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永亦是氣息不穩地看著他,胸膛不斷地上下起伏著。他又想起了當年任臻送苻堅入涼,也是背人耳目地到他府中,也是這般近在咫尺地看著他道——“慕容永,你如今能選擇的,隻有鼎力襄助君臣相得,或是作壁上觀與我為敵!”
彼景此情,別如天淵。
慕容永不答,卻是情難自禁地俯身緊緊地抱住了他——他此生此世都不願再迴到與他對麵為敵步步為營的時日了!
任臻被勒地有些難受,卻絲毫不曾反抗,他抬手撫向他泛青的鬍渣與疲憊的雙眼,塞外征塵在他英俊的臉上刻下了幾道斧鑿一般的深紋而更顯滄桑——他的叔明,全是為他一人而血沾戰袍、飽染風霜。任臻如有千言萬語哽在喉中,將手插進他的黑發裏,反覆摩梭,半晌之後,隻是輕輕地道:“我的將軍。”
慕容永心下悸動,剛要低下頭去,門外忽然響起府邸總管急促的聲音:“王爺,府裏忽然湧來好些大人——”
慕容永轉頭怒道:“不是說了今日疲憊,閉門謝客嗎?!”對,他就是猜到任臻會來,這才巴巴地閉門謝客,擯退下人。
“列位大人都是持有公務來的呀~他們說,說皇上微服出宮到了這裏,許多奏章是要趕著批閱的…還說,說是姚尚書令指點他們來此的——”總管聲音越說越小。
任臻與慕容永相視一眼,俱是無言。
任臻放下筆,將最後一份公文合上,搖搖晃晃地剛站起身來,便見姚嵩悠悠蕩蕩地邁步進來,他摘下沾雪的猩猩氈並皮毛手筒,露出裏麵一襲錦紅朝服並頸上的貂毛圍脖,沖任臻與慕容永皆行了禮,方才抬起頭來笑眯眯地望向任臻道:“政事冗雜,微臣在未央宮內遍尋皇上而不得,隻得出此下策,碰碰運氣,沒想到錯有錯著,當真尋到皇上了。”
任臻望著他脖上那圈茸茸的貂毛,心內感觸,哪還捨得對他有半分不滿?姚嵩接著轉向慕容永,“王爺也不會怪罪下官吧?”
慕容永淡淡一笑:“尚書令為國為家,日操夜勞,殫精竭慮,何罪之有?”
任臻一滴冷汗淌下,死馬權當活馬醫地出來和稀泥:“二位卿都在此,甚好。便,便商討一下三日後的冬至夜宴吧,正好也可當做慶功宴,封賞有功將士。”
姚嵩輕笑道:“那不妨搞得盛大一些,天子登城,撫恤黎庶,與民同樂可好?橫豎長安城也許久沒有這般熱鬧了。”
任臻心裏一動,便道:“再請列國使節出席觀禮,以揚國威。”慕容永點點頭:“可。”尤其是西燕頭號對手——後燕的慕容熙與馮跋等人。
三人又你來我往地商議了數句,赧兒又恰好指使下人換茶,聞言便笑道:“上次皇帝登上雍成門受萬民朝賀都是十年前了吧?我那時候還小呢,不記事兒,但也依稀記得漫天火樹,遍地銀花,繁華熱鬧地不不得了~”
三人都知她說的是淝水戰前,強極一時的前秦大帝苻堅,一時都沉默不語,尤以任臻心中尤為翻騰——苻堅畢竟遠在姑臧,算來,二人也近一年未曾相見了,就算平日裏時常鴻雁傳書,卻又能解幾分相思?
姚嵩接過茶來,他若有所思地打量這位嬌客,隨口似地道:“這位姑娘頭迴見到,原來也是長安人士。不知與王爺是何關係?”
