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鍋火鍋店,


    閑暇之餘,慕香園老板張富又找一品鍋老板劉歸瞎聊生意經。


    “麻的,郝老板真是出手闊綽啊,連價值上百萬的保時捷都入手了。”


    張富在路過人間煙火時,不經意間瞥見了門外的豪車,又聽到一旁的學生們熱議紛紛,才得知那是郝強的新座駕。


    在此之前,張富一直自認為是這片區域的風雲人物,他的5係寶馬便是他經商成功的象征,很多同行羨慕他呢。


    “張老板,這沒法比啊,我聽說了,人家搞手機鈴聲賺發了,中大學生都在討論著。”


    劉歸流露出羨慕之情,“還在正佳廣場那邊投資了一家旗艦店,投資額好幾百萬,嘖嘖。”


    “劉老板,我還以為人家打算擴大店麵,要不到其他大學繼續開店呢。


    想不到,人家野心這麽大,看不上小池塘裏的魚了,直接躍進大海翻騰,大手筆投資,不得不佩服。”張富感歎道。


    “投資風險很大,也許郝老板有信心吧。要是新店火起來,真正的日進鬥金啊!”


    “你覺得人家開業能成功不?”張富拿出煙,派一支給劉歸,兩人抽煙繼續瞎聊。


    他是不希望郝強成功的,巴不得看到同行笑話。


    但另一方麵,他又希望人家成功,說明人家的模式是正確的,他打算在其他地方複製一家,看看能不能火起來。


    “難說,等開業了去瞧瞧吧。”劉歸搖頭,他感覺郝強這個人太玄乎了。


    人間煙火剛裝修時,他是不看好人家的,覺得裝修那麽高檔,多半投資失敗。


    再看到人家定價那麽高,暗地裏笑話人家傻,不會經商。


    可如今,人家不傻,傻比的是他。


    都是同行,人家做得比他好,不得不佩服人家,管人家靠什麽手段火起來的。


    “同感,郝強這年輕人,確實不能以常規眼光來衡量,他走的是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張富表示讚同,並收斂了之前對他的輕視態度。


    麻的,這麽年輕,就賺到這麽多錢了。


    他這麽年輕的時候,連人家十分之一都沒有,還依賴父母呢。


    不僅僅是他倆,許多同行都對人間煙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研究它,他們可是從頭到尾見證人間煙火的生意火爆。


    人間煙火的營業額,用心打聽一下,根本不是秘密。


    一個月營收超過三十萬元!


    太誇張了。


    許多火鍋店一個月的營收都難以達到三萬元。


    至於利潤,其實也不難估算。


    每年都有許多同行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同時也有新的老板湧入火鍋餐飲這個行業。


    流水的投資客,鐵打的慕香園,現象級的人間煙火。


    ……


    1月3日晚,


    郝強待在租房裏看賬本,父母也有些好奇上個月的利潤。


    “12月份,營業額35.9萬元,毛利21.2萬元,人工成本2.46萬元,稅前利潤大概17.6萬元吧。”郝強核對過後,向滿眼期待的父母說道。


    “這麽多啊!”


    父母倆非常驚訝,之前兒子說一個月盈利十幾萬,以為是十多萬出頭呢,這都快接近二十萬元了。


    郝強淡然一笑:“還要繳稅,再扣萬把塊錢吧。”


    “繳這麽多稅啊!”


