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此時,宣室殿的大門又被推開,姚嵩不悅地擰眉,以為又是內侍們放心不下再來囉嗦,剛欲出言相斥,卻見一小黃門跌跌撞撞地入內稟道:“姚大人,最新戰報。”
姚嵩立即放下藥碗,拾級下階接過文書,登時一驚——臨潼方向忽然出現大批軍隊!能繞開關中數道關卡無聲無息地長驅直入的肯定不會是後燕人馬,難道是自己人?可他坐鎮中樞從未發出過任何一道召集軍隊入京的指令——在這個前途未明戰局膠著的當口,來的會是何方神聖?
他不敢再細想拖延下去,斷然命令道:“即刻密召司隸校尉兀烈入殿詳商!”
時值九月,三秦大地雖比不得塞北飛雪,卻也是秋風漸起,拓跋珪率領八千百戰精兵不打旗幟地日夜兼程朝長安方向急行,一路毫無阻礙,誰知剛過臨潼,鹹陽在望,斥候忽然迴報——前方忽然出現一部兵馬自北向南亦朝長安而去,所打旗號乃是“河東王永”。
事出突然,拓跋珪這下徹底愣住——慕容永不是應該還在蕭關牽製慕容寶與沮渠蒙遜的大軍嗎?但如今秉政的姚嵩素來詭計多端,他坐鎮長安調派軍隊,誰都不知道他下一著會是什麽。他心底拿不定注意,親自帶了百餘親兵前去探路。果見莽莽白鹿原上翻起滾滾煙塵,似有千軍萬馬在奔騰揚蹄一般,看起來軍容盛大,人數頗多。
雙方分由兩路皆向長安挺進,眼看著就要狹路相逢了。
拓跋珪沉吟許久,才猛地一咬牙,一揮手道:“後隊變前隊,全軍轉向,撤退!”
賀蘭雋連忙迴馬傳令,生怕遲了一步:“後隊變前隊,全軍轉向,撤迴潼關!”
拓跋珪僵坐馬上,如同一尊石雕——他還是不甘心,卻又不得不放棄!
他一生都在賭,唯獨這個險,他冒不起。
姚嵩多智而寡兵,由他守長安,雙方還可一拚;然若此時慕容永率軍迴援,一不小心就會給抄了後路,陷入包圍苦戰——而自己手下帶的兵即便再聽命於他,名義上卻還是隸屬西燕,氣勢上就已先輸了三分;更何況他將要麵對的會是慕容永與姚子峻的聯手!對他而言,那真真會陷入個萬劫不複的敗局。
過不了多久,兀烈滿頭風沙一臉倦色地迴城複命。
姚嵩也是一宿未眠,見他入內幾乎是跳起來問道:“如何?”
兀烈佩服地向姚嵩一抱拳道:“果然如大人所言,來將退兵了。幸虧大人妙計,命我等先趁夜潛行百裏,又在馬後拖曳枯枝樹葉一路馳騁地返迴長安,數百人偽裝出了千軍萬馬的假象,加上上將軍的旗號,足以令其退軍!”
姚嵩卻依舊眉頭不展,他看著兀烈,沉聲道:“可已探知到來者何人?”
兀烈收斂了笑意,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句地道:“安東大將軍——拓跋珪。”
豫州洛陽
這座東都古城處天下之中,為九州腹地,自古乃兵家必爭,隨著八王之亂晉室南渡,洛陽孤懸於河南,五胡鐵蹄紛踏之下,不知已改換過多少次門庭朝代。
任臻在揮之不去的血腥味中悄然抹了一把臉上的油汗,不著痕跡地向城牆上一倚,緩過一口氣來,方沉聲道:“趁敵軍攻勢暫緩,將重傷員撤下,換人上陣!”
