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公司5s管理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 作者:520農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某天,郝強在車間巡查時,看著地麵上的劃線工作做得有條不紊,總算滿意了。
不過,5s管理遠非簡單的劃線所能涵蓋,它涉及的領域太多了。
在2000年左右,粵省的一些島國企業已經率先引入了5s管理體係。
但近些年,仍有許多企業對此一知半解,甚至未曾聽聞。
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
前世時,郝強在民營工廠幹過,現場經常搞5s,做得效果挺不錯的。
民營企業與大多國企在推行5s時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效果。
許多國企往往隻重形式,主要應付上級領導,卻忽視了5s管理的真正意義——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如今,郝強有自己的工廠,搞5s也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
一切為了形式而搞的5s活動都是瞎搞的,甚至員工還會抱怨。
到了今日,未來摩托車公司員工人數已經達到了30人,主要是技術人員,還沒有大量招聘工人。
等到準備開始小批量生產時,才會大量招聘工人。
車間主管劉祥看到老板來巡邏,過來打個招唿。
“工具、托盤和托盤車擺放在固定的位置,要不用的時候就找不到,可以多做一些標識。
有空的話,多看一下5s管理知識。”郝強看到托盤車擺放的位置沒有固定,車間內畫線,但沒有噴標識字。
比如,如果沒有固定一個位置,工人要找托盤車搬運工件,就會在車間內瞎找,浪費時間。
一天工作時間8小時,實際有效工作時間可能不到6個小時,每天找工具就要找半個小時,半天找不到工具,還影響工作心情。
有些工人找不到工具,肯定要發脾氣,全車間喊:“哪個王八蛋拿走我工具?借走要還迴來啊!”
這是很頻繁現象,郝強可是很有經驗。
“好的,老板。”劉祥認真迴道,老板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郝強邊走邊看,走過一排電閘開關時,又提醒說道:“那麽多開關,也做個標識吧,總得知道哪個電閘是控製哪台設備的吧,萬一按錯,正好有人在操作,這個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他走了一圈,就隨意找出十幾個問題,劉祥緊張得額頭都冒汗了。
但不得不佩服,老板眼神真好,一下子就看出問題來了。
還能怎麽樣,隻能整改吧。
看到老板不再繼續找問題了,他總算鬆了一口氣。
郝強來到焊接區域,看到焊接技術主管方彬和一名焊工溝通焊接工藝問題,有些爭執。
“這個是20號鋼管,壁厚隻有2.5毫米,電流160-180a之間就差不多了,電壓不要超過30伏。你剛才電流電壓開得很大,焊得快是快,但背麵燒穿了。”
“電流調小了不好焊嘛。”三十多歲的焊工有些不服氣道。
“管切割時,粘油太多了,拿布擦掉焊接位置再焊,會好焊一些,而且,有油汙很容易出現氣孔的,影響質量。”
“沒看到表麵有氣孔啊。”焊工實在懶得擦油汙,那幹活效率太慢了。
“氫氣孔呐,就在焊道根部,你不信的話,拿砂輪打磨焊縫表麵,肯定能看到,表麵當然看不出來。”方彬耐心地解釋道,焊工太固執了,不好培訓。
有些工人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打架。
方彬經曆過不少,真怕工人拿鐵錘錘他。
郝強剛好路過,聽到兩人對話,眉頭一皺。
他也當過工人,有些真的是工程師的工藝不對,但大部分還真是工人本身問題,依仗著自己工作經驗豐富,不按照工藝執行。
如果每個工人都這樣,那工藝就形同虛設,管理就更加難。
方棚的脾氣算好了,還有耐心跟工人講。
脾氣差點的,估計要跟工人吵起來了。
郝強不會直接跟工人對接,未來那麽多工人,那樣肯定管不過來,他轉身去找車間主管。
工人管不好,老板應該找車間主管解決。
劉祥看到老板又來找到,額頭的汗水剛擦幹,這會又冒出來了,心中不禁忐忑:老板不會又找到什麽嚴重的問題吧?
