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洛寒臉上並沒有吳佩儀的輕鬆,反而一臉凝重。
據他所知,那個趙將軍是安順侯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進上京後又娶了安順侯一個寵妾的娘家侄女。
而安順侯府的嫡女嫁給的則是三王爺裕王為正妃,五年前十幾個皇子攪進奪嫡之戰,三王爺是最有希望問鼎的那個。
結果遠在稷山的稷山王因為護邊有功,在驃騎大將軍的支持下穩穩抓住了東雍的兵權。
驃騎大將軍的女兒對稷山王芳心暗許,情願入府為側妃也要嫁給稷山王。
稷山王一下子有了與眾皇子一爭的底氣,從而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吳佩儀娘家不顯,吳文華不過是個諂媚之徒,能把女兒嫁給稷山王為正妃除了倚仗吳佩儀的美色,更重要的就是當時的稷山王名不見經傳。
側妃入府,形勢逆轉,稷山王的兩位側妃、妾室都是娘家可為他所用之人,當時吳佩儀的王妃之位搖搖欲墜。
若不是有於洛寒為她從中籌謀,她早就死在後院爭鬥中。
趙將軍多年來雖沒有建樹,可也不是出頭鳥,今日他能一朝落魄,這裏麵會不會有別人的手筆?
吳佩儀見於洛寒擰眉越皺越緊,開口問道:“可是哪裏不妥?”
哪裏不妥?哪裏都不妥!
可是他又想不通其中的關鍵在哪裏。
大長公主的地契是蕭錦辰給的,趙將軍的妻兒欺壓百姓也是事實,兩者看似毫無關係,可他覺得背後好似有雙無形的手在推動這一切。
不然怎麽解釋,大長公主那些罪證。
罪證早就在大長公主手裏,好似她在等將軍府來人找事一樣。
揉了揉眉心,說道:“無事,一切有我,儀兒放心便是。”
吳佩儀抓住於洛寒的手,“阿寒,朝堂之中貪官汙吏數不勝數,如今又是國庫空虛,我們是不是可以效仿先皇?”
先皇在世時,朝堂裏貪官盛行,可每每國庫用錢時,就會有那麽
一兩個貪官落馬。
拔出蘿卜帶出泥,但凡有貪官抄家,後續就會有一大批人牽連其中,如今想來,先皇這招妙啊。
把那些人當做肥羊來養著,一旦青黃不接便殺一隻來吃,既可以敲打百官,又可以解燃眉之急。
吳佩儀覺得他們也可以效仿先皇,拿那些貪官開刀,名利雙收啊!
於洛寒點了點頭,能那麽痛快的搬下聖旨,也是有這方麵的考量,更何況,趙將軍這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早點除掉也好。
吳佩儀眼裏精光閃過,絲毫沒有注意她在親兒子麵前與於洛寒拉拉扯扯有何不妥。
小皇帝垂著眼眸,看似是在看書,垂下的睫毛掩飾住了他的神色。
……
“今日之事,多謝蘇東家。”趙祈安恭恭敬敬的對著蘇慈鄭重一禮。
蘇慈一笑,“趙大哥不必客氣,說來我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麵,並不是為了你。”
趙祈安是個長相憨厚的男子,聽到蘇慈的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豁然一笑。
“不管蘇東家為了什麽,我是切切實實的得了好處,若是沒有蘇東家,我這輩子都出不了這口惡氣!”
蘇慈看著桌子上的銀票,“這些銀票是你還得的,我不要,你拿迴去吧,這個,”
說著,拿出一個小瓷瓶,“李嬸可好些了?”
趙祈安看到瓷瓶後,眼裏帶著感激,“蘇東家為我母親費心了,沒有蘇東家,我娘的病不會好的那麽快,我無以為報,這些銀票您一定要收下”。
他娘常年鬱結於心,還有一口咽不下,發不出的怒氣。常年臥病在床,一場風寒來勢洶洶差點要了她的命。
幸好蘇慈出現,不惜千金為老娘求醫,他心裏就發誓要為蘇東家鞠躬盡瘁。
“我一向認為好人必有好報,李嬸心地善良,自然會餘生安樂。”
趙祈安一臉動容,他娘和蘇東家都是好人,隻是所嫁非人才毀了一輩子,若是他娘能像蘇東家那樣勇敢,也不會煎熬這麽多年。
“娘經常念叨蘇東家,等她老人家痊愈,定請蘇東家做客。”
蘇慈笑了笑,“好,待李嬸好些,我一定去纏著她給我做蘿卜糕。”
趙祈安笑著連連點頭,也就蘇東家有本事讓他娘高興,他這個做兒子的自愧不如。
祈安,祈安,祈求平安。
那個善良的女人對自己的丈夫的愛,全都隱在兒子的名字裏。卻換不來丈夫的心。
趙將軍有了富貴,沒想起自己的發妻、兒子,成了階下囚時自然要與心愛的妻兒在一起,沒毛病。
可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是,趙二牛一家才到了京郊,順安侯府的管家快馬加鞭追上了流放隊伍。
“趙將軍是久經沙場的大英雄,想必不會忍心看著自己的妻兒隨你受流放之苦,這是侯爺讓小的送來的,請將軍收下。和離書將軍便簽了吧!”
