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眼中兇光一閃,看向蒙遜的目光卻滿是讚許:“好,你果然想的長遠,若克中山,當記你首功。”
蒙遜又瞟了這些俘虜一眼,忽然低聲道:“大將軍打算將這五萬人怎麽處置?”
拓跋珪不假思索地道:“留下有用之才收歸己用,其餘人等發放口糧,就地遣散便是。”
蒙遜搖頭一笑:“這些人乃百戰之士,千錘百鍊,提槍上馬即可作戰。若然放他們返迴後燕,便會再在慕容垂的號召之下凝結成軍,與我作對。”
拓跋珪怔了一怔,心中一陣狂跳,故意問道:“那就扣押於我軍充作戰俘?”
蒙遜又是搖頭一笑:“我軍兩萬,戰俘五萬,班師途中一旦發生兵變,將軍反受其害。”他舔了舔嘴唇,勾起一抹嗜血的殺意,“燕眾強盛,傾國而來,而今我僥幸大捷,不如將這些戰俘悉數坑殺,後燕主力損失殆盡,至此化為烏有,國內空虛,哀鴻遍野,再無可戰之兵。那時候再攻打中山,不是事半功倍麽?”
身邊副將聽聞,駭然止道:“大帥!自古殺降不祥,古之名將白起項羽,幾人得以善終?!”
這畢竟是整整五萬條人命!拓跋珪已料到蒙遜之意,卻未免尚在猶豫——直到蒙遜又輕聲道:“你難道隻想做個名將?待有朝一日,龍登九五,授命於天,還怕什麽天譴報應?”
拓跋珪喉結滾動,眼神逐漸堅定下來——哪一個帝國肇始,不是建立在屍山血海之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他仰起頭,閉上眼,沉聲道:“傳我軍令,將五萬降卒——悉數坑殺!
參合陂一役,八萬後燕大軍幾乎全軍覆滅,隻有慕容寶和慕容麟率私部數千人逃出,陣亡兩萬有餘,其餘燕軍投降者達五萬之眾,後,皆被坑殺。經此一戰,慕容垂親手創建的精銳之軍毀於一旦,後燕至此一蹶不振無力反擊,此為後話了。
而此時參合陂戰敗的消息還未傳至冀州與晉南。慕容垂拿下台壁之後,調兵遣將,圍城打援,下定決心要牢牢將禦駕親征的西燕皇帝困死在長子——隻要慕容沖戰死沙場,西燕必亂,此消彼長之下,九州態勢定會隨之大變,一統中原將不再隻是夢想!
暮秋的晉南大地一派荒涼,在後燕軍隊堅壁清野的掃蕩之下,長子潞川一帶已是千裏無雞鳴。就在這片貧瘠大地之上忽然揚起滾滾煙塵,攏著一支數百人的軍隊朝長子城策馬狂奔而來——隨著一聲長鏑,城門洞開,容那一行人風馳電掣般沖入,隨即長子城門迅速吊起,城樓之上箭石齊發,竭力打退了城下又一撥尾隨而至的龍城精騎。
為首之人衝過甕城,翻身下馬,早已久候的一群親兵蜂擁欲扶:“皇上!”
任臻揮開眾人,踉蹌著衝到緊隨其後的第二騎旁,焦急道:“兀烈!”
大家這才注意到西燕的司隸校尉兀烈已是血流披麵,右眼中赫然插著半截斷箭!他轉向任臻剛欲說話,卻已搖搖欲墜地摔下馬來,任臻忙將人死死撐住,顫聲命令道:“快傳軍醫!”
立即有人飛跑著去了,其餘人圍在原處,俱是眼含熱淚,神情絕望——他們知道這一次的強行突圍又失敗了,而皇帝身邊最後一員大將也因此中箭,難道他們真要活活被困死於此?
