足以生產1.6億顆車載芯片青龍8124!
當然,未來汽車公司用不了這麽多汽車芯片。
但公司可以賣芯片啊,不僅僅青龍8124,還有其他芯片。
這些領導上次來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麽多員工。
其實,上一次考察時,郝強給員工放假了,製造剛剛研發出來的現象。
如今,這些領導看到一派繁忙景象,而且井然有序,自動化水平奇高,嘖嘖稱奇。
郝強看出這些領導眼中的疑慮,於是帶他們來到一台檢測設備旁邊,觀察檢測數據。
隨後,再帶領他們來到監測控製中心。
寬敞明亮的控製室內,巨大的顯示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條生產線的運行數據、良品率、純度檢測等關鍵指標。
十幾分鍾的數據觀察後,這些領導臉上的懷疑之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震驚。
“太厲害了!這數據簡直不可思議!”
“這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晶圓廠,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遠超預期!”
“看這些參數,比國際半導體巨頭領先了幾代。”
麵對領導們的讚歎,郝強隻是微微一笑。
在他看來,這些成就還遠未達到極限,未來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隻要繼續優化設備和工藝,晶圓純度可以達到12n,甚至13n及以上。
“郝先生,冒昧問一下,這種頂級晶圓的市場定價是多少?”韋宏帶著濃厚的興趣問道。
其他領導也都豎起耳朵,等待答案。
郝強解釋道:“一般來說,12英寸、6n純度的高端晶圓,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在5000美元以上。
但我們的晶圓具有超高良率和極致純度,可以製造出世界最頂尖的芯片。
即使是用於量產,初期市場定價也會在10萬美元左右。”
他頓了頓,補充道:“當然,這個價格不會維持太久。
不過隻要我們能保持技術的領先優勢,每片晶圓保持在兩三萬美元的價格是完全可行的。”
以青龍8124為例,作為世界頂級的自動駕駛芯片,同時也是高端車規級處理器,單顆芯片的市場定價約為2000美元。
轉換到晶圓這邊,單顆芯片的晶圓定價約為500美元。
一片12英寸的晶圓能切割出320顆青龍8124芯片,整片晶圓市場價值約16萬美元。
這個定價預計能維持半年左右。
隨著工藝逐漸成熟,其他工廠的晶圓純度很快提升起來,可能達到7n、8n水平,未來科技集團收割完高端人群的錢包,為了收割中高端的韭菜,兩年後11n晶圓的單片價格也會主動降至幾萬美元左右。
逐步降價,一層一層地割韭菜。
不過,隻要能保持世界頂尖水平,即使降價,市場價值也不會低於2萬美元每片。
等到十年後,如果競爭對手還能活到那會,技術水平也達到了11n,未來科技集團可能都不賣11n的晶圓了。
不,郝強本就沒打算單獨賣晶圓。
賣芯片才賺錢啊。
“高科技果然是暴利行業啊!“參觀的領導們驚歎不已。
一片晶圓就價值十幾萬美元,相當於一輛豪華轎車的價格了。
他們站在生產線旁,看著全自動化的先進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
粗略估算,每條生產線,大約每分鍾就能生產出一片晶圓。
這驚人的產能讓領導們瞪大了眼睛。
“這麽值錢的東西,一個月能生產多少片啊?”一位領導忍不住問道。
郝強微笑著解釋:“按照目前的產能規劃,大概每月10萬片。
其實產能還可以提升幾倍,但沒有必要。
市場容量是有限的,產量太大反而會導致價格快速下跌,把握好供需平衡就行。”
就在今天上午公布了青龍8124芯片的消息後,已經有多家芯片製造商打來電話,表示有意向采購晶圓。
但郝強心裏清楚,這些都是試探性的接觸,他暫時並不打算出售晶圓。
相比單純售賣晶圓,直接銷售封裝好的芯片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而且,未來科技不僅要生產青龍8124這樣的高端車載芯片,還計劃開發多種類型的芯片產品。
郝強甚至連晶圓都不打算提供給這些芯片公司。
因為一旦給了晶圓材料,競爭對手就可以提前研發高端芯片。
沒有頂級晶圓作為基礎,其他公司就難以研發出同等水平的芯片產品。
為了保持未來科技在全球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郝強堅持不對外出售晶圓。
即便有公司願意出價幾千億美元大量采購,他也不會動心。
畢竟對他來說,現金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把技術優勢轉化為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等過幾年,這些競爭公司就玩不過未來科技集團了,這個市場就是他的。
當然,關於壟斷問題,自然有其他辦法來解決。
考察完晶圓後,韋宏有些不解,低聲向郝強說:“郝先生,現在未來科技集團還麵臨芯片供應問題,現在公開這些晶圓的真實數據,真的能解決芯片危機嗎?”