管家拿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和離書。
趙二牛的妻子聽到後眼裏閃著精光,她就知道父親和姑父不會不管她的。
趙二牛一臉不敢置信,“我們一家自然要在一起,就不用侯爺費心了。”
“夫君,你可不能糊塗啊!我們一家若是都被流放,你哪裏還有翻身之日,姑父和父親看在我和孩子的份上一定會為你打點的,將軍府不能倒啊!”
看著妻子苦口婆心的為自己著想,趙二牛心裏既感動又悲涼,他不知道哪個感覺多一些。
“好,為難夫人了。”
和離書簽完,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也湊過來,給趙二牛磕了個頭,“父親保重!”
趙二牛…
“夫君,你要照顧好自己,一路走好!“
看著娘幾個站在自己麵前,趙二牛懵逼了。
管家揮了揮手裏的和離書,又念了一遍,上麵不止是與妻子和離,還明確寫著幾個孩子隨母,與他以後再無關係。
他不識幾個字,也就會寫自己的名字,這些年身旁伺候的人多,身邊伺候的人都識文斷字,他也沒覺得哪裏不方便,因此從沒想過要識些字。
他隻是簽了份和離書而已,怎麽就連兒女都不是自己的了?
妻子,兒女隨著管家揚長而去,趙二牛才驚覺,說什麽為他打點,都是特麽騙他的!
這女人就是要甩了他,不想和他受苦罷了,他特麽居然還感動了!
腦中浮現出與她的點點滴滴,那張笑臉慢慢變得扭曲惡毒,最後變成了原配妻子的眉眼。
此時,悔不當初!
據他所知,那個趙將軍是安順侯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進上京後又娶了安順侯一個寵妾的娘家侄女。
而安順侯府的嫡女嫁給的則是三王爺裕王為正妃,五年前十幾個皇子攪進奪嫡之戰,三王爺是最有希望問鼎的那個。
結果遠在稷山的稷山王因為護邊有功,在驃騎大將軍的支持下穩穩抓住了東雍的兵權。
驃騎大將軍的女兒對稷山王芳心暗許,情願入府為側妃也要嫁給稷山王。
稷山王一下子有了與眾皇子一爭的底氣,從而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吳佩儀娘家不顯,吳文華不過是個諂媚之徒,能把女兒嫁給稷山王為正妃除了倚仗吳佩儀的美色,更重要的就是當時的稷山王名不見經傳。
側妃入府,形勢逆轉,稷山王的兩位側妃、妾室都是娘家可為他所用之人,當時吳佩儀的王妃之位搖搖欲墜。
若不是有於洛寒為她從中籌謀,她早就死在後院爭鬥中。
趙將軍多年來雖沒有建樹,可也不是出頭鳥,今日他能一朝落魄,這裏麵會不會有別人的手筆?
吳佩儀見於洛寒擰眉越皺越緊,開口問道:“可是哪裏不妥?”
哪裏不妥?哪裏都不妥!
可是他又想不通其中的關鍵在哪裏。
大長公主的地契是蕭錦辰給的,趙將軍的妻兒欺壓百姓也是事實,兩者看似毫無關係,可他覺得背後好似有雙無形的手在推動這一切。
不然怎麽解釋,大長公主那些罪證。
罪證早就在大長公主手裏,好似她在等將軍府來人找事一樣。
揉了揉眉心,說道:“無事,一切有我,儀兒放心便是。”
吳佩儀抓住於洛寒的手,“阿寒,朝堂之中貪官汙吏數不勝數,如今又是國庫空虛,我們是不是可以效仿先皇?”