而且,叫軍醫來也沒有用,他們被困在長子數十日,慕容垂攻伐不止,雖還不至城破,但城內早已藥盡糧絕,誰都知道,受傷即等於陣亡,據守不降的西燕軍隊的數目每一日都在銳減。
任臻慌忙搜出身上最後一點銀環藥粉欲為他敷上,卻被一隻血手緩緩按住。
兀烈半睜著被血糊住的左眼,齜牙咧嘴地一笑:“這時候莫要浪費了這稀罕藥。三國時曾有夏侯惇為救主而生啖其眼,我雖莽夫,卻敢為陛下的‘盲夏侯’!”話音剛落,他忽然抬手,握住箭尾,大喝一聲,伴隨著激she而出的血注,一團血糊糊的物事插在箭頭處飛了開去!
任臻大驚之後,立即按住兀烈的傷口,不管不顧地將藥粉悉數撒上,又手忙腳亂地親手為他包紮,語氣森然地威脅道:“兀烈,你若敢死在此處,朕絕不會當你是為國盡忠,絕不會賜你死後哀榮…”說著說著他便帶上一絲哽咽:“是朕輕率大意,誤中敵計…方招此大禍,累及關中子弟。”
所有人因他這一句話而齊刷刷地雙膝跪地,卻難掩淒涼神色——慕容垂十麵圍城,他們固然插翅難飛,援軍卻也難以破陣而入,假以時日,他們會不會就此被人遺忘,埋骨他鄉?
“我本是匈奴馬賊,不知父母不講恩義,是陛下提拔重用方有今日…”兀烈因失血過多而慘白的嘴唇哆嗦著道,“當日在涼州關山若無陛下,兀烈已成亡魂。我死不足惜,隻恐陛下雄圖霸業止於長子,恨何如之!”
眾人迴想往昔金戈鐵馬攻城陷地的快意,對比如今朝不保夕任人魚肉的慘況,俱是潸然淚下,任臻狼狽地抹了抹沾染血汙的臉,這一次他當真是悔恨交加——他後悔不聽人勸,後悔自以為是,後悔自己從來興之所至便為所欲為卻總不去想周遭的人如何善後如何擔驚!
人群之中不知誰低聲問了一句:“援軍…還會來嗎?”這話問的委實大為不敬,卻如一道閃電劈進了所有人的心頭——若慕容沖有個萬一,貴為親王又握有重兵的慕容永無疑便是下一任的西燕皇帝——古往今來,為皇位兄弟鬩牆反目成仇的還少嗎?如果本國軍隊都放棄救援,那普天之下,他們還能指望何人?
任臻緩緩地放下兀烈,沉聲道:“會,一定會。”他狠狠地搓了搓自己的臉,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這種危如累卵的情勢之下,他是這支殘軍唯一的支柱了:“既然突圍無望,便隻能固守待援。將戰馬殺死充作軍糧,今日起自朕以下改為一日一餐,全軍輪哨,日夜警戒,死守到底,誓不投降!”
城內艱苦撐持,城外亦是心急如焚。
謝玄的北府軍經連日苦戰,終於攻破軹關,然後慕容麟部在被逼退十裏之後複又捲土重來——可見慕容垂軍令如山,定要奪迴這處舉足輕重的關隘。
雙方在軹縣附近反覆拉鋸,各有傷亡,直到北府軍營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劉牢之虎步而來,在謝玄麵前抱拳跪下,口稱謝帥——方才他幾乎認不出這位曾如翩翩謫仙一般的俊朗儒將了,就是當年的淝水之戰,謝玄也不曾如此狼狽而疲敝。
謝玄望了一眼這個自己親手提拔如今獨當一麵的大將,自然知道他遠道而來,不會隻為了向他請安問好。果然劉牢之寒暄已畢,便拿出聖旨宣讀——上言謝玄一路征伐,朝廷恤其勞苦,今擬由劉牢之暫代北府之帥,率軍撤離軹關,轉攻洛陽。
話音剛落,全場一片死寂。縱是劉牢之這麽個粗豪漢子也漲紅了一張紫膛臉,不安地賠笑道:“都督自然還是北府軍的統帥,朝廷隻是命末將暫攝此位,待取洛陽之後即奉還帥印。”
謝玄站起身來,平靜地道:“北府軍非我謝氏私屬,自然服從朝廷調遣。”他命人將印信虎符取出,交予劉牢之——他也根本不懼劉牢之會越俎代庖,自此擅權,隻要他生而未亡,北府之帥便不做第二人想。
“你可以帶兵離開,西取洛陽。隻是——”他背過雙手,抬眼看向劉牢之,“我還是要留在此處,攻打軹關——哪怕隻剩一兵一卒。”
第134章
謝玄的話斬釘截鐵,毫無轉圜,劉牢之不敢多說,愧然而退。
良久過後,謝玄麵前還站著三五個不肯離去的青年將領,為首的,便是參軍劉裕。
但見他躬身抱拳道:“末將等願追隨都督!”