他認為郝強可能打算用這頂尖晶圓作為籌碼,與其他芯片公司達成合作。
盡管米國可能會施加壓力,但隻要利益足夠誘人,一些大型半導體公司未必會顧忌外交壓力。
以四星為例,如果能獲得未來科技集團的獨家技術合作,共同開發世界頂尖芯片,直接壟斷高端市場,這可是動輒數千億美元的商機。
早在未來科技集團曝光8n晶圓時,四星就曾萌生過類似想法。
不過之前,從6n到8n晶圓技術的跨越可能隻需要兩三年時間,四星並不急於冒險。
但現在不同了,未來科技集團一舉突破到11n工藝,領先全球半導體公司至少五代、十幾年時間。
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其他公司根本無法追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等這些半導體公司好不容易追趕到11n工藝水平時,未來科技集團可能已經將單晶矽純度提升到12n甚至更高。
目前,業內還在質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要不然,可能親自來到未來科技集團商談合作方案了。
但市場已經開始有了風吹草動。
開盤後,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的股價已經出現輕微下跌,投資者開始悄然騷動。
“萬一這是真的怎麽辦?”這個念頭在許多投資者腦中盤旋。
萬一是真的呢,那到時候逃也逃不掉了,不如先行撤退一些投資,減少損失。
韋宏的眼神中透著深深的好奇。
他想知道郝強究竟打算如何擺脫當前的芯片困境。
是尋求合作?
還是另有他圖?
郝強似乎察覺到了韋宏的疑問,隻是微微一笑,說道:“領導問到了關鍵問題,其實,過兩三天後,我也會向外界公布的。
這件事,還需要國家的支持才行,我真怕我們撐不住這個局麵。”
頂尖芯片非常重要,也許國家會拿來換取外交資源。
但不管怎麽樣,隻要未來科技集團在主導,控製住主動權,那就沒問題。
這也是郝強沒有一下子曝光已經能自主生產芯片和ebl光刻機事實的原因。
半導體行業的這場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沒有硝煙,卻比任何戰爭都來得更加驚心動魄。
膏通公司的ceo約翰坐在寬敞的辦公室裏,透過落地窗俯瞰城市的繁華景象。
當他接到關於未來科技集團成功突破單晶矽純度達到11n的消息時,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驚訝。
如果是真的,那半導體行業真的要變天了。
然而,這份驚訝很快被質疑和不信任所取代。
他心中暗想:“這怎麽可能呢?”
即便是郝強親自發布的消息,甚至未來科技集團在官網上發布的聲明,他依然對此深表懷疑。
在他看來,這很可能是郝強的炒作手法,意在讓米國在製裁未來科技集團的問題上主動退讓一步,也有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商業算計。
樺國人,在玩計謀方麵,可是很精明著呢。
其實,就算未來科技集團真的成功突破單晶矽純度達到11n,而無法製造芯片的話,還是得出售晶圓給芯片廠家。
除非不出售給他們公司,那對膏通公司來說真不是好消息,畢竟隻有他們一家能夠生產頂尖晶圓。
但若未來科技集團未來能夠生產芯片的話,不僅僅膏通公司,其他半導體公司,都是一場災難。
當然,這隻是一個假設而已,畢竟未來科技集團不可能買到大量光刻機生產芯片,也無法自主研發。
盡管心中充滿疑慮,約翰明白,膏通公司還是願意與未來科技集團做生意的。
如今,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大客戶,每年將導致近十億美元的營收損失,這占據了公司年營收的約5%。
當然,少了這個大客戶,也可以從其他客戶那彌補迴來,這倒可以接受。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約翰並非獨自質疑未來科技集團的驚人聲明。
從矽穀到東京,從首爾到歐洲,各大半導體公司的高層們都在私下議論紛紛,對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技術突破持懷疑態度。
他們心中共同的聲音是:除非親眼所見,否則絕不輕易相信!
