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之事,哪管得了這許多…生死由命…”
曲同音急道,“那我呢?老爺子呢?我來之前,在皇上麵前立誓勸服你同意他的計策。你要死了,我得落個什麽罪名。”
“他不會……”
“他會!”曲同音低吼了一聲,聲音壓得更低,“我不是危言聳聽,這兩年你不在朝堂,我可是親眼看著他殺伐決斷毫不猶疑。”
淵澄因為失血過多此刻隻覺眼皮沉重,昏昏欲睡。
曲同音見他眼瞼半闔,已是疲累不堪,便湊近他耳旁輕聲,“你再等等,等我把一切安排妥當,一定不攔你…”
淵澄也不知是否聽見,徹底合上了眼。
曲同音靜靜注視他好一會兒。離開前又塞給侍衛好幾百兩銀票,望他們多費心時刻留意懷敬王的情況。
這廂三人圍坐在圓桌旁,桌上一壺三盞。
“曲大人沒曾想過,傳言若是真的呢。”文無隅深看一眼連齊。
曲同音一愣,目光在二人臉上流轉。從淵澄緣何被幽禁,到他一心求死,大致情況已說明。
文無隅重新提起開頭一句帶過的傳言,讓他摸不著頭緒。所指傳言,自非淵澄濫殺之罪。
“王爺未曾明言,連齊也該有所察覺吧?”文無隅還是看著他。
連齊垂下眼,默默咽了口口水。
“連齊,事到如今你還瞞著什麽,文公子這話何意?”曲同音這才覺事態暗藏嚴峻。
連齊默不作聲。
文無隅也不逼問,轉而道,“這話對他來說許是大逆之言,可以理解。曲大人無非要我去勸王爺放棄尋死的念頭。不過依我之見,勸解還是其次,你隻要告訴他,你已經知道傳言屬實,他才該是君臨天下的人。”
曲同音深深蹙眉,麵色如鐵凝重,“我不懂。”
文無隅輕嘆一氣,“這事也非無從查起,時間卻是不等人。王爺親口承認我親耳所聞,曲大人還不能相信嗎?”
曲同音唿吸變得沉重,看著連齊的神情,他不信也得信。
沉吟一段,曲同音才又問,目光灼灼,“文公子所言屬實的話,很難讓人不起疑心。”
文無隅迎上他的眼神,聽他道,“傳言是否你所為?”
文無輕笑一聲,“我說不是你又不信。你就當是吧。”
曲同音無話,陷入沉思之中。
大齊立國才五年,難道要換新主?
國家易主絕非一麵正義之旗即可,兵權、政權,人心、時機,需要太多籌謀計算。而淵澄又是否願意。
“這個法子行不通。”好一會兒曲同音定下結論。
“曲大人不敢再做二臣?”文無隅直言不諱。
曲同音勾唇一笑,道,“文公子可知我們為了大齊複辟精心策劃了多久,施行又多久,這當中有多少次是冒著被揭發的危險,鍾武貪權無道濫用親私,現今又是怎樣一個朝廷。”
文無隅偏開眼不接話。
“若是淵澄有意,此事仍需細細琢磨。”曲同音轉念道,“當務之急是他已經輕生過一次,我怕下一次可就沒這麽幸運。他自幼習武,要了結性命,那幾個禁軍根本看不住。”
文無隅眉眼低垂,“你且把事實告訴他,其他不用多言,他自會有所權衡。再不然,從了皇帝也不是什麽難事。”
曲同音看了眼連齊,同樣苦澀的表情,“這麽說,無論如何你是不肯進京的了?”
文無隅淡淡一笑,“我不會再去京城,能離開不易,曲大人何苦把人往火坑裏推。”
曲同音抿緊唇,將心一橫,“人生在世,無關者可以漠不關心,可從你進王府開始,這一切就和你脫不了幹係。藕斷絲連,雁過留聲,你一走了之,影響卻是無窮的,你不能否認,他們走到今日這個地步,全因你而起。”
文無隅抬眸一瞥,臉色沉下來。又別開眼冷冷看別處,仿佛在中間隔起了一道高牆。
曲同音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淵澄輕生也是受你影響,你是修道修心,道教講究無為,順應自然。他跟你學道,卻誤入了歧途。你也有錯。”
文無隅不由地發笑,仍不搭話。
曲同音有些難堪,生扯了個笑容。他何嚐不知自己是在強行把責任追加到文無隅身上。
沉默如刃,刀刀刺人不見血。連是連齊也愁雲壓頂,暗自淒楚。
氣氛僵持許久。
曲同音最終放棄了他處事的圓滑,挫敗,失落,眼中滿滿央求之色,替一個遠在京城困在牢籠難以自救的人央求,“他曾百般折磨過你,正因如此,他對你的情意恰成了愧責的鴻溝。他真的把你放下了嗎,他隻是把你藏在心裏,連他自己都不敢去麵對的地方。你不用原諒他對你犯下的種種,我也不求你救他,我隻求你看在他也是個可憐之人的份上見他一麵,至少他死而無憾。”
文無隅迎風望遠,眼波明滅不定,卻不知作何所思,抑或一句都不曾入耳。遠遠得將二人拋在身後。
“文公子,”好是一段忐忑得不到迴音,連齊終於開口,“我斷斷續續找了你兩年多,是想告訴你,文大人之死並非意外。”