謝玄神色微動:“你可知此舉等同抗旨?”
“至多不過是褫奪官位,貶為庶民罷了!”劉裕堅定地道,“我等出身寒族,若非都督提拔,至今還是市井之徒,談何從戎報國,出人頭地?都督之恩,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何況如今我們私下參戰,已與國朝大事無礙,更是沒有了顧累,大不了痛快一場再從頭來過!”
謝玄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看著眼前這個神情堅毅的青年半晌,他頷首道:“好。那謝某就承各位的情了!”往日他雖賞識劉裕,卻總忌他陰謀藏jian心機太深,將來恐難轄製,所以西征譙縱之時他寧可越級提拔才具、職銜都不如劉裕的朱齡石挑大樑,也不敢輕易舉薦劉裕為將,任其大展拳腳,一飛沖天。如今看來,他城府或許有之,卻到底未失赤子之心、感恩之義。
劉裕仰望著謝玄,麵上表露著恰到好處的忠誠堅毅,心裏則清清楚楚地想道:他雖暗中向劉牢之通了氣示了好,但從沒真想至此之後轉向才德威名出身門第都大大不如謝玄的劉牢之投靠——在東晉,謝玄如同一座活生生的豐碑,隻要有他坐鎮,北府軍上下包括劉牢之本人都沒想過有朝一日改換門庭。而如今劉牢之貪功,被慫恿著果真去“請旨”“暫代”了北府之帥的位子,謝玄手邊還能調動的人馬立時銳減,若他還想要攻打軹關救人,自然希望留在此處的兵馬能越多越好,自己無疑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更能叫人心生感激。至於後果,他更是看地透徹:隻要謝玄不卸任都督,司馬元顯便無法真地將其連根拔起,而謝玄又是那般重義重信之輩,斷然會將他也一併保下來,不僅如此,之後更會視他為心腹肱骨而大力提拔,就算將來取劉牢之而代之也並非難事。
然而話雖如此,但是慕容農所率領的龍城衛絕非善與之輩,先前北府軍上下一心尚且苦戰不下,如今又被抽調走了大半的兵力,戰況艱絕可想而知了。
然而隆冬之時,情勢卻陡然大變——後燕軍隊忽然開始撤軍。謝玄尤恐是詐,登高望遠,觀察良久,才斷然道:“後燕軍張弛有度、退而未潰,顯然是為了去支援其後的主力部隊而不得不撤退——看來慕容垂的中軍有變!傳令下去,我軍出關追擊,向長子進逼!”
慕容農滿擬自己戒備森嚴,已打地筋疲力盡的東晉軍隊必不敢輕出追襲,然而他怎麽也想不到一貫用兵沉穩的謝玄會一反常態冒險地全軍奔襲!
雙方在途中遭遇,爆發了一場慘烈的交戰,慕容農軍隊的西側又遭堵截,左支右絀之下被謝玄一舉擊潰,餘部四散奔逃。
謝玄挺進潞川,陳兵長子,才發現長子郊外已是戰成一團,而方才分兵相助的正是西燕前來勤王的一支軍隊。
</br>
蒙遜又瞟了這些俘虜一眼,忽然低聲道:“大將軍打算將這五萬人怎麽處置?”