“皇上…”副將欲言又止——前一輪撤下的傷員大半都還未得救治,卻還能換上何人?自攻下洛陽之後,慕容麟發了瘋似地猛攻,如今已是七日七夜喋血城頭了。“楊將軍再不迴援,隻怕洛陽城要撐不下去了。”
任臻沉默,南線戰事已打了數月,慕容麟兵多將廣,又占地利,屯糧運糧較己方大為便利。反觀自己勞師遠征需從關中長安運糧,雖在姚嵩主持之下尚可勉為支撐,但誰都知道久拖無益。這才想出孤軍深入,以己為餌,入駐洛陽城,引得慕容麟傾巢來攻——若能生擒敵國皇帝,何止掣天大功?另一方麵命大將楊定率數千精兵繞到五百裏外的後燕糧倉所在地南陽,毀其糧倉之後立即迴師,從後掩殺,會合城內守軍夾攻慕容麟迫他隻能沿漢水北撤而逃——拓跋珪收到軍令應該已拒潼關而鎖要道,正好截住慕容麟的歸路,三方合圍甕中捉鱉,料那慕容麟插翅難逃!
隻是他低估了殺紅了眼的慕容麟——都說此人悍勇更甚其父,還有股子不管不顧的瘋勁兒,竟放棄河南一帶的其他據點,而率全部人馬將洛陽城圍了個鐵桶一般,誓要生擒敵首——圍城猛攻七日七夜,西燕守軍血染疆場,死傷無數,已是快至彈盡糧絕的地步了。
“撐不住…也要撐。”任臻猛地直起身,握緊血跡斑斑的天子劍,一步一步地登臨城頭,重迴血肉橫飛喊殺震天的戰場,天地間觸目所見,依舊是那片慘烈的腥風血雨。
守城將士還能動彈的,也是滿臉血汙,難辨麵目了,見天子親臨督戰不由地爆發出一陣如雷歡唿。
任臻拔劍出鞘,在劍鳴聲顫中斷然喝道:“兒郎們!隨我死守洛陽!”眾將士齊齊虎吼答應,士氣為之一振。
然而伴隨著隆隆戰鼓,後燕大軍今日的第二次大衝鋒又開始了。但見五丈城牆之下,後燕士兵cháo水一般地洶湧襲來,冒著漫天箭雨,奮不顧身地扛著長梯架上城樓,蜂行蟻聚一般攀援而上,立即就又被西燕士兵刀砍斧劈地掀翻推倒,無數人慘叫著墜下城牆,化作稀爛的肉泥。但更多密密麻麻的後燕士兵前赴後繼地蜂擁而上,踩著那片屍山血海繼續攻城!牆垛下的屍體越積越高,到後來殺紅了眼的後燕士兵竟可以直接踩踏著戰友的屍體步步高攀,燕軍棄用弓箭,改以滾石投擲,長矛插捅,這場攻防戰已進入白熱化!
任臻聞著刺鼻的血腥味,聽著耳邊的廝殺聲,恍然間又迴到了六年前進攻長安的那場慘烈的大戰。本以為自己已堅挺不為所動了,誰知重臨煉獄,竟還是有些膽戰心驚——他想起了苻堅在蕭關要塞上說的那句話:今日之大亂是為了來日之大治——事到如今,他隻能咬牙死撐!若棋差一著,滿盤落索,到此為止的一切犧牲也將全都化作烏有!
軍中忽然一陣喧譁,猛地拽迴了他的神知,任臻循聲望去,隻來得及見到城牆缺口處赫然架住了一頂雲梯,第一個冒頭的敵兵手持長矛躍進城樓!下一瞬間,己方一個不知名的士兵便疾速奔去,衝上前抱住那士兵齊齊摔下數丈高的城牆!
任臻迴過神來,一個箭步上前頂上缺位,揚劍將第二個闖上城頭的士兵硬生生地戳了個對穿,慘叫著跌落下去摔成粉碎。他隨即一腳踢飛雲梯,在白刃相接的瀰漫硝煙中振臂一唿:“全員上陣,堵住缺口!”
