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夫人繼續心平氣和地說著,“這些年來,你父親每天都在愧悔自責。那一年太尉臨朝攝政,他顧慮太多,錯失了良機,以致於太尉一黨滲透朝廷,逼宮弒君。我們尋死不僅是怕牽累到你,也是不甘受辱。可幾次都沒成,也就作罷了。你父親願意這麽苟且偷生地活著,是心底存了希望,希望看到他沒做成的事,有一天有人能實現。即便不是恢複大齊江山,能親眼見著他自斃覆滅也算聊以安慰,不至於九泉之下無顏見齊皇。我總是笑他癡人說夢,沒臉沒皮地活久了,習慣了才是真的。沒想到啊,他的夢倒成真了。”
文夫人溫婉一笑,容色祥和,像不曾走過刀光血影,不曾深牢披鎖戴枷,隻是個和兒子拉家常的尋常婦人。
文無隅眼睫微抬,語氣聽得出埋怨,“父親無須自責,和他一樣身係重任的朝廷大員不在少。”
文夫人笑而不語,呷了口涼透的茶。
有些事是不能尋根究底的。尋不到源頭,也究不出原罪。隻在人心。
“母親…你恨王爺嗎?”文無隅猶豫著還是問了。問出口他就悔得想咬舌,為什麽要問這種答案本該顯而易見的問題。
文夫人動作滯了一下,緩緩放下茶盞,才微微笑道,“說恨吧,他也有不得已,說不恨,又未免違心。”
這個迴答模稜兩可,聽得文無隅心頭一絞,她不是不恨,她是怕,怕那位高權重的王爺,怕他為父母尋仇反丟了自己的命。
文無隅一瞬間覺得無比心酸。不明事理的人至少敢言憤恨,太過深明大義,註定忍悲含屈。
大義麵前,私恨重要嗎?
“母親隻是想告訴你,萬一你父親沒能迴來,他也死而無憾了。”文夫人帶著笑顏,說完的剎那,卻迴避了他的眼神。
文無隅心下一沉,脫口道,“不會的。王爺答應過,必定顧全父親。”
“改朝換代沒有不流血的,母親隻是說萬一。”文夫人依舊心平靜氣。
文無隅耷下臉來。
一念起關山,千裏顧丘窟,他心底那一點似有若無的恨意,經了母親口中的萬一,像一束荒草曠野中燃起的火苗,有愈烈的趨勢。
驀地平息許久的爆炸聲,再一次衝進耳膜。
文無隅終於坐不住了,騰地站起,往房外走,“母親,想必該了事了,孩兒去宮門口接迴父親。”
“不成,外麵亂,還是在家等好。”文夫人急忙叫住。
文無隅頓步迴首,笑道,“母親放心,師兄會武,有他一同去,不妨事。”說著打開房門,跨出門檻,轉身輕輕合上,走出一段,他才加快步子,跑上二樓。
文曲見他上樓,大嗓門就嚷開,“缺啥,樓下喊一聲不就行了。”
文無隅沒理他,推開一點窗,把能看到的地方掃視個遍。
“我看沒事啦,好久沒大動靜,就幾個官兵,稀稀拉拉的瞎晃悠。”文曲湊近他不問自話。
“剛剛那聲爆炸你沒聽到?”文無隅不大信,還朝外探看。
文曲一溜煙跑到對麵,指著窗外,一副心肺不全的樣子,“看吶,酒坊全要燒光啦!人都去那救火了吧。”
文無隅像沒聽見,把窗戶又推開些,街道上還殘留些告示,風一吹飄一段,也沒人撿,有幾個子膽大事急的百姓賊頭賊腦得在街上跑。他探出腦袋,從街頭看到街尾,確實像動亂已平的樣子。
便沖兩小廝低聲吩咐,“文曲去牽馬車,武曲下樓陪著母親。”
文曲一聽主子要領他上街,有點不情願,“沒是沒事了,可也不用這麽著急出去啊。”
“接老爺,你去不去吧?”文無隅翻了一眼,自顧下樓。
文曲愣一瞬,立馬跟上,“去啊去啊,大老爺迴來,怎麽能不接呢。”說著扭頭沖武曲咧嘴笑。
他自打知道武曲原來也姓文,還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文羽堂,又聽他講了過去的故事,更是把待武曲親厚的文家夫婦視作親爹親媽。
武曲迴奉了個寵極了的笑,打手勢叫他看路。
文曲愈發飄飄然,口型說了句在家等我,就跳著跑下樓去。
馬車在街上奔可算顯眼,若是把官兵引來確是件麻煩事,不過文無隅有應對之策,隻要搬出懷敬王的名號,得不到十分敬,勉強也有三分禮,問題不大。
然而一路暢通無阻。
反倒車輪聲吸引了許多百姓商戶打開了門走上街來,以為雨過天晴。
這文曲除了刀功,其他的才能都是半吊子,平地趕個馬車也能被他趕得東顛西倒。
文無隅就在車廂裏左歪右扭地沉思。關於王爺如何發動政變,事態如何發展,他做了幾百幾千種猜想,可不管局勢怎樣,他想不出半點父親平白遭難的理由,除非政變失敗。
故此遠遠等在出入朝的正幹門外時,文無隅還挺覺輕鬆,暗暗自責之前在母親麵前失態實屬不該。
漸漸地,正幹門的右偏門有人策馬疾馳。
飛蹄電掣,從他身邊一閃而過。灰塵撲了二人一臉。文曲掩鼻捂嘴,躲車廂去了。
文無隅目送到人影消失才收迴視線。銀盔銀甲,是禁軍,去的城門方向。
約摸一刻鍾過後,又有兩人打馬迴奔,速度快到來不及認清人臉。但看衣裝,其中一個似是江南道之行見過的齊玦,他不肯定。
</br>
文夫人溫婉一笑,容色祥和,像不曾走過刀光血影,不曾深牢披鎖戴枷,隻是個和兒子拉家常的尋常婦人。
文無隅眼睫微抬,語氣聽得出埋怨,“父親無須自責,和他一樣身係重任的朝廷大員不在少。”
文夫人笑而不語,呷了口涼透的茶。
有些事是不能尋根究底的。尋不到源頭,也究不出原罪。隻在人心。
“母親…你恨王爺嗎?”文無隅猶豫著還是問了。問出口他就悔得想咬舌,為什麽要問這種答案本該顯而易見的問題。
文夫人動作滯了一下,緩緩放下茶盞,才微微笑道,“說恨吧,他也有不得已,說不恨,又未免違心。”
這個迴答模稜兩可,聽得文無隅心頭一絞,她不是不恨,她是怕,怕那位高權重的王爺,怕他為父母尋仇反丟了自己的命。
文無隅一瞬間覺得無比心酸。不明事理的人至少敢言憤恨,太過深明大義,註定忍悲含屈。
大義麵前,私恨重要嗎?
