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打不死的競爭對手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月10日,
早上九點鍾時,江影找郝強談粵城亞運會的事。
今年10月份,粵城亞運會開幕。
“董事長,我們是否需要在亞運會上冠名宣傳,擴大公司的影響力?”江影謹慎問道。
未來科技集團在宣傳方麵的支出並不多,主要依賴郝強的名聲進行宣傳。
郝強思索了下,迴道:“冠名宣傳就算了吧,不缺咱們。
咱們的產品品牌名氣本來就大,由於邊際效應,投入與產出不符。”
江影略思索,讚同:“哦,說的也是。”
郝強轉而說道:“這樣吧,獲得獎牌的選手,都可獲得一輛新能源汽車。
金牌高配未來es7、銀牌標配未來es6、銅牌標配未來et3,如果一人獲得兩枚獎牌以上,上升一個檔次,最高還是一輛未來es7。
如果是團隊比賽,3人及以上,則降一個檔次。
未來es7在今年10月份上市,正好借此宣傳,咱們也算是支持國家運動員。”
按照曆史的話,國內一共獲得416枚獎牌,但不少選手是獲得兩枚及以上。
但是,也有不少項目是團隊賽。
實際獎勵車輛數量,估計不超過五百輛,公司支出成本不到1.5億元。
但是,宣傳效果卻是最佳的。
選手也需要用車,而目前,國內最好的國產車當然是未來汽車,而開這車也不丟麵子。
“董事長,這好主意啊!另辟蹊徑,獨其一份,肯定能上熱點新聞,而且宣傳效果持續很長。”江影眼神一亮。
郝強點頭:“嗯,不過吧,肯定有選手看不上咱們車。管它呢,愛要不要。”
“看不上倒不至於,純粹不喜歡電車倒有可能。”江影迴道,“董事長,什麽時候公示這個消息?”
“最近就可以公示了,加大激勵運動員們。”郝強說道,“有些冷門項目的獎金很少的,根本沒法通過拿代言合同,也許一輛車就是最大的獎勵了。
就算是熱門項目,除了金牌外,銀牌和銅牌很難拿到幾十萬元的獎勵。
其實,在我看來,能夠拿到獎牌,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不少運動員家境不好,也許一輩子就隻能拿一次獎牌,但退役後找工作卻非常難。
這樣吧,如果拿過獎牌的運動員退役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咱們集團可以提供。
但是,必須是人品沒有問題。
對於那些服興奮劑的運動員,肯定不在獎勵範圍內。”
“董事長真慷慨,隻要消息公布,肯定得到全國所有運動員的讚譽。”江影敬佩說道。
郝強抿了一口茶,突然想起一件事,跟江影商量一下。
“集團業務越來越繁忙,我想提拔王河為集團副總裁,由林岩頂替他的位置。未來摩托車公司的總經理,由副總韋偉擔任就行。
王河負責管理星河新能源公司和粵城公司。”
“董事長,在人事方麵,我沒意見,你定奪就好。”江影謹慎迴道。
郝強點頭,就這樣定下來了,一會讓秋雪雅過來,跟她說一聲,然後再跟王河和林岩當麵溝通一下。
一天後,
集團高層新任命公示。
也在這一天,國內多家門戶網站報道未來科技集團針對亞運會獲獎運動員的獎勵措施,引起國內民眾廣泛熱議。
尤其在參賽運動員中,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國家代表團對亞運冠軍的獎金是每塊金牌3萬元,所在的地方政府、體育局、廣告讚助商等,也會給一定比例的獎金。
大部分項目獎勵並不高,遠遠比不上奧運會,甚至還比不上全運會。
畢竟亞運會水平有限,企業讚助的熱情也遠遠比不上奧運會。
但對未來科技集團來說,就當是做慈善,支持體育事業。
再過兩年,就是奧運會了,到時候的獎勵再另說。
熱門項目奧運冠軍不缺錢,郝強反而不想獎勵。
寧願雪中送炭,也不必做錦上添花。
他獎勵運動員,又不是奔著宣傳去。
5月14日,
未來科技集團董事長郝強接受了媒體采訪。
一位記者提問道:”郝先生,許多運動員對貴公司在亞運會上提供的獎勵表示感激。
那麽,兩年後的奧運會,如果運動員獲得獎牌,貴公司是否會提供更豐厚的獎勵呢?”
