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郝建軍:我話說完了,誰讚成誰反對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村民來說,你再有錢,如果不給家鄉做貢獻,風評也不會太好。
郝強家裏投資兩百多萬建造新房子,一家三輛車,村裏很多人羨慕,都知道他家資產有幾千萬元,不缺錢。
雖然目前還沒有人上門喊郝建軍家修路,但郝強和家人都覺得,應該捐錢修路。
從村口到大榕樹這段路,再加上到郝強家這段路,大概有九百米長。
但修路不能隻修到自家門口,否則難免會被村民誤解為僅為了自家便利而捐款。
如果水泥硬化路麵為18公分厚,3米寬,采用c20標號混凝土,一公裏的硬化麵積即3000平方米。
按照目前造價,再加上已有路基麵的情況下,每平方米造價大概是70塊。
若是郝強家出材料錢,村民出工的話,每平方米價格不到50塊錢,說不定每平方40塊就足夠了,3米寬的路麵每米的造價將在120-150元之間。
因此,郝強計劃捐款18萬元用於修路,預計可以鋪設1.2-1.5公裏的路麵。
這樣一來,不僅改善村裏的交通狀況,也方便自家出行,尤其是他們家經常需要開車運送貨物。
當然,1.2公裏隻能鋪村裏主幹道,不可能鋪到每戶人家門口。
若要實現全村的道路硬化,估計需要鋪設約3公裏長的路麵。
郝強計劃過一兩年後,資金充裕再繼續捐,延長路段並擴大路寬。
他跟父親電話溝通後,父親也覺得可行。
“兒子啊,我先跟村委商量吧,就說村裏願意出工的話,我們願意捐18萬元鋪路,就先鋪主幹道。
把主幹道修好了,有些村民說不定願意自己掏錢鋪路延長到自家門口的。”郝建軍早就想跟兒子說修路的事了。
村裏沒錢修路,每到下雨天,路麵泥濘不堪,出行很不方便,也不方便貨車拉貨。
別看18萬元分攤到每家每戶頭上隻有兩百塊錢,但很多家庭根本拿不出來,也不想拿。
在家閑著,也許免費幹活是有力氣的,但想讓他們出錢,太難了。
這條路不光他家走,全村人都在走,讓全村人出工最好不過了。
“爸,可以的,得讓村裏人主動一些,反正都閑著,不能什麽活都由我們包了,有錢也不能那樣花。”郝強讚同父親的提議。
有時候,他爸還是挺精明的,大多數時間做事靠譜,就是有些愛嘚瑟,這個毛病沒法改。
捐錢修路這事,估計會被他大肆宣傳。
哎,隨他吧。
如果誰家不願意出工,他肯定會說:“我們家願意捐錢的,就那個誰啊,不願意出工,最後搞得村路修不成,你們說怪誰?”
反正,路修好了,他家拿到了名聲;
路沒修成,肯定怪不了他家。
或者說,路沒修好,村民們也怪不了他家,畢竟是全村人一起修的。
“咱家捐錢修路的話,村裏肯定大力支持的。要是直接捐了,沒有幾十萬塊搞不定,哼,有些人恨不得貪完。”郝建軍憤憤不平。
郝強說道:“爸,先跟村委商量一下,每個人送條煙,讓他們出力。
不拿點好處,可能個別村委不太樂意。
但是吧,大部分村民是淳樸的,都希望村裏發展得好,咱們有能力,全村村民都指望咱們做貢獻呢。
除非,咱們一輩子都不迴農村。”
他看過一個新聞,說一個富豪要給家鄉捐錢修路,自己請工程隊鋪路。
結果呢,村幹部們都不同意,說必須把錢給他們管理才行,否則不讓施工。
這種奇葩的事,多如牛毛。
富豪當然不願意,感覺很憋屈,他有心辦好事,可有人抗拒,因為人家沒有得到好處。
最終,捐錢修路當然沒成。
所以說,並不是你出事做好事了,所有人都願意。
這些自私的人認為,自己出力了,好事都落到富豪身上了,他自己當然不願意。
他們可不會認為,人家捐錢修路是為自己好。
當然,有些村,就有不少白眼狼,像小衣哥給村裏修路卻惹眾怒,村民還埋怨:你看看他修的路,不幹人事!