先皇在世時,朝堂裏貪官盛行,可每每國庫用錢時,就會有那麽
一兩個貪官落馬。
拔出蘿卜帶出泥,但凡有貪官抄家,後續就會有一大批人牽連其中,如今想來,先皇這招妙啊。
把那些人當做肥羊來養著,一旦青黃不接便殺一隻來吃,既可以敲打百官,又可以解燃眉之急。
吳佩儀覺得他們也可以效仿先皇,拿那些貪官開刀,名利雙收啊!
於洛寒點了點頭,能那麽痛快的搬下聖旨,也是有這方麵的考量,更何況,趙將軍這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早點除掉也好。
吳佩儀眼裏精光閃過,絲毫沒有注意她在親兒子麵前與於洛寒拉拉扯扯有何不妥。
小皇帝垂著眼眸,看似是在看書,垂下的睫毛掩飾住了他的神色。
……
“今日之事,多謝蘇東家。”趙祈安恭恭敬敬的對著蘇慈鄭重一禮。
蘇慈一笑,“趙大哥不必客氣,說來我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麵,並不是為了你。”
趙祈安是個長相憨厚的男子,聽到蘇慈的話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豁然一笑。
“不管蘇東家為了什麽,我是切切實實的得了好處,若是沒有蘇東家,我這輩子都出不了這口惡氣!”
蘇慈看著桌子上的銀票,“這些銀票是你還得的,我不要,你拿迴去吧,這個,”
說著,拿出一個小瓷瓶,“李嬸可好些了?”
趙祈安看到瓷瓶後,眼裏帶著感激,“蘇東家為我母親費心了,沒有蘇東家,我娘的病不會好的那麽快,我無以為報,這些銀票您一定要收下”。
他娘常年鬱結於心,還有一口咽不下,發不出的怒氣。常年臥病在床,一場風寒來勢洶洶差點要了她的命。
幸好蘇慈出現,不惜千金為老娘求醫,他心裏就發誓要為蘇東家鞠躬盡瘁。
“我一向認為好人必有好報,李嬸心地善良,自然會餘生安樂。”
趙祈安一臉動容,他娘和蘇東家都是好人,隻是所嫁非人才毀了一輩子,若是他娘能像蘇東家那樣勇敢,也不會煎熬這麽多年。
“娘經常念叨蘇東家,等她老人家痊愈,定請蘇東家做客。”
蘇慈笑了笑,“好,待李嬸好些,我一定去纏著她給我做蘿卜糕。”
趙祈安笑著連連點頭,也就蘇東家有本事讓他娘高興,他這個做兒子的自愧不如。
祈安,祈安,祈求平安。
那個善良的女人對自己的丈夫的愛,全都隱在兒子的名字裏。卻換不來丈夫的心。
趙將軍有了富貴,沒想起自己的發妻、兒子,成了階下囚時自然要與心愛的妻兒在一起,沒毛病。
可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是,趙二牛一家才到了京郊,順安侯府的管家快馬加鞭追上了流放隊伍。
“趙將軍是久經沙場的大英雄,想必不會忍心看著自己的妻兒隨你受流放之苦,這是侯爺讓小的送來的,請將軍收下。和離書將軍便簽了吧!”
管家拿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和離書。
趙二牛的妻子聽到後眼裏閃著精光,她就知道父親和姑父不會不管她的。
趙二牛一臉不敢置信,“我們一家自然要在一起,就不用侯爺費心了。”
“夫君,你可不能糊塗啊!我們一家若是都被流放,你哪裏還有翻身之日,姑父和父親看在我和孩子的份上一定會為你打點的,將軍府不能倒啊!”
看著妻子苦口婆心的為自己著想,趙二牛心裏既感動又悲涼,他不知道哪個感覺多一些。
“好,為難夫人了。”
和離書簽完,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也湊過來,給趙二牛磕了個頭,“父親保重!”
趙二牛…
“夫君,你要照顧好自己,一路走好!“
看著娘幾個站在自己麵前,趙二牛懵逼了。
管家揮了揮手裏的和離書,又念了一遍,上麵不止是與妻子和離,還明確寫著幾個孩子隨母,與他以後再無關係。
他不識幾個字,也就會寫自己的名字,這些年身旁伺候的人多,身邊伺候的人都識文斷字,他也沒覺得哪裏不方便,因此從沒想過要識些字。
他隻是簽了份和離書而已,怎麽就連兒女都不是自己的了?
妻子,兒女隨著管家揚長而去,趙二牛才驚覺,說什麽為他打點,都是特麽騙他的!
這女人就是要甩了他,不想和他受苦罷了,他特麽居然還感動了!
腦中浮現出與她的點點滴滴,那張笑臉慢慢變得扭曲惡毒,最後變成了原配妻子的眉眼。
此時,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