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家鄉村民觀念的變化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郝強返迴粵城後,和韓清盈一起,立即啟程迴家。
今年他們的車隊規模頗為壯觀:兩輛勞斯萊斯和一輛高配未來es6,外加四男兩女的保鏢團隊。
粵城到桂城的廣昆高速尚未通車,要到2012年才能投入使用。
屆時,高速公路將把行程縮短至六個多小時。
然而眼下,他們隻能選擇蜿蜒曲折的國道,這無疑大大延長了旅程時間。
高配未來es6一次充滿電,也能行駛六百多公裏,中途不充電都沒問題。
不過,也不用擔憂沒法充電。
這幾個月,桂城到粵城的路途和途中城市,都建設有充電站,不用愁中途充電問題。
實在不行,那就便宜家用電充,慢是慢,至少能應急,這也是未來es6銷售火的原因之一。
連日來,細密的雨絲在寒冬的空氣中飄落,更添幾分凜冽。
車內,秋雨晴望著窗外絡繹不絕的摩托車大軍。
這些趕著迴家過年的摩托車大軍,正頂著寒風冒雨前行。
甚至還有騎手忘記帶雨衣依然開車上路,寒風夾雜著雨水鑽進騎車人的身體,光是看著,就讓人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突然,前方一輛摩托車輪胎打滑,車上的夫妻雙雙摔倒在地,摩托車也歪倒在路邊。
所幸車速不快,兩人很快爬起身來,互相檢查確認無大礙後,中年男子一邊罵罵咧咧地扶起摩托車,一邊抱怨這鬼天氣:\"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趕在這時候下雨!\"
坐在車上的郝強也注意到了這一幕,看到人無礙後,也鬆了一口氣。
他並不是有錢了,看待生命就漠視。
“強哥,這些摩托車大軍真不容易啊,我爸媽當年做生意,也是這麽拚。”韓清盈有些迴憶,看著心疼。
郝強揉了揉她腦袋:“嗯,要是你爸媽在就好了,迴去拜神時,給你爸媽燒兩輛紙車。”
韓清盈忍不住笑了:“那敢情好,我爸媽肯定很高興,他們還沒開過小汽車呢。”
說完後,她內心不禁湧起一些傷感,但不想在郝強麵前表現出來。
2月8日中午,
郝強和秋雨晴終於抵達了闊別已久的老家。
去年10月,郝強迴來過一次。
但短短幾個月,花龍村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村已經有八成家庭建起了嶄新的別墅。
村委會更是製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今年將全麵普及新別墅,徹底拆除所有老房子。
過去三四年,全村村民依靠未來科技集團實現了致富。
全村首富,當然是郝強一家;
次富,郝強的堂哥郝健家,資產約一千二百萬元。
第三名,原來村裏做生意的,資產約三百萬元,也是首批拿到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的村民。
第十名,資產約二百三十萬元,首批拿到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比較懂得做生意。
全村末尾,就是沒有開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的村民,隻種植蔬菜,淨資產約二三十萬元。
這類村民,全村有十幾戶。
若不然,隻要家裏有開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生意再差,兩三年下來,也能賺七八十萬元。
若再算上家裏蔬菜大棚收入,家庭資產肯定超過一百萬元。
所以,村裏各家的資產,集中在一百萬元到二百萬元之間。
在村裏建造一棟小別墅,也就花幾十萬元而已,裝修好點的,總造價一百萬元出頭。
在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的情況下,花龍村全村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大部分家庭已經實現了中產。
這個小康和中產水平,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話說迴來,
僅靠村裏的租金收入已不足以支撐村莊的持續發展,因此村委會決定進行新的投資。
村民們也意識到,電動摩托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估計再過幾年,這個行業就難以維持可觀的利潤了。
再加上物價不斷上漲,錢越來越貶值。
因此,他們開始考慮其他投資機會,開始另外出路。
如果是三年前,大部分村民還是老農觀念,根本沒有生意頭腦。
也就是這三年,家家戶戶做生意,觀念和心態也變了。
每年過年,他們也諮詢郝強的意見。