拓跋珪不假思索地道:“留下有用之才收歸己用,其餘人等發放口糧,就地遣散便是。”
蒙遜搖頭一笑:“這些人乃百戰之士,千錘百鍊,提槍上馬即可作戰。若然放他們返迴後燕,便會再在慕容垂的號召之下凝結成軍,與我作對。”
拓跋珪怔了一怔,心中一陣狂跳,故意問道:“那就扣押於我軍充作戰俘?”
蒙遜又是搖頭一笑:“我軍兩萬,戰俘五萬,班師途中一旦發生兵變,將軍反受其害。”他舔了舔嘴唇,勾起一抹嗜血的殺意,“燕眾強盛,傾國而來,而今我僥幸大捷,不如將這些戰俘悉數坑殺,後燕主力損失殆盡,至此化為烏有,國內空虛,哀鴻遍野,再無可戰之兵。那時候再攻打中山,不是事半功倍麽?”
身邊副將聽聞,駭然止道:“大帥!自古殺降不祥,古之名將白起項羽,幾人得以善終?!”
這畢竟是整整五萬條人命!拓跋珪已料到蒙遜之意,卻未免尚在猶豫——直到蒙遜又輕聲道:“你難道隻想做個名將?待有朝一日,龍登九五,授命於天,還怕什麽天譴報應?”
拓跋珪喉結滾動,眼神逐漸堅定下來——哪一個帝國肇始,不是建立在屍山血海之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他仰起頭,閉上眼,沉聲道:“傳我軍令,將五萬降卒——悉數坑殺!
參合陂一役,八萬後燕大軍幾乎全軍覆滅,隻有慕容寶和慕容麟率私部數千人逃出,陣亡兩萬有餘,其餘燕軍投降者達五萬之眾,後,皆被坑殺。經此一戰,慕容垂親手創建的精銳之軍毀於一旦,後燕至此一蹶不振無力反擊,此為後話了。
而此時參合陂戰敗的消息還未傳至冀州與晉南。慕容垂拿下台壁之後,調兵遣將,圍城打援,下定決心要牢牢將禦駕親征的西燕皇帝困死在長子——隻要慕容沖戰死沙場,西燕必亂,此消彼長之下,九州態勢定會隨之大變,一統中原將不再隻是夢想!
暮秋的晉南大地一派荒涼,在後燕軍隊堅壁清野的掃蕩之下,長子潞川一帶已是千裏無雞鳴。就在這片貧瘠大地之上忽然揚起滾滾煙塵,攏著一支數百人的軍隊朝長子城策馬狂奔而來——隨著一聲長鏑,城門洞開,容那一行人風馳電掣般沖入,隨即長子城門迅速吊起,城樓之上箭石齊發,竭力打退了城下又一撥尾隨而至的龍城精騎。
為首之人衝過甕城,翻身下馬,早已久候的一群親兵蜂擁欲扶:“皇上!”
任臻揮開眾人,踉蹌著衝到緊隨其後的第二騎旁,焦急道:“兀烈!”
大家這才注意到西燕的司隸校尉兀烈已是血流披麵,右眼中赫然插著半截斷箭!他轉向任臻剛欲說話,卻已搖搖欲墜地摔下馬來,任臻忙將人死死撐住,顫聲命令道:“快傳軍醫!”
立即有人飛跑著去了,其餘人圍在原處,俱是眼含熱淚,神情絕望——他們知道這一次的強行突圍又失敗了,而皇帝身邊最後一員大將也因此中箭,難道他們真要活活被困死於此?
