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一個看似平常卻暗藏玄機的日子。


    鵬城的天空湛藍如洗,空氣中彌漫著初夏的熱情。


    在這個繁華的現代化都市裏,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博弈正悄然展開。


    膏通公司的商業團隊,一行九人風塵仆仆地抵達鵬城。


    郝強親自安排了專人接待,表麵上看似熱情周到,實則暗藏玄機。


    郝強親自出麵與膏通公司的代表見了個麵,寒暄幾句後,便將接待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商務團隊。


    在交接前,郝強向自己的談判團隊傳達了一個明確而又微妙的指示:盡量拖延時間。


    談判團隊迅速理解了董事長的意圖,開始了一場精心編排的“拖延戰術”。


    他們對膏通公司的要求做出了精心設計的迴應:


    想參觀工廠?


    抱歉,這恐怕不行。


    工廠正在維護,想要看的話,得等一段時間。


    想要看產品,當然沒問題,但得申請一下。


    我們公司內部通過還不行,因為單晶矽是高科技產品,還需要經過當地政府部門同意。


    申請流程比較慢,你們是知道的,樺國人辦事效率比較慢。


    但就是不提前告訴你們。


    膏通公司的商業團隊肯定要先看產品和工廠,才能進入下一步流程。


    其實,就算看到產品了,肯定沒有數據。


    想拿晶圓樣品,那肯定不行。


    未來科技集團的商務團隊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其他方麵,比如鵬城的風土人情或是當地的美食特色,試圖分散對方的注意力。


    整個過程中,未來科技集團的團隊表現得彬彬有禮,熱情周到,表現出真的想融資,但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他們不會主動提出碰麵或討論核心問題,而是讓膏通公司的人員在繁複的日程和不斷變化的安排中疲於奔命。


    有時候不說什麽比說什麽更重要,不做什麽比做什麽更有效。


    一周之後,


    膏通公司的團隊逐漸感到困惑和焦急。


    他們來此是為了獲取關鍵信息和推進合作,但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看似熱情實則疏離的環境中。


    但似乎又沒有錯。


    聽說樺國公司的工作流程比較繁雜。


    然後到了周末,大家都要休息,這也正常吧。


    時間不知不覺,很快到了7月中旬。


    ebl光刻機的項目總進度,達到了95%。


    雖然隻剩下最後的5%,但郝強並不覺得很容易攻克。


    到了這個時間節點,設備的型號和參數基本定下來了。


    【第一台ebl光刻機型號:ebl001


    工藝製程:14nm(未來科技集團第一代)


    14nm的理論最大產能為:150wph(wafers per hour,即每小時可處理的晶圓數量。)】


    對比之下,asml euv的nxe:3400b是最早量產出廠的型號,產能為135wph,一直用到2020年左右,發展了第二款nxe:3600d,產能可以提升至160wph。


    工藝製程越小,相同產能情況下,效率更高。


    別看ebl001的理論最大產能為150wph,但工作效率要比nxe:3400b要快好幾倍。


    這種效率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生產速度上,更體現在芯片的性能和能耗比上。


    ebl光刻機的魅力不僅在於當前的表現,更在於其潛力。


    理論上,它甚至可以製造1nm以內工藝製程的芯片,這一數字令人震撼。


    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某些關鍵零部件還需要進一步升級和優化。


    目前,ebl光刻機的理論最小工藝製程已達到驚人的7nm,這在2011年還是難以想象的。


    2012年,最先進的車載芯片主要采用28nm-40nm工藝。


    而如今,14nm工藝的車載芯片仍未普及。


    未來科技集團的青龍8124芯片采用14nm工藝,雖然在性能上還不及膏通公司2020年發布的8155(采用7nm工藝,應用於領克09等高端車型),但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芯片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更新換代速度驚人。


    預計青龍8124量產後僅一年時間,未來科技集團就有望推出新一代7nm工藝的芯片。


    為了攻克ebl光刻機這一尖端技術,未來科技集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僅研發團隊就高達300人,其中核心研發團隊約100人,包括電子光學專家、精密機械工程師、真空係統專家、控製係統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等頂尖人才。


    支持團隊約150人,涵蓋材料專家、半導體工藝專家、測試工程師、質量工程師和係統集成工程師等。


    此外,還有約30人的跨學科技術團隊,以及其他輔助人員。


    這支龐大團隊的年度薪酬及福利總支出高達一億元左右,而且隨著物價上漲,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考慮到一個高科技項目通常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見到成果,僅人員成本就要耗費幾個億。