此言一出,慕容永便是一愣,當年他本意是收留恩人之女充作螟蛉,但赧兒如今出落地如花似玉含苞待放的,說是義女好像更是無私顯見私。
赧兒便垂目一笑:“王爺是我的救命恩人。當年燕軍初入,長安戰亂,若非王爺相救,我早已葬身火海了。”
姚嵩低頭啜了一口香茗,在裊裊茶香中聲色不動地道:“王爺真是…宅心仁厚啊。”說一個血戰百場殺人如麻的將軍宅心仁厚,充滿了諷刺意味。
任臻聞言這才迴過神來,轉向赧兒飛快地掃了一眼——她一直進進出出地伺候安排,任臻本也沒留意,如今才發覺她一副主母的派頭,雖篤信慕容永不可能打戰還帶迴一段艷遇,但見慕容永低頭不語,毫不辯解;那赧兒又含嬌帶怯,未語先羞——心裏還是有些不快,便彈衣而起,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今日已遲,擺駕迴宮。”
眾人連忙起身,簇擁著送出府去。慕容永與姚嵩並肩而行,用隻有他二人聽地到的音量冷冷地道:“姚大人還是這般殺人不見血。”
姚嵩頭也不迴,輕快地道:“上將軍亦深諳誘敵之計。”
慕容永被噎住,眼睜睜地看著姚嵩登車落座,與任臻一同離去。
在車內,姚嵩察言觀色,便知任臻已迴過味來,他探出手指悄悄地碰了碰他的衣袖,輕聲道:“任臻,你可怪我?”
任臻無聲地嘆了一口氣,反手握住他冰涼的手,攏進自己的衣襟內取暖:“當然不——永遠不。”
拓跋珪盤膝坐於虎皮榻上麵無表情地聽完了親信的迴報,許久未曾發話,止右手成拳,伸出二指在虎皮氈子上緩慢地來迴劃拉。
叔孫普洛、長孫斤與賀蘭雋等代國遺民,得力幹將俱在旁聽地清楚,卻因熟知主將性情,知道這是暴虐陰沉到了極點,便沒一人敢率先開口說話,堂上氣氛僵硬詭異到了極點。
還是穆崇憋地難受,心直口快地道:“大哥,皇上駁了您冬至迴京的上疏,那便駁了吧!咱們呆在潼關,兵多將廣還都自己人,天高皇帝遠的不是更自在!”
數人之中唯有賀蘭雋善察人心,略知一二,趕緊暗中瞪了穆崇一眼,對拓跋珪賠笑道:“大將軍手握兵權坐鎮潼關,皇上還免您一年一度朝拜稟事之責,這是好事兒,說明皇上器重您,信任您…”他有點說不下去了,因為眼前這位主兒充耳未聞似地還是一語不發,眼中狂暴更甚。
其餘兩位老臣則打心底覺得迴不迴長安無甚打緊——隻要燕帝不對拓跋珪起疑忌之心,放任他們在此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有何不好?但因素知拓跋珪是個沒嘴的葫蘆,一肚子的殺伐決斷從不先語人知,哪個膽敢造次?
許久過後,拓跋珪緩緩抬頭,眼中竟已一片平靜,他淡淡地道:“皇上當然信我,否則又怎會將潼關防務悉數予我?隻是為人臣者,還是須知本分,穆崇,你即刻動身迴京一趟,趕在節前代表我將請安摺子與備下的年禮上供皇上。”
穆崇呆了一下,他知道自己魯莽衝動,不是個長袖善舞周旋人前的料,怎麽會將這差事交予他辦?拓跋珪又垂下眼瞼,飛快地又道:“賀蘭雋留下,其餘人等退下。”
賀蘭雋忙點頭答應,眾人退下後拓跋珪附耳過來,對他細細地吩咐了一番,賀蘭雋一一應了,告退去打點一切不提。
直到屋內剩他一人,他才微微後仰,撐住了沉重的身子抬頭閉目,嘆息似地吐出一口氣來。下一瞬間他猛地抽出一直不肯離身的盛樂彎刀,刀光一閃而過,榻前小幾登時被一劈為二!他縱身躍起,發狂似地將滿室陳設砸毀殆盡,才狠狠地揚手將盛樂刀直插入柱,明晃晃的刀身不住顫動,倒映出他猙獰而憤恨的臉。
為什麽!就因為他一次的情難自禁!他就決絕到再也不願相見!!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他為誰勵兵秣馬,為誰枕戈待旦!這都不能償還他那一夜的錯!?宮內宮外他滿布眼線,皆將長安城內情況悉數報知——特別是他與姚嵩,與慕容永相處的點點滴滴!