而且,叫軍醫來也沒有用,他們被困在長子數十日,慕容垂攻伐不止,雖還不至城破,但城內早已藥盡糧絕,誰都知道,受傷即等於陣亡,據守不降的西燕軍隊的數目每一日都在銳減。
任臻慌忙搜出身上最後一點銀環藥粉欲為他敷上,卻被一隻血手緩緩按住。
兀烈半睜著被血糊住的左眼,齜牙咧嘴地一笑:“這時候莫要浪費了這稀罕藥。三國時曾有夏侯惇為救主而生啖其眼,我雖莽夫,卻敢為陛下的‘盲夏侯’!”話音剛落,他忽然抬手,握住箭尾,大喝一聲,伴隨著激she而出的血注,一團血糊糊的物事插在箭頭處飛了開去!
任臻大驚之後,立即按住兀烈的傷口,不管不顧地將藥粉悉數撒上,又手忙腳亂地親手為他包紮,語氣森然地威脅道:“兀烈,你若敢死在此處,朕絕不會當你是為國盡忠,絕不會賜你死後哀榮…”說著說著他便帶上一絲哽咽:“是朕輕率大意,誤中敵計…方招此大禍,累及關中子弟。”
所有人因他這一句話而齊刷刷地雙膝跪地,卻難掩淒涼神色——慕容垂十麵圍城,他們固然插翅難飛,援軍卻也難以破陣而入,假以時日,他們會不會就此被人遺忘,埋骨他鄉?
“我本是匈奴馬賊,不知父母不講恩義,是陛下提拔重用方有今日…”兀烈因失血過多而慘白的嘴唇哆嗦著道,“當日在涼州關山若無陛下,兀烈已成亡魂。我死不足惜,隻恐陛下雄圖霸業止於長子,恨何如之!”
眾人迴想往昔金戈鐵馬攻城陷地的快意,對比如今朝不保夕任人魚肉的慘況,俱是潸然淚下,任臻狼狽地抹了抹沾染血汙的臉,這一次他當真是悔恨交加——他後悔不聽人勸,後悔自以為是,後悔自己從來興之所至便為所欲為卻總不去想周遭的人如何善後如何擔驚!
人群之中不知誰低聲問了一句:“援軍…還會來嗎?”這話問的委實大為不敬,卻如一道閃電劈進了所有人的心頭——若慕容沖有個萬一,貴為親王又握有重兵的慕容永無疑便是下一任的西燕皇帝——古往今來,為皇位兄弟鬩牆反目成仇的還少嗎?如果本國軍隊都放棄救援,那普天之下,他們還能指望何人?
任臻緩緩地放下兀烈,沉聲道:“會,一定會。”他狠狠地搓了搓自己的臉,強迫自己平靜下來——這種危如累卵的情勢之下,他是這支殘軍唯一的支柱了:“既然突圍無望,便隻能固守待援。將戰馬殺死充作軍糧,今日起自朕以下改為一日一餐,全軍輪哨,日夜警戒,死守到底,誓不投降!”
城內艱苦撐持,城外亦是心急如焚。
謝玄的北府軍經連日苦戰,終於攻破軹關,然後慕容麟部在被逼退十裏之後複又捲土重來——可見慕容垂軍令如山,定要奪迴這處舉足輕重的關隘。
雙方在軹縣附近反覆拉鋸,各有傷亡,直到北府軍營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劉牢之虎步而來,在謝玄麵前抱拳跪下,口稱謝帥——方才他幾乎認不出這位曾如翩翩謫仙一般的俊朗儒將了,就是當年的淝水之戰,謝玄也不曾如此狼狽而疲敝。
謝玄望了一眼這個自己親手提拔如今獨當一麵的大將,自然知道他遠道而來,不會隻為了向他請安問好。果然劉牢之寒暄已畢,便拿出聖旨宣讀——上言謝玄一路征伐,朝廷恤其勞苦,今擬由劉牢之暫代北府之帥,率軍撤離軹關,轉攻洛陽。
話音剛落,全場一片死寂。縱是劉牢之這麽個粗豪漢子也漲紅了一張紫膛臉,不安地賠笑道:“都督自然還是北府軍的統帥,朝廷隻是命末將暫攝此位,待取洛陽之後即奉還帥印。”
謝玄站起身來,平靜地道:“北府軍非我謝氏私屬,自然服從朝廷調遣。”他命人將印信虎符取出,交予劉牢之——他也根本不懼劉牢之會越俎代庖,自此擅權,隻要他生而未亡,北府之帥便不做第二人想。
“你可以帶兵離開,西取洛陽。隻是——”他背過雙手,抬眼看向劉牢之,“我還是要留在此處,攻打軹關——哪怕隻剩一兵一卒。”
第134章
謝玄的話斬釘截鐵,毫無轉圜,劉牢之不敢多說,愧然而退。
良久過後,謝玄麵前還站著三五個不肯離去的青年將領,為首的,便是參軍劉裕。
但見他躬身抱拳道:“末將等願追隨都督!”