然而,後燕士兵如殺之不盡一般接連不斷地攻堅,洛陽到底不比長安堅牆厚壁,易守難攻,多次戰火而不及修繕的城牆已陸續被投石機轟出了數個缺口,不多時,西燕軍火石箭矢皆已告罄,隻靠白刃肉搏而已,眼看著就要扛不住這場昏天暗地的鏖戰了。
正在此時,前方不遠處憑空一陣金鼓之聲,連天旌旗之下一彪兵馬正浩浩蕩蕩直朝他們撲來。
“皇上!援軍來了!楊將軍迴援了!”副將激動地指著前方,他在方才激戰中被削掉了半隻耳朵,如今大力說話,血便順著臉頰淌進嘴裏,染紅一口白牙,望之可怖。任臻亦難掩喜色地抬起頭來——楊定提早迴師,必是一切順利——他再遲來一步,隻怕洛陽之戰當真是撐不下去了!
慕容麟血戰連日,傷亡慘重,如今也是強弩之末了,新來的那支生力軍一加入戰場便勢如破竹地直插死穴,立即將後燕軍陣攔腰截斷,使其首尾難顧,不一會兒,慕容麟部便亂相頻生。
任臻本在城頭觀戰,唇邊的笑意卻漸漸凝結。身邊的人也漸漸看出了異樣:“這…這不是楊將軍的軍隊——”
任臻寒著臉微一頷首:“東晉北府軍。”
眾人皆是一驚——中原混戰之中晉廷橫插一腳,必有所圖!任臻不敢大意,當機立斷地扭頭下令:“當務之急是逼慕容麟北撤!立即點齊兵馬衝出城去,自後燕軍陣的右翼衝殺進去,協同退敵!”副將領命,剛欲退下又被叫住,隻聽任臻又補了一句:“收兵迴師之際切記不可驚惶,須徐徐入城。”
如此一來,東晉北府軍如虎添翼,拚殺不多時,洛陽城下的後燕軍隊終於如cháo水一般退下,如任臻先前預料的一樣向北潰逃而去。
拓跋珪應該已經埋伏在道上了,此役若能擒殺慕容麟,則慕容垂此隻猛虎便如去一牙耳!秋風蕭瑟,任臻卻在此時感到了汗濕中衣。他忽然開口吩咐道:“準備熱湯——”看也不看一臉詫異的左右侍衛,他自顧自地續道:“朕要沐浴更衣,以迎貴客。”
硝煙未散的洛陽城恢複了暫時的平靜,唯有中門緩緩而開,剛剛經曆那場追擊廝殺的西燕軍隊,正拖著沉重的步伐陸續進城。不遠處便是重新列陣,沉沉壓境的東晉北府軍,卻是一聲咳喘不聞,天地間是一片凝重至極的寂靜。
晉軍為首之人,頭戴兜鍪,麵加護具,端坐與馬上動也不動地凝視前方。身邊一將悄聲道:“燕軍疲敝,再無久戰之力,若我們此刻發起衝鋒從後掩殺,立時便可攻入城中…”
那將領緩緩抬手一擺,等候什麽似地繼續看著血跡斑駁的洛陽城牆。
不多時燕軍散盡,甬道深處卻緩步走出一道人影,直裾深衣長袍廣袖,踏著染血未幹的黃沙翩翩而來。
任臻著南朝士子衣冠,僅帶著一個小童出城,在距森羅兵陣三丈之外停下了腳步,刀劍如林,在他如墨雙眼中映出寒光一片。
他昂首,對為首將領輕一抱拳:“任某多謝謝公子拔刀相助。”
那將軍不自覺地勾起唇角,在馬上俯身看他:“你怎知是我?”
任臻一笑:“若我說心有靈犀謝公子——哦,不,應該是謝都督——可信?”
謝玄哈哈一笑,伸手摘下兜鍪、麵具,並指朝任臻虛虛一點:“真乃狂徒耳!”
任臻抬頭望去,卻有一瞬間的失神,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他的廬山真麵目。
與容貌已然無關了,他此生從未見過誰在血流成河的修羅戰場之上還能有這般靈動淨澈的風致氣息——謝家寶樹,真真是江南風骨,天水成碧。
難怪戰場之上要遮掩麵目不肯輕示於人——誰能想的到眼前這靈秀男子便是秉兵十餘載的晉朝兵馬大都督謝玄?任臻適時收迴讚嘆的目光,自小僕手捧漆盤之上執起一隻酒杯,朝他遙遙一敬:“久別重逢,人事已非,謝都督重掌兵權之後,可還願飲下任某這杯水酒?”