任臻,你對我這般苛刻,卻又對旁人如沐春風——我拓跋珪究竟何處不如人!?為什麽你可以接納任何人,除了我?!
你怎能如此不屑一顧…就好像我不過是一隻野性難馴卻可以看家護院的狼狗,根本鬧騰不出什麽大事。
我要讓你知道,我拓跋珪不是隻配做你看門犬!
且說穆崇奉命趕往長安,終於趕在冬至當日將東西送到了宮中。任臻看了拓跋珪情真意切的這篇請安疏,不由心下暗道:幸而當初不曾答應拓跋珪迴京。不是不想這個自己一手調教大的少年。但是思前想後,既然無法迴應,相對也是無言,不見也罷,又何苦害人累己?如今看來拓跋珪封壇拜將獨當一麵後果然又曆練成熟了不少,當年種種不過是一時迷惑,再假以時日,這段年少孽情必成他的戎馬生涯中的一點微塵——蔽日浮雲散去,他更當鵬程萬裏。
正說話間,姚嵩入殿,說是吉時將至,聖駕應出。任臻便起身更衣,重賞了穆崇與留駐潼關的大小將領,更讓其列席城樓觀禮。
丹陛大樂聲中,登基七載的燕帝慕容沖在百八十名金盔銀甲跨刀騎馬的虎賁營侍衛的層層簇擁之下,乘坐黃金龍輿沿著清場過後的朱雀大街緩緩前行,緊隨其後的便是河東王慕容永與尚書令姚嵩,這二人一文一武左輔右弼,俱是官至上品,鮮衣怒馬地跟在天子車駕兩旁,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長安雍成門,天子下輿登樓,城上大殿在姚嵩的主持下已修葺一新,雕樑畫棟衣香鬢影間一派鮮花著錦的堂皇氣象。
一到酉時開宴,群臣百官各攜家眷行畢大禮一一落座,任臻向左手首位瞄了一眼,便見李赧兒亦盛裝出席,陪坐在慕容永身側。
杯觥交錯間,高居右首的姚嵩忽而放下酒樽,笑道:“皇上既犒賞三軍有功將士,為何獨獨漏了一人?”見任臻問詢似地看向他,便又露齒一笑:“立有軍功當恩及家眷,過去這麽些年,河東王府裏一直赧兒姑娘打理,這才無後顧之憂,皇上不該給人家一個恩典?”這話一出,不少近臣忍俊不禁,都聽出姚嵩是在為慕容永求皇帝賜婚了——在將軍府裏養著這麽個嬌俏少女,本就有此意吧。
赧兒羞澀地低頭不語,慕容永則麵色鐵青,趕緊起身道:“臣也正想請皇上一個恩典——赧兒乃故人之女,其母當年對臣有恩,不敢慢待,請皇上封賜她為‘縣君’,為其擇一青年才俊為婿。”
此話甫出,席間氣氛便是一窒——都不明白慕容永為何要拒絕這樁風流韻事。隻有任臻不動聲色地垂下眼瞼,漫不經心地道:“準奏。”席間任臻屢屢與姚嵩交杯換盞把酒言歡,再沒與慕容永說上幾句,直到姚嵩不勝酒力地推開酒樽,輕哼道:“不成了,一會兒時辰到了還要到城樓上主持大典,我得先,先醒醒酒去~”
任臻見姚嵩果然飛霞撲麵,醉眼惺忪,便點了點頭,柔聲道:“讓人服侍你去偏殿暫歇。”
一時姚嵩暫退,任臻便也招來內侍,離席更衣。
</br>
彼景此情,別如天淵。
慕容永不答,卻是情難自禁地俯身緊緊地抱住了他——他此生此世都不願再迴到與他對麵為敵步步為營的時日了!
