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愣了下,也有些懷疑小皇帝可能本身就是個高手,而他在穿到這裏是沒有接收這一段的記憶,可是如果小皇帝當真是一個高手,又怎麽會活的那麽憋屈呢?秦政突然發現也許前朝後宮甚至整個盛國的水並沒有那麽涇渭分明,隱藏在下麵的暗流不知凡幾。
神秘的幕後主使,還有隱藏起來的武功……秦政皺起了眉頭,到底是什麽人讓小皇帝如此忌憚,不僅要每天裝瘋賣傻隱藏自己的能力,最後懷著如此高的武功還會被害死,這個人和綁架他的幕後主使有沒有關係呢?這個人和這個幕後主使到底是太後的人,還是親王的人,還是兩者皆不是?
顧明哲擺了擺手道,“陛下,怎麽了?”
秦政看向顧明哲,有些疲倦道,“隻是覺得京城這潭水太渾罷了。”
顧明哲沉默許久道,“陛下,你有沒有想過其實皇權之上還有一種權利?”
秦政微微皺眉道,“請先生詳說。”
顧明哲道,“這也隻是臣的猜測,本打算迴京之後在細細和陛下商量的。自北衙禁軍創建以來,一直都是有皇帝親自掌控的,人員選擇也是經過千挑萬選,您手裏的禁軍是先帝留下來的,但您剛登基不久,禁軍一直在太後手裏,可禁軍直接聽從皇帝調遣,即便是太後也沒辦法指使他們,隻能供著。”
秦政點頭道,“繼續。”
顧明哲繼續說道,“陛下在中秋之夜被擄走,與北衙禁軍的守衛不當脫不了幹係,但能如此不動風聲地將您擄走,隻怕禁軍不是守衛不當,而是直接幫幕後之人擄走您,能讓整個禁軍倒戈的一定不是威逼利誘,所以禁軍不是叛變,而是遵從能淩駕於皇權之上的命令。”
秦政道,“我自從登基以來,從未接觸過禁軍,但看《史鑑》和其他書的記載,禁軍絕對是最忠誠的一支軍隊。”
顧明哲點頭道,“先帝駕崩時,臣就在宮中教導陛下讀書,當時臣心中覺得先帝的死因很是蹊蹺。明明前一陣子還活蹦亂跳,似乎在籌備一件大事,但有一天突然傳來病重的消息,過了不久先帝就駕崩了。”
秦政心頭一跳道,“你知道先……我父皇在籌備何事嗎?”
顧明哲有些納悶地看向秦政道,“臣以為陛下會知道,畢竟您才是先皇的太子,臣知道的這些事也隻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
秦政有些無奈,小皇帝留給他的記憶,僅供認個人,了解點兒曆史及部分個人經曆,這種關鍵性的事情小皇帝根本沒留下來。
秦政仰頭看著白雲道,“我以為把遮眼的浮雲驅散就可以看到青天,卻不曾想青天之上還有天。”
顧明哲看著秦政道,“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秦政迴頭看向他道,“你是想讓我先置身局外?”
顧明哲點頭道,“也許離得遠了,反而能看清更多東西。”
秦政忽然笑了笑道,“先生說過不會幫我朝堂之事。”
顧明哲搖頭道,“這已經超出了朝堂。”
秦政似笑非笑道,“算是吧。”
顧明哲低下頭道,“陛下,迴京路途遙遠,變故時時會發生,更何況就連左右衛都混入了jian細,我們不知道到底何人才不是敵人,當務之急是要有自保能力,您雖身負武功,但卻在清醒時用不出來,臣認識一個人,讓他指點指點您如何?”
“唉,”秦政嘆了口氣道,“我擔心一直不迴京城,會出什麽亂子。”
顧明哲小聲嘟囔道,“陛下在京城裏也沒做什麽啊。”
“……”有些話雖然是實話,但真的要說的這麽直白嗎?
秦政長嘆一聲,道,“我們去拜訪高人吧。”讓朝中那群人自己玩去吧,正好給林長風一個表現的機會,一個好的謀臣絕對不應該等著君主為他時時事事做決定,更何況如果真有一個能完全淩駕於皇權之上的人,那麽一日不除,他一日寢食難安啊,他都成那人的傀儡了,還怎麽做個好皇帝?
