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兩個禁軍衛兵已經架住他的胳膊。
文無隅氣息不亂分毫,見王爺一臉雲淡風輕他便知自己當真要往那大理寺刑房曆練一遭了。
肖何目光緊鎖,企圖從細微處捕捉王爺哪怕一絲動容。
淵澄嘴角微勾,眼眸深處坦蕩清明,直視肖何那張失望的臉,
“我身邊的人,肖統領盡可逐一審訊。”
“那下官先謝過王爺,告辭。”肖何生硬一笑,颯然轉身領一幹禁軍侍衛堂皇而去。
淵澄遠望的目光閃過一抹陰鷙,倏然間變黯,他佇立良久,天際的浮雲印照在他眼底,隨風翻湧變幻無形。
連齊輕喚一聲,“主子。”
淵澄垂眸,點頭示意他進屋。
取出筆墨寫下片語,他把信交給連齊,“明天你去趟江南道。”
連齊收進信件,他又接道,
“你先退下,入夜隨我再去次刑部大牢。”
守門口的小廝很自覺地也跟著退到門外。
淵澄環顧房內一周,開始翻箱倒櫃。
衣櫥裏除了白袍還是白袍,書案擺著幾本閑書,筆墨紙硯幾乎沒怎麽用過,抽屜裏散著幾張銀票和碎銀。
他打開最後一處不起眼的抽屜,裏麵一把金籠子的遺骸和一個錦盒,盒裏是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淵澄有點泄氣,爬上床榻一通翻找之後,終於是徹底死心。
這位文家少爺,沒有一件能證明身份的信物。
夤夜。
禁軍接管大理寺的消息一早傳開,差役再次見到二人連例行詢問都省下,直接立杖放行。
聯名討罪的用意何須明說。
當年立誓共保大齊江山,偷生於世數十載,這一天晚了整整二十五年。
可七載的囚禁與恥辱,讓掩藏心底的罪業蒙上了一層摒棄不去的怨恨。
他們不似前次那般義憤填膺,俱都席地靜坐,披散的頭發沾滿塵垢,隻一雙雙含恨的眼怒視著來人。
淵澄居然還笑得出來,“想必諸位心中已有決斷。”
連齊會意,依序分發紙筆。
沒一會兒文大人抖著手中白紙,嗚咽其聲。
淵澄朝他看去,斂笑走近,
“文大人無非懷疑我誆騙二位。且聽我所言是否屬實吧,當年文大人一家泛舟遊湖,小公子不慎落水,為一道人所救,後又瞞天過海讓道人攜小公子隱居婁瀛山修行,其中緣故就不消我多言了。”
文家夫婦眼裏的哀傷之色證明他猜得不錯。
到此他眼簾微垂落下一聲嘆息,“隻是文大人想見也見不到他了,今天禁軍強闖我府將他帶走,現下極有可能在大理寺天牢受刑。”
二人聽得這番話,情急之下意欲往外沖,掙得鐐銬一串清響,
淵澄接著說道,“這份討罪奏疏至關重要,不僅能救他性命,你們也可重獲自由,寫與不寫,已非恨與不恨如此簡單。”
文家夫婦沉靜下來,另一監牢裏發出咿呀聲,淵澄走過去,看了眼紙上幾字,搖頭笑道,
“諸位大人可能不知,如今懷敬王三個字隻不過徒有虛名,我亦是朝不保夕,無法承諾什麽。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擲,要麽玉石俱焚,咱們到了地府再算帳。”
一室靜默。
須臾聞得碾墨聲。
大理寺。
牢房內燭火昏黃。
徐靖雲一雙手幾乎要把牢柱抓出印子來。
曲同音低垂著眼,手指在袖中微微輕顫。
鞭打聲一記緊接一記。
被捆綁在刑架上的文無隅,衣裳盡碎,舊傷痕早已被新鞭痕悉數替代,血水沿著雙腿流淌,將腳下的木架染得殷紅,石板上大片血窪,倒映著燭光,竟獨有一種艷絕的色彩。
接連兩個時辰的鞭打,他到底是一聲沒吭,
“文公子真是非同常人!少見,少見!”
肖何不禁嘖嘖讚嘆,身上的銀甲暗啞無光,表情愈發顯得陰狠。
文無隅頭歪在胸前,氣息雖弱卻不曾昏過去。濕漉的碎發貼著臉頰,還在不住得冒冷汗,至於鞭打,忍得久了反倒沒什麽知覺了。
“肖統領,”牢中的徐靖雲終於不顧曲同音的暗示而開口,聲音略帶嘶啞,“辦案難道不是先問供詞嗎?他與你無冤無仇,何必如此拷打。”
肖何扭過身,嗤笑,“辦案手法各有不同,徐大人就是太過墨守成規,才惹得龍心不悅。一個人隻要到意誌最消沉的時候,即便你不問,他也會一一招供。”
說罷手一揮,暴喝道,“給我繼續打!”
徐靖雲攥緊了拳,手背青筋凸起,“夠了!你看不出來他已經撐不住了嗎!”
“是嗎?”肖何十足戲謔,抬手製止起身觀察文無隅,後扭頭,“那試試?”
說罷,伸指抬起他的臉。
文無隅合著的雙眼這時緩緩睜開。
肖何倏地僵滯住,那眼神裏分明空無一物,卻更似無聲的譏誚。
他狠狠別開手,齒縫中擠出的聲音,
“我隻給你一次機會,招還是不招?!”