</br>
曲同音急道,“那我呢?老爺子呢?我來之前,在皇上麵前立誓勸服你同意他的計策。你要死了,我得落個什麽罪名。”
“他不會……”
“他會!”曲同音低吼了一聲,聲音壓得更低,“我不是危言聳聽,這兩年你不在朝堂,我可是親眼看著他殺伐決斷毫不猶疑。”
淵澄因為失血過多此刻隻覺眼皮沉重,昏昏欲睡。
曲同音見他眼瞼半闔,已是疲累不堪,便湊近他耳旁輕聲,“你再等等,等我把一切安排妥當,一定不攔你…”
淵澄也不知是否聽見,徹底合上了眼。
曲同音靜靜注視他好一會兒。離開前又塞給侍衛好幾百兩銀票,望他們多費心時刻留意懷敬王的情況。
這廂三人圍坐在圓桌旁,桌上一壺三盞。
“曲大人沒曾想過,傳言若是真的呢。”文無隅深看一眼連齊。
曲同音一愣,目光在二人臉上流轉。從淵澄緣何被幽禁,到他一心求死,大致情況已說明。
文無隅重新提起開頭一句帶過的傳言,讓他摸不著頭緒。所指傳言,自非淵澄濫殺之罪。
“王爺未曾明言,連齊也該有所察覺吧?”文無隅還是看著他。
連齊垂下眼,默默咽了口口水。
“連齊,事到如今你還瞞著什麽,文公子這話何意?”曲同音這才覺事態暗藏嚴峻。
連齊默不作聲。
文無隅也不逼問,轉而道,“這話對他來說許是大逆之言,可以理解。曲大人無非要我去勸王爺放棄尋死的念頭。不過依我之見,勸解還是其次,你隻要告訴他,你已經知道傳言屬實,他才該是君臨天下的人。”
曲同音深深蹙眉,麵色如鐵凝重,“我不懂。”
文無隅輕嘆一氣,“這事也非無從查起,時間卻是不等人。王爺親口承認我親耳所聞,曲大人還不能相信嗎?”
曲同音唿吸變得沉重,看著連齊的神情,他不信也得信。
沉吟一段,曲同音才又問,目光灼灼,“文公子所言屬實的話,很難讓人不起疑心。”
文無隅迎上他的眼神,聽他道,“傳言是否你所為?”
文無輕笑一聲,“我說不是你又不信。你就當是吧。”
曲同音無話,陷入沉思之中。
大齊立國才五年,難道要換新主?
國家易主絕非一麵正義之旗即可,兵權、政權,人心、時機,需要太多籌謀計算。而淵澄又是否願意。
“這個法子行不通。”好一會兒曲同音定下結論。
“曲大人不敢再做二臣?”文無隅直言不諱。
曲同音勾唇一笑,道,“文公子可知我們為了大齊複辟精心策劃了多久,施行又多久,這當中有多少次是冒著被揭發的危險,鍾武貪權無道濫用親私,現今又是怎樣一個朝廷。”
文無隅偏開眼不接話。
“若是淵澄有意,此事仍需細細琢磨。”曲同音轉念道,“當務之急是他已經輕生過一次,我怕下一次可就沒這麽幸運。他自幼習武,要了結性命,那幾個禁軍根本看不住。”
文無隅眉眼低垂,“你且把事實告訴他,其他不用多言,他自會有所權衡。再不然,從了皇帝也不是什麽難事。”
曲同音看了眼連齊,同樣苦澀的表情,“這麽說,無論如何你是不肯進京的了?”
文無隅淡淡一笑,“我不會再去京城,能離開不易,曲大人何苦把人往火坑裏推。”
曲同音抿緊唇,將心一橫,“人生在世,無關者可以漠不關心,可從你進王府開始,這一切就和你脫不了幹係。藕斷絲連,雁過留聲,你一走了之,影響卻是無窮的,你不能否認,他們走到今日這個地步,全因你而起。”
文無隅抬眸一瞥,臉色沉下來。又別開眼冷冷看別處,仿佛在中間隔起了一道高牆。
曲同音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淵澄輕生也是受你影響,你是修道修心,道教講究無為,順應自然。他跟你學道,卻誤入了歧途。你也有錯。”
文無隅不由地發笑,仍不搭話。
曲同音有些難堪,生扯了個笑容。他何嚐不知自己是在強行把責任追加到文無隅身上。
沉默如刃,刀刀刺人不見血。連是連齊也愁雲壓頂,暗自淒楚。
氣氛僵持許久。
曲同音最終放棄了他處事的圓滑,挫敗,失落,眼中滿滿央求之色,替一個遠在京城困在牢籠難以自救的人央求,“他曾百般折磨過你,正因如此,他對你的情意恰成了愧責的鴻溝。他真的把你放下了嗎,他隻是把你藏在心裏,連他自己都不敢去麵對的地方。你不用原諒他對你犯下的種種,我也不求你救他,我隻求你看在他也是個可憐之人的份上見他一麵,至少他死而無憾。”
文無隅迎風望遠,眼波明滅不定,卻不知作何所思,抑或一句都不曾入耳。遠遠得將二人拋在身後。
“文公子,”好是一段忐忑得不到迴音,連齊終於開口,“我斷斷續續找了你兩年多,是想告訴你,文大人之死並非意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