“母親隻是想告訴你,萬一你父親沒能迴來,他也死而無憾了。”文夫人帶著笑顏,說完的剎那,卻迴避了他的眼神。
文無隅心下一沉,脫口道,“不會的。王爺答應過,必定顧全父親。”
“改朝換代沒有不流血的,母親隻是說萬一。”文夫人依舊心平靜氣。
文無隅耷下臉來。
一念起關山,千裏顧丘窟,他心底那一點似有若無的恨意,經了母親口中的萬一,像一束荒草曠野中燃起的火苗,有愈烈的趨勢。
驀地平息許久的爆炸聲,再一次衝進耳膜。
文無隅終於坐不住了,騰地站起,往房外走,“母親,想必該了事了,孩兒去宮門口接迴父親。”
“不成,外麵亂,還是在家等好。”文夫人急忙叫住。
文無隅頓步迴首,笑道,“母親放心,師兄會武,有他一同去,不妨事。”說著打開房門,跨出門檻,轉身輕輕合上,走出一段,他才加快步子,跑上二樓。
文曲見他上樓,大嗓門就嚷開,“缺啥,樓下喊一聲不就行了。”
文無隅沒理他,推開一點窗,把能看到的地方掃視個遍。
“我看沒事啦,好久沒大動靜,就幾個官兵,稀稀拉拉的瞎晃悠。”文曲湊近他不問自話。
“剛剛那聲爆炸你沒聽到?”文無隅不大信,還朝外探看。
文曲一溜煙跑到對麵,指著窗外,一副心肺不全的樣子,“看吶,酒坊全要燒光啦!人都去那救火了吧。”
文無隅像沒聽見,把窗戶又推開些,街道上還殘留些告示,風一吹飄一段,也沒人撿,有幾個子膽大事急的百姓賊頭賊腦得在街上跑。他探出腦袋,從街頭看到街尾,確實像動亂已平的樣子。
便沖兩小廝低聲吩咐,“文曲去牽馬車,武曲下樓陪著母親。”
文曲一聽主子要領他上街,有點不情願,“沒是沒事了,可也不用這麽著急出去啊。”
“接老爺,你去不去吧?”文無隅翻了一眼,自顧下樓。
文曲愣一瞬,立馬跟上,“去啊去啊,大老爺迴來,怎麽能不接呢。”說著扭頭沖武曲咧嘴笑。
他自打知道武曲原來也姓文,還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文羽堂,又聽他講了過去的故事,更是把待武曲親厚的文家夫婦視作親爹親媽。
武曲迴奉了個寵極了的笑,打手勢叫他看路。
文曲愈發飄飄然,口型說了句在家等我,就跳著跑下樓去。
馬車在街上奔可算顯眼,若是把官兵引來確是件麻煩事,不過文無隅有應對之策,隻要搬出懷敬王的名號,得不到十分敬,勉強也有三分禮,問題不大。
然而一路暢通無阻。
反倒車輪聲吸引了許多百姓商戶打開了門走上街來,以為雨過天晴。
這文曲除了刀功,其他的才能都是半吊子,平地趕個馬車也能被他趕得東顛西倒。
文無隅就在車廂裏左歪右扭地沉思。關於王爺如何發動政變,事態如何發展,他做了幾百幾千種猜想,可不管局勢怎樣,他想不出半點父親平白遭難的理由,除非政變失敗。
故此遠遠等在出入朝的正幹門外時,文無隅還挺覺輕鬆,暗暗自責之前在母親麵前失態實屬不該。
漸漸地,正幹門的右偏門有人策馬疾馳。
飛蹄電掣,從他身邊一閃而過。灰塵撲了二人一臉。文曲掩鼻捂嘴,躲車廂去了。
文無隅目送到人影消失才收迴視線。銀盔銀甲,是禁軍,去的城門方向。
約摸一刻鍾過後,又有兩人打馬迴奔,速度快到來不及認清人臉。但看衣裝,其中一個似是江南道之行見過的齊玦,他不肯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