任臻被勒地有些難受,卻絲毫不曾反抗,他抬手撫向他泛青的鬍渣與疲憊的雙眼,塞外征塵在他英俊的臉上刻下了幾道斧鑿一般的深紋而更顯滄桑——他的叔明,全是為他一人而血沾戰袍、飽染風霜。任臻如有千言萬語哽在喉中,將手插進他的黑發裏,反覆摩梭,半晌之後,隻是輕輕地道:“我的將軍。”
慕容永心下悸動,剛要低下頭去,門外忽然響起府邸總管急促的聲音:“王爺,府裏忽然湧來好些大人——”
慕容永轉頭怒道:“不是說了今日疲憊,閉門謝客嗎?!”對,他就是猜到任臻會來,這才巴巴地閉門謝客,擯退下人。
“列位大人都是持有公務來的呀~他們說,說皇上微服出宮到了這裏,許多奏章是要趕著批閱的…還說,說是姚尚書令指點他們來此的——”總管聲音越說越小。
任臻與慕容永相視一眼,俱是無言。
任臻放下筆,將最後一份公文合上,搖搖晃晃地剛站起身來,便見姚嵩悠悠蕩蕩地邁步進來,他摘下沾雪的猩猩氈並皮毛手筒,露出裏麵一襲錦紅朝服並頸上的貂毛圍脖,沖任臻與慕容永皆行了禮,方才抬起頭來笑眯眯地望向任臻道:“政事冗雜,微臣在未央宮內遍尋皇上而不得,隻得出此下策,碰碰運氣,沒想到錯有錯著,當真尋到皇上了。”
任臻望著他脖上那圈茸茸的貂毛,心內感觸,哪還捨得對他有半分不滿?姚嵩接著轉向慕容永,“王爺也不會怪罪下官吧?”
慕容永淡淡一笑:“尚書令為國為家,日操夜勞,殫精竭慮,何罪之有?”
任臻一滴冷汗淌下,死馬權當活馬醫地出來和稀泥:“二位卿都在此,甚好。便,便商討一下三日後的冬至夜宴吧,正好也可當做慶功宴,封賞有功將士。”
姚嵩輕笑道:“那不妨搞得盛大一些,天子登城,撫恤黎庶,與民同樂可好?橫豎長安城也許久沒有這般熱鬧了。”
任臻心裏一動,便道:“再請列國使節出席觀禮,以揚國威。”慕容永點點頭:“可。”尤其是西燕頭號對手——後燕的慕容熙與馮跋等人。
三人又你來我往地商議了數句,赧兒又恰好指使下人換茶,聞言便笑道:“上次皇帝登上雍成門受萬民朝賀都是十年前了吧?我那時候還小呢,不記事兒,但也依稀記得漫天火樹,遍地銀花,繁華熱鬧地不不得了~”
三人都知她說的是淝水戰前,強極一時的前秦大帝苻堅,一時都沉默不語,尤以任臻心中尤為翻騰——苻堅畢竟遠在姑臧,算來,二人也近一年未曾相見了,就算平日裏時常鴻雁傳書,卻又能解幾分相思?
姚嵩接過茶來,他若有所思地打量這位嬌客,隨口似地道:“這位姑娘頭迴見到,原來也是長安人士。不知與王爺是何關係?”
