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強從吳海家離開後,開了十幾分鍾,很快到家鄉村路口。


    在村路口路邊,那裏屹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刻著他捐款的事跡。


    “嗬嗬,挺有意思的。”


    郝強下車看了一眼,會心一笑。


    重新上車啟動車子,路沿途遇到幾位村民。


    村民看著好像是郝強的車,熱情地跟他打個招唿:“大老板,迴來啦!”


    郝強按兩下喇叭迴應,然後繼續駛車前行。


    修好的水泥路路麵隻有2.5米寬,但現在村裏進出車輛並不多,極少出現會車的情況。


    實際上,水泥路麵兩旁都向外延伸了一米多寬的泥路,會車也不是問題。


    等手頭資金充裕後,再捐錢拓寬路麵吧。


    按照公司的盈利情況,他打算拿出總利潤的1%比例來做慈善的,優先支援家鄉和母校。


    沒幾分鍾,郝強就到家了,把車子停在自家門前的停車場上。


    停車場上,還停了兩輛車。


    在屋裏聽到車子聲音的劉鳳清,趕緊走出來一看,看到是兒子迴來了,她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迴來啦,怎麽穿這麽少,今天天氣挺冷的。”劉鳳清看到兒子僅穿一件羊毛衫,關心問候一下。


    “剛才車裏暖和的,下午又暖和了一些。”郝強微笑道。


    老家的冬天,晝夜溫差很大。


    晚上最低隻有幾攝氏度,而且濕冷,讓人不禁顫抖,不像北方還有暖氣。


    但到了下午,氣溫升到二十多攝氏度,穿一件t恤都沒問題。


    第一次來南方的北方人,有點不適應,說兩廣冬天比老家還冷。


    郝強暫時不收拾行李,想進屋走走,看看家裏的變化。


    尚未走進院子,就聞到濃鬱的香料味。


    父親正在廚房製作火鍋底料,旁邊有兩位親戚幫助,看到郝強迴來了,打個招唿後,又投入到工作中。


    在院子裏,有兩位婦女負責包裝,其中一位就是伯母,按照他的要求紮好頭發,戴手套、口罩和帽子,防止頭發掉落到食品裏。


    目前,製作火鍋底料的團隊已經有6人了,屬於餐飲公司的員工。


    郝強與眾人聊些輕鬆愉快的話題,同時觀察他們如何製作火鍋底料。


    喬遷之後,就要換到新房子裏製作了,老房子可以當做雜物室。


    聊了一會兒,郝強說道:“媽,我去看下新房子。”


    “嗯,還以為你趕不迴來了,明天就要殺豬了,火鍋底料工作要暫時幾天。”劉鳳清笑謔謔道。


    新房子離老家房子很近,隻有幾十米遠,坐落在村路邊。


    劉鳳清迴臥室拿別墅大門鑰匙後,帶著兒子,邊走邊說:“你伯在咱家旁邊也弄了一塊地基,麵積小一些,等存夠錢了,也打算蓋一棟一模一樣的,裝修差一點就行了。”