“不會,企業對奧運會獲獎運動員讚助的熱情非常高,我們有可能不計劃獎勵。”郝強微微一笑,
“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在運動員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予他們鼓勵和激勵。
畢竟,每一位為國家拚搏的運動員都值得我們尊重和支持。”
“郝先生,可否透露一下,未來es7的定價?”
“未來es7是中大型城市suv,定價肯定比未來es6高,而且要高不少。”
“哦,未來科技集團打算什麽時候上市未來es7?”
“快的話,預計今年十月份吧,敬請期待。”郝強迴道。
迴了幾個問題後,就結束了采訪。
他接受采訪,主要還是預熱未來es7宣傳。
未來es7有許多先進的配置,定價要比未來es6高不少,這也正式向百萬級別豪車宣戰。
郝強還不打算上市超級鋰電池,他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今還不是時機。
若是上市超級鋰電池,那新能源汽車續航一千公裏時代真正到來了。
最近兩年,國際動力鋰電池企業如lg能源、四星、鬆下等鋰電業務在樺國根本沒有活路,已經退出樺國市場。
未來科技集團垂直整合了產業鏈,公開超級充電站和融資鋰電公司,逐漸形成強大的客戶壁壘,已經成為動力電池界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後世寧得時代的曾總已經不打算進入動力電池行業了。
當然,lg能源、四星、鬆下等旗下的鋰電部門還在繼續努力,可不想讓未來科技集團獨吞這個市場蛋糕。
隻不過,這些海外公司的技術水平與未來科技集團相差較大。
lg能源旗下的lg化學公司,批量生產的三元鋰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將提升到165wh\/kg,技術水平最接近未來科技集團。
其他幾家,批量生產的能量密度技術水平在145wh\/kg左右。
威脅到未來科技集團時,郝強再上市超級鋰電池。
寒國,lg化學公司總部。
總裁李東熙正與公司高層討論三元鋰電池批量生產問題。
目前,對動力鋰電池需求量最大的就是樺國,但他們公司在樺國已經被未來科技集團擠出市場了,根本沒有車企願意與他們合作。
一是技術問題,二是未來科技集團已經在樺國建立了強大的客戶壁壘,在價格上麵也競爭不過。
寒國汽車品牌有不少,都願意與他們公司合作,樺車汽車品牌也滲透不進寒國。
非合資現代、起亞將在今年推出新能源汽車,在本土上市。
李東熙掃了一眼坐在會議室裏的幾位高層,沉重說道:“各位,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三元鋰電池技術相比未來科技集團,相差很大,特別是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
2007年的時候,他們就批量生產技術水平就達到了200wh\/kg。
幾年過去,他們肯定研發出更加先進的鋰電池,估計就等著競爭對手出招。
我們追趕了幾年,但離對方差距還非常大。”
麵對對手的技術實力,一股無力感席卷而來。
如果差距隻是些許,他們或許還能爭取到一些市場份額。
“真沒想到華國人如此狡猾。”副總裁金厲旭神色凝重地說道。
李東熙歎息道:“郝強這個人不能用常理揣度,可惜他不是韓國人。”
一位高層揣測:“我難以相信一家僅僅發展幾年的公司,突然間就擁有如此多的尖端技術。
我甚至懷疑郝強是個外星人,或者掌握了某種超前的黑科技。”
李東熙微笑著搖了搖頭:“我們不應將他人的成功都歸因於運氣和外部因素。
lg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一直保持謙遜好學的態度。”
他繼續說道:“在這次會議上,我希望大家能夠客觀認識對手的優勢,學習借鑒他們的長處,努力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
否則,lg化學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將難以立足。”
“董事長說得對!”與會的高層紛紛表示讚同。
李東熙環顧四周,看到眾人認真思考的表情,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繼續說道:
“各位,我們必須正視現實。
未來科技集團在短時間內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而且有許多項目,這不僅僅是運氣使然。
我們需要深入分析他們的成功因素,包括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等方麵。”
