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周五。


    中大校園內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每年這個季節,紅牆灰瓦的嶺南建築與綠樹紅花相映成趣,展現出獨特的嶺南文化魅力。


    今天午後,校長黃海洋約郝強品茶暢談。


    雖說是品茗,但顯然有重要事宜相商。


    郝強輕叩門扉,步入校長辦公室,發現除了黃海洋外,副校長許水生、陳敏斌,以及院長劉新國也在場。


    “郝強,快請進。”黃海洋熱情招唿道。


    郝強麵帶微笑,幽默地說:“幾位領導齊聚一堂,我怎麽有種接受三堂會審的感覺。”


    與郝強較為熟稔的劉新國院長,知道他是開玩笑,接話道:“我們正為你的保研事宜犯愁呢,索性請你來當麵聊聊。”


    “是啊,順便喝茶。”黃海洋示意郝強就座,許水生副校長親自為他斟茶。


    郝強禮貌接過,輕抿一口後說道:“感謝各位領導的關心,這事也不複雜吧?”


    劉新國娓娓道來:“雖然9月份才正式公布本校保研名額,但4月份大三學生就要開始準備申請材料,聯係導師。


    我們不清楚你的想法,是否打算繼續深造,想讀什麽專業,所以想和你當麵交流。


    校領導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中意的導師,可以隨意選擇。


    我們也了解你事業繁忙,可能無暇常駐學校,即便是走個形式也無妨,畢業了交篇論文就了事。”


    拋開郝強的事業成就不談,單看他的學術表現就已令人歎為觀止。


    他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甚至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了兩篇論文。


    這樣的成績別說碩士畢業,博士畢業都不是問題了。


    郝強的學習能力堪稱天賦異稟,即便經常缺課,他的學業成績依然穩居專業第—,且拉開第二名許多。


    而且,他的求知欲望似乎永無止境,他經常串課,學的知識太雜了,還跑到華楠理工旁聽課,說得好聽點就是廣泛涉獵各個學科。


    他在大二時,就已自學完成了本專業的全部課程。


    黃海洋感慨道:“老實說,如果你不選擇碩博連讀,太浪費你的學習天賦了。


    若不是知道你已有自己的事業,我們都希望能留住你在學校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各位領導過譽了。”郝強謙遜地迴應道,“我確實打算繼續深造到博士畢業,隻是在選擇導師方麵還在糾結,不知道哪位更為合適。”


    校長曾表示過,郝強可以自由選擇導師,甚至包括院士在內。


    中大擁有十多位院士,其中以中科院院士為主,與郝強研究方向相符的僅有兩位。


    一位是科學院院士徐戰,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光學與光子學、激光科學、半導體、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等前沿學科領域研究。


    徐院士在學術方麵相當牛比,比如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量子電子學理事會理事,美國光學學會fellow等。


    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方麵也頗有建樹,他培養的學生中有5位已先後獲得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


    當然,徐院士對學生的要求極為嚴格,一般學生難以入其法眼。


    另一位是工程院院士武偉,天文學家,主要從事航天遙測、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等領域研究,是國內探月工程總設計師,航天測控通信和深空探測工程總體技術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錢雪森最高成就獎。


    這兩位院士在各自領域都堪稱翹楚,比一般院士更為傑出。


    至於兩院院士,全國才34位,中大沒有。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兩院院士就是最頂尖的,隻是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有卓越貢獻。


    如果讓郝強選擇,他對徐戰和武偉兩位院士都頗有興趣。


    他希望向徐院士學習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而跟隨武院士則可以深入航天領域的知識,這兩個方向都是他未來的研究重點。


    “哦,說說看,你未來還打算從事什麽行業?”黃海洋好奇地問道,“我們原以為你專注於電子信息,未來打算進入半導體領域。


    但後來發現,你又涉獵機械、材料、計算機、物理等多個學科,申請了雙學位。”


    郝強坦誠地迴答:“如果機遇合適,我確實想投身半導體行業,畢竟這是我的本專業。


    但這條路太艱難了,沒有幾百億的資金支持和大量的人才儲備,我不敢輕易涉足。


    另外,我也有一個航天夢,未來可能會考慮進入航天領域。”


    郝強的話,讓現場四位領導沉默了。


    幾百億資金支持啊,中大不敢想。


    對國家來說,也許資金是小事,最大難題還是人才問題。


    國家都難以解決,郝強都敢想。


    當然,他目前身家已經上百億元了,幾百億元隻是時間問題,要想立項的話,效率肯定比國家立項快,剩下的就是挖人才了。


    想到此,他們對郝強更加期待了。


    黃海洋沉思片刻,說道:“這麽看來,最適合你的院士導師應該就是徐戰和武偉了,看看你想選哪一位咯。”


    中大有不少傑青博導,黃校長怕郝強看不上眼,主要是這小子在學術方麵太妖孽了,大二下學期就在sci二區的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而且還是非本專業的。


    再加上未來科技集團的強大科研實力,如果郝強願意,他可能每年輕鬆發表十幾篇sci一區二區論文,產出量甚至超過一般的博士生導師。


    更不用說他還擁有多項含金量高的發明專利。


    因此,即使撇開郝強的商業成就和知名度不談,這樣一位罕見的天才學生,恐怕一般的院士都會爭相招攬。


    成為院士需要終身的成就和一定的運氣,這個目標對郝強來說暫時還太遙遠,別說郝強,就連黃校長都幻想。


    而傑青呢,申請難是難,全國每年評選160名左右,如果郝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繼續保持優秀的學術和科研成果,爭取傑青稱號還是有希望的。


    至於優青,俗稱“小傑青”,去年中大就有十多人入選,對郝強來說,難度太小了。


    因此,能夠招攬到郝強,就相當於未來多了一個傑青弟子。


    更不用說,郝強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根本不愁科研資金。


    “校長,這兩位院士要求很苛刻吧?”郝強問道。


    黃校長微微頷首,迴答道:“確實如此,他們與一般院士有所不同。


    我先征詢他們的意見,之後可能還需要你參加麵試。


    不過,以你的能力,這應該不成問題。”


    “我明白了,麵試也沒問題。”郝強表示理解並欣然接受,“我先選擇徐院士吧。”


    校長說他可以任選院士,但他隻能代為推薦和遊說,無法幹涉院士的最終決定。


    畢竟,每位院士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專家,堪稱國之瑰寶。


    盡管黃海洋身為中大校長,但他本人尚未獲得院士頭銜,他正在為此努力,但競爭異常激烈,難度極大。


    “嗯,徐院士比較適合你目前的情況。


    至於航天領域,由於國家政策的限製,我預計未來十年內可能不會向民營企業全麵開放航天相關製造。


    除非你願意加入國家科研隊伍。”黃海洋點頭說道,“當然,以學生身份拜訪武院士學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會向他提及你的情況。”


    “好的,謝謝校長。”郝強由衷地表示感激。


    在名校就讀的優勢就是這樣,隻要你展現出卓越的能力,校領導就會竭盡全力為你爭取機會。


    畢竟,學生的成就也是學校的榮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20農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20農民並收藏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