朝中短時間內沒有了皇帝,隻要處理得當,未必會出什麽大事,更何況是個半傀儡皇帝,國家大部分的運行靠的是三省六部,否則攤上個不管事的皇帝早就亡國八百迴了,現在皇帝一不在,兩個尚書令就是最高領導,而盛國如今的右尚書令就是謝宏,不老實的小皇帝不在,他們倒還真沒太過緊張,隻不過為了防止一些老臣親王搞事情,所以要盡快把秦政找迴來。
於是秦政可悲的發現,自己在和不在,好像盛國並沒有什麽影響。
顧明哲坐在馬上安慰道,“如今的盛國並不完美,還有很多百姓餓肚子,陛下日後可以讓他們不再餓肚子。”
秦政笑著點點頭,皇帝沒用,國家短時間內沒有變動,長時間會慢慢腐化,皇帝有用,卻可以讓國家在短時間內更上一層樓。
隻有一匹馬,所以兩個人隻好共乘,而秦政不會騎馬,隻好讓顧明哲來。
顧明哲拉著韁繩道,“陛下坐穩了嗎?”
“嗯。”秦政摟住顧明哲的腰,順便按了按他的小肚子。
顧明哲身體一僵,揮鞭,輕喝,“駕。”
飛揚的墨發打在秦政的臉上,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有點兒矮,如果比顧明哲高上一頭就不會這樣了。
二人從漢子的屍體上拿了銀兩,一路上倒也不必花費時間去弄盤纏。連續走了五日後,他們終於來到了一座山腳。
顧明哲將韁繩拴在樹上,仰望著這座高山道,“臣說的那人就在這裏,他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他的眼力和腦子裏功法的數量,卻稱得上是天下第一。”
秦政吸了一口山間清新的空氣,道,“上山吧。”
山路崎嶇,二人花了好長時間才來到山腰的一間竹屋。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旁邊有一個同樣頭發花白的老婆子在繡花。
顧明哲拉著秦政走到老頭麵前,從脖子上拿下一個飛刀形的掛墜,道,“家父說有困難,可以來找您。”
老頭睜開眼睛,定眼看了顧明哲半晌,道,“你和你父親長得真像,我還以為他來了。”
那個“家父”就是他自己,長得當然像了,顧明哲將手裏的掛墜遞給他。
老頭摩挲著掛墜道,“二十年前你父親救我一命,我答應幫他做一件事,隻要力所能及,你就提吧。”
顧明哲拉過來秦政道,“我這位朋友把以前學過的武功都忘記了,請前輩幫幫忙。”
老頭看著秦政,半晌後說道,“你這心可真大。”
秦政嘴角微抽道,“晚輩的腦子受了點傷。”
老頭點頭道,“看出來了。”
“……”
老頭轉頭看向顧明哲道,“我隻幫一個忙,你確定要讓我幫他?”
顧明哲點了點頭。
一直在繡花的老婆子放下手裏的針線,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顧明哲道,“你們倆啥關係?”
</br>
神秘的幕後主使,還有隱藏起來的武功……秦政皺起了眉頭,到底是什麽人讓小皇帝如此忌憚,不僅要每天裝瘋賣傻隱藏自己的能力,最後懷著如此高的武功還會被害死,這個人和綁架他的幕後主使有沒有關係呢?這個人和這個幕後主使到底是太後的人,還是親王的人,還是兩者皆不是?
顧明哲擺了擺手道,“陛下,怎麽了?”
秦政看向顧明哲,有些疲倦道,“隻是覺得京城這潭水太渾罷了。”
顧明哲沉默許久道,“陛下,你有沒有想過其實皇權之上還有一種權利?”
秦政微微皺眉道,“請先生詳說。”
顧明哲道,“這也隻是臣的猜測,本打算迴京之後在細細和陛下商量的。自北衙禁軍創建以來,一直都是有皇帝親自掌控的,人員選擇也是經過千挑萬選,您手裏的禁軍是先帝留下來的,但您剛登基不久,禁軍一直在太後手裏,可禁軍直接聽從皇帝調遣,即便是太後也沒辦法指使他們,隻能供著。”
秦政點頭道,“繼續。”
顧明哲繼續說道,“陛下在中秋之夜被擄走,與北衙禁軍的守衛不當脫不了幹係,但能如此不動風聲地將您擄走,隻怕禁軍不是守衛不當,而是直接幫幕後之人擄走您,能讓整個禁軍倒戈的一定不是威逼利誘,所以禁軍不是叛變,而是遵從能淩駕於皇權之上的命令。”
秦政道,“我自從登基以來,從未接觸過禁軍,但看《史鑑》和其他書的記載,禁軍絕對是最忠誠的一支軍隊。”
顧明哲點頭道,“先帝駕崩時,臣就在宮中教導陛下讀書,當時臣心中覺得先帝的死因很是蹊蹺。明明前一陣子還活蹦亂跳,似乎在籌備一件大事,但有一天突然傳來病重的消息,過了不久先帝就駕崩了。”
秦政心頭一跳道,“你知道先……我父皇在籌備何事嗎?”