金厲旭若有所思地說:“董事長英明。
同時,我們不能隻停留在模仿和追趕上,應該充分發揮lg集團的綜合實力,整合各方麵資源,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
比如說,我們在全球擁有的資源優勢,這是未來科技集團的弱點。”
“各位,”李東熙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雖然我們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但這也是我們進步的機會。
讓我們攜手共進,以更加開放和創新的姿態,重新定義lg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其實,與會者都知道短時間內很難追趕上對方,但精神和團隊合作方麵,他們認為,樺國人比不過寒國人。
一時的失敗,並不代表永遠都這樣。
早上九點鍾時,江影找郝強談粵城亞運會的事。
今年10月份,粵城亞運會開幕。
“董事長,我們是否需要在亞運會上冠名宣傳,擴大公司的影響力?”江影謹慎問道。
未來科技集團在宣傳方麵的支出並不多,主要依賴郝強的名聲進行宣傳。
郝強思索了下,迴道:“冠名宣傳就算了吧,不缺咱們。
咱們的產品品牌名氣本來就大,由於邊際效應,投入與產出不符。”
江影略思索,讚同:“哦,說的也是。”
郝強轉而說道:“這樣吧,獲得獎牌的選手,都可獲得一輛新能源汽車。
金牌高配未來es7、銀牌標配未來es6、銅牌標配未來et3,如果一人獲得兩枚獎牌以上,上升一個檔次,最高還是一輛未來es7。
如果是團隊比賽,3人及以上,則降一個檔次。
未來es7在今年10月份上市,正好借此宣傳,咱們也算是支持國家運動員。”
按照曆史的話,國內一共獲得416枚獎牌,但不少選手是獲得兩枚及以上。
但是,也有不少項目是團隊賽。
實際獎勵車輛數量,估計不超過五百輛,公司支出成本不到1.5億元。
但是,宣傳效果卻是最佳的。
選手也需要用車,而目前,國內最好的國產車當然是未來汽車,而開這車也不丟麵子。
“董事長,這好主意啊!另辟蹊徑,獨其一份,肯定能上熱點新聞,而且宣傳效果持續很長。”江影眼神一亮。
郝強點頭:“嗯,不過吧,肯定有選手看不上咱們車。管它呢,愛要不要。”
“看不上倒不至於,純粹不喜歡電車倒有可能。”江影迴道,“董事長,什麽時候公示這個消息?”
“最近就可以公示了,加大激勵運動員們。”郝強說道,“有些冷門項目的獎金很少的,根本沒法通過拿代言合同,也許一輛車就是最大的獎勵了。
就算是熱門項目,除了金牌外,銀牌和銅牌很難拿到幾十萬元的獎勵。
其實,在我看來,能夠拿到獎牌,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不少運動員家境不好,也許一輩子就隻能拿一次獎牌,但退役後找工作卻非常難。
這樣吧,如果拿過獎牌的運動員退役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咱們集團可以提供。
但是,必須是人品沒有問題。
對於那些服興奮劑的運動員,肯定不在獎勵範圍內。”
“董事長真慷慨,隻要消息公布,肯定得到全國所有運動員的讚譽。”江影敬佩說道。
郝強抿了一口茶,突然想起一件事,跟江影商量一下。
“集團業務越來越繁忙,我想提拔王河為集團副總裁,由林岩頂替他的位置。未來摩托車公司的總經理,由副總韋偉擔任就行。
王河負責管理星河新能源公司和粵城公司。”
“董事長,在人事方麵,我沒意見,你定奪就好。”江影謹慎迴道。
郝強點頭,就這樣定下來了,一會讓秋雪雅過來,跟她說一聲,然後再跟王河和林岩當麵溝通一下。
一天後,
集團高層新任命公示。
也在這一天,國內多家門戶網站報道未來科技集團針對亞運會獲獎運動員的獎勵措施,引起國內民眾廣泛熱議。
尤其在參賽運動員中,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國家代表團對亞運冠軍的獎金是每塊金牌3萬元,所在的地方政府、體育局、廣告讚助商等,也會給一定比例的獎金。
大部分項目獎勵並不高,遠遠比不上奧運會,甚至還比不上全運會。
畢竟亞運會水平有限,企業讚助的熱情也遠遠比不上奧運會。
但對未來科技集團來說,就當是做慈善,支持體育事業。
再過兩年,就是奧運會了,到時候的獎勵再另說。
熱門項目奧運冠軍不缺錢,郝強反而不想獎勵。
寧願雪中送炭,也不必做錦上添花。
他獎勵運動員,又不是奔著宣傳去。
5月14日,
未來科技集團董事長郝強接受了媒體采訪。
一位記者提問道:”郝先生,許多運動員對貴公司在亞運會上提供的獎勵表示感激。
那麽,兩年後的奧運會,如果運動員獲得獎牌,貴公司是否會提供更豐厚的獎勵呢?”