路修好了,也借錢了,沒有得到大家的讚賞,甚至惹來了眾怒。
說到底,這些村民一直看不起小衣哥,一直嘲笑他唱歌,哪怕人家發達了,也是一個樣。
同樣,小衣哥做事的方法有問題,以為全包了就是對村裏好,把工作全攬下。
幸好,郝強老家的情況好很多,郝強本人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大學,獲得全村村民尊重。
如今他創業成功,還是大名人,村民們跟外村人談到郝強時,都帶點自豪的,說是他們村的,同時,不少精明的村民巴結郝強的家人,說不定自家孩子還得靠郝強。
情況不一樣,得到的待遇就截然不同。
小衣哥和網紅某華的情況一樣,得到的結果相差不大。
郝強和某強的情況一樣,估計得到的結果也會是一樣,獲得村民們尊重。
郝強不知道自己村的村委會不會有意見,但還是把人情世故做到位,把事情做好。
村委若有意見,那他就不捐,村民們肯定怪村委。
“行,兒子,這點道理我還是懂的,得給別人一點甜頭。”郝建軍很自然地接受了,在這點上他並不固執,他平時給別人發煙並不少,與大部分村民關係還是挺好的。
村民之間有點矛盾很正常,但涉及村裏大事時,都是很團結的。
修村廟時,每家每戶都有捐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那行吧,爸你看著安排。”郝強點頭,“還有一件事,我這邊要開第五家火鍋店了,未來門店會更多。
餐飲公司對蒜頭、土豆、藕、白蘿卜、西紅柿、食用菌等蔬菜需求量非常大,我們采購都是直接從批發商那裏拿貨的。
但是,從種植戶到批發商,可能還有中間商。
與其把利潤給中間商和批發商,還不如自己從種植戶那裏收購,但我們公司沒有那個精力。
這件事,也可以交給堂哥做吧,他可以和村裏一些種植戶合作,比正常收購價高一些,帶動村裏發展,我們的采購成本也會低不少。”
人間煙火從批發商中采購蔬菜的價格並不低,但是,他們從種植戶那裏采購的價格更低。
市場上某類水果賣得很火,價格也很高,但種植戶並不賺錢,這種現象很正常。
他老家種植榨糖甘蔗並不賺錢,平均一畝淨收入有一千塊錢就不錯了。
如果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淨收入更高,隻要每畝多個幾百塊錢,還有保障的話,村民是願意種植的,可這樣的好事可不會落在他們村裏。
人間煙火要與種植戶合作,那就簽訂價格協議,隻要達到要求的品質,必須按照協議價格收購,種植戶才願意合作。
當然,避免合作種植戶也搞起中間商,對收購量、產地都有規定。
郝建軍聽完兒子的話,略沉吟一下,迴道:“如果能降低成本的話,那是可以的,但得保證品質才行。
你報個需求量和品種,最好把樣品寄迴來,我跟你伯講一下,讓他去找種植戶,到時候簽種植協議。”
“行,我安排人負責一下。”郝強欣喜迴道。
父子倆聊了一會兒,就結束電話了。
郝建軍對修路的事非常興奮,他開車出門上街買幾條煙迴來,先後登門拜訪村長和村支書,每位送一條煙,然後把捐錢修路的事情說一下,兩位聽完後都很震驚。
兩位村幹部拿到煙後,對修路的事情非常讚同,也非常樂意出力,趕緊召集其他村委到小學那裏的村委辦公室一起開會商量。
沒過多久,五個村委都讚同修路。
郝建軍在會上強調:“阿強說捐18萬元,超支他就不管了。
所以,有多少錢就修多長路,我們提前規劃好。
采購和財務的事,我這邊負責。
采購的材料,必須是用於修路,禁止挪用在其他項目上。
阿強唯一的要求,就是村裏出力,他出錢買材料,一起把村路修好。
如果阿強公司效益好的話,過兩三年後,爭取把路修到各家門口。
另外,他公司打算和種植戶合作,大量收購蔬菜,保證收益比種甘蔗賺得多。
所以呢,對積極修路的家庭,優先考慮合作。
我話說完了,你們覺得呢?”
郝建軍也喜歡畫餅,誰跟他關係好,誰聽話,那他就找誰合作,而且光明正大地說出來。
誰讚成,誰反對?