</br>
姚嵩立即放下藥碗,拾級下階接過文書,登時一驚——臨潼方向忽然出現大批軍隊!能繞開關中數道關卡無聲無息地長驅直入的肯定不會是後燕人馬,難道是自己人?可他坐鎮中樞從未發出過任何一道召集軍隊入京的指令——在這個前途未明戰局膠著的當口,來的會是何方神聖?
他不敢再細想拖延下去,斷然命令道:“即刻密召司隸校尉兀烈入殿詳商!”
時值九月,三秦大地雖比不得塞北飛雪,卻也是秋風漸起,拓跋珪率領八千百戰精兵不打旗幟地日夜兼程朝長安方向急行,一路毫無阻礙,誰知剛過臨潼,鹹陽在望,斥候忽然迴報——前方忽然出現一部兵馬自北向南亦朝長安而去,所打旗號乃是“河東王永”。
事出突然,拓跋珪這下徹底愣住——慕容永不是應該還在蕭關牽製慕容寶與沮渠蒙遜的大軍嗎?但如今秉政的姚嵩素來詭計多端,他坐鎮長安調派軍隊,誰都不知道他下一著會是什麽。他心底拿不定注意,親自帶了百餘親兵前去探路。果見莽莽白鹿原上翻起滾滾煙塵,似有千軍萬馬在奔騰揚蹄一般,看起來軍容盛大,人數頗多。
雙方分由兩路皆向長安挺進,眼看著就要狹路相逢了。
拓跋珪沉吟許久,才猛地一咬牙,一揮手道:“後隊變前隊,全軍轉向,撤退!”
賀蘭雋連忙迴馬傳令,生怕遲了一步:“後隊變前隊,全軍轉向,撤迴潼關!”
拓跋珪僵坐馬上,如同一尊石雕——他還是不甘心,卻又不得不放棄!
他一生都在賭,唯獨這個險,他冒不起。
姚嵩多智而寡兵,由他守長安,雙方還可一拚;然若此時慕容永率軍迴援,一不小心就會給抄了後路,陷入包圍苦戰——而自己手下帶的兵即便再聽命於他,名義上卻還是隸屬西燕,氣勢上就已先輸了三分;更何況他將要麵對的會是慕容永與姚子峻的聯手!對他而言,那真真會陷入個萬劫不複的敗局。
過不了多久,兀烈滿頭風沙一臉倦色地迴城複命。
姚嵩也是一宿未眠,見他入內幾乎是跳起來問道:“如何?”
兀烈佩服地向姚嵩一抱拳道:“果然如大人所言,來將退兵了。幸虧大人妙計,命我等先趁夜潛行百裏,又在馬後拖曳枯枝樹葉一路馳騁地返迴長安,數百人偽裝出了千軍萬馬的假象,加上上將軍的旗號,足以令其退軍!”
姚嵩卻依舊眉頭不展,他看著兀烈,沉聲道:“可已探知到來者何人?”
兀烈收斂了笑意,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句地道:“安東大將軍——拓跋珪。”
豫州洛陽
這座東都古城處天下之中,為九州腹地,自古乃兵家必爭,隨著八王之亂晉室南渡,洛陽孤懸於河南,五胡鐵蹄紛踏之下,不知已改換過多少次門庭朝代。
任臻在揮之不去的血腥味中悄然抹了一把臉上的油汗,不著痕跡地向城牆上一倚,緩過一口氣來,方沉聲道:“趁敵軍攻勢暫緩,將重傷員撤下,換人上陣!”