    再加上設備投入、材料消耗、實驗費用等其他支出,總投資很可能超過十億元。


    要知道,如果沒有技術積累和明確的研發方向,即使投入一百億元,也可能無法取得突破,更不用說還要耗費數年寶貴的時間。


    在這個背景下,也不難理解為什麽asml製造一台euv光刻機的成本可能不到一千萬美元,而售價卻高達上億美元。


    這看似高昂的價格,實際上反映了背後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價值。


    如果換作是郝強,考慮到巨大的投資和風險,他可能也會采取類似的定價策略。


    有人批評未來汽車售價過高,認為郝強“心黑”。


    然而,當了解到高科技產品背後的研發投入和風險時,就會明白這種定價是有其合理性的。


    高端科技產品的價格不僅僅反映了生產成本,更體現了長期的研發投入、知識產權的價值以及市場競爭的現實。


    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隻有不斷創新、勇於投入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又幾天後,


    膏通公司的團隊感覺融資談判進度太慢了,想加快進程。


    但他們是求人,未來科技集團的談判團隊又不愁著談價。


    郝強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拖,拖到一個月才算是合格。


    但不得不說,報價挺誘人的:100億美元拿晶圓廠的51%股份及相關技術。


    當然,投資一座高端晶圓廠,需要的資金是非常龐大的。


    通常來說,一座現代化的大型高端晶圓廠(如12英寸晶圓廠)的投資通常在幾十億美元,在樺國當然要便宜許多。


    若是涵蓋生產芯片的光刻機,那投資額要攀升至兩百億美元。


    想象一下,一台euv光刻機約1億-1.5億美元,一座大型芯片製造廠少說幾十台euv光刻機呢。


    郝強的800億元投資計劃中,擬投入500億元進入半導體行業,包括ebl光刻機項目。


    其中晶圓廠前前後後投資了上百億元。


    膏通公司對未來科技集團的晶圓廠及技術估值約200億美元,折合1350億元,其實報價極低了。


    隻要出頂尖技術成果,而且量產了,隻有10倍原投資,當然偏低。


    這可是已經量產的工廠,可不僅僅出成果!


    郝強的一期要求是月生產10萬片,即年產115萬片晶圓。


    再繼續投入設備,年產可以達到200萬片高端晶圓。


    生產再多,全球也消化不了那麽多高端芯片。


    【2011年,全球12英寸晶圓廠月產能約為300萬片;用於高端芯片約20%】


    要知道,在2023年左右,先進製程(如5nm、3nm)的晶圓價格最高,可能達到每片-美元甚至更高。


    而成熟製程(如28nm、14nm)的晶圓價格相對較低,可能在3000-8000美元之間。


    但在2011年,未來科技集團生產的晶圓就是世界最先進的晶圓,賣2萬美元一片很合理。


    它可以製造3nm及以下工藝製程的芯片,隻要技術水平足夠。


    當然,這個價格隻是晶圓片階段,還不是芯片成品。


    12英寸晶圓的表麵積大約為平方毫米。


    芯片這邊呢,就拿十年後,樺為麒麟990 5g來舉例,它的芯片麵積為113.31平方毫米,如果100%利用的話,可以生產出700塊芯片。


    當然,實際上沒有那麽多,就為六百塊左右。


    再考慮一下良品率,估計就是三四百塊芯片。


    如果一片晶圓賣2萬美元,平均每枚高端芯片的晶圓成本就需要七八十美元,也算合理。


    若再算是光罩成本,蝕刻、摻雜、金屬化等工藝,測試和封裝等成本,再將上述所有成本相加,一枚高端手機芯片的總成本就可能超過200美元。


    所以說,郝強的晶圓公司,那可是可以年產值400億美元的晶圓公司!


    高端行業利潤極高,銷售佳的話,年利潤肯定要超過150億美元。


    膏通公司隻估值200億美元?


    想得美。


    當然,膏通公司說幫未來科技集團解決芯片問題,甚至包售晶圓。


    若老外限製未來科技集團,那大部分晶圓和芯片隻能內銷。


    別說其他國家,一個樺國,足夠未來科技集團吃撐了。


    其實,對郝強來說,不管怎麽樣,他是不可能轉讓晶圓廠股份的。


    就讓商務團隊慢慢拖時間吧。


    那麽大的利益在上麵,估計膏通公司的商務團隊也耗得起。


    讓對方覺得,萬一真成功呢?


    大型公司收購,都是要談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才成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20農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20農民並收藏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