這不,他剛說完種植合作的事,幾個村委都很好奇地問收購什麽蔬菜。
每個村委家裏都種有甘蔗,少說有幾畝地,誰不想賺大錢啊。
但是,他們村太窮了,沒有大老板來開發投資,他們想貪也找不到地方貪。
郝建軍大概解釋了下,幾個村委更加積極了,紛紛表態支持修路,他們要親自上門動員。
“建軍啊,這件事就交給我們動員吧,哪有你們捐錢了,我們不出力的。保證每家都出勞動力,誰家敢不出力,就別讓他走!”村長率先表態。
“是的,你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建議在村口刻個石碑紀念一下,讓花龍村後代都記得,也讓周圍村知道,是你們家捐錢修了路。”五十多歲的村支書也積極表態道,搞這些事,他最擅長了。
“我非常讚同,等路修好後,那就是全鎮第一條鄉村水泥路,哪個村不羨慕啊。”
其他村民也紛紛支持。
修路這件事,很快決定下來了。
會後,村長打算向全村通告這個大好消息。
他們花龍村,又要熱鬧起來了。
郝強家裏投資兩百多萬建造新房子,一家三輛車,村裏很多人羨慕,都知道他家資產有幾千萬元,不缺錢。
雖然目前還沒有人上門喊郝建軍家修路,但郝強和家人都覺得,應該捐錢修路。
從村口到大榕樹這段路,再加上到郝強家這段路,大概有九百米長。
但修路不能隻修到自家門口,否則難免會被村民誤解為僅為了自家便利而捐款。
如果水泥硬化路麵為18公分厚,3米寬,采用c20標號混凝土,一公裏的硬化麵積即3000平方米。
按照目前造價,再加上已有路基麵的情況下,每平方米造價大概是70塊。
若是郝強家出材料錢,村民出工的話,每平方米價格不到50塊錢,說不定每平方40塊就足夠了,3米寬的路麵每米的造價將在120-150元之間。
因此,郝強計劃捐款18萬元用於修路,預計可以鋪設1.2-1.5公裏的路麵。
這樣一來,不僅改善村裏的交通狀況,也方便自家出行,尤其是他們家經常需要開車運送貨物。
當然,1.2公裏隻能鋪村裏主幹道,不可能鋪到每戶人家門口。
若要實現全村的道路硬化,估計需要鋪設約3公裏長的路麵。
郝強計劃過一兩年後,資金充裕再繼續捐,延長路段並擴大路寬。
他跟父親電話溝通後,父親也覺得可行。
“兒子啊,我先跟村委商量吧,就說村裏願意出工的話,我們願意捐18萬元鋪路,就先鋪主幹道。
把主幹道修好了,有些村民說不定願意自己掏錢鋪路延長到自家門口的。”郝建軍早就想跟兒子說修路的事了。
村裏沒錢修路,每到下雨天,路麵泥濘不堪,出行很不方便,也不方便貨車拉貨。
別看18萬元分攤到每家每戶頭上隻有兩百塊錢,但很多家庭根本拿不出來,也不想拿。
在家閑著,也許免費幹活是有力氣的,但想讓他們出錢,太難了。
這條路不光他家走,全村人都在走,讓全村人出工最好不過了。
“爸,可以的,得讓村裏人主動一些,反正都閑著,不能什麽活都由我們包了,有錢也不能那樣花。”郝強讚同父親的提議。
有時候,他爸還是挺精明的,大多數時間做事靠譜,就是有些愛嘚瑟,這個毛病沒法改。
捐錢修路這事,估計會被他大肆宣傳。
哎,隨他吧。
如果誰家不願意出工,他肯定會說:“我們家願意捐錢的,就那個誰啊,不願意出工,最後搞得村路修不成,你們說怪誰?”
反正,路修好了,他家拿到了名聲;
路沒修成,肯定怪不了他家。
或者說,路沒修好,村民們也怪不了他家,畢竟是全村人一起修的。
“咱家捐錢修路的話,村裏肯定大力支持的。要是直接捐了,沒有幾十萬塊搞不定,哼,有些人恨不得貪完。”郝建軍憤憤不平。
郝強說道:“爸,先跟村委商量一下,每個人送條煙,讓他們出力。
不拿點好處,可能個別村委不太樂意。
但是吧,大部分村民是淳樸的,都希望村裏發展得好,咱們有能力,全村村民都指望咱們做貢獻呢。
除非,咱們一輩子都不迴農村。”
他看過一個新聞,說一個富豪要給家鄉捐錢修路,自己請工程隊鋪路。
結果呢,村幹部們都不同意,說必須把錢給他們管理才行,否則不讓施工。
這種奇葩的事,多如牛毛。
富豪當然不願意,感覺很憋屈,他有心辦好事,可有人抗拒,因為人家沒有得到好處。
最終,捐錢修路當然沒成。
所以說,並不是你出事做好事了,所有人都願意。
這些自私的人認為,自己出力了,好事都落到富豪身上了,他自己當然不願意。
他們可不會認為,人家捐錢修路是為自己好。
當然,有些村,就有不少白眼狼,像小衣哥給村裏修路卻惹眾怒,村民還埋怨:你看看他修的路,不幹人事!