郝強鄭重說道:“劉主管,工人的生產操作必須嚴格遵循工藝工程師所製定的工藝流程。
如果工人對工藝有意見,應該與工藝師進行積極溝通,但不能沒有反饋就擅自更改或忽視工藝要求。
隨著批量生產規模的擴大,如果每個工人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那麽整個生產流程將陷入混亂,我們也將無法有效地進行管理。
這樣的頑固工人,如果不聽指揮,哪怕他技術水平再高,我也寧願辭退,不能因為個別人的行為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管理效率和製度。
當然,我不是讓你隨意開除工人,而是要跟不遵守工藝紀律的工人好好溝通。
出來打工的,誰都不容易。”
劉祥聽到老板的話,看他嚴肅的臉色,認真記下來,也鄭重迴道:“好的,我跟工人們好好溝通一下,嚴格按照工藝執行,有問題就與工程師溝通。”
郝強對劉祥的迴答表示滿意,點了點頭後轉身離開。
看著老板離去的背影,劉祥鬆了一口氣。
他環顧四周,尋找著可能引起老板不滿的工人。
很快,他的目光鎖定在一位正在與焊接工程師激烈討論的焊工身上。
看來,正是這位焊工的行為引起了老板的不滿。
劉祥走過去聽聽,看看到底是啥事。
幾分鍾後,劉祥了解情況,感覺方彬的解釋很合理,嚴肅要求焊工按照方彬的工藝執行。
焊工可以不服從方彬,但必須服從上級領導。
郝強巡邏完車間,考察一下f1試製進度。
按照他的要求,可能隻有30%左右。
他把摩托車公司主要組織框架搞好之後,開始組建星河新能源公司的組織框架。
三元鋰電池的研發,主要依靠研發人員,以公司目前的情況,很難招到高端研發人才。
另外,郝強已經吸收了三元鋰電池的製造技術和工藝,他就是鋰電專家,以他為項目技術負責人更為合適一些,隻要招合適的中高級研發工程師即可,指揮下麵的人幹活,沒必要一定要招專家,也招不到。
思路通之後,他就委托獵頭公司幫他特色人選。
如今,他已經學會操作cad軟件和soliworks軟件,親自畫三元鋰電池的模塊包裝圖。
三元鋰電池的製造難點包括材料選擇和配方、電池設計和工藝、電池鼓包、電池安全性等方麵。
特別是安全性,在製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多重安全措施,如熱隔離、過充保護、過放保護等,以防止電池內部短路、燃燒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以目前租賃廠房的情況,肯定不適合製造生產鋰電池,隻能等新工廠建造好之後。
而且,新工廠基地也不適合大批量生產,必須找一處空曠、周邊生活民眾少的地區建造生產車間,而且最好原材料資源豐富。
三元鋰電池的生產工藝複雜、設備投資大,廠房應具備防火、防爆、防靜電等安全性能,並符合相關建築規範和安全標準,同時,確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固廢等得到妥善處理。
未來的寧得時代主要工廠有寧得、溧陽、宜濱、得國埃爾福特、匈牙利德布勒森等工廠。
溧陽工廠於2017年動工,總投資達到了100億元;而宜濱的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已經超過了540億元,首期投資也有300億元。
當然,要實現大批量生產,也不需要上百億資金,但最好有幾個億資金。
所以說,就算有技術,想大批量生產,遇到的難題非常大,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和大量技術人員做支撐。
以郝強目前新工廠的情況,隻能做到小批量生產用於市場試水,可以先把相關專利申請了。
等到資金雄厚時,而且能搞到自動化生產設備或者自主研發,才適合建廠生產。
或者,技術授權,委外生產也行。
任重而道遠啊。
目前離寧得時代成立還有六年時間,但它的創始人曾群等人,已經在鋰電行業做出成就了。
2003年,曾群的公司已經開發出新的聚合物鋰電池,拿到蘋果1800萬台ipod的供應電池合同。