郝強也跟他們說過:“除非生意能壟斷,要不然,一種生意能有幾年暴利,已經非常不錯了。
未來生意會往電子商務、大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建議大家抱團,未來才有希望,單打獨鬥成不了戲。”
村民們認真聽取郝強的意見,按照他的建議去做。
畢竟跟著郝強走,才有發財機會。
郝強這話,也傳到其他鄉村,但外村的村民很難理解並形成執行力。
抱團,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得有一個能讓大家信任的團隊靈魂。
近日,在外經商的村民紛紛返鄉過年。
村委會趁機召集各家戶主開會,商討未來發展策略。
會上提出了一個集體投資的方案,建議大家每年拿出小部分資金進行集體投資,以分散風險。
這種方式既能共享收益,也能共擔風險,不至於讓個別家庭遭受重創。
由於近年來村民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籌集資金並不困難。
最終,大家一致同意每戶投資兩萬元用於村集體投資。
全村四百多戶,估計可以籌集八百多萬元資金。
村委會計劃將一半資金用在鵬城炒房,另一半則用於在未來科技集團桂城子公司附近購地,投資建設一家小型酒店。
這種集資模式計劃每年進行一次。
村委會希望幾年後,村民們能夠依靠村集體投資分紅實現養老無憂,同時維持村裏教育、環保支出。
這不僅是對未來可能失去電動摩托車店收入的一種防範,也是為了避免個人投資失敗帶來的風險,為村民提供一份穩定的保障。
這一天,郝強迴到家裏後,郝建軍就跟他講村裏的這些事。
郝強沒啥意見,能抱團發展非常難得。
但他提醒:“爸,村集體發展也有不少弊端,積極性差,以及腐敗問題。
你別攬下這個重擔,你也承擔不起。
特別是集資問題,得注意一些,弄不好就是非法集資了。”
郝建軍點頭:“嗯,放心吧,我知道的,你爸又不傻。
開會的時候,我們村委就提醒各家主,虧了不要責怪別人,賺了是大家的功勞。”
“這樣也好,千萬別碰杠杆投資,特別是金融。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也少碰銀行貸款。
你看樺西村,已經走下坡路了,估計欠了許多貸款。”
“行,我跟其他村委好好商量一下。”
“好的。”郝強挺欣慰的。
老頭子沒瞎搞,就是想帶領全村好好發展,也樂於其中。
此外,郝建軍也是想用另一種辦法提升兒子的聲望。
如果自家發大財了,但沒有帶領全村致富,也會被人說閑話的。
若隻捐錢給村裏,那全村村民很容易變成蛀蟲。
做好人好事,反被人咒罵,這種事可不少。
今年他們的車隊規模頗為壯觀:兩輛勞斯萊斯和一輛高配未來es6,外加四男兩女的保鏢團隊。
粵城到桂城的廣昆高速尚未通車,要到2012年才能投入使用。
屆時,高速公路將把行程縮短至六個多小時。
然而眼下,他們隻能選擇蜿蜒曲折的國道,這無疑大大延長了旅程時間。
高配未來es6一次充滿電,也能行駛六百多公裏,中途不充電都沒問題。
不過,也不用擔憂沒法充電。
這幾個月,桂城到粵城的路途和途中城市,都建設有充電站,不用愁中途充電問題。
實在不行,那就便宜家用電充,慢是慢,至少能應急,這也是未來es6銷售火的原因之一。
連日來,細密的雨絲在寒冬的空氣中飄落,更添幾分凜冽。
車內,秋雨晴望著窗外絡繹不絕的摩托車大軍。
這些趕著迴家過年的摩托車大軍,正頂著寒風冒雨前行。
甚至還有騎手忘記帶雨衣依然開車上路,寒風夾雜著雨水鑽進騎車人的身體,光是看著,就讓人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突然,前方一輛摩托車輪胎打滑,車上的夫妻雙雙摔倒在地,摩托車也歪倒在路邊。
所幸車速不快,兩人很快爬起身來,互相檢查確認無大礙後,中年男子一邊罵罵咧咧地扶起摩托車,一邊抱怨這鬼天氣:\"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趕在這時候下雨!\"
坐在車上的郝強也注意到了這一幕,看到人無礙後,也鬆了一口氣。
他並不是有錢了,看待生命就漠視。
“強哥,這些摩托車大軍真不容易啊,我爸媽當年做生意,也是這麽拚。”韓清盈有些迴憶,看著心疼。
郝強揉了揉她腦袋:“嗯,要是你爸媽在就好了,迴去拜神時,給你爸媽燒兩輛紙車。”
韓清盈忍不住笑了:“那敢情好,我爸媽肯定很高興,他們還沒開過小汽車呢。”
說完後,她內心不禁湧起一些傷感,但不想在郝強麵前表現出來。
2月8日中午,
郝強和秋雨晴終於抵達了闊別已久的老家。
去年10月,郝強迴來過一次。
但短短幾個月,花龍村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村已經有八成家庭建起了嶄新的別墅。
村委會更是製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今年將全麵普及新別墅,徹底拆除所有老房子。