路修好了,也借錢了,沒有得到大家的讚賞,甚至惹來了眾怒。
說到底,這些村民一直看不起小衣哥,一直嘲笑他唱歌,哪怕人家發達了,也是一個樣。
同樣,小衣哥做事的方法有問題,以為全包了就是對村裏好,把工作全攬下。
幸好,郝強老家的情況好很多,郝強本人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大學,獲得全村村民尊重。
如今他創業成功,還是大名人,村民們跟外村人談到郝強時,都帶點自豪的,說是他們村的,同時,不少精明的村民巴結郝強的家人,說不定自家孩子還得靠郝強。
情況不一樣,得到的待遇就截然不同。
小衣哥和網紅某華的情況一樣,得到的結果相差不大。
郝強和某強的情況一樣,估計得到的結果也會是一樣,獲得村民們尊重。
郝強不知道自己村的村委會不會有意見,但還是把人情世故做到位,把事情做好。
村委若有意見,那他就不捐,村民們肯定怪村委。
“行,兒子,這點道理我還是懂的,得給別人一點甜頭。”郝建軍很自然地接受了,在這點上他並不固執,他平時給別人發煙並不少,與大部分村民關係還是挺好的。
村民之間有點矛盾很正常,但涉及村裏大事時,都是很團結的。
修村廟時,每家每戶都有捐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那行吧,爸你看著安排。”郝強點頭,“還有一件事,我這邊要開第五家火鍋店了,未來門店會更多。
餐飲公司對蒜頭、土豆、藕、白蘿卜、西紅柿、食用菌等蔬菜需求量非常大,我們采購都是直接從批發商那裏拿貨的。
但是,從種植戶到批發商,可能還有中間商。
與其把利潤給中間商和批發商,還不如自己從種植戶那裏收購,但我們公司沒有那個精力。
這件事,也可以交給堂哥做吧,他可以和村裏一些種植戶合作,比正常收購價高一些,帶動村裏發展,我們的采購成本也會低不少。”
人間煙火從批發商中采購蔬菜的價格並不低,但是,他們從種植戶那裏采購的價格更低。
市場上某類水果賣得很火,價格也很高,但種植戶並不賺錢,這種現象很正常。
他老家種植榨糖甘蔗並不賺錢,平均一畝淨收入有一千塊錢就不錯了。
如果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淨收入更高,隻要每畝多個幾百塊錢,還有保障的話,村民是願意種植的,可這樣的好事可不會落在他們村裏。
人間煙火要與種植戶合作,那就簽訂價格協議,隻要達到要求的品質,必須按照協議價格收購,種植戶才願意合作。
當然,避免合作種植戶也搞起中間商,對收購量、產地都有規定。
郝建軍聽完兒子的話,略沉吟一下,迴道:“如果能降低成本的話,那是可以的,但得保證品質才行。
你報個需求量和品種,最好把樣品寄迴來,我跟你伯講一下,讓他去找種植戶,到時候簽種植協議。”
“行,我安排人負責一下。”郝強欣喜迴道。
父子倆聊了一會兒,就結束電話了。
郝建軍對修路的事非常興奮,他開車出門上街買幾條煙迴來,先後登門拜訪村長和村支書,每位送一條煙,然後把捐錢修路的事情說一下,兩位聽完後都很震驚。
兩位村幹部拿到煙後,對修路的事情非常讚同,也非常樂意出力,趕緊召集其他村委到小學那裏的村委辦公室一起開會商量。
沒過多久,五個村委都讚同修路。
郝建軍在會上強調:“阿強說捐18萬元,超支他就不管了。
所以,有多少錢就修多長路,我們提前規劃好。
采購和財務的事,我這邊負責。
采購的材料,必須是用於修路,禁止挪用在其他項目上。
阿強唯一的要求,就是村裏出力,他出錢買材料,一起把村路修好。
如果阿強公司效益好的話,過兩三年後,爭取把路修到各家門口。
另外,他公司打算和種植戶合作,大量收購蔬菜,保證收益比種甘蔗賺得多。
所以呢,對積極修路的家庭,優先考慮合作。
我話說完了,你們覺得呢?”
郝建軍也喜歡畫餅,誰跟他關係好,誰聽話,那他就找誰合作,而且光明正大地說出來。
誰讚成,誰反對?
這不,他剛說完種植合作的事,幾個村委都很好奇地問收購什麽蔬菜。
每個村委家裏都種有甘蔗,少說有幾畝地,誰不想賺大錢啊。
但是,他們村太窮了,沒有大老板來開發投資,他們想貪也找不到地方貪。
郝建軍大概解釋了下,幾個村委更加積極了,紛紛表態支持修路,他們要親自上門動員。
“建軍啊,這件事就交給我們動員吧,哪有你們捐錢了,我們不出力的。保證每家都出勞動力,誰家敢不出力,就別讓他走!”村長率先表態。
“是的,你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建議在村口刻個石碑紀念一下,讓花龍村後代都記得,也讓周圍村知道,是你們家捐錢修了路。”五十多歲的村支書也積極表態道,搞這些事,他最擅長了。
“我非常讚同,等路修好後,那就是全鎮第一條鄉村水泥路,哪個村不羨慕啊。”
其他村民也紛紛支持。
修路這件事,很快決定下來了。
會後,村長打算向全村通告這個大好消息。
他們花龍村,又要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