    郝建軍覺得繳納得太多了,但他比較開明,這是為國家做貢獻,在這上麵,他是支持兒子的。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一個月需要繳納的稅款,竟然超過了許多家庭一整年的收入。


    一家三口聊完上個月盈利,劉鳳清打算這兩天迴家了,她已經離家幾天時間了,不能將家裏的事務全都扔給嫂子處理。


    孩子他爸可以繼續待在這邊幫助,跟著兒子學製作火鍋底料。


    “我待到新店開張,到那時再迴去吧。”郝建軍感覺兒子的製作工藝比較複雜,要求苛刻,沒有個把月仔細琢磨,很難弄清楚那五個鍋底底料配方的工藝。


    家裏還有甘蔗亟待收割,僅憑老婆一人,顯然難以應付這項繁重的工作。


    另外,兒子跟他講了,在年前,家裏要大概裝修過渡一下,買些新家具和家電。


    經過預算,裝修以及購買家具和家電的總費用大約在三四萬元左右。


    如今兒子手頭寬裕,他打算改善家裏的居住環境,畢竟住在毛坯房裏確實條件艱苦。


    等過年後,再想辦法買塊大麵積的宅基地,先把地基弄起來,等資金充裕了再蓋,兒子說怕今後有錢也弄不到大麵積宅基地。


    而老房子則將被用作香堂,供奉佛像,並存放雜物,新房子則作為居住之用。


    如此打算的話,郝建軍和老婆得在家裏製作火鍋底料,直到家裏的新房子蓋好。


    一想到要蓋新房子,郝建軍全身充滿了激情和期待。


    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房子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的地方,更是一生的寄托和歸宿。


    它承載了歲月的痕跡,見證了家族的興衰,也寄托了無數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不僅僅兩廣人,眾多農村家庭也都熱衷於將自家的房子建得富麗堂皇。


    當然,其中有非常嚴重的攀比性質。


    他們競相攀比誰家蓋的樓層更高,外觀更氣派。


    外麵裝修得非常漂亮,但內部卻是毛坯房。


    這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現象並不少見。


    當然,除了攀比心理之外,也有其他考量。


    比如,在夏天,最高層由於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室內會變得異常炎熱,因此常常被當作隔熱層使用。


    而先裝修外牆,是怕雨水滲透到房屋內部。


    但那種外牆麵裝了瓷磚,而內部卻是毛坯的,這顯然是麵子問題。


    結果呢,預算不夠,住了好多年毛坯,也拿不出錢來再裝修室內。


    哎,該死的攀比心。


    又兩天後,


    劉鳳清乘坐汽車踏上了返迴老家的旅程。


    而郝建軍則選擇留在粵城,繼續深入研究和琢磨火鍋底料的製作,每天,他還會前往旗艦店查看裝修的進展情況。


    郝強母親來粵城的時候,提著麻包袋;


    迴去的時候,就拖著一個行李箱,風風光光迴家。


    1月6日中午,劉鳳清迴到老家。


    當她路過村裏的大榕樹時,許多村民都注意到了她的身影。


    有些人對她的早歸感到好奇,畢竟之前還聽說她和郝吹牛一同前往粵城打工賺錢。


    “咦,軍嬸啊,不是說去粵城了嗎?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你家郝建軍呢?怎麽沒見他和你一起?”


    麵對村民們的詢問,劉鳳清拉著行李箱,微笑著迴答道:“我先迴來,我老公過段時間再迴來。”


    “粵城那邊的生活應該很不錯吧,那邊的飯菜價格貴嗎?”一位村民好奇地詢問。


    “生活確實挺好的,但吃飯的價格嘛,就得看具體在哪裏吃了。”她並沒有像她的丈夫那樣喜歡誇大其詞,對於兒子做生意的事情,她並不想過多提及。


    簡單的寒暄過後,劉鳳清便拖著行李箱踏上了迴家的路。


    她的身影漸行漸遠,而一些喜歡八卦的大媽們則開始了各種猜測。


    有人說劉鳳清在粵城找不到工作,隻好提前迴來,而郝吹牛極有可能找到工作了,工資並不高,要不就不讓他老婆迴來了。


    這些傳言在村裏不脛而走,越傳越歪,說郝吹牛在粵城當門衛。


    郝建軍要是知道村民這麽說他當門衛,他肯定大罵那些亂造謠言的人:尼全家才當門衛!


    老子在研究賺錢的秘方,懂不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20農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20農民並收藏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