10月10日,樺國當地時間下午兩點,
省級領導韋宏一行人,連同鵬城領導,再次踏入未來科技集團總部。
當他們見到郝強時,臉上立即綻放出熱情的笑容。
韋宏親切地說:“郝先生,您可是給全球扔了一個大炸彈啊,把我們都炸得措手不及!”
郝強上前握手,爽朗地笑道:“哈哈,領導說笑了。”
寒暄過後,郝強帶領政府領導先到單晶矽車間。
觀察完之後,來到晶圓機加工工廠。
這裏儼然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精密運轉的科技殿堂。
整個工廠配備了60台先進的自動線切割機,10台精密自動化清洗設備,20台高端自動化檢測設備,以及20台各類自動化輔助設備。
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線切割機技術不斷突破,平均每台每小時可處理20片晶圓,效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設備之間,還安排有自動化搬運設備,各類監控。
每天工作8小時,實行單雙休製,偶爾加班。
這些設備,算是10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月產1萬片晶圓。
車間約100名員工,每位工人負責兩到三台設備,主要是監督設備運行。
這裏的“工人“與傳統製造業大不相同,最低學曆要求是大專,檢測崗位更是由科研人員擔任。
每片晶圓的價值令人咋舌,動輒2萬美元以上。
這座晶圓廠自2011年5月投產以來,短短半年已積累庫存五十萬片,庫存價值赫然已超過100億美元。
這些晶圓足以生產1.6億顆車載芯片青龍8124!
當然,未來汽車公司用不了這麽多汽車芯片。
但公司可以賣芯片啊,不僅僅青龍8124,還有其他芯片。
這些領導上次來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麽多員工。
其實,上一次考察時,郝強給員工放假了,製造剛剛研發出來的現象。
如今,這些領導看到一派繁忙景象,而且井然有序,自動化水平奇高,嘖嘖稱奇。
郝強看出這些領導眼中的疑慮,於是帶他們來到一台檢測設備旁邊,觀察檢測數據。
隨後,再帶領他們來到監測控製中心。
寬敞明亮的控製室內,巨大的顯示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條生產線的運行數據、良品率、純度檢測等關鍵指標。
十幾分鍾的數據觀察後,這些領導臉上的懷疑之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震驚。
“太厲害了!這數據簡直不可思議!”
“這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晶圓廠,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遠超預期!”
“看這些參數,比國際半導體巨頭領先了幾代。”
麵對領導們的讚歎,郝強隻是微微一笑。
在他看來,這些成就還遠未達到極限,未來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隻要繼續優化設備和工藝,晶圓純度可以達到12n,甚至13n及以上。
“郝先生,冒昧問一下,這種頂級晶圓的市場定價是多少?”韋宏帶著濃厚的興趣問道。
其他領導也都豎起耳朵,等待答案。
郝強解釋道:“一般來說,12英寸、6n純度的高端晶圓,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在5000美元以上。
但我們的晶圓具有超高良率和極致純度,可以製造出世界最頂尖的芯片。
即使是用於量產,初期市場定價也會在10萬美元左右。”
他頓了頓,補充道:“當然,這個價格不會維持太久。
不過隻要我們能保持技術的領先優勢,每片晶圓保持在兩三萬美元的價格是完全可行的。”
以青龍8124為例,作為世界頂級的自動駕駛芯片,同時也是高端車規級處理器,單顆芯片的市場定價約為2000美元。
轉換到晶圓這邊,單顆芯片的晶圓定價約為500美元。
一片12英寸的晶圓能切割出320顆青龍8124芯片,整片晶圓市場價值約16萬美元。
這個定價預計能維持半年左右。
隨著工藝逐漸成熟,其他工廠的晶圓純度很快提升起來,可能達到7n、8n水平,未來科技集團收割完高端人群的錢包,為了收割中高端的韭菜,兩年後11n晶圓的單片價格也會主動降至幾萬美元左右。
逐步降價,一層一層地割韭菜。
不過,隻要能保持世界頂尖水平,即使降價,市場價值也不會低於2萬美元每片。