此言一出,慕容永便是一愣,當年他本意是收留恩人之女充作螟蛉,但赧兒如今出落地如花似玉含苞待放的,說是義女好像更是無私顯見私。
赧兒便垂目一笑:“王爺是我的救命恩人。當年燕軍初入,長安戰亂,若非王爺相救,我早已葬身火海了。”
姚嵩低頭啜了一口香茗,在裊裊茶香中聲色不動地道:“王爺真是…宅心仁厚啊。”說一個血戰百場殺人如麻的將軍宅心仁厚,充滿了諷刺意味。
任臻聞言這才迴過神來,轉向赧兒飛快地掃了一眼——她一直進進出出地伺候安排,任臻本也沒留意,如今才發覺她一副主母的派頭,雖篤信慕容永不可能打戰還帶迴一段艷遇,但見慕容永低頭不語,毫不辯解;那赧兒又含嬌帶怯,未語先羞——心裏還是有些不快,便彈衣而起,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今日已遲,擺駕迴宮。”
眾人連忙起身,簇擁著送出府去。慕容永與姚嵩並肩而行,用隻有他二人聽地到的音量冷冷地道:“姚大人還是這般殺人不見血。”
姚嵩頭也不迴,輕快地道:“上將軍亦深諳誘敵之計。”
慕容永被噎住,眼睜睜地看著姚嵩登車落座,與任臻一同離去。
在車內,姚嵩察言觀色,便知任臻已迴過味來,他探出手指悄悄地碰了碰他的衣袖,輕聲道:“任臻,你可怪我?”
任臻無聲地嘆了一口氣,反手握住他冰涼的手,攏進自己的衣襟內取暖:“當然不——永遠不。”
拓跋珪盤膝坐於虎皮榻上麵無表情地聽完了親信的迴報,許久未曾發話,止右手成拳,伸出二指在虎皮氈子上緩慢地來迴劃拉。
叔孫普洛、長孫斤與賀蘭雋等代國遺民,得力幹將俱在旁聽地清楚,卻因熟知主將性情,知道這是暴虐陰沉到了極點,便沒一人敢率先開口說話,堂上氣氛僵硬詭異到了極點。
還是穆崇憋地難受,心直口快地道:“大哥,皇上駁了您冬至迴京的上疏,那便駁了吧!咱們呆在潼關,兵多將廣還都自己人,天高皇帝遠的不是更自在!”
數人之中唯有賀蘭雋善察人心,略知一二,趕緊暗中瞪了穆崇一眼,對拓跋珪賠笑道:“大將軍手握兵權坐鎮潼關,皇上還免您一年一度朝拜稟事之責,這是好事兒,說明皇上器重您,信任您…”他有點說不下去了,因為眼前這位主兒充耳未聞似地還是一語不發,眼中狂暴更甚。
其餘兩位老臣則打心底覺得迴不迴長安無甚打緊——隻要燕帝不對拓跋珪起疑忌之心,放任他們在此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有何不好?但因素知拓跋珪是個沒嘴的葫蘆,一肚子的殺伐決斷從不先語人知,哪個膽敢造次?
許久過後,拓跋珪緩緩抬頭,眼中竟已一片平靜,他淡淡地道:“皇上當然信我,否則又怎會將潼關防務悉數予我?隻是為人臣者,還是須知本分,穆崇,你即刻動身迴京一趟,趕在節前代表我將請安摺子與備下的年禮上供皇上。”
穆崇呆了一下,他知道自己魯莽衝動,不是個長袖善舞周旋人前的料,怎麽會將這差事交予他辦?拓跋珪又垂下眼瞼,飛快地又道:“賀蘭雋留下,其餘人等退下。”
賀蘭雋忙點頭答應,眾人退下後拓跋珪附耳過來,對他細細地吩咐了一番,賀蘭雋一一應了,告退去打點一切不提。
直到屋內剩他一人,他才微微後仰,撐住了沉重的身子抬頭閉目,嘆息似地吐出一口氣來。下一瞬間他猛地抽出一直不肯離身的盛樂彎刀,刀光一閃而過,榻前小幾登時被一劈為二!他縱身躍起,發狂似地將滿室陳設砸毀殆盡,才狠狠地揚手將盛樂刀直插入柱,明晃晃的刀身不住顫動,倒映出他猙獰而憤恨的臉。
為什麽!就因為他一次的情難自禁!他就決絕到再也不願相見!!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他為誰勵兵秣馬,為誰枕戈待旦!這都不能償還他那一夜的錯!?宮內宮外他滿布眼線,皆將長安城內情況悉數報知——特別是他與姚嵩,與慕容永相處的點點滴滴!