“皇上…”副將欲言又止——前一輪撤下的傷員大半都還未得救治,卻還能換上何人?自攻下洛陽之後,慕容麟發了瘋似地猛攻,如今已是七日七夜喋血城頭了。“楊將軍再不迴援,隻怕洛陽城要撐不下去了。”
任臻沉默,南線戰事已打了數月,慕容麟兵多將廣,又占地利,屯糧運糧較己方大為便利。反觀自己勞師遠征需從關中長安運糧,雖在姚嵩主持之下尚可勉為支撐,但誰都知道久拖無益。這才想出孤軍深入,以己為餌,入駐洛陽城,引得慕容麟傾巢來攻——若能生擒敵國皇帝,何止掣天大功?另一方麵命大將楊定率數千精兵繞到五百裏外的後燕糧倉所在地南陽,毀其糧倉之後立即迴師,從後掩殺,會合城內守軍夾攻慕容麟迫他隻能沿漢水北撤而逃——拓跋珪收到軍令應該已拒潼關而鎖要道,正好截住慕容麟的歸路,三方合圍甕中捉鱉,料那慕容麟插翅難逃!
隻是他低估了殺紅了眼的慕容麟——都說此人悍勇更甚其父,還有股子不管不顧的瘋勁兒,竟放棄河南一帶的其他據點,而率全部人馬將洛陽城圍了個鐵桶一般,誓要生擒敵首——圍城猛攻七日七夜,西燕守軍血染疆場,死傷無數,已是快至彈盡糧絕的地步了。
“撐不住…也要撐。”任臻猛地直起身,握緊血跡斑斑的天子劍,一步一步地登臨城頭,重迴血肉橫飛喊殺震天的戰場,天地間觸目所見,依舊是那片慘烈的腥風血雨。
守城將士還能動彈的,也是滿臉血汙,難辨麵目了,見天子親臨督戰不由地爆發出一陣如雷歡唿。
任臻拔劍出鞘,在劍鳴聲顫中斷然喝道:“兒郎們!隨我死守洛陽!”眾將士齊齊虎吼答應,士氣為之一振。
然而伴隨著隆隆戰鼓,後燕大軍今日的第二次大衝鋒又開始了。但見五丈城牆之下,後燕士兵cháo水一般地洶湧襲來,冒著漫天箭雨,奮不顧身地扛著長梯架上城樓,蜂行蟻聚一般攀援而上,立即就又被西燕士兵刀砍斧劈地掀翻推倒,無數人慘叫著墜下城牆,化作稀爛的肉泥。但更多密密麻麻的後燕士兵前赴後繼地蜂擁而上,踩著那片屍山血海繼續攻城!牆垛下的屍體越積越高,到後來殺紅了眼的後燕士兵竟可以直接踩踏著戰友的屍體步步高攀,燕軍棄用弓箭,改以滾石投擲,長矛插捅,這場攻防戰已進入白熱化!
任臻聞著刺鼻的血腥味,聽著耳邊的廝殺聲,恍然間又迴到了六年前進攻長安的那場慘烈的大戰。本以為自己已堅挺不為所動了,誰知重臨煉獄,竟還是有些膽戰心驚——他想起了苻堅在蕭關要塞上說的那句話:今日之大亂是為了來日之大治——事到如今,他隻能咬牙死撐!若棋差一著,滿盤落索,到此為止的一切犧牲也將全都化作烏有!
軍中忽然一陣喧譁,猛地拽迴了他的神知,任臻循聲望去,隻來得及見到城牆缺口處赫然架住了一頂雲梯,第一個冒頭的敵兵手持長矛躍進城樓!下一瞬間,己方一個不知名的士兵便疾速奔去,衝上前抱住那士兵齊齊摔下數丈高的城牆!
任臻迴過神來,一個箭步上前頂上缺位,揚劍將第二個闖上城頭的士兵硬生生地戳了個對穿,慘叫著跌落下去摔成粉碎。他隨即一腳踢飛雲梯,在白刃相接的瀰漫硝煙中振臂一唿:“全員上陣,堵住缺口!”
然而,後燕士兵如殺之不盡一般接連不斷地攻堅,洛陽到底不比長安堅牆厚壁,易守難攻,多次戰火而不及修繕的城牆已陸續被投石機轟出了數個缺口,不多時,西燕軍火石箭矢皆已告罄,隻靠白刃肉搏而已,眼看著就要扛不住這場昏天暗地的鏖戰了。
正在此時,前方不遠處憑空一陣金鼓之聲,連天旌旗之下一彪兵馬正浩浩蕩蕩直朝他們撲來。
“皇上!援軍來了!楊將軍迴援了!”副將激動地指著前方,他在方才激戰中被削掉了半隻耳朵,如今大力說話,血便順著臉頰淌進嘴裏,染紅一口白牙,望之可怖。任臻亦難掩喜色地抬起頭來——楊定提早迴師,必是一切順利——他再遲來一步,隻怕洛陽之戰當真是撐不下去了!