隻不過,他們公司尚未進入三元鋰電池的研究。
可以說,在這三元鋰電池領域,國內是一片空白,這是郝強可以截胡的機會。
不過,5s管理遠非簡單的劃線所能涵蓋,它涉及的領域太多了。
在2000年左右,粵省的一些島國企業已經率先引入了5s管理體係。
但近些年,仍有許多企業對此一知半解,甚至未曾聽聞。
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
前世時,郝強在民營工廠幹過,現場經常搞5s,做得效果挺不錯的。
民營企業與大多國企在推行5s時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效果。
許多國企往往隻重形式,主要應付上級領導,卻忽視了5s管理的真正意義——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如今,郝強有自己的工廠,搞5s也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產品質量。
一切為了形式而搞的5s活動都是瞎搞的,甚至員工還會抱怨。
到了今日,未來摩托車公司員工人數已經達到了30人,主要是技術人員,還沒有大量招聘工人。
等到準備開始小批量生產時,才會大量招聘工人。
車間主管劉祥看到老板來巡邏,過來打個招唿。
“工具、托盤和托盤車擺放在固定的位置,要不用的時候就找不到,可以多做一些標識。
有空的話,多看一下5s管理知識。”郝強看到托盤車擺放的位置沒有固定,車間內畫線,但沒有噴標識字。
比如,如果沒有固定一個位置,工人要找托盤車搬運工件,就會在車間內瞎找,浪費時間。
一天工作時間8小時,實際有效工作時間可能不到6個小時,每天找工具就要找半個小時,半天找不到工具,還影響工作心情。
有些工人找不到工具,肯定要發脾氣,全車間喊:“哪個王八蛋拿走我工具?借走要還迴來啊!”
這是很頻繁現象,郝強可是很有經驗。
“好的,老板。”劉祥認真迴道,老板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郝強邊走邊看,走過一排電閘開關時,又提醒說道:“那麽多開關,也做個標識吧,總得知道哪個電閘是控製哪台設備的吧,萬一按錯,正好有人在操作,這個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他走了一圈,就隨意找出十幾個問題,劉祥緊張得額頭都冒汗了。
但不得不佩服,老板眼神真好,一下子就看出問題來了。
還能怎麽樣,隻能整改吧。
看到老板不再繼續找問題了,他總算鬆了一口氣。
郝強來到焊接區域,看到焊接技術主管方彬和一名焊工溝通焊接工藝問題,有些爭執。
“這個是20號鋼管,壁厚隻有2.5毫米,電流160-180a之間就差不多了,電壓不要超過30伏。你剛才電流電壓開得很大,焊得快是快,但背麵燒穿了。”
“電流調小了不好焊嘛。”三十多歲的焊工有些不服氣道。
“管切割時,粘油太多了,拿布擦掉焊接位置再焊,會好焊一些,而且,有油汙很容易出現氣孔的,影響質量。”
“沒看到表麵有氣孔啊。”焊工實在懶得擦油汙,那幹活效率太慢了。
“氫氣孔呐,就在焊道根部,你不信的話,拿砂輪打磨焊縫表麵,肯定能看到,表麵當然看不出來。”方彬耐心地解釋道,焊工太固執了,不好培訓。
有些工人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打架。
方彬經曆過不少,真怕工人拿鐵錘錘他。
郝強剛好路過,聽到兩人對話,眉頭一皺。
他也當過工人,有些真的是工程師的工藝不對,但大部分還真是工人本身問題,依仗著自己工作經驗豐富,不按照工藝執行。
如果每個工人都這樣,那工藝就形同虛設,管理就更加難。
方棚的脾氣算好了,還有耐心跟工人講。
脾氣差點的,估計要跟工人吵起來了。
郝強不會直接跟工人對接,未來那麽多工人,那樣肯定管不過來,他轉身去找車間主管。
工人管不好,老板應該找車間主管解決。
劉祥看到老板又來找到,額頭的汗水剛擦幹,這會又冒出來了,心中不禁忐忑:老板不會又找到什麽嚴重的問題吧?