    “可以啊,早點把地基弄起來,院子打通,今後爺爺奶奶串家就方便多了。”郝強非常讚同。


    伯父一家幫他家幹活,收購食材,如今一個月賺幾萬塊錢不是問題,而且越來越多。


    兩兄弟關係好,就沒必要隔著圍牆。


    “等建好了再拆吧,新房子家具電器都準備好了,裝修通風很長時間,就等辦酒後,就可以入住了。”劉鳳清很滿意新房子,有空的時候,就過去轉一圈。


    按照當地習俗,哪怕建造好了,也要等辦喬遷宴後才能搬入住。


    一會兒後,郝強和母親來到了新房子不遠處。


    別墅大門朝南,正門離村路約有二三十米遠,鋪了一條五米寬的硬化路直通大門。


    別墅圍牆是由石材建造而成的,高度約為2.5米,圍牆上有精美的鐵藝欄杆。


    在設計圍牆的時候,郝強考慮過要不要做圍牆,要通透的還是全封閉的,最終還是選擇全封閉式的,外麵就看不到內部情況了,保證隱私性。


    畢竟每天有不少外村人過來參觀,郝強不想家裏啥情況都被人圍觀。


    既然圍牆都這麽做了,大門也做成封閉式的,材料為鋁,外表麵鍍黑。


    大門寬約3米,兩側還開有一個小門方便出入。


    郝強站在路邊,就很清晰地看到他家別墅了。


    但隻能看到二樓上半部分和三樓。


    歐式風格,藍色屋頂,外牆幹掛灰色石材,牆麵上有精細的浮雕和花紋裝飾。


    當地石材資源豐富,別墅外牆做幹掛石材造價並不高。


    此時,


    別墅大門外,有幾個村民站在遠處觀賞,不斷地發出讚美聲。


    郝強大概看了下,沒見過,看來不是本村人。


    他們看到郝強和劉鳳清到來,很是羨慕。


    劉鳳清打開小門,郝強跟著走進,看兒子進去後順手關門,當前不方便外人進來參觀。


    進院後,別墅的整體外觀就一覽無遺。


    別墅的外觀設計充滿了歐式的特色,特別是高達七八米的弧形大廳,寬敞精美的落地窗布局,增添了奢華感。


    整個別墅的外牆石材選擇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營造出一種與自然融合的感覺。


    一樓地基高出水平麵約五六十公分高,主要目的是防雨水入侵及隔地下層防迴潮。


    也許進屋需要走台階,但這種設計非常實用。


    在兩廣地區,暴雨天氣多,排水困難。


    院子約三百平方米,有一個停車棚,可停三輛車,還有一個亭子和一個籃球架。


    院子裏種植了幾棵景觀樹,如羅漢鬆、楓樹等。


    光看外麵,郝強就很滿意:“挺漂亮的,錢沒白花。”


    劉鳳清看到兒子欣喜的臉色,總算放心了,她也很滿意:“砸了兩三百萬進去,要是不滿意的話,錢真白花了。


    那棵造型羅漢鬆,就花了三萬多塊錢呢,太折騰了。”


    “媽,造型好的羅漢鬆本來就貴,三萬塊錢算便宜了。”


    十多年後,郝強見過那種島國進口的羅漢鬆,造型好的幾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


    劉鳳清撇撇嘴,開玩笑說道:“我覺得,還不如種兩棵荔枝樹呢,每年六七月份就可以摘果了,好看不中用。”


    母子走上大理石台階,推開厚重的大門,走進寬敞明亮的大廳。


    本來,郝強打算把一樓的中廚建造上百平方米,用來當做製作火鍋底料的臨時場所,但設計師說太浪費了,會把整棟別墅飄滿香料味,糟蹋房子,建議把老房子稍改一下就行了。


    等場所不夠用時,再建一個小麵積的食品工廠不就行了嘛,把別墅弄得不倫不類的,不太好。


    最終,郝強聽取了設計師的建議。


    所以,大廳麵積足有140平方米,布置家具也不多,空出的場地都可以打羽毛球。


    一樓剩下的160平方米,布置有公共洗手間、中西式結合的廚房、餐廳、兩間臥室、兩間功能室和一間酒庫。


    兩間功能室,其中一間當作娛樂室,另一間就是家庭影院兼ktv室。


    郝強的健身器材就擺放在大廳一角。


    樓梯一側,安裝有一部電梯,僅可容納三四人乘坐而已。


    別墅沒電梯,真的很不方便。


    老人有時候也會搬東西到樓上,郝強的父母也有腳不方便的時候。


    今後,郝強的爺爺奶奶也在這邊居住,他們喜歡在一樓的臥室居住,不太喜歡住樓上,設計的時候,就在一樓做了兩個臥室。


    二樓三樓的臥室空間就非常大,配備了舒適的大床和獨立浴室,小客廳。


    郝強花了很長時間才大概看完整棟別墅,發覺這麽大的空間,平時得專門請人來清潔打掃才行。


    總的來說,他非常滿意,比他在粵城租的獨棟別墅要好不少,畢竟也是請了設計師設計,專業的建築團隊建造和裝修。


    那種花了很多錢,外觀設計時尚,但內部裝修老土,不倫不類的。


    當然,裝修風格嘛,自己喜歡就行,用不著別人喜歡,又不是給別人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20農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20農民並收藏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