“不會,企業對奧運會獲獎運動員讚助的熱情非常高,我們有可能不計劃獎勵。”郝強微微一笑,
“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在運動員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予他們鼓勵和激勵。
畢竟,每一位為國家拚搏的運動員都值得我們尊重和支持。”
“郝先生,可否透露一下,未來es7的定價?”
“未來es7是中大型城市suv,定價肯定比未來es6高,而且要高不少。”
“哦,未來科技集團打算什麽時候上市未來es7?”
“快的話,預計今年十月份吧,敬請期待。”郝強迴道。
迴了幾個問題後,就結束了采訪。
他接受采訪,主要還是預熱未來es7宣傳。
未來es7有許多先進的配置,定價要比未來es6高不少,這也正式向百萬級別豪車宣戰。
郝強還不打算上市超級鋰電池,他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如今還不是時機。
若是上市超級鋰電池,那新能源汽車續航一千公裏時代真正到來了。
最近兩年,國際動力鋰電池企業如lg能源、四星、鬆下等鋰電業務在樺國根本沒有活路,已經退出樺國市場。
未來科技集團垂直整合了產業鏈,公開超級充電站和融資鋰電公司,逐漸形成強大的客戶壁壘,已經成為動力電池界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後世寧得時代的曾總已經不打算進入動力電池行業了。
當然,lg能源、四星、鬆下等旗下的鋰電部門還在繼續努力,可不想讓未來科技集團獨吞這個市場蛋糕。
隻不過,這些海外公司的技術水平與未來科技集團相差較大。
lg能源旗下的lg化學公司,批量生產的三元鋰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將提升到165wh\/kg,技術水平最接近未來科技集團。
其他幾家,批量生產的能量密度技術水平在145wh\/kg左右。
威脅到未來科技集團時,郝強再上市超級鋰電池。
寒國,lg化學公司總部。
總裁李東熙正與公司高層討論三元鋰電池批量生產問題。
目前,對動力鋰電池需求量最大的就是樺國,但他們公司在樺國已經被未來科技集團擠出市場了,根本沒有車企願意與他們合作。
一是技術問題,二是未來科技集團已經在樺國建立了強大的客戶壁壘,在價格上麵也競爭不過。
寒國汽車品牌有不少,都願意與他們公司合作,樺車汽車品牌也滲透不進寒國。
非合資現代、起亞將在今年推出新能源汽車,在本土上市。
李東熙掃了一眼坐在會議室裏的幾位高層,沉重說道:“各位,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三元鋰電池技術相比未來科技集團,相差很大,特別是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
2007年的時候,他們就批量生產技術水平就達到了200wh\/kg。
幾年過去,他們肯定研發出更加先進的鋰電池,估計就等著競爭對手出招。
我們追趕了幾年,但離對方差距還非常大。”
麵對對手的技術實力,一股無力感席卷而來。
如果差距隻是些許,他們或許還能爭取到一些市場份額。
“真沒想到華國人如此狡猾。”副總裁金厲旭神色凝重地說道。
李東熙歎息道:“郝強這個人不能用常理揣度,可惜他不是韓國人。”
一位高層揣測:“我難以相信一家僅僅發展幾年的公司,突然間就擁有如此多的尖端技術。
我甚至懷疑郝強是個外星人,或者掌握了某種超前的黑科技。”
李東熙微笑著搖了搖頭:“我們不應將他人的成功都歸因於運氣和外部因素。
lg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一直保持謙遜好學的態度。”
他繼續說道:“在這次會議上,我希望大家能夠客觀認識對手的優勢,學習借鑒他們的長處,努力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
否則,lg化學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將難以立足。”
“董事長說得對!”與會的高層紛紛表示讚同。
李東熙環顧四周,看到眾人認真思考的表情,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繼續說道:
“各位,我們必須正視現實。
未來科技集團在短時間內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而且有許多項目,這不僅僅是運氣使然。
我們需要深入分析他們的成功因素,包括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等方麵。”
金厲旭若有所思地說:“董事長英明。
同時,我們不能隻停留在模仿和追趕上,應該充分發揮lg集團的綜合實力,整合各方麵資源,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
比如說,我們在全球擁有的資源優勢,這是未來科技集團的弱點。”
“各位,”李東熙的語氣變得更加堅定,“雖然我們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但這也是我們進步的機會。
讓我們攜手共進,以更加開放和創新的姿態,重新定義lg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會議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其實,與會者都知道短時間內很難追趕上對方,但精神和團隊合作方麵,他們認為,樺國人比不過寒國人。
一時的失敗,並不代表永遠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