郝強鄭重說道:“劉主管,工人的生產操作必須嚴格遵循工藝工程師所製定的工藝流程。
如果工人對工藝有意見,應該與工藝師進行積極溝通,但不能沒有反饋就擅自更改或忽視工藝要求。
隨著批量生產規模的擴大,如果每個工人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行事,那麽整個生產流程將陷入混亂,我們也將無法有效地進行管理。
這樣的頑固工人,如果不聽指揮,哪怕他技術水平再高,我也寧願辭退,不能因為個別人的行為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管理效率和製度。
當然,我不是讓你隨意開除工人,而是要跟不遵守工藝紀律的工人好好溝通。
出來打工的,誰都不容易。”
劉祥聽到老板的話,看他嚴肅的臉色,認真記下來,也鄭重迴道:“好的,我跟工人們好好溝通一下,嚴格按照工藝執行,有問題就與工程師溝通。”
郝強對劉祥的迴答表示滿意,點了點頭後轉身離開。
看著老板離去的背影,劉祥鬆了一口氣。
他環顧四周,尋找著可能引起老板不滿的工人。
很快,他的目光鎖定在一位正在與焊接工程師激烈討論的焊工身上。
看來,正是這位焊工的行為引起了老板的不滿。
劉祥走過去聽聽,看看到底是啥事。
幾分鍾後,劉祥了解情況,感覺方彬的解釋很合理,嚴肅要求焊工按照方彬的工藝執行。
焊工可以不服從方彬,但必須服從上級領導。
郝強巡邏完車間,考察一下f1試製進度。
按照他的要求,可能隻有30%左右。
他把摩托車公司主要組織框架搞好之後,開始組建星河新能源公司的組織框架。
三元鋰電池的研發,主要依靠研發人員,以公司目前的情況,很難招到高端研發人才。
另外,郝強已經吸收了三元鋰電池的製造技術和工藝,他就是鋰電專家,以他為項目技術負責人更為合適一些,隻要招合適的中高級研發工程師即可,指揮下麵的人幹活,沒必要一定要招專家,也招不到。
思路通之後,他就委托獵頭公司幫他特色人選。
如今,他已經學會操作cad軟件和soliworks軟件,親自畫三元鋰電池的模塊包裝圖。
三元鋰電池的製造難點包括材料選擇和配方、電池設計和工藝、電池鼓包、電池安全性等方麵。
特別是安全性,在製造過程中,需要采用多重安全措施,如熱隔離、過充保護、過放保護等,以防止電池內部短路、燃燒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以目前租賃廠房的情況,肯定不適合製造生產鋰電池,隻能等新工廠建造好之後。
而且,新工廠基地也不適合大批量生產,必須找一處空曠、周邊生活民眾少的地區建造生產車間,而且最好原材料資源豐富。
三元鋰電池的生產工藝複雜、設備投資大,廠房應具備防火、防爆、防靜電等安全性能,並符合相關建築規範和安全標準,同時,確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固廢等得到妥善處理。
未來的寧得時代主要工廠有寧得、溧陽、宜濱、得國埃爾福特、匈牙利德布勒森等工廠。
溧陽工廠於2017年動工,總投資達到了100億元;而宜濱的生產基地總投資規模已經超過了540億元,首期投資也有300億元。
當然,要實現大批量生產,也不需要上百億資金,但最好有幾個億資金。
所以說,就算有技術,想大批量生產,遇到的難題非常大,必須有強大的資金和大量技術人員做支撐。
以郝強目前新工廠的情況,隻能做到小批量生產用於市場試水,可以先把相關專利申請了。
等到資金雄厚時,而且能搞到自動化生產設備或者自主研發,才適合建廠生產。
或者,技術授權,委外生產也行。
任重而道遠啊。
目前離寧得時代成立還有六年時間,但它的創始人曾群等人,已經在鋰電行業做出成就了。
2003年,曾群的公司已經開發出新的聚合物鋰電池,拿到蘋果1800萬台ipod的供應電池合同。
隻不過,他們公司尚未進入三元鋰電池的研究。
可以說,在這三元鋰電池領域,國內是一片空白,這是郝強可以截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