過去三四年,全村村民依靠未來科技集團實現了致富。
全村首富,當然是郝強一家;
次富,郝強的堂哥郝健家,資產約一千二百萬元。
第三名,原來村裏做生意的,資產約三百萬元,也是首批拿到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的村民。
第十名,資產約二百三十萬元,首批拿到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比較懂得做生意。
全村末尾,就是沒有開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的村民,隻種植蔬菜,淨資產約二三十萬元。
這類村民,全村有十幾戶。
若不然,隻要家裏有開未來電動摩托車授權店,生意再差,兩三年下來,也能賺七八十萬元。
若再算上家裏蔬菜大棚收入,家庭資產肯定超過一百萬元。
所以,村裏各家的資產,集中在一百萬元到二百萬元之間。
在村裏建造一棟小別墅,也就花幾十萬元而已,裝修好點的,總造價一百萬元出頭。
在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的情況下,花龍村全村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大部分家庭已經實現了中產。
這個小康和中產水平,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話說迴來,
僅靠村裏的租金收入已不足以支撐村莊的持續發展,因此村委會決定進行新的投資。
村民們也意識到,電動摩托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估計再過幾年,這個行業就難以維持可觀的利潤了。
再加上物價不斷上漲,錢越來越貶值。
因此,他們開始考慮其他投資機會,開始另外出路。
如果是三年前,大部分村民還是老農觀念,根本沒有生意頭腦。
也就是這三年,家家戶戶做生意,觀念和心態也變了。
每年過年,他們也諮詢郝強的意見。
郝強也跟他們說過:“除非生意能壟斷,要不然,一種生意能有幾年暴利,已經非常不錯了。
未來生意會往電子商務、大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建議大家抱團,未來才有希望,單打獨鬥成不了戲。”
村民們認真聽取郝強的意見,按照他的建議去做。
畢竟跟著郝強走,才有發財機會。
郝強這話,也傳到其他鄉村,但外村的村民很難理解並形成執行力。
抱團,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得有一個能讓大家信任的團隊靈魂。
近日,在外經商的村民紛紛返鄉過年。
村委會趁機召集各家戶主開會,商討未來發展策略。
會上提出了一個集體投資的方案,建議大家每年拿出小部分資金進行集體投資,以分散風險。
這種方式既能共享收益,也能共擔風險,不至於讓個別家庭遭受重創。
由於近年來村民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籌集資金並不困難。
最終,大家一致同意每戶投資兩萬元用於村集體投資。
全村四百多戶,估計可以籌集八百多萬元資金。
村委會計劃將一半資金用在鵬城炒房,另一半則用於在未來科技集團桂城子公司附近購地,投資建設一家小型酒店。
這種集資模式計劃每年進行一次。
村委會希望幾年後,村民們能夠依靠村集體投資分紅實現養老無憂,同時維持村裏教育、環保支出。
這不僅是對未來可能失去電動摩托車店收入的一種防範,也是為了避免個人投資失敗帶來的風險,為村民提供一份穩定的保障。
這一天,郝強迴到家裏後,郝建軍就跟他講村裏的這些事。
郝強沒啥意見,能抱團發展非常難得。
但他提醒:“爸,村集體發展也有不少弊端,積極性差,以及腐敗問題。
你別攬下這個重擔,你也承擔不起。
特別是集資問題,得注意一些,弄不好就是非法集資了。”
郝建軍點頭:“嗯,放心吧,我知道的,你爸又不傻。
開會的時候,我們村委就提醒各家主,虧了不要責怪別人,賺了是大家的功勞。”
“這樣也好,千萬別碰杠杆投資,特別是金融。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也少碰銀行貸款。
你看樺西村,已經走下坡路了,估計欠了許多貸款。”
“行,我跟其他村委好好商量一下。”
“好的。”郝強挺欣慰的。
老頭子沒瞎搞,就是想帶領全村好好發展,也樂於其中。
此外,郝建軍也是想用另一種辦法提升兒子的聲望。
如果自家發大財了,但沒有帶領全村致富,也會被人說閑話的。
若隻捐錢給村裏,那全村村民很容易變成蛀蟲。
做好人好事,反被人咒罵,這種事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