謝玄神色微動:“你可知此舉等同抗旨?”
“至多不過是褫奪官位,貶為庶民罷了!”劉裕堅定地道,“我等出身寒族,若非都督提拔,至今還是市井之徒,談何從戎報國,出人頭地?都督之恩,便是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何況如今我們私下參戰,已與國朝大事無礙,更是沒有了顧累,大不了痛快一場再從頭來過!”
謝玄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看著眼前這個神情堅毅的青年半晌,他頷首道:“好。那謝某就承各位的情了!”往日他雖賞識劉裕,卻總忌他陰謀藏jian心機太深,將來恐難轄製,所以西征譙縱之時他寧可越級提拔才具、職銜都不如劉裕的朱齡石挑大樑,也不敢輕易舉薦劉裕為將,任其大展拳腳,一飛沖天。如今看來,他城府或許有之,卻到底未失赤子之心、感恩之義。
劉裕仰望著謝玄,麵上表露著恰到好處的忠誠堅毅,心裏則清清楚楚地想道:他雖暗中向劉牢之通了氣示了好,但從沒真想至此之後轉向才德威名出身門第都大大不如謝玄的劉牢之投靠——在東晉,謝玄如同一座活生生的豐碑,隻要有他坐鎮,北府軍上下包括劉牢之本人都沒想過有朝一日改換門庭。而如今劉牢之貪功,被慫恿著果真去“請旨”“暫代”了北府之帥的位子,謝玄手邊還能調動的人馬立時銳減,若他還想要攻打軹關救人,自然希望留在此處的兵馬能越多越好,自己無疑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更能叫人心生感激。至於後果,他更是看地透徹:隻要謝玄不卸任都督,司馬元顯便無法真地將其連根拔起,而謝玄又是那般重義重信之輩,斷然會將他也一併保下來,不僅如此,之後更會視他為心腹肱骨而大力提拔,就算將來取劉牢之而代之也並非難事。
然而話雖如此,但是慕容農所率領的龍城衛絕非善與之輩,先前北府軍上下一心尚且苦戰不下,如今又被抽調走了大半的兵力,戰況艱絕可想而知了。
然而隆冬之時,情勢卻陡然大變——後燕軍隊忽然開始撤軍。謝玄尤恐是詐,登高望遠,觀察良久,才斷然道:“後燕軍張弛有度、退而未潰,顯然是為了去支援其後的主力部隊而不得不撤退——看來慕容垂的中軍有變!傳令下去,我軍出關追擊,向長子進逼!”
慕容農滿擬自己戒備森嚴,已打地筋疲力盡的東晉軍隊必不敢輕出追襲,然而他怎麽也想不到一貫用兵沉穩的謝玄會一反常態冒險地全軍奔襲!
雙方在途中遭遇,爆發了一場慘烈的交戰,慕容農軍隊的西側又遭堵截,左支右絀之下被謝玄一舉擊潰,餘部四散奔逃。
謝玄挺進潞川,陳兵長子,才發現長子郊外已是戰成一團,而方才分兵相助的正是西燕前來勤王的一支軍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