慕容麟血戰連日,傷亡慘重,如今也是強弩之末了,新來的那支生力軍一加入戰場便勢如破竹地直插死穴,立即將後燕軍陣攔腰截斷,使其首尾難顧,不一會兒,慕容麟部便亂相頻生。
任臻本在城頭觀戰,唇邊的笑意卻漸漸凝結。身邊的人也漸漸看出了異樣:“這…這不是楊將軍的軍隊——”
任臻寒著臉微一頷首:“東晉北府軍。”
眾人皆是一驚——中原混戰之中晉廷橫插一腳,必有所圖!任臻不敢大意,當機立斷地扭頭下令:“當務之急是逼慕容麟北撤!立即點齊兵馬衝出城去,自後燕軍陣的右翼衝殺進去,協同退敵!”副將領命,剛欲退下又被叫住,隻聽任臻又補了一句:“收兵迴師之際切記不可驚惶,須徐徐入城。”
如此一來,東晉北府軍如虎添翼,拚殺不多時,洛陽城下的後燕軍隊終於如cháo水一般退下,如任臻先前預料的一樣向北潰逃而去。
拓跋珪應該已經埋伏在道上了,此役若能擒殺慕容麟,則慕容垂此隻猛虎便如去一牙耳!秋風蕭瑟,任臻卻在此時感到了汗濕中衣。他忽然開口吩咐道:“準備熱湯——”看也不看一臉詫異的左右侍衛,他自顧自地續道:“朕要沐浴更衣,以迎貴客。”
硝煙未散的洛陽城恢複了暫時的平靜,唯有中門緩緩而開,剛剛經曆那場追擊廝殺的西燕軍隊,正拖著沉重的步伐陸續進城。不遠處便是重新列陣,沉沉壓境的東晉北府軍,卻是一聲咳喘不聞,天地間是一片凝重至極的寂靜。
晉軍為首之人,頭戴兜鍪,麵加護具,端坐與馬上動也不動地凝視前方。身邊一將悄聲道:“燕軍疲敝,再無久戰之力,若我們此刻發起衝鋒從後掩殺,立時便可攻入城中…”
那將領緩緩抬手一擺,等候什麽似地繼續看著血跡斑駁的洛陽城牆。
不多時燕軍散盡,甬道深處卻緩步走出一道人影,直裾深衣長袍廣袖,踏著染血未幹的黃沙翩翩而來。
任臻著南朝士子衣冠,僅帶著一個小童出城,在距森羅兵陣三丈之外停下了腳步,刀劍如林,在他如墨雙眼中映出寒光一片。
他昂首,對為首將領輕一抱拳:“任某多謝謝公子拔刀相助。”
那將軍不自覺地勾起唇角,在馬上俯身看他:“你怎知是我?”
任臻一笑:“若我說心有靈犀謝公子——哦,不,應該是謝都督——可信?”
謝玄哈哈一笑,伸手摘下兜鍪、麵具,並指朝任臻虛虛一點:“真乃狂徒耳!”
任臻抬頭望去,卻有一瞬間的失神,這是他第一次見到他的廬山真麵目。
與容貌已然無關了,他此生從未見過誰在血流成河的修羅戰場之上還能有這般靈動淨澈的風致氣息——謝家寶樹,真真是江南風骨,天水成碧。
難怪戰場之上要遮掩麵目不肯輕示於人——誰能想的到眼前這靈秀男子便是秉兵十餘載的晉朝兵馬大都督謝玄?任臻適時收迴讚嘆的目光,自小僕手捧漆盤之上執起一隻酒杯,朝他遙遙一敬:“久別重逢,人事已非,謝都督重掌兵權之後,可還願飲下任某這杯水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