第51章
夜,幽闃。
“招…”文無隅艱難得抬起頭,維持這個姿勢十分費力,氣息起伏得厲害。
</br>
文無隅氣息不亂分毫,見王爺一臉雲淡風輕他便知自己當真要往那大理寺刑房曆練一遭了。
肖何目光緊鎖,企圖從細微處捕捉王爺哪怕一絲動容。
淵澄嘴角微勾,眼眸深處坦蕩清明,直視肖何那張失望的臉,
“我身邊的人,肖統領盡可逐一審訊。”
“那下官先謝過王爺,告辭。”肖何生硬一笑,颯然轉身領一幹禁軍侍衛堂皇而去。
淵澄遠望的目光閃過一抹陰鷙,倏然間變黯,他佇立良久,天際的浮雲印照在他眼底,隨風翻湧變幻無形。
連齊輕喚一聲,“主子。”
淵澄垂眸,點頭示意他進屋。
取出筆墨寫下片語,他把信交給連齊,“明天你去趟江南道。”
連齊收進信件,他又接道,
“你先退下,入夜隨我再去次刑部大牢。”
守門口的小廝很自覺地也跟著退到門外。
淵澄環顧房內一周,開始翻箱倒櫃。
衣櫥裏除了白袍還是白袍,書案擺著幾本閑書,筆墨紙硯幾乎沒怎麽用過,抽屜裏散著幾張銀票和碎銀。
他打開最後一處不起眼的抽屜,裏麵一把金籠子的遺骸和一個錦盒,盒裏是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淵澄有點泄氣,爬上床榻一通翻找之後,終於是徹底死心。
這位文家少爺,沒有一件能證明身份的信物。
夤夜。
禁軍接管大理寺的消息一早傳開,差役再次見到二人連例行詢問都省下,直接立杖放行。
聯名討罪的用意何須明說。
當年立誓共保大齊江山,偷生於世數十載,這一天晚了整整二十五年。
可七載的囚禁與恥辱,讓掩藏心底的罪業蒙上了一層摒棄不去的怨恨。
他們不似前次那般義憤填膺,俱都席地靜坐,披散的頭發沾滿塵垢,隻一雙雙含恨的眼怒視著來人。
淵澄居然還笑得出來,“想必諸位心中已有決斷。”
連齊會意,依序分發紙筆。
沒一會兒文大人抖著手中白紙,嗚咽其聲。
淵澄朝他看去,斂笑走近,
“文大人無非懷疑我誆騙二位。且聽我所言是否屬實吧,當年文大人一家泛舟遊湖,小公子不慎落水,為一道人所救,後又瞞天過海讓道人攜小公子隱居婁瀛山修行,其中緣故就不消我多言了。”
文家夫婦眼裏的哀傷之色證明他猜得不錯。
到此他眼簾微垂落下一聲嘆息,“隻是文大人想見也見不到他了,今天禁軍強闖我府將他帶走,現下極有可能在大理寺天牢受刑。”
二人聽得這番話,情急之下意欲往外沖,掙得鐐銬一串清響,
淵澄接著說道,“這份討罪奏疏至關重要,不僅能救他性命,你們也可重獲自由,寫與不寫,已非恨與不恨如此簡單。”
文家夫婦沉靜下來,另一監牢裏發出咿呀聲,淵澄走過去,看了眼紙上幾字,搖頭笑道,
“諸位大人可能不知,如今懷敬王三個字隻不過徒有虛名,我亦是朝不保夕,無法承諾什麽。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擲,要麽玉石俱焚,咱們到了地府再算帳。”
一室靜默。
須臾聞得碾墨聲。
大理寺。
牢房內燭火昏黃。
徐靖雲一雙手幾乎要把牢柱抓出印子來。
曲同音低垂著眼,手指在袖中微微輕顫。
鞭打聲一記緊接一記。
被捆綁在刑架上的文無隅,衣裳盡碎,舊傷痕早已被新鞭痕悉數替代,血水沿著雙腿流淌,將腳下的木架染得殷紅,石板上大片血窪,倒映著燭光,竟獨有一種艷絕的色彩。
接連兩個時辰的鞭打,他到底是一聲沒吭,
“文公子真是非同常人!少見,少見!”
肖何不禁嘖嘖讚嘆,身上的銀甲暗啞無光,表情愈發顯得陰狠。
文無隅頭歪在胸前,氣息雖弱卻不曾昏過去。濕漉的碎發貼著臉頰,還在不住得冒冷汗,至於鞭打,忍得久了反倒沒什麽知覺了。
“肖統領,”牢中的徐靖雲終於不顧曲同音的暗示而開口,聲音略帶嘶啞,“辦案難道不是先問供詞嗎?他與你無冤無仇,何必如此拷打。”
肖何扭過身,嗤笑,“辦案手法各有不同,徐大人就是太過墨守成規,才惹得龍心不悅。一個人隻要到意誌最消沉的時候,即便你不問,他也會一一招供。”
說罷手一揮,暴喝道,“給我繼續打!”
徐靖雲攥緊了拳,手背青筋凸起,“夠了!你看不出來他已經撐不住了嗎!”
“是嗎?”肖何十足戲謔,抬手製止起身觀察文無隅,後扭頭,“那試試?”
說罷,伸指抬起他的臉。
文無隅合著的雙眼這時緩緩睜開。
肖何倏地僵滯住,那眼神裏分明空無一物,卻更似無聲的譏誚。
他狠狠別開手,齒縫中擠出的聲音,
“我隻給你一次機會,招還是不招?!”
第51章
夜,幽闃。
“招…”文無隅艱難得抬起頭,維持這個姿勢十分費力,氣息起伏得厲害。
</br>