等到十年後,如果競爭對手還能活到那會,技術水平也達到了11n,未來科技集團可能都不賣11n的晶圓了。
不,郝強本就沒打算單獨賣晶圓。
賣芯片才賺錢啊。
“高科技果然是暴利行業啊!“參觀的領導們驚歎不已。
一片晶圓就價值十幾萬美元,相當於一輛豪華轎車的價格了。
他們站在生產線旁,看著全自動化的先進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
粗略估算,每條生產線,大約每分鍾就能生產出一片晶圓。
這驚人的產能讓領導們瞪大了眼睛。
“這麽值錢的東西,一個月能生產多少片啊?”一位領導忍不住問道。
郝強微笑著解釋:“按照目前的產能規劃,大概每月10萬片。
其實產能還可以提升幾倍,但沒有必要。
市場容量是有限的,產量太大反而會導致價格快速下跌,把握好供需平衡就行。”
就在今天上午公布了青龍8124芯片的消息後,已經有多家芯片製造商打來電話,表示有意向采購晶圓。
但郝強心裏清楚,這些都是試探性的接觸,他暫時並不打算出售晶圓。
相比單純售賣晶圓,直接銷售封裝好的芯片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而且,未來科技不僅要生產青龍8124這樣的高端車載芯片,還計劃開發多種類型的芯片產品。
郝強甚至連晶圓都不打算提供給這些芯片公司。
因為一旦給了晶圓材料,競爭對手就可以提前研發高端芯片。
沒有頂級晶圓作為基礎,其他公司就難以研發出同等水平的芯片產品。
為了保持未來科技在全球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郝強堅持不對外出售晶圓。
即便有公司願意出價幾千億美元大量采購,他也不會動心。
畢竟對他來說,現金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把技術優勢轉化為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等過幾年,這些競爭公司就玩不過未來科技集團了,這個市場就是他的。
當然,關於壟斷問題,自然有其他辦法來解決。
考察完晶圓後,韋宏有些不解,低聲向郝強說:“郝先生,現在未來科技集團還麵臨芯片供應問題,現在公開這些晶圓的真實數據,真的能解決芯片危機嗎?”
他認為郝強可能打算用這頂尖晶圓作為籌碼,與其他芯片公司達成合作。
盡管米國可能會施加壓力,但隻要利益足夠誘人,一些大型半導體公司未必會顧忌外交壓力。
以四星為例,如果能獲得未來科技集團的獨家技術合作,共同開發世界頂尖芯片,直接壟斷高端市場,這可是動輒數千億美元的商機。
早在未來科技集團曝光8n晶圓時,四星就曾萌生過類似想法。
不過之前,從6n到8n晶圓技術的跨越可能隻需要兩三年時間,四星並不急於冒險。
但現在不同了,未來科技集團一舉突破到11n工藝,領先全球半導體公司至少五代、十幾年時間。
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其他公司根本無法追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等這些半導體公司好不容易追趕到11n工藝水平時,未來科技集團可能已經將單晶矽純度提升到12n甚至更高。
目前,業內還在質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要不然,可能親自來到未來科技集團商談合作方案了。
但市場已經開始有了風吹草動。
開盤後,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的股價已經出現輕微下跌,投資者開始悄然騷動。
“萬一這是真的怎麽辦?”這個念頭在許多投資者腦中盤旋。
萬一是真的呢,那到時候逃也逃不掉了,不如先行撤退一些投資,減少損失。
韋宏的眼神中透著深深的好奇。
他想知道郝強究竟打算如何擺脫當前的芯片困境。
是尋求合作?
還是另有他圖?
郝強似乎察覺到了韋宏的疑問,隻是微微一笑,說道:“領導問到了關鍵問題,其實,過兩三天後,我也會向外界公布的。
這件事,還需要國家的支持才行,我真怕我們撐不住這個局麵。”
頂尖芯片非常重要,也許國家會拿來換取外交資源。
但不管怎麽樣,隻要未來科技集團在主導,控製住主動權,那就沒問題。
這也是郝強沒有一下子曝光已經能自主生產芯片和ebl光刻機事實的原因。
半導體行業的這場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沒有硝煙,卻比任何戰爭都來得更加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