顧明哲有些納悶地看向秦政道,“臣以為陛下會知道,畢竟您才是先皇的太子,臣知道的這些事也隻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
秦政有些無奈,小皇帝留給他的記憶,僅供認個人,了解點兒曆史及部分個人經曆,這種關鍵性的事情小皇帝根本沒留下來。
秦政仰頭看著白雲道,“我以為把遮眼的浮雲驅散就可以看到青天,卻不曾想青天之上還有天。”
顧明哲看著秦政道,“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秦政迴頭看向他道,“你是想讓我先置身局外?”
顧明哲點頭道,“也許離得遠了,反而能看清更多東西。”
秦政忽然笑了笑道,“先生說過不會幫我朝堂之事。”
顧明哲搖頭道,“這已經超出了朝堂。”
秦政似笑非笑道,“算是吧。”
顧明哲低下頭道,“陛下,迴京路途遙遠,變故時時會發生,更何況就連左右衛都混入了jian細,我們不知道到底何人才不是敵人,當務之急是要有自保能力,您雖身負武功,但卻在清醒時用不出來,臣認識一個人,讓他指點指點您如何?”
“唉,”秦政嘆了口氣道,“我擔心一直不迴京城,會出什麽亂子。”
顧明哲小聲嘟囔道,“陛下在京城裏也沒做什麽啊。”
“……”有些話雖然是實話,但真的要說的這麽直白嗎?
秦政長嘆一聲,道,“我們去拜訪高人吧。”讓朝中那群人自己玩去吧,正好給林長風一個表現的機會,一個好的謀臣絕對不應該等著君主為他時時事事做決定,更何況如果真有一個能完全淩駕於皇權之上的人,那麽一日不除,他一日寢食難安啊,他都成那人的傀儡了,還怎麽做個好皇帝?
朝中短時間內沒有了皇帝,隻要處理得當,未必會出什麽大事,更何況是個半傀儡皇帝,國家大部分的運行靠的是三省六部,否則攤上個不管事的皇帝早就亡國八百迴了,現在皇帝一不在,兩個尚書令就是最高領導,而盛國如今的右尚書令就是謝宏,不老實的小皇帝不在,他們倒還真沒太過緊張,隻不過為了防止一些老臣親王搞事情,所以要盡快把秦政找迴來。
於是秦政可悲的發現,自己在和不在,好像盛國並沒有什麽影響。
顧明哲坐在馬上安慰道,“如今的盛國並不完美,還有很多百姓餓肚子,陛下日後可以讓他們不再餓肚子。”
秦政笑著點點頭,皇帝沒用,國家短時間內沒有變動,長時間會慢慢腐化,皇帝有用,卻可以讓國家在短時間內更上一層樓。
隻有一匹馬,所以兩個人隻好共乘,而秦政不會騎馬,隻好讓顧明哲來。
顧明哲拉著韁繩道,“陛下坐穩了嗎?”
“嗯。”秦政摟住顧明哲的腰,順便按了按他的小肚子。
顧明哲身體一僵,揮鞭,輕喝,“駕。”
飛揚的墨發打在秦政的臉上,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有點兒矮,如果比顧明哲高上一頭就不會這樣了。
二人從漢子的屍體上拿了銀兩,一路上倒也不必花費時間去弄盤纏。連續走了五日後,他們終於來到了一座山腳。
顧明哲將韁繩拴在樹上,仰望著這座高山道,“臣說的那人就在這裏,他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他的眼力和腦子裏功法的數量,卻稱得上是天下第一。”
秦政吸了一口山間清新的空氣,道,“上山吧。”
山路崎嶇,二人花了好長時間才來到山腰的一間竹屋。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旁邊有一個同樣頭發花白的老婆子在繡花。
顧明哲拉著秦政走到老頭麵前,從脖子上拿下一個飛刀形的掛墜,道,“家父說有困難,可以來找您。”
老頭睜開眼睛,定眼看了顧明哲半晌,道,“你和你父親長得真像,我還以為他來了。”
那個“家父”就是他自己,長得當然像了,顧明哲將手裏的掛墜遞給他。
老頭摩挲著掛墜道,“二十年前你父親救我一命,我答應幫他做一件事,隻要力所能及,你就提吧。”
顧明哲拉過來秦政道,“我這位朋友把以前學過的武功都忘記了,請前輩幫幫忙。”
老頭看著秦政,半晌後說道,“你這心可真大。”
秦政嘴角微抽道,“晚輩的腦子受了點傷。”
老頭點頭道,“看出來了。”
“……”
老頭轉頭看向顧明哲道,“我隻幫一個忙,你確定要讓我幫他?”
顧明哲點了點頭。
一直在繡花的老婆子放下手裏的針線,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顧明哲道,“你們倆啥關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