任臻,你對我這般苛刻,卻又對旁人如沐春風——我拓跋珪究竟何處不如人!?為什麽你可以接納任何人,除了我?!
你怎能如此不屑一顧…就好像我不過是一隻野性難馴卻可以看家護院的狼狗,根本鬧騰不出什麽大事。
我要讓你知道,我拓跋珪不是隻配做你看門犬!
且說穆崇奉命趕往長安,終於趕在冬至當日將東西送到了宮中。任臻看了拓跋珪情真意切的這篇請安疏,不由心下暗道:幸而當初不曾答應拓跋珪迴京。不是不想這個自己一手調教大的少年。但是思前想後,既然無法迴應,相對也是無言,不見也罷,又何苦害人累己?如今看來拓跋珪封壇拜將獨當一麵後果然又曆練成熟了不少,當年種種不過是一時迷惑,再假以時日,這段年少孽情必成他的戎馬生涯中的一點微塵——蔽日浮雲散去,他更當鵬程萬裏。
正說話間,姚嵩入殿,說是吉時將至,聖駕應出。任臻便起身更衣,重賞了穆崇與留駐潼關的大小將領,更讓其列席城樓觀禮。
丹陛大樂聲中,登基七載的燕帝慕容沖在百八十名金盔銀甲跨刀騎馬的虎賁營侍衛的層層簇擁之下,乘坐黃金龍輿沿著清場過後的朱雀大街緩緩前行,緊隨其後的便是河東王慕容永與尚書令姚嵩,這二人一文一武左輔右弼,俱是官至上品,鮮衣怒馬地跟在天子車駕兩旁,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到了長安雍成門,天子下輿登樓,城上大殿在姚嵩的主持下已修葺一新,雕樑畫棟衣香鬢影間一派鮮花著錦的堂皇氣象。
一到酉時開宴,群臣百官各攜家眷行畢大禮一一落座,任臻向左手首位瞄了一眼,便見李赧兒亦盛裝出席,陪坐在慕容永身側。
杯觥交錯間,高居右首的姚嵩忽而放下酒樽,笑道:“皇上既犒賞三軍有功將士,為何獨獨漏了一人?”見任臻問詢似地看向他,便又露齒一笑:“立有軍功當恩及家眷,過去這麽些年,河東王府裏一直赧兒姑娘打理,這才無後顧之憂,皇上不該給人家一個恩典?”這話一出,不少近臣忍俊不禁,都聽出姚嵩是在為慕容永求皇帝賜婚了——在將軍府裏養著這麽個嬌俏少女,本就有此意吧。
赧兒羞澀地低頭不語,慕容永則麵色鐵青,趕緊起身道:“臣也正想請皇上一個恩典——赧兒乃故人之女,其母當年對臣有恩,不敢慢待,請皇上封賜她為‘縣君’,為其擇一青年才俊為婿。”
此話甫出,席間氣氛便是一窒——都不明白慕容永為何要拒絕這樁風流韻事。隻有任臻不動聲色地垂下眼瞼,漫不經心地道:“準奏。”席間任臻屢屢與姚嵩交杯換盞把酒言歡,再沒與慕容永說上幾句,直到姚嵩不勝酒力地推開酒樽,輕哼道:“不成了,一會兒時辰到了還要到城樓上主持大典,我得先,先醒醒酒去~”
任臻見姚嵩果然飛霞撲麵,醉眼惺忪,便點了點頭,柔聲道:“讓人服侍你去偏殿暫歇。”
一時姚嵩暫退,